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风云-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一来,岸基航空兵就能全程为第32舰队提供防空掩护,因此在作战的时候就不过分顾忌〖中〗国海军航空兵了。
    可惜的是,米切尔的建议根本没有被采纳。
    说白了,在哈尔西看来,米切尔的建议与斯普鲁恩斯的主张如出一辙,即通过主动退缩来增强防线强度。既然哈尔西根本没有考虑过斯普鲁恩斯的主张,又如何会采纳米切尔的建议呢?
    当然,米切尔的出发点与斯普鲁恩斯截然不同。
    严格说来,米切尔在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只考虑到了战术上的问题,即通过战术撤退来达到目的。相反,斯普鲁恩斯的主张是战略层面上的,即战术撤退只是手段,他要这到的是战略目的。
    不管怎么说,哈尔西不想放弃布甘维尔岛,而新上任的麦克阿瑟也持同样的观点。
    早在一九四一年,也就是美国参战后不久,罗斯福就任命麦克阿瑟为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只是麦克阿瑟一直没有到任,而是在美国国内呆到一九四二年初,才来到地球另外一边的澳大利亚。
    对于这个任命,美国海军一直持反对态度。
    主要就是,麦克阿瑟指挥的菲律宾军团,在几乎没有进行有效抵抗的情况下就抛弃了菲律宾。后来,有上百名菲律宾军团的军官受到军事法庭审判,结果只有两人被定罪,其他人都无罪释放,而这两人的罪名只是作战不力。显然,有人在偏袒麦克阿瑟,而这个人就是罗斯福。
    当时,针对菲律宾军团的审判结果,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可以说,连美国民众都认为,麦克阿瑟不是一名合格的司令官,即便不治罪,也得让他下课。
    只是,罗斯福没有顺从民意。
    再说了,在进入战时状态后,总统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连国会都无法动摇,那么罗斯福在任命军事指挥官的时候,自然不会把民意当回事。只要在他看来,麦克阿瑟还是一名合格的指挥官,他就没有理由让麦克阿瑟座冷板凳。更何况,罗斯福与麦克阿瑟的sī人关系非同一般。
    也正是如此,麦克阿瑟才没有在收到任命后立即前往澳大利亚。
    在细到来之前,一直是哈尔西在负责战区作战行动。
    有趣的是,麦克阿瑟来到澳大利亚之后,对哈尔西的坚守策略大加赞赏,甚至一再强调哈尔西是西南太平洋战区的支柱。一时之间,很多美国海军将领都疑huò了,或者说都不敢相信麦克阿瑟能与哈尔西融洽相处。
    要知道,美国海军与陆军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几乎是水火不容。
    事实上,麦克阿瑟故意抬高哈尔西,也是有目的的。首先,娄克阿瑟在接受任命的时候就向罗斯福做出保证,他将拼尽全力死守澳大利亚,如果澳大利亚沦陷,他将留下来与将士奋战到底。
    显然,哈尔西的坚守策略,也是麦克阿瑟的必须采取的策略。其次,麦克阿瑟需要一个人来转移公众的视线,而这个人就是哈尔西。通过抬高哈尔西,至少那些好事的记者不会继续盯着麦克阿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打到这个时候,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起主导作用的依然是海军,而不是陆军。甚至可以说,西南太平洋战场上的战斗,与麦克阿瑟指挥的陆军没有直接关系。通过抬举哈尔西,麦克阿瑟至少能够缓解陆海两军的矛盾,让海军继续在战场上拼尽全力。如果他到达澳大利亚之后,立即就喧宾夺主,压制住哈尔西,美国海军肯定不会服气。
    其实,麦克阿瑟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而且绝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有趣的是,坚守所罗门群岛,也是麦克阿瑟与哈尔西在西南太平洋防御作战中唯一的共同点。
    随着战事发展,两人的矛盾很快就会暴lù出来。
    有了战区司令官的支持,哈尔西自然会坚持坚守战略,甚至不希望任何人提到与撤退有关的字眼。
    所幸的是,哈尔西羊没糊涂。
    在坚持守卫布甘维尔岛的基础上,他也采纳了斯普鲁恩斯与米切尔的建议,即第32舰队视情况采取异动。如果不能确保舰队的安全,就不用主动发起袭击,可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附近待命。
    哈尔西肯让步,斯普鲁恩斯与米切尔自然不会主动去送死。
    舰队出发前,斯普鲁恩斯找机会与米切尔单独谈了一次。两人的观点不谋而合,即现在还不是与〖中〗国舰队决战的最佳时候,必须耐心等待,在〖中〗国军队的补给线拉得足够长,〖中〗国舰队不得不到远离前进基地的海域作战的时候,才是决战的最佳时机,因此他们必须耐心等待。
