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风云-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顾祝同与斯普鲁恩斯的距离不到三十公里。
    发现美军舰队转向,顾祝同立即命令向两艘美军航母集中开火。
    虽然这个距离远了一些,但是四艘巡洋舰的主炮的最大射程都超过了三十公里,差的只是命中率。
    白了,就是碰运气。
    打到这个时候,顾祝同已经认识到,击沉两艘航母已经不大可能了,甚至没有机会重创两艘航母。他能做的,就是让这两艘航母在天亮之后无法出动舰载机,而这只需要让一枚炮弹落到航母的飞行甲板。
    当然,顾祝同就只能靠运气了。
    为了提高击中美军航母的机会,四艘巡洋舰没有继续追击,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转向九十度,然后把航速降到了二十节之内。接下来的十分钟之内,四艘巡洋舰各自向美军航母打出了百枚炮弹。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命中率,那么每艘美军航母就至少要挨两枚炮弹,运气好的话,还能击中三次。
    顾祝同的运气算不好,也算不差。
    在撤退的时候,“约克城”号挨了一枚炮弹,但是命中点在飞行甲板正中间,即两部升降机之间,且炸开了一个直径超过十米的大窟窿。就算航母有修复设备,也需要花十多个时才能修复。“大黄蜂”号的运气差一些,挨了两枚炮弹,一枚落在舰岛前方,另外一枚砸在飞行甲板前端,导致舰首严重变形。虽然通过切除舰首的飞行甲板,仍然能够让战机升空,但是也需要花不少时间。
    也就是,两艘航母撤了下去,却丧失了航空作战能力。
    显然,这是斯普鲁恩斯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问题是,顾祝同并不知道美军航母已经遭到重创,丧失了航空作战能力。
    结果就是,直到五点,顾祝同才放弃追击,四艘巡洋舰转向返航。在此之前,他还击溃了美军轻巡洋舰的反击行动。
    战斗,到这个时候也就结束了。
    五点半,斯普鲁恩斯放弃了攻击中国舰队的想法,毕竟两艘航母都不可能在天亮之后出动舰载机。
    顾祝同也在这个时候给李向龙发了一封电报。
    当然,在汇报了交战情况之后,顾祝同提到,得在天亮前出动防空战斗机,掩护战斗编队返航。
    显然,顾祝同并不知道,斯普鲁恩斯已经率领第31舰队返航了。
    六点不到,李向龙就派出了防空战斗机。
    此时,航母战斗群已经驶出了伊莎贝尔水道,正在赶往补给地点,而提供燃油的三艘补给舰也已到达。
    天亮后,美军机群并没到来,甚至没有发现美军的侦察机。
    直到八点左右,“北京”号的雷达才探测到了一架美军的水飞机,只是在防空战斗机赶过去的时候,这架水飞机已经转向,而且降低了飞行高度,进入了雷达盲区,并没有被战斗机击落。
    九点过,李向龙派出的侦察机找到了第31舰队,并且发现两艘航母都受了创击。
    可惜的是,此时航母战斗群已经与补给舰会合,正在准备补充燃油,而且第31舰队离航母战斗群差不多有六百公里。此外,顾祝同率领的战斗编队也已进入伊莎贝尔水道,且没有足够的燃油去追击第31舰队。
    结果,李向龙与顾祝同不得不放弃干掉第31舰队的想法。
    十五日下午,补给工作结束。
    因为还不知道第31舰队是否会返回瓜达尔卡纳尔岛,所以航母战斗群在伊莎贝尔水道西侧等待了两天。
    直到十七日午,收到方志盛发来的电报,李向龙才知道,第31舰队已经在十七日凌晨回到霍尼亚拉,与第32舰队会合。
    随后,李向龙下达了返航命令。
    这场被称为“所罗门海战”的战斗,就此宣告结束。
    虽然在所罗门海战中,双方都没有遭受严重损失,美军只有一艘轻巡洋舰被击沉,四艘重巡洋舰遭到重创,两艘舰队航母受了轻伤,而中国海军只有两艘轻巡洋舰遭到重创,四艘大型巡洋舰与防空巡洋舰受了轻伤,双方的伤亡官兵都不超过一千人,但是这场海战对攻打所罗门群岛、以及西南太平洋战场的战局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甚至可以,直接决定了西南太平洋战争的结果。
    十二月十八日,即航母战斗群返回所罗门海当天,中国陆战队攻占了腊包尔。
    因为作战行动比较顺利,加美军舰队遭到压制,所以当天,鲁志刚就发来消息,已经批准了攻打莫尔兹比港的作战计划,而且由陆军承担主要作战任务,海军只需要为陆军提供支援与掩护。
    当然,在此之前,陆战队得在新不列颠岛站稳脚跟。
    二十日,运载着建筑设备与建设物资的船队进入腊包尔,同时还送来了陆战队的四个工程营。
    当天,陆战队就开始建设第一座野战机场。
    到十二月底,腊包尔附近已经开辟出了三条长度在两千米以的简易跑道,而且陆战队正在加紧铺设硬质跑道。
    当时,中国陆战队使用的是一种可拆卸的跑道组件。
