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园-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士信,你真的喝多了!”秦叔宝一把抢过罗士信的酒盏,大声呵斥。李旭现在是冠军大将军,级别比他们高出甚多。又初受圣恩,心思未必还和原来一个样。
“多什么?”罗士信接连向秦叔宝翻了几下白眼,兀自辩解。“就是对仲坚,他也不过是稀里糊涂,忽冷忽热。既然他那么欣赏仲坚,为什么不追究这几年谁暗中使绊子令他们君臣相隔?为什么不问问去年征辽东时,仲坚为什么连朝廷的消息都收不到?”
这话问得在情在理,座中谁也无法反驳。杨广要李旭去齐郡时,的确曾经答应对方不需多久便召他回来。可这一别就是两年,连同带李旭一起去征辽的承诺也忘了个干干净净。虽然事后杨广做出了解释,也处罚了一个替罪羊。但这几天裴矩、虞世基等人对李旭的排挤都摆在明面上的,杨广亲眼目睹,却不欲追究。
“我倒不在乎在朝堂还是地方。这两年跟着张须陀老将军学了不少东西,与重木、叔宝和士信你也处得来。要不是陛下指定了我的驻防范围,我倒宁愿跟你们回东郡去!”李旭放下酒盏,坦诚地说道。
他能理解罗士信和秦叔宝二心里的失落。也难怪罗士信抱怨,朝廷在封赏之事上处理的着实有失公允。三个人一道北来,功劳彼此之间相差不多。他自己连升数级,一跃而成冠军大将军,开府建衙。而秦、罗二人只得了两个骑督尉的散勋,官职一点儿都没有升。所谓回到张须陀麾下由老将军量才使用也不过是句空话,张须陀的实职为荥阳通守,麾下空缺最大不过是都尉和副都尉,已经和秦、罗二人目前的官爵等级差不多。
“好,这才是我认识的仲坚。义薄云天。咱们几个这么多年一道,先走了重木,又走了你。过两天不知道谁又走了。”罗士信胳膊一垂,头歪在桌案上,就此睡着。
李旭轻轻地叹了口气,出门叫进两个亲卫,命令他们将醉了酒了罗士信抬到别帐休息。想到此后与秦叔宝等人不知道何时才能再相见,他心里也很失落。仿佛丢了什么非常重要的东西般。可偏偏时局如此,他又不能出言将对方挽留住。
“你别理士信,他是喝多了。你能将缴获的战马和辎重拨那么多出来给张老将军,足见你这个人重情义。至于在哪为官,咱们这些凭勇力吃饭的还不就是为了谋取功名,封妻荫子!怎有送上门来的高位不要之理?”秦叔宝见李旭意兴阑珊,不无歉意地安慰道。
他信奉功名自在马上取,即便一时运气不济,只要手中长槊在,将来总有出头的一天。况且李旭被杨广从郡兵中调回,等于让他重新看到了继承张须陀衣钵的希望。否则只要李旭在郡兵中多待一刻,那种无形的威胁就一直在。秦叔宝不在乎与旭子做一场君子之争,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没有半分获胜把握。
李旭比他年青二十余岁,武艺和战斗经验都在一天天增长。而他的能力已经发展到了顶,随着岁月的推移只会一点点变弱。还有一点他比不了的是,李旭身后还站着李渊和杨广,而他秦叔宝能凭借的,只是胯下马和手中槊。
“秦二哥不必客气。咱们齐郡弟兄日子过得多难,我心里还不清楚么?你和士信先押着这些辎重回去。待过些时日,我到了任上,若能筹备,再替咱们弟兄筹备一些!”李旭不了解秦叔宝此刻心情的复杂,笑着许诺。
在旭子眼里,秦叔宝比众人大了二十多岁,官场经历甚多,所以做事难免拘谨。但他却不想因为自己的职位变了,就和秦、罗等人的感情变得生分。两年多来,三人并肩作战,彼此之间已经结下了非常深厚的情义。如果不是因为张须陀身边的确缺少臂膀,李旭甚至希望将秦叔宝和罗士信留在自己的军中,三个人继续福祸与共。
那样做对秦、罗二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升迁机会。但那样做,却会害了张须陀。对张须陀,旭子一直有种亦师亦友的感觉。他不会拖对方后腿,能帮着对方出一些力时,他也毫不吝啬。
“不知道张老将军那里委屈如此。否则,我河东李家也不会袖手旁观。叔宝兄带着李大哥分给的辎重先回,日后若是粮饷方面再有什么困难,托人给河东带个信。家父一定会尽力替张老将军筹办!”见旭子应对得落落大方,李世民也不甘人后,主动答应帮郡兵解决一部分补给。
自从在路上与旭子等人相逢,李世民就盯上了秦叔宝和罗士信。在他眼里,秦、罗二将俱有万夫不挡之勇,而唐公府目前最缺的就是这种既有领兵作战经验,又具备高强身手的豪杰。李旭目前已经成为很多家族眼中的肥肉,唐公府自然没希望再将其收于帐下。但秦叔宝和罗士信却还是无主良骥,无论谁家得到这两匹千里驹,乱世之中必然如虎添翼。