    在具体战术上,米切尔采纳了斯普鲁恩斯的建议。
    这就是,第31舰队在第32舰队后方活动,为第32舰队提供防空掩护,而第32舰队则为第31舰队提供防御屏障。只有在时机成熟之后,两支舰队才开赴战场,且第31舰队主要负责白天的航空作战,而第巫舰队负责夜间炮战。
    问题是,〖中〗国舰队会一直留在所罗门海里吗?!。

第一百八十四章 圈套
    斯普鲁恩斯并不关心中国舰队是否在所罗门海活动,而是中**队将在什么时候攻打布甘维尔岛。按照他的判断,在中**队攻打布甘维尔岛之前,中国舰队很有可能前出到所罗门海南部海域,甚至会进入珊瑚海,以攻势防御来掩护登陆作战行动,顺带寻找机会与美军舰队决战。
    只是,这次斯普鲁恩斯的判断出了错。
    一月二十六日,中国舰队离开腊包尔的第三天,也是斯普鲁恩斯的第31舰队进入珊瑚海的第二天,中**队登上了布甘维尔岛。
    登陆规模并不大,当天上岸的陆战队总共还不到一万人。
    显然,中**队的战前工作做得很到位,非常清楚布甘维尔岛上的美军并不多,而且分散在多处地方。如果美军集中防御滩头阵地,中国陆战队肯定不敢这么打。当然,美军也不可能集中防御滩头阵地,因为布甘维尔岛太大了,有很多适合登陆的海滩,而美军根本没有这么多兵力。
    说白了,就算美军把部署在所罗门群岛的所有军队都放在布甘维尔岛,也不可能守住所有海滩。
    更何况,布甘维尔岛根本就不是美军重点防守的岛屿。
    三天后,登上布甘维尔岛的中**人超过了三万。
    显然,美军根本守不住布甘维尔岛,最多也只是利用岛上复杂的地形拖延时间,让中**队无法继续前进。
    问题是,美军低估了中**队的应变能力。
    事实上,在攻打腊包尔的时候,中**队就认识到了热带岛屿的复杂气候与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要知道,最初的时候,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认为能在一周之内拿下腊包尔,而结果却用了将近一个月。主要就是,美军残余部队在撤退无望之后,退到了密林里面,与中**队打起了游击战,使得攻打腊包尔的陆战队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来清理小股活动的美军,而且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策划攻打布甘维尔岛的作战行动时,中国陆战队就格外强调了这一点。
    当时,中国陆战队的主要目标是布因等几座滨海城镇,以控制环岛公路为主,对于退入岛屿腹地的美军则不予追击,而是通过围困等手段,让困兽犹斗的美军走投无路,最终放弃抵抗。
    当然,这并非对付美军的唯一办法。
    在登陆成功之后,中国陆战队也出动了小股部队深入密林,负责搜寻与攻击美军,主要攻击手段不是直接与美军作战,而是在确定了美军的藏身之地后,呼叫部署在后方的炮兵与航空兵进行火力打击。
    也正是这个时候,世界上的第一支特种部队诞生了,即中国海军陆战队特别战斗大队。
    在攻打布甘维尔岛的时候,该大队总共只有三百多人,分为三个中队,每个中队有四支小队,而人数在三十人左右的小队是最小的作战单位,一个小队又分成了三个班组。每个班组有六名步枪手、两名近战枪手与两名机枪手,步枪手配备的是专门为陆战队研制的短管卡宾枪,近战枪手配备的则是冲锋枪,机枪手则使用轻机枪。此外,一个中队还有一个支援班组,一般有两个狙击小组、一个爆破小组与一个通信小组,由中队长根据作战情况分配加强给下面的小队。
    显然,特别战斗大队的官兵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而且都是严格选拔出来的。
    有趣的是,最初的时候,陆战队高层并不认为特别战斗大队能派上用场,毕竟这支精干的队伍太小了,而陆战队经历的都是一些残酷的消耗战,往往一场战斗的伤亡就有数百人之多。
    只是,没用多久,特别战斗大队的地位就得到了确认。
    主要就是,在攻打布甘维尔岛的战斗中,特别战斗大队发挥出了难以想像的作用,是打击美军分散部队的主要力量。
    到大战结束的时候,特别战斗大队已经升级为中国海军陆战队两栖特种部队,人数也由最初的三百多人扩充到了近三千人,而且作战范围不仅仅是对付敌人的散兵游勇,还扩大到了所有正规部队无法企及的领域,比如在登岛作战前执行战术侦察任务,深入敌后执行破坏与重点清除任务等等。
    中国陆战队改变了打法,让美军措手不及。
    到二月四日,布甘维尔岛上的所有城镇都已被中**队占领,而且躲入丛林里的美军也被压缩到了岛屿中央,一块面积不到三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打到这个时候,中国陆战队似乎失去了耐心。