    白了,就是一些蜂窝状的钢板,在拼接的时候用铆钉铆接起来,形成硬质跑道,而拆卸也极为方便。
    这种可拆卸简易跑道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极为迅速的修建野战机场。
    虽然中国海军与空军的战术飞机,都能在土质简易跑道起降,但是所有的大型飞机对跑道的要求都比较高,特别是远程轰炸机。此外,如果长期部署在野战机场,战机的状态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到一九四二年初,中国陆战队已经在腊包尔站稳了脚跟。
    最主要的是,中国海军开始向腊包尔部署岸基航空兵。
    大战爆发前,中国海军航空兵并没有岸基航空兵,即在组建空军的时候,海军航空兵的岸基航空部队全部划归空军,只保留了少量的巡逻机等非作战性飞机。大战爆发后,海军重组了岸基航空兵,并且增加了战术战斗机、战略轰炸机等作战部队。经过一年多发展,海军岸基航空兵的已经壮大,甚至在规模直追空军。到一九四二年初,海军岸基航空兵已有近两千架战术飞机与一千多架轰炸机,算其他非作战性飞机,海军岸基航空兵的总规模超过了五千架。
    这是个什么概念?
    在大战爆发前,中国空军总共只有不到四千架飞机。即便到一九四零年底,中国空军的战机总量也只有五千多架。
    当然,海军岸基航空兵发展壮大,也非常有必要。
    要知道,在太平洋战场,空军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也不可能适应所有战场环境,而海军航空兵的适应能力,显然超过了空军。此外,海军岸基航空兵还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即战术飞机与舰载航空兵通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补充给舰载航空兵,且极大的减轻了后勤保障负担。
    别的不,仅减轻后勤保障难度这一点,就让海军岸基航空兵的价值超过了空军。
    随着岸基航空兵参战,战局变得对中队更加有利。主要就是,舰队获得了更大的活动空间,不再需要围绕着陆战队行动。
    紧张时放松自己,烦恼时安慰自己,开心时别忘了祝福自己。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参谋的战争
    一九四二年一月七日,攻打莫尔兹比港的战斗打响。
    此时,西南太平洋舰队已经得到增强“汉武帝”号航母返回舰队,还增加了七艘小型航母。
    美军西南太平洋舰队却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依然只有两艘舰队航母,在珊瑚海大海战中遭到重创的“企业”号还在维修之中,增加的只有四艘改装得来的护航航母,以及在一九四一年底建成服役的“独立”
    号护航航母。
    严格说来“独立”号也是一艘改装航母。
    大战爆发前,美国海军已经认识到,重巡洋舰不但造价高,而且价值并不大,效费比远不如轻巡洋舰。为此,美国海军开始加强轻巡洋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并且由此诞生了大战期间最出sè的轻巡洋舰之一,即“布鲁克林”级。战前,美军已经开始大批量建造这种xìng能出sè、造价低廉的战舰,并且一口气订购了十多艘。问题是,参战后,
    美军立即发现,舰队航母的数量远远不够,而建造舰队航母不但工时漫长,且需要重新设计,而“埃塞克斯”级的设计工作要到一九四二年才能完成。也就是说,除非继续建造“约克城”级,不然美国海军要到一九四四年才有望获得新的舰队航母,即便继续建造“约克城”级,也要到一九四三年才能获得新的舰队航母。
    显然,建造舰队航母,已经来不及了。
    为此,美国海军紧急调整了“克利夫兰”级的订单,把后九艘,即从“独立”号开始的九艘改成了轻型航母。
    与用商船改造、或者按照商船标准建造的护航航母相比,小型航母的战斗力更强,而且能够执行某些只有舰队航母才能执行的任务,比如搭载起飞重量较大的轰炸机与攻击机,而护航航母根本无法搭载轰炸机与攻击机。
    显然,大量建造小型航母是填补舰队航母空缺的有效手段之一。
    只是,小型航母肯定无法取代舰队航母。
    〖中〗国舰队得到加强,美军舰队却没有得到实质xìng的加强,因此西南太平洋战场上的局势变得对美军极为不利。
    仅用了十天,〖中〗国陆军就攻占了莫尔兹比港。
    只是,在攻打所罗门群岛的战斗中,莫尔兹比港的解值并不大。
    早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也就是攻占了腊包尔之后,冯承乾就提出,没有必要攻打莫尔兹比港,应该集中力量扩大腊包尔的基础设施,然后进军所罗门群岛,争取在在一九四二年二月底之前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
