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园-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刻,他不能再做丝毫的动摇。
听完他的话,谢映登脸上没有任何惊喜。李旭如果是非常容易被劝动的人,他今日又何必拐弯抹角来走时德方的门路。“我没有办法!!他认为河东李家已经优势明显,退出才是解决之道。他还认为自己在塞外,可以约束诸胡,免得有另一个骨托鲁趁势而起。而有这样一支力量在塞外,李家子孙行事也会小心谨慎,努力不重蹈杨家覆辙!”
有狼在侧,鹿会跑得更快更主动,也就是熟悉塞外,又熟悉中原的李旭,才能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谢映登自认见识少,驳不倒李旭所言的歪理邪说。虽然他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如果谢将军有办法证明,大将军的守护之道根本行不通。河东李家得了天下,只会是第二个杨家,大将军也许会幡然悔悟!”时德方见谢映登没听明白自己的意思,继续循循善诱。有些手段,作为李旭的臣子,他不能也不方便使出。关键时刻,老天偏偏送了一个谢映登上门。假手谢映登这个外人做一些非常之举,过后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很难,除了向突厥称臣这件事外,李渊其他所做所为,都甚合师兄之愿。”谢映登继续摇头。身为瓦岗军曾经的哨探大总管,他曾经极其认真地关注各路诸侯的日常施政举措。李渊用人不以出身高低,对于前来投奔的绿林豪杰与世家子弟有功同赏,并且夺长安、关中支持杨家的富豪手中田产分给百姓,都是李旭所赞赏的。若想找出李渊的治政失误来,并借此说服李旭与河东翻脸,实在是非常不易。
“唐公毕竟已经年过半百了!”时德方诡秘地一笑。“而他的子侄中,能否萧规曹随,还很难说!建成世子虽然宽厚,却未必能让群臣敬服。而唐公的其他子侄,难免不出另外一个杨广!”
这句话非常不容易理解,至少站在谢映登角度,他看不出来唐公李渊的三个儿子中,谁人有成为杨广的潜质。以他所掌握的情报,李建成、李世民二人虽然不合,唐公却努力把握着兄弟二人实力的平衡。况且李世民既善于用兵,又善于用人,年纪虽轻,却绝非杨广这种庸才可比。
“据说当今陛下,也曾经英明神武过!”时德方的笑容越来越诡秘,看上去仿佛蒙着一团雾。“但当今陛下,杀兄逼父,那狠辣劲儿,也是超乎常人的。不知道谢将军可曾听说过,上次博陵军于黄河南岸兵败,并非战事不利,而是在关键时刻,被东都的兵马抄了后路!而东都兵马之所以抄博陵军后路,却是因为李渊即将造反的消息传到了监国耳朵里!”
“我知道!”这段往事给谢映登留下的印象极深。那是瓦岗军自初创以来最危险的一战,几乎所有人都被李旭打得丧失了信心。如果当年不是段达在背后给了李旭一刀,以当日之形势,也许李密的人头早就被送到了杨广的桌案前。自然,天底下也不会再有什么瓦岗军。“可那与劝说师兄有什么关系。李渊的确造了反,我若是段达,认定了他们是叔侄,也会出兵抄师兄后路!”
“可消息怎么那样巧。早不传,晚不传,偏偏最关键时刻传到了东都。按距离和常理,消息也该先到京师才对。”时德方喟然长叹,“可惜,大将军的夫人年纪青青,就断送在了黄河岸边,肚子里还怀着将军的骨肉。可惜我博陵子弟,去的时候七千,回的时候连一千七百都没剩下。可惜黄河两岸,不知道多少人为此死于非命。谁做得孽,谁捞到了好处。难道谢将军身为瓦岗哨探大总管,就一点风声也没听到么?”
说到这,他故意将声音顿了顿,以便让哨探大总管这个职位被谢映登听得清楚。然后看似不经意的补充了一句,“在那之前不久。有人曾经到博陵劝说将军夫人,请你替将军做主与河东结盟。而夫人以将军不在为由拒绝了。黄河南岸一败之后,紧跟着是罗艺入侵。危机关头,哪怕别人送来的是一碗毒药,为了守护六郡,大将军也只能忍痛吞下了!谢总管,难道你用心去找,真的会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么?”



