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园-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旭子没有回答张秀的建议,只是轻轻地拨转了马头。一行人开始向回走,边走边收拢那些追杀得过于兴奋,以至于和大队人马失散的落单士卒。又向回走了二里许,大伙找到了通往黎阳的官道,与此同时,路边的树林突然响起了一阵骚动。
    “什么人在那?”王七斤带马挡在了旭子身前,另一只手同时高高地举起的横刀。此战大获全胜,若是最后时刻把主将给敌人捉了去,大伙就前功尽弃了。
    树林里悉悉嗦嗦,骚动声越来越大,数息之后,王七斤轻轻放下了武器。不是叛军,而是七、八个自家弟兄,当前那个身穿队正服色的家伙王七斤认识,叫吴俨,曾经跟他在同一个驿站里等待过雄武营后队。
    “参见李将军!”吴俨快速前行几步,站稳,冲着李旭抱拳。“禀将军,我们抓住一个大官,正准备押着他回城!”
    说完,他看看王七斤,眼神里透出了几分得意。
    弟兄们拉着战马,陆续从树林里钻了出来,走到李旭马前抱拳施礼。
    “参见将军!”
    “参见将军,参见王校尉!”喊声震得头上的树梢嗡嗡直响。刚才大伙是听到了官道上的马蹄声,为了躲避与敌军接触才钻入树林埋伏。却没想到第一个钻入自己埋伏圈的是自家主将。此刻危险解除,心情立刻变得非常轻松,因此问候的声音喊得能多大有多大。
    “罢了!大伙平安!”李旭抱拳还礼。目光掠过众人,径直向队伍最后那匹战马上看去。那匹战马的背上坐的不是雄武营兄弟,而是一名俘虏。反剪着双臂,低头不语。也许是因为听到了众人的问候,此人缓缓地抬起头来,目光刚好与旭子的目光接了个正着。
    “杨”走在李旭身后的张秀浑身倦意全无,张口喊出一个字,接下来喉咙里却没了动静,嘴巴张得老大,足可以把手中的火把整个吞下去。
    “弘农杨继,参见李将军!”马背上的俘虏躬身,抢在李旭和张秀在震惊中回过神来之前自我介绍。
    “杨,杨先生!”李旭吞了口吐沫,非常艰难地还礼。是自己一直在战场上寻找,一直寻而不得的杨夫子。老天开眼,居然让师徒二人在这种情况下见了面。数年未见,此时的杨夫子已经憔悴得不像个样子,曾经健壮的身子骨变得干瘦干瘦的,就如同一张皮包着几根骨头。
    见到主将如此表情,队正吴俨更是坚信自己捉到了个大人物。兴奋地一边搓手,一边大声表功:“这老家伙样子虽然单弱,手脚却很麻利。捉他时,卑职几个真的费了一番力气,若不是魏兄弟迂回过去拦住他,咱们还真不知道要在附近跟他耗到什么时候!”
    “那是,那是,这老货滑得很!”被点到吴俨点到名字的士卒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上前几步,大声证实。
    “你叫吴俨,你呢,姓魏的兄弟呢,名字是什么?在哪名校尉麾下当差?”李旭压住要冲上前与夫子相认的冲动,微笑着问道。
    他必须保持冷静,夫子刚才自报家门,就是为了提醒双方不可相认。可就这样把夫子交上去,等待朝廷平叛后严刑处决,旭子自问无法做到。
    “禀将军!”吴俨听到主将问自己的官职,立刻挺直了胸脯。“卑职在前四团二旅三队任队正。这名姓魏的兄弟叫魏丁,是卑职麾下的伙长!”
    “把他们,还有这十几名兄弟的名字都记下来,回城后议功!”李旭转头,大声对张秀吩咐。无数个想法在他脑子里旋转。与此同时,他还不得不装出幅一心为公的模样,试图瞒过周围的几百双眼睛。
    “得令!”亲兵校尉张秀赶紧从李旭身后跑出来,挨个问起士兵们的姓名。跟着吴俨的弟兄们见郎将大人要亲兵校尉记录自己的名字,都觉得是莫大的荣耀。当张秀走到自己面前,立刻挺胸抬头,用最大力气将名姓喊出来。仓卒之间没有纸笔,所以张秀每问到一个名字便重复数次,直到把所有人名字都记牢了,才跑回李旭马前覆命。
    “这名俘虏交给本将军亲自押送,你们先回城去吧。每人司库参军那里领两贯赏钱,其他功劳先记下,待本将军与监军大人商量后,再做定夺!”李旭点了点头,向队正吴俨下令。
    “谢将军赏!”众军士喜出望外,再度抱拳施礼。大隋军中等级森严,以李旭目前的身份,哪怕是将他们的功劳吞了,也没人敢说半个不字。眼下又领钱,又记功,可是打着灯笼难找的美事。当即有人便嚷嚷道,大伙不敢要这赏钱和功劳,情愿把俘虏送给李将军,以报答将军平素善待之义。李旭却没有冒领麾下战功的习惯,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大伙的好意我心领了,功劳是功劳,肯定不能少了你们。至于赏钱么,都是朝廷的钱财。你们不领,也落不到我手。还不如自家收了,有空捎给家中父母妻儿!”