    只是,冯承乾的提议,并没得到其他人的支持。
    主要是,陆军到这个时候,都没有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做出贡献,而陆军又占据着西南太平洋司令部的主要职位之一。
    当时,吴铁生提出,有必要攻打莫尔兹比港,因为只有占领了莫尔兹比港,才有能力直接威胁澳洲本土,让美军不得不在澳洲东北地区部署重兵,从而达到牵制美军的目的,降低攻打所罗门群岛的难度。
    看上去,吴铁生的观点很有道理。
    只是,莫尔兹比港从来没有发挥过这样的作用。
    占领莫尔兹比港之后,陆军huā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在附近修建了两座大型机场,随后〖中〗国空军部署了四百多架战机。从一九四二年四月底开始,〖中〗国空军的轰炸机就从莫尔兹比港出发,开始轰炸澳洲。
    直到大战结束,莫尔兹比港的主要价值就是支井空军的轰炸机作战。
    问题是,即便如此,莫尔兹比港的价值也不是很大。
    主要就是,莫尔兹比港的吞吐能力非常有限,而且经常遭到美军的报复xìng攻击,导致后勤补给严重不足。虽然莫尔兹比港附近的两座机场能够部署四百架战机,但是在绝大部分时候只能出动不到两百架战机。
    更重要的是,轰炸澳洲本土的意义也不是很大。
    关键就是,莫尔兹比港离澳洲东南部地区太远了。即便是重型轰炸机,从莫尔兹比港起飞也只能轰炸布里斯班,要想飞到悉尼,就得减少载弹量,使得轰炸效果不明显,加上部署的轰炸机不够多,轰炸效果就更不突出了。此外,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即在一九四四年之前,〖中〗国空军没有航程足够远的战斗机,也就无法为轰炸机提供足够的掩护,导致轰炸机的战损率居高不下。
    不管是对日战略轰炸,还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轰炸英国本土,都已证明,护航战斗机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
    显然,部署在莫尔兹比港的战斗机,只能为轰炸澳洲西北地区的轰炸机提供掩护即便在攻打澳洲本土的战斗中,莫尔兹比港的价值也不是很大。
    一是莫尔兹比港离澳洲本土并不近,特别是离澳洲东南地区。二是莫尔兹比港的吞吐能力有限,做为船队的中转站都十分勉强。三是等到〖中〗国军队攻打澳洲本土的时候,肯定会夺取更好的前进基地,比如所罗门群岛的霍尼亚拉、新赫布里底群岛的维拉港、新喀里多尼亚岛上的努美阿等等,根本就不需要莫尔兹比港。
    当然,攻占莫尔兹比港,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
    对〖中〗国海军,特别是西南太平洋舰队来说,攻占莫尔兹比港的最大价值,就是可以在这里部署海上巡逻机,用其监视珊瑚海西部海域,防止美军舰队从该方向上进入战场,从而减轻了舰队的作战负担。此外,以莫尔兹比港为基地活动的飞机与舰艇,还能够守住所罗门海的南大门。这样一来,在攻打所罗门群岛的时候,舰队就不需要盯住这边,可以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所罗门群岛上。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攻打莫尔兹比港没有动用陆战队。
    在陆军攻打莫尔兹比港的时候,陆战队在为进军所罗门群岛做准备,当时只有舰队参加了战斗,而且也仅仅是在所罗门海里出动舰载飞机,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与掩护,而近距离炮火支援则由登陆舰队提供。
    也就是说,攻打莫尔兹比港,并没对攻打所罗门群岛的作战行动造成不利影响。
    一九四二年一月下旬,攻打所罗门群岛的作战行动开始。
    二十二日,在岸基航空兵对所罗门群岛上的美军基地进行了一整天的压制xìng轰炸后,舰队离开了腊包尔的铛泊地,进入所罗门海。
    此时,指挥舰队作战的依然是李向龙,只是他已经把指挥航母战斗群的重任交给了顾祝同,并且提拔了另外一名航母战斗群指挥官,即之前在“汉高祖”号上担任舰长的华铭钦准将。按照李向龙的安排,顾祝同直接指挥由“秦始皇”号、“魏武帝”号与“唐高祖”号航母组成的第一航母战斗群,并且担任两支航母战斗群的最高指挥官,而华铭钦准将则指挥由“汉武帝”号与“汉高祖”号为核心的第二航母战斗群。
    指挥战列舰编队的,依然是方志盛少将。
    因为腊包尔的舰队司令部已经建成,所以李向龙没有跟随舰队出征。
    对舰队里的官兵,特别是参谋军官来说,这次人事调动绝对是件大好事,因为李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