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海寇-第6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这件事被抓回来的那些大明官军俘虏,却说的是有鼻子有眼,一副笃定的样子,让人又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
  这个大明福建总兵官于孝天,这一次确确实实是在没有奉诏的情况下,擅自起兵走海路一路直奔天津卫而来,并且在天津卫登岸的,这一点应该没有错。
  他们这帮建奴成年和大明打交道,岂能对大明的制度没有了解?所以他们很清楚这样一个武将,在没有奉诏的情况下,擅自起兵发动远征,根本就是灭门的重罪,一般人是绝对不敢这么做的。
  这么做的人,要么是愚忠到了极点,已经完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可以说是彻底疯了,才会做出这么惊世骇俗的事情。
  要么就是这个人确确实实有不臣之心,想要浑水摸鱼,趁机作反。
  前一条肯定说不通,因为据传这个于孝天并不是正统大明军将世家出身,早年而是一个活跃在大明南方福建沿海一带的海寇,在天启末年的时候,被大明招安,才成了大明的军将。
  这种人如果说他愚忠到了不要命的地步,为了大明会悍然起兵,万里赴援入京勤王,而且还是没有奉诏的情况下这么做的,这事儿说出来鬼都不会相信。
  而且可以确定,这个于孝天应该绝对没有疯,于是他们赶紧招来途中抓到的两个对于朝局比较了解的知县,询问这个于孝天的事情。
  结果他们得到了一个更明确的消息,那就是这个于孝天,近年来在福建那边大肆拥兵自重,扩张地盘实力,而且飞扬跋扈到了极点,俨然成了福建王,无人可以左右得了此人,早已被朝廷所忌惮,朝廷如果不是这次建奴入关,估摸着很快便会调集重兵南下对这个姓于的发动征讨。
  这个于孝天乃是居心叵测之辈,根本就称不上是什么忠臣,完全就是一个地方军阀,所以这次他突然间悍然提兵北上,肯定不会是来勤王的,弄不好确实有谋逆之心。
  但是说他谋逆吧,这事儿似乎也说不通,这家伙谋逆,怎么会放着他的老巢福建那边不动手,偏偏要不远万里带着几万兵马,直接杀奔大明京师来谋逆呢?这完全有悖常理呀!
  于是多尔衮这帮建奴奴酋,都被这个于孝天的此举给搞糊涂了,一时间闹不清楚这个于孝天到底在想什么事情。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次于孝天领兵登陆天津卫之后,大明突然间调集京师周边的官军,朝着京师东面集结,应该不是来堵他们建奴大军出关的,肯定是来防备这于孝天领兵偷袭京师。
  那么这就好说多了,不管这个于孝天发什么神经,突然间带着大军登陆天津卫,都不会是无的放矢,肯定是有所图谋的,大明朝廷忌惮于他,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眼下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多尔衮等人面对,那就是于孝天的突然领兵出现,并且夺占了天津卫,正好卡在了此次他们北返的必经之路上,按照他们原定的计划,这一次北返出关,他们正是沿着运河一路北上,必须要途径天津卫,方能进入蓟州府,最终择地冲出关去。
  可是于孝天的出现,却打破了他们原来的计划,好死不死的卡住了他们出关的去路。
  而且问题是不但于孝天卡在了天津卫这个他们必经之路上,也招致了大明把大批官军,也调至了京师东面布防,他们就算是绕过天津卫,也会碰上大批大明官军。
  现在他们已经走到了河间府,就算是现在绕道也已经来不及了,而且他们现在跟来时候的情况不同,他们此次北返携带了众多财货,另外裹挟了虏获的大批生口还有牲畜,这么大几十万人,想要改变路线,从京师西面绕过京师北返出关,根本是不现实的事情。
  这么一绕,他们就北返的道路就徒增上千里还多,带着几十万俘众绕这么远,根本就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
  想到这里,多尔衮把心一横,下定决心,还是计划不变,直接冲向天津卫,按照原计划突入到蓟州府,然后出关。
  他们这帮建奴鞑子想了,他们这么多年,跟大明的军队打了无数场仗,大明军队的水平是什么样子,他们比谁都清楚,虽说他们也听人传言,说这于家军据说相当厉害,崇祯五年的时候,曾经奉旨北上,在登莱一带平定了孔有德李九成的叛乱。
  另外在南方,这于家军更是无人可以对付,绝少遇上过败绩。
  但是这又能如何?在多尔衮等人眼中,这于家军照样还是大明的军队,他们建奴什么时候怕过大明的军队了?更何况现在他们主力尽在,兵力足足近十万人,这于家军才不过区区三万多人,他们怕个逑呀!