按照李世民原来的打算,他准备在秦叔宝和罗士信二人见过杨广,对朝廷的表现彻底失望后立刻进行招揽。他有十足的把握认为,杨广虽然欣赏,却不懂得重用秦叔宝和罗士信这样的良将。大隋朝的世家大族们早已形成了一堵墙,没有一定的际遇,根本从这道高墙的一侧穿到另一侧。像李旭这样的行运小子,是数十年来唯一的特例。秦叔宝和罗士信二人的出身在李世民眼里和李旭差不多,所以注定他们的仕途要充满坎坷。
而唐公府已经不似前两年。如今李渊身为河东道抚慰大使,位高权重。如果秦叔宝和罗士信肯接受招揽,李家给二人安排个郡丞、郡守之类的职务做,几乎易如反掌。
令李世民万万没想到的是,李旭居然鸿运当头,一下子就成了冠军大将军,六郡抚慰大使。虽然比起唐公李渊这个权倾整个河东道的诸侯,李旭所控制的地盘无法与之同日而语。但在军职方面,李旭能提供给秦叔宝和罗士信二人的空间却比李渊能提供的优越得多。跟在李旭身后,秦叔宝和罗士信很容易就升到四品郎将,甚至更高。如果处于和秦、罗二将同样的位置上,李世民知道自己肯定选择受君恩正隆的大将军李旭而不选择前途不明的唐公李渊。
所以,聪明的李世民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代表自己的家族和李旭、秦叔宝、罗士信三人组成的新兴势力交好。按照他的推测,很快李旭就会利用手中职权将秦叔宝和罗士信硬要到他的麾下。这支兵精将勇的新兴势力介于河东河北两地之间,和其主人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对唐公家族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也是今天李世民之所以不带自己最器重的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二人,却带着慕容罗和李安远一道前来拜会老朋友的原因。他需要借助慕容罗和李安远二人的面孔,唤起李旭对过去的一些记忆,同时也让他想起两家的共同敌人。这样,对两家将来的合作不无好处。但令李世民第二个没想到的情况出现了,旭子迄今为止居然都没有主动招揽秦叔宝和罗士信,而秦叔宝和罗士信两人虽然对朝廷的吝啬略有不满,却也没有主动提出愿意到李旭帐下效力!
‘真是三个奇怪却都值得尊敬的家伙。’李世民惊诧地想,同时更加渴望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他迫不及待地做出承诺,愿给齐郡士卒解决燃眉之急。河东南部诸郡距离荥阳只有一水相隔,作为旺盛了近百年的世家大族,李家想通过那里给张须陀所部的郡兵提供一些支持,的确也易如反掌。
但是,第三个出乎李世民预料的情况接踵而致。没等秦叔宝和罗士信向太原李家的仗义援手表示感谢,一直冷眼看酒桌上风云变幻的独孤林突然开了口。“仲坚和世民如果想帮张老将军的忙,就请抓紧这几天的机会。至于将来从地方向荥阳运送补给的打算,不可能实现,将来二位也千万不要那样做!” 



第五章 君恩 (四 中)

       
    “重木(独孤兄)何出此言,莫非有人还会借机生事么?”听独孤林说得郑重,旭子和李世民异口同声地追问。
“令尊大人奉旨抚慰河东,仲坚领命抚慰河北六郡,虽然所辖地域相差甚大,但从我这个角度来看,都权比一方诸侯!”独孤林将酒盏重重向桌子上一掷,冷笑着说道:“张老将军麾下士卒虽然不多,却是东都附近唯一对瓦岗军有胜绩的,在朝廷眼里堪称天下第一精锐!你们两个封疆之臣与东都附近的重兵暗通款曲,难道还指望朝廷对此视而不见么?”
他说话的声音不高,却句句如天外惊雷,问得旭子和世民再也笑不出来,只觉得一股冷气由脊背升到后脑,混身上下凉嗖嗖地说不出的难受。
二人一个历年来终日埋头战事,本来对官场上的勾当就不甚了了。另一个自从去年掌兵之后便所向披靡,自觉天下之事无不可为。因此都觉得帮张须陀一把就是简简单单的互相扶持,此举对国家有利,自己又顺便表达了对老将军的敬意,又何乐而不为之!
但独孤林却是自幼在权力争斗的漩涡中长大的皇亲国戚。最近大半年中又不断与人钩心斗角,不能说已经锻炼得目光如炬,比起两个李将军,可也算是明察秋毫了。因此李旭和世民二人眼中的互相提携,在他看来却是引火烧身之举。弄不好非但帮不了张须陀的忙,甚至连老将军的前程和声名的都给毁于一旦。
“独孤兄应该知道我二人并无恶意!”李世民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手扶桌案,大声强辩道。
“我知道没有用。令尊在朝中不乏仇家,而仲坚与宇文家亦势同水火!”独孤林摇头苦笑,“世民若不相信我的话,尽管回去和唐公商量。看唐公他老人家是否肯听从你的建议!”