    二月六日,中国陆战队发起了最后的攻击,在短短四个小时之内,动用了上千门重炮与数百架次战机,向美军困守的区域投掷了数万枚炮弹与数百吨炸弹,并且使用专门针对人员的化学武器。
    战斗结束之后,困守的美军中,只有不到一百人侥幸生还。
    最终,美军在布甘维尔岛上仅坚持了十一天。
    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最初的时候,连斯普鲁恩斯都认为,就算兵力不够,利用岛上的复杂地形,也至少能够守一个月,而哈尔西则认为,只要舰队能够提供一些掩护与支持,就能在布甘维尔岛守两个月。
    结果,舰队还没有投入战斗,布甘维尔岛上的美军就被全歼了。
    二月六日,最后一支美军被消灭掉的时候,中国舰队依然在所罗门海里活动,似乎不想进入珊瑚海。
    显然,斯普鲁恩斯也没有获得有利的机会。
    不管怎么说,他不可能带着第31舰队去所罗门海找中国舰队决战。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斯普鲁恩斯倍感意外。
    二月八日,中国海军航空兵轰炸了瓜达尔卡纳尔岛,而且根据俘获的飞行员,确认是舰载航空兵。
    难道中国海军准备在占领布甘维尔岛之后,直接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
    就在斯普鲁恩斯倍感意外的时候,即当天晚上十点多,中国舰队突然出现在佛罗里达群岛海域,对瓜达尔卡纳尔岛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猛烈炮击,至少投射了上千枚三百八十毫米炮弹。
    因为有几枚炮弹没有爆炸,所以可以肯定炮击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有战列舰。
    只是,等到米切尔率领第32舰队赶过去的时候,中国舰队已经离开了,并且在天亮前回到了所罗门海。
    到了二月九日,航空兵的侦察报告,证实了斯普鲁恩斯的猜测。
    之前把部队投送到布甘维尔岛的登陆舰队已经离开了腊包尔,进入所罗门海,而且规模比增大了不少,估计能够运送四个师的兵力。此外,登陆舰队中的小型航母、火力支援舰也比之前多得多。
    显然,如果中**队准备逐岛进攻,即接下来攻打新瓦瑟尔岛,或者是新乔治亚岛都用不了这么多陆战队。
    虽然美军重点守卫的岛屿中,包括新瓦瑟尔岛与新乔治亚岛,当时部署在新瓦瑟尔岛上的美军有两个师,而新乔治亚岛上则有两个半师,但是与瓜达尔卡纳尔岛相比,这点兵力根本算不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新瓦瑟尔岛与新乔治亚岛都是大岛,不比布甘维尔岛小多少,美军根本无法集中防御。如果中**队采用攻打布甘维尔岛的战术,最多只需要动用两个陆战师,根本用不了四个师。
    只有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才需要四个师的兵力。
    显然,斯普鲁恩斯非常震惊。
    如果他的猜测是正确的,中国陆战队就要跨越数百公里的距离,在远离后方基地的情况下攻打美军死守的瓜达尔卡纳尔岛。这意味着,中国舰队肯定会离开所罗门海,到珊瑚海里寻找美军舰队决战。
    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制海权,中国陆战队根本不可能打下瓜达尔卡纳尔岛。
    甚至可以说,中国海军必须掌握绝对制海权,即把美军舰队赶出珊瑚海,才能确保陆战队顺利登上瓜达尔卡纳尔岛。只要美军舰队还在珊瑚海里活动,就随时有可能袭击正在登陆的陆战队,后果将难以想像。
    显然,中国舰队很快就会找上门来。
    二月九日夜间,第31舰队转向南下,第32舰队则留在了瓜达尔卡纳尔岛附近。
    按照斯普鲁恩斯的判断,中国舰队肯定会首先搜索瓜达尔卡纳尔岛附近海域,因为美军舰队之前一直在这附近活动。如此一来,他就有机会在中国舰队找错方向的时候,发动一次决定xìng的进攻。
    进攻确实到来了,而且很快就到来了。
    只是,中**队攻打的不是瓜达尔卡纳尔岛,而是新乔治亚岛。
    二月十日清晨,中国陆战队用攻打布甘维尔岛的方式,开始登陆新乔治亚岛,而且没有遭到美军的猛烈抵抗。
    当天,只有不到一个师的兵力上岛。
    三天内,中国陆战队只投入了两个师的兵力。
    更重要的是,登陆舰队没有聚集在新乔治亚岛附近,有很大一部分登陆舰艇留在了布甘维尔岛的布因。
    紧接着,美军就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那些留在布因的登陆舰艇运载的不是登陆部队,也不是作战装备,而是用来修建前线基地的工程设备与物资。
    斯普鲁恩斯收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撤退。
    显然,这是一个圈套,而中国海军想要套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