  这于家军这次的做法很让人想不通,他们既然是想要谋叛,但是却偏偏停在了天津卫,拉出了一副要挡住他们清军的架势。
  多尔衮等人所率的清军如果想要出关,就必须要冲过天津卫,他们双方就肯定会有一战,除非这于家军故意让开道路,让他们通过,否则的话,这一仗就无法避免。
  (求月票咯!)


 第十六章 强行突破

  想不通就不想了,一力降十会,反正多尔衮等人认为他们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加之他们麾下的后金军悍勇,根本就不怕这于家军,他们让开倒也罢了,只要于家军不让路,那么他们干脆就把这于家军给端掉拉倒,弄不好还能顺手牵羊,再抓个万把精壮奴隶回去当包衣,再捞一批军械回去,那就更好了!
  于是多尔衮命杜度为前锋,率领两万精兵,先行前出,赶往天津卫,为后续的主力以及裹挟的奴隶队伍打通通道。
  杜度领命之后,立即点齐了兵马,虎彪彪的便朝着天津卫冲了过去。
  在清军接近天津卫几十里的时候,他们的游骑便开始遭遇到了一些身份不明的敌军斥候,双方的斥候们随即便展开了一场相互之间的较量。
  双方斥候队伍发生了数十次小规模的冲突,直到这个时候,这些建奴的游骑才发现这次遇上的对手不好对付。
  大明的夜不收要说都是老兵油子,手头上功夫扎实,善骑射,说起来是明军之中的精锐,但是这么多年来,鞑子的游骑还真是没怕过他们,屡屡交手历来是他们胜多败少。
  可是这次碰上的这些于家军的斥候们,他们才发现事情没他们想的那么简单,这些于家军的斥候们,居然相当能打,不但同样善于骑射,而且手头还有一种很犀利的短管手铳,居然能在一二十步之外,就能打死人。
  另外于家军的斥候,还很善于伏击,他们不知为何,总是能提前发现鞑子的游骑,并且使用一种射程很远的火枪,在二三百步之外,对建奴的斥候进行伏击,而且往往可以一击致命,起码乱枪之下,可以把小队的建奴斥候打的失去战斗力。
  所以双方交手,居然是于家军的斥候占了很大的便宜,而且就算是偶尔建奴的斥候占了便宜,但是也很难抓到俘虏,于家军的斥候各个都十分凶悍,像是被洗脑了一般,就算是处于劣势,眼看着逃不掉了,也往往会拼个鱼死网破,最终基本上都力战而死。
  结果建奴始终抓不到几个于家军的斥候,故此也无法对于家军的底细了解清楚。
  这样的情况让杜度感到有点莫名的紧张,但是想了一下之后,还是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依旧率领着八千骑兵一万多步军,朝着天津卫开去。
  在杜度领兵抵达天津卫的时候,远远的他举目望去,一直大军已经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而且这支于家军已经在运河两岸,都构建了一道防御工事,一条前面是拒马,接着有一道堑壕,在堑壕的另一侧,则是一道大概不足六尺的矮墙。
  这道防线,彻底切断了北上的去路,横亘在了建奴大军的前面。
  杜度皱了皱眉头,要说这道防线,并不算坚固,对他们来说,比这坚固得多的坚城都被他们攻破了不少,这次建奴大军南下,连破了大明几十座州府县城,什么样的坚城他们没碰上过?所以这道看上去并不坚固的防线,似乎并不算是什么。
  但是杜度还是不太想打,认为如果能威吓一下,让这伙于家军让开道路,让他们过去,那么这一仗不打最好。
  于是杜度下令,派出了一个汉军,替他跑一趟,去找对方的主将商量一下,让他们让开道路,那么今天这事儿就算了,两方可以相安无事,各走各的路。
  可是他派去的谈判的汉兵,刚刚到了敌阵前面,便立即被赶了回来,对方虽然很讲规矩,两军阵前不斩来使,可是却也相当不客气的断然回绝了杜度提出的要求。
  镇守这里的乃是于家军第七旅,旅长名叫于振山,年纪只有三十出头,但是在于家军之中,却算是绝对的老资格了,他十几岁就跟着哥哥加入了海狼,当时于孝天还没有接受招抚,只是刚刚占了台湾的淡水一带不久,他的哥哥进入海狼之后去当了海军,一直混到了船长的位子上,但是在前几年南下的时候,却在大亚湾海战之中战殁。
  而于振山则被招入到了陆师之中,最初只是一个火枪手,但是这于振山好学,人也机灵,逐渐被发掘出来,后来进入陆军讲武堂之中深造,成为了一个军官。
  这么多年来,于振山很是勤勉,从小小的见习军官,一步步的被提拔起来,直到现在当上了旅长,成为了于家军陆军之中屈指可数的高级军官。