    “将军恩义,我等没齿难忘!”吴俨等人见李旭这样说,只得再次道谢,然后领着麾下弟兄高高兴兴地去了。
    回过头,李旭再度看向杨夫子。见夫子两鬓苍白,满脸灰尘,心中不觉沧然。众目睽睽之下,他不能上前相认,强忍住眼泪把头扭开,对着王七斤等人吩咐道:“你们先回城吧,此人在叛军中身份不低,我想审审他,随后就跟来!”
    “那好,我们在前方半里之外等候大人。”王七斤为人甚是机灵,见到李旭方才的举止,已经知道这里边肯定有什么秘密。他知道自己身份低微,大人物的隐私还是知道越少越好,因此也不多问,带着麾下兄弟一齐抖动了缰绳。
    见众人均以去远,附近只张秀和自己的几名贴身侍卫,李旭跳下马,缓缓地走向了授业恩师。千言万语,不知道从何说起,一时间,嗓音竟有些哽咽。
    “率军夺下黎阳,生擒元务本的官军主帅,就是你?”杨夫子看着慢慢向自己走来的弟子,低声询问。
    “正是弟子。弟子来得迟,让恩师受苦了!”李旭擦了把脸,加快脚步,抽刀割断杨夫子身上的绳索。
    “你是张秀,仲坚的表兄?”杨夫子活动了下发麻的手臂,把头转向张秀。
    “学生张季直,拜见夫子!多年不见,不知道夫子一向可好?”跟在李旭身边的张秀赶紧躬身施礼。从旭子开始让他记录吴俨等人的名字的那一刻开始,他就知道今天的事情要糟。表弟是个重情谊的人,但两军阵前跟对手讲情谊,无论从哪种角度看都是找死。
    “好,好,你们都长大了!”杨夫子捋了捋稀疏的胡须,慨然长叹。他方才自报家门为弘农杨家,就是为了避免师徒在这个时候相认。但门下弟子执着地做了,身份为俘虏的他自然没有办法阻拦。此刻看着两个成长起来的门生,心里既是欣慰,又是难过,一时间辛甘驳杂,竟分不清到底是什么滋味。
    “恩师当年教导,弟子从未敢忘!”李旭和张秀再次施礼,道谢。
    “是啊,你们是我教出来的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杨夫子微笑着摇头。看到弟子胜过自己,做老师的应该高兴才对。可目前这种情况,的确让人高兴不起来。长叹了一声,他继续问道:“你千里奔袭,麾下所剩士卒应该不多吧?”
    “弟子带着一万骑兵从易水出发,星夜兼程,到达黎阳时,麾下弟兄不足五千!”李旭不知道杨夫子为什么把心思都放在战事上,想了想,非常认真地回答。
    “五千骑兵,破元务本三万老弱,此战堪称经典了。随后你收编了元务本麾下溃兵,带着他们一同守卫黎阳,也算胆大!”杨夫子微笑着评论,仿佛探讨已经结束的战事,比自身安危重要得多。
    “是元务本死前献策,让我们将俘虏的溃卒打散,编入麾下,共同守卫黎阳!”李旭点了点头,如实回答。
    “元务本是个蠢材,这条计策却也不蠢!”杨夫子笑着点评,“然后呢,谁指点你塞住黎阳四门,并将城墙分隔为数段的?”
    “是弟兄在辽阳城外时,看到高句丽人用的守城办法!”
    “这条计策有效,但过于不思进取了。辽阳城内高句丽士兵数量不及大隋十一,自然不得不用这种缩头战术。而你麾下既然有五千能战之卒,又是骑兵,何必将黎阳四门都塞起来。这样做看似安全,却等于向对方宣布你没有取胜的信心。我这边将士人数虽众,真正能战者也不过数千,双方真正实力旗鼓相当,你未必没出城一战之力!留下一门死守,其他三门都可以作为反击通道,速出速回,一击便走。如是,我这边纵使人多,又怎敢全力攻城?”杨夫子计算着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用平素上课一般的语调分析道。“而你摆出一幅死守不出的架势,李密自然放心大胆的进攻,若不是援军来得及时,恐怕此刻你我师徒两个地位早已对调!”
    “恩师教训得极是!”李旭听得额头冷汗直冒,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做法欠周全。在敌军被击败的刹那,他还为自己的运筹部署而深感自豪。此刻听了杨夫子一番话,才发现自己用兵之术,距离入室登堂还相差甚远。如果不是李密疏忽大意,不是慕容罗凑巧杀来。黎阳战局,的确还很难料。
    “闻夫子一语,如同拨云见日!”张秀亦在旁边大声附和。表弟的这番举动,非常符合传说中的礼贤下士之标准。而杨夫子的确是个大贤,如果把他说降了,纳入雄武营中,今后大伙打仗肯定更有把握。
    “你们已经做得很好,我不过是事后谈兵,看得明白罢了!”杨夫子谦虚地笑了笑,回答。想了想,大约觉得关于黎阳攻防战的话题已经说完,又追问了一句:“你亲自带人追杀我军,可是为了防止我军事后反扑?”