说罢,他拎起罗士信先前放于脚下的酒坛,对着自己的嘴,将小半坛美酒一饮而尽。然后长长地叹了口气,脸上的表情无限萧索。
这就是他誓死捍卫的大隋,对自己人的防范心永远比对外寇重。这就是他为之鞠躬尽瘁的朝廷,外边的野火已经烧到了窗口,里边的人还在忙着比赛拆房梁挖墙角。至于整座大厦是否将倾,人们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看见了却毫不在乎。
“独孤兄指点得对,世民的确鲁莽了!”李世民知道对方是一番好心,站起身,郑重道谢。
“你不是鲁莽,而是阅历不足!”独孤林笑着摇头,苍白得脸上因为烈酒的作用泛起一团陀红。“至于仲坚,你虽然已经位列封疆,官场上的事情,却需要从头学起!
“谢重木指点!”李旭也拎起身边的酒坛,向独孤林晃了晃,然后仰头灌了几大口。喝罢,他用手抹了抹嘴,低声叹道。“可惜这次与重木相处时间太短,否则很多细节还可以当面求教!”
这是一句真心话。人的视野总要受到其所在位置局限。比起自幼受权谋之术熏陶的独孤林和李世民,旭子知道自己对官场的了解连对方一根手指都及不上。而偏偏这些东西在夫子留下来的书中没有任何记载,旭子翻遍平生所学,没半点能在官场争斗中派上用场。
“咱们兄弟几个此番一别,不知道还有没有见面的机会。”独孤林知道李旭最需要什么,笑了笑,继续说道,“所以我能帮你的也不多。但既然你已经开府建衙,首要先做的便是两件事”
他说话的语气很低沉,听在人耳朵里特别像诀别。勾得旭子也跟着伤感起来,咧了咧嘴,强笑着许诺:“哪两件,重木尽管说。我将来照着你的话去做便是!“
“第一件,便是趁着没赴任之前在朝中结交几个权臣。我知道你打心眼里瞧不起他们,但这些家伙成事不足,败起事来却总是得心应手。你想在汾阳军大总管位置上做得长久,就必须学会在人前弯腰!”独孤林一点也不客气,当场便指出了李旭为人处事方面的不足。
“只怕我肯卑躬屈膝,那些家伙却依然拒人千里之外。”李旭想了想,摇头苦笑。
“不然,他们先前排挤你,是因为不想让你得到出头机会。如今你已经出头了,除了你的宿敌宇文家外,其他人就再没继续排挤你的必要。相反,就在这几天,肯定有人会主动向你示好!”经历得多了,独孤林可谓对朝臣们的行为特点了如指掌。
众人原来不打算让李旭有出头之日,所以无论有仇没仇,都要上前狠踏一脚。如今昔日的垫脚石已经进入了朝堂,几大世家对他的处置策略便不能是继续踩,而是变为争相与之结交了。至于以往的恩怨,大伙只当是个玩笑。只要李旭不主动提,他们乐得将其忘个干净。
“你现在已经自成一股势力,不到万不得已,谁以不会再找你的麻烦,以免逼得你反咬一口,让他们自己元气大伤!”独孤林苦笑着,继续解释。“裴炬、虞世基、宇文述这些人看着好似铁板一块,其实彼此之间争得也非常厉害,无论谁家受了伤,其他几家肯定会毫不客气地扑上去!”
这就是大隋的官场规则,李旭先前感觉到一些,却远远不如独孤林讲得这般直白。他的心思不在此,但领悟力却一点都不差,经对方略一指点,眼前的迷雾便已经开朗许多。“其实这何塞上那些部落差别不大,都是凭实力说话。实力强了大伙就争相结交,实力弱了则人人落井下石!”
“你能这么想就好。我看兵部尚书赵孝才与你有些旧交。此人平素与裴矩过往甚密,可以为你从中间穿针引线。来护儿将军一直对你青眼有加,有机会时,你也应该去老将军那里打个招呼!”独孤林见李旭儒子可教,脸上露出了几分欣慰。待李旭表示将其所叮嘱的一切记下后,他又抿了口酒,讲起了对方第二个迫在眉睫的要务。
“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他们即便不能帮忙,能及时传递一些消息给你也是好的。此外,要想在那个位子坐得牢,你必须自己寻一些得力臂膀!”
这一点,李旭早就深有体会。当年如果他在雄武营能建立起一伙绝对的嫡系,也不至于被宇文的人轻而易举地挤走。人总是吃了亏之后才会学乖,别人好心教导的,永远不及自己感悟出来的东西记得牢。他深深地记得当日的教训,但具体如何做,却没有半点儿头绪。
“校尉张江可以给你留下,你刚刚履新,身边不能没有一个熟悉的弟兄!我跟他说过此事,他也愿意继续听你的调遣!”秦叔宝见独孤林已经把话说开了,索性也不兜圈子,直接替李旭安排了一个可以信得过的嫡系。
“多谢秦二哥!”李旭笑着拱手。
“不必客气。你的家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