  这次他被于孝天点名,率领他麾下的第七旅,到运河西岸布防,掐断建奴大军从运河西岸通过天津卫的去路。
  而杜度此次引兵过来,正好走的是运河西岸朝天津卫挺进,所以迎面便撞上了第七旅的防线。
  于振山在这边构筑防线设防已经有好几天时间了,一直都在静候建奴的到来,现如今建奴大军终于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于振山和麾下于家军兵将,既紧张又感到兴奋,怕到时没有,因为早在几年前,海狼方面就曾经和建奴在旅顺堡一带交过手,当时便已经试探过了建奴的武力如何。
  每一次海狼经历的战斗,事后都会被详细记录下来,整理成战例,并且总结参战人员的观感心得,还有对于当次战斗的得失,然后下发给诸军连长以上的军官进行参阅。
  所以虽然于振山还没有和建奴碰上过,但是却也通过当时的战例,了解了建奴的实际战力。
  建奴大军别看在大明官兵眼中,相当的凶厉,但是在面对海狼的时候,却一样不堪一击。
  毕竟按照武器装备方面,于家军的武器装备要比建奴先进上百年甚至二百年之多,海狼拥有此世上目前为止,最强大的火力输出能力,加之海狼的组织纪律性,别说是大明的官军无法相比,就算是组织结构更严密的建奴,同样也远远无法达到于家军这支近现代化的军队的组织纪律性。
  所以别看建奴猖狂的不得了,于家军的兵将们还真就不怵他们,经过十几年下来,于家军的军官几乎个个身经百战,什么敌人没见过?所以别看市面上传的建奴军如何如何厉害,但是于家军的兵将们,早已在他们心目之中,竖立起来了一个他们于家军举世无匹的信念,还真就不怵这世上任何兵马。
  今天杜度派人过来提出要于家军让开道路,放他们建奴大军返回关外,两方可以相安无事,否则的话杜度声称,他要带着麾下建奴精兵,把此地的于家军踏平。
  对于杜度的威胁,于振山可以说是嗤之以鼻,完全不放在心里,当即一个大耳刮子把那个过来所谓谈判的汉奸打的就地转了一圈,一头便栽倒在了地上,于振山上去一脚踩住这厮的脸,用力的拧了一圈骂道:
  “回去告诉你们主子,想要让老子让路也成,让杜度小儿乖乖的把此次入关抢的财货还有人口牲畜,都给老子留下来,老子一高兴还可能放你们过去!但是想要空口白牙,这么一说就让老子放你们过去,让你主子撒泡尿照照他自己的丑脸,他配不配!
  滚!老子杀你都觉得会脏了手,你他娘的好歹也是汉人,居然恬不知耻的去给建奴鞑子当狗使唤!
  一会儿你要是不服,就第一个冲过来,老子让你见识见识咱们于家军的厉害!让你也死的心服口服!”话音一落,于振山飞起一脚,把这厮踢的滚出老远,差一点就把这厮给当场踢死。
  这厮好不容易才爬起来,一瘸一拐的回了本阵,找杜度报信,而他骑过去的那匹蒙古马,也被于振山当场笑纳了,这厮只能靠着两条腿跑了回去。
  杜度一看这派去的手下,被对方揍得满脸是血,半张脸皮都破了,又红又肿,听了他的回复之后,顿时气得够呛,传令下去,全军准备出击,踏平这群螳臂当车的于家军。
  双方的战事是从中午之前开始的,杜度先是派出了两千骑兵冲过去试探性的先攻击了一下于家军的防线,但是这两千骑兵刚刚冲到于家军防线前面两百步不到,于家军便乱枪齐发,大炮轰鸣,对着建奴骑兵开始了猛烈射击。
  原本建奴还认为这伙于家军不过尔尔,这么远就开始放鸟铳,对他们根本造不成多大的杀伤,甚至于连打都打不中他们,于是继续呼啸着不断的催马,继续加速朝着于家军阵线冲去。
  可是接下来他们才发现事情没他们想的那么简单,对方炮铳一响,建奴的骑兵这边前排的兵将便立即稀里哗啦的被撂翻了一片,结果瞬间建奴冲锋的骑兵阵便开始混乱了起来。
  但是建奴毕竟是建奴,这次入关他们打的顺风顺水,罕遇对手,虽然突然遭到了这样的打击,但是却并未立即崩溃,后续的骑兵居然越过前面被打翻的兵马,继续朝着于家军的阵线冲锋。
  两百步对于建奴来说,实在是一个让他们感到悲剧的距离,他们手头上没有任何可以够得着对方的武器,只能挺着脖子硬挨。
  (感谢大漠笑春风、qww123123、邪邪的鹰、钟勇110几位朋友的打赏!继续高呼求月票!)


 第十七章 激战

  于家军这边火枪手众多,加之有胸墙和拒马以及堑壕作为掩护,完全无视建奴骑兵的冲锋,充分发挥三段击的优势,一排排火枪手轮番上前,到胸墙后面发射。
  结果第一次两千建奴骑兵的冲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