    “正是,今晚城外来的其实不是援兵,是我丢在路上那些弟兄!”李旭点点头,不敢在恩师面前撒谎。
    “你可以放心了,黎阳既然被你守住。我军大势已去,李密和韩世萼都是聪明人,不会再领兵前来冒险!”杨夫子背起双手,把头转向远方。夜色漆黑如墨,不知道从何时升起的乌云遮住了所有星光。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有弟子如此,他这一生也可以说了无遗憾。
    “谢恩师指点!”李旭和张秀互相看了看,满脸迷惑。杨夫子过于反常的表现让二人十分忐忑,心中好多话都被憋住了,不知道从何说起。
    “动手吧,速度快一点。别让我被人折辱后再死!”杨夫子笑了笑,自己给出了答案。
第四章 取舍 (八 下)

         这个弟子很出色,虽然他的家世贫寒。但他好学、沉稳、遇事能保持冷静。唯一缺点是太过淳厚了,这种性格放在民间,是最好不过。放在官场上,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杨夫子背对着李旭,静静地等着最后那一次疼痛到来。痛过之后,师徒二人就都完美了。自己无悔无撼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旭子也就此补足了他性格上的缺点。
    这是杨夫子想出的最好解决办法。大丈夫要懂得取舍,舍弃一个没用的糟老头,换来一生赫赫功业,同时把受师门牵连的隐患消灭在无形,这才是智者所为。
    期待中的那一刀却没有劈下来。
    李旭缓缓上前,轻轻抓住了杨夫子的胳膊。就像多年前,他求夫子替自己取字一样,诚心诚意地求恳:“恩师!”耳畔传来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既然杨玄感大势已去,夫子何必为他殉葬。我现在是雄武营主将,夫子只要降了,我应该能保得你安全!”
    “你对当今圣上,了解多少?”杨夫子没有回头,背对着李旭问道。
    “当今圣上,在弟子眼里,当今圣上是个,是个很重情义的好人!”李旭楞了一下,喃喃地回答。杨广的形象,这些年来在他心中一直发生着变化。当年在易县感受到官府逼迫时,旭子觉得杨广是个昏君,残暴不仁。在辽河畔接受检阅,并被当众授予校尉之职时,旭子觉得杨广是个志向高远的帝王,只是做事过于冲动,有时不太讲道理。后来见到杨广为麦老将军落泪,旭子又觉得他有情有义,是个重感情,守诺言的好汉子。接着被赐予免罪金牌,杨广的形象变得更加仁慈而英明。但在随后千里奔袭黎阳途中,放眼数千里无人收获的庄稼让旭子在体味到皇恩浩荡的同时,深深感受到了不可收敛的天威给民间所带来的灾难。
    在老师的面前,他不敢昧起良心替杨广歌功颂德。但也不愿再把杨广当作一个昏君。所以,只好选择了杨广身上最具人性的一面来回答老师的提问。
    “没错,他对服从自己的人重情重义,但对得罪自己的人向来是赶尽杀绝。仲坚,官场上的事情,你还是经历得太少!”杨夫子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在多年前就和他有过交往,对他的性子一清二楚。况且杨玄感是我的少主,其父对我有恩,我不能负之!”
    “可杨玄感分明不重用恩师,并且此刻他大势已去!”李旭艰难地想着说辞。他本来就不是个口舌十分伶俐之人,情急之前,劝降的话说得更是干干巴巴。
    “夫子能为他出山,已经是报答了故主。他举止失措,分明不是个可辅佐之人。所以夫子弃之而去,也无人能说夫子做得不对!”张秀的口才远好于李旭,笑着在一边帮腔。
    “既然老夫出山辅佐他,无论什么样的结果都要承担,没什么弃不弃的。你们动作快一点,别让老夫失去了勇气!”杨夫子摆摆手,打断了张秀的劝告。
    天不算太热,但李旭额头上汗珠滚滚,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冲出城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恩师找条生路,又怎肯拔刀相害?想了又想,把心一横,低声道:“夫子若不愿意降,可以隐居山林。只要您不回杨玄感那里,咱们师徒就不会再于阵前相见。”
    “隐居山林,你要放我?”杨夫子的身体猛然哆嗦了一下,转过身来,惊问。曾经在大隋军中滚打多年的他深知两军阵前私放敌将是什么罪名,门下弟子肯为自己冒这个风险,既让他感动,又觉得失望。
    “弟子有一面免死金牌,应该没事!”李旭咽了口吐沫,苦笑着回应。“至于他”他指指张秀,“他是我的亲兵校尉,主将的话,他不得不从!”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