第七章 盛世 (四 上)

       送走了时德方,谢映登再也没心情入睡。这一刻,他发现自己清醒得就像被窝里塞满了冰。
那是种凛冽的清醒,仿佛能看清黑暗中风的流向,却被地狱里吹出来的夜风冻得从头到脚一片冰凉。作为瓦岗军哨探大总管,谢映登也曾经对东都兵马在关键时刻抄李旭后路的行为感到十分蹊跷。但一则由于当时此事对瓦岗军只有好处,没有危害。二来当时大伙都认为是李密的确是天命所在,是老天的庇佑才导致敌人在关键时刻自毁长城。所以,他也就没有过分揣摩发生于此事幕后的玄机。
现在,遮挡在李密头上的天命光环早已散尽。在时德方的提醒下回过头重新检视河南之战,则可以清楚地看到黑暗中的一只无形巨手。是这只巨手,于博陵军与瓦岗军决战的关键时刻,故意将河东李家准备造反的消息泄露了出去,并且放任或者全力促成了东都兵马去抄博陵军的后路。是这只巨手,导致七千博陵子弟饮恨黄河,再也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当年一战的最大受益者,除了瓦岗军本身外,只有河东李家!如果不是因为李旭在河南兵败,幽州罗艺根本不会错判形势,继而挟倾国之力南下。而如果当时凭借自身的力量可以抵挡罗艺、窦建德等人的轮番进攻,李旭就不会答应与河东结盟。顺这这个思路推测下去,如果刘弘基与李旭二人答不成河东博陵之间的互助协议,随时担心被忠于大隋的博陵军抄后路的李渊绝对不敢远离太原,更甭提有机会杀出河东,放手挺进关中。
可以说,有人凭借着几句流言,轻而易举地改变了当年整个中原各方势力的走向。一言而亡国,一言可兴邦,纵管仲乐毅重生,诸葛武侯复世,也不过如此。而能将权谋之术运用到如此出神入化地步的人,他是谁?为什么在黑暗中,只能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
老辣、阴险、慎密、冷静、像蛇一样善于捕捉机会,谢映登在自己这么多年所遇到的对手和朋友之中反复查询,越查询越觉得震惊。他发现自己认识的豪杰当中,无一人能同时拥有这么多难以战胜的优点。即便是恶毒狡诈如蝎子般的李法主,站在此人面前,也只能算个不懂权谋的莽夫。而偏偏凭借手头有限的情报,谢映登只能推测出此人肯定出身于河东李家,并且在家族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却无法确定此人具体为李渊、李建成、长孙顺德、陈演寿等人之中哪一个?到底还隐藏着怎样的实力?
看不到敌人才可怕。不知不觉间,他发现自己身下的被褥都已经泛潮,两只手心凝满了水汽。时德方临走之前给出的暗示非常明白,作为瓦岗军哨探大总管,他有无数的机会将“河东出手暗害博陵”这件推测变成曾经发生的事实,并且有无数机会寻找或捏造出“铁证”。可那又能怎么样呢?得知事实真相的李旭肯定不会再放心地将博陵六郡交给河东李家,自己领兵出塞去做他的满族可汗。但他最终能战胜李渊么?在没发现那只幕后黑手之前,谢映登相信以李旭的人望和瓦岗黎阳军众人的能力,大伙能并肩重塑整个江山。可发现了那只某后黑手的瞬间,谢映登却对自己原来的想法感到了怀疑。
他可以预测到,一旦自己把河东李家暗害博陵军证据抛出去,二李肯定要反目成仇。无论失妻丧子之恨,还是那葬送于黄河南岸的数千条博陵子弟的性命,都将逼着李旭不得不对河东举起黑刀。但谢映登预测不到,一旦博陵与河东反目之后的结果是什么?李旭击溃河东兵马,夺取长安,取李渊之位以代之?时德方、赵子铭、张江和支持李旭的瓦岗群英都封侯拜将?那只是一厢情愿,现实中,恐怕很多人根本没机会看到那一天。
谢映登发现自己先前过于低估了河东李家的力量。这个在大隋本来排不上前十位家族之所以于杨广的刻意提防下还能蛰伏起来,之所以能瞅准李密、窦建德、罗艺等无数豪杰根本把握不到的机会一举夺取关中,凭得绝对不仅仅是运气。诚然,唐王李渊帐下的兵马算不上什么精锐,白天谢映登匆匆扫了两眼,便能看出李建成麾下那数万兵马与博陵军之间的差距。甭说博陵军这种天下至锐,就连当年瓦岗内营,唐军都根本比不上。但李渊却凭借五万不到这种货色的兵马,打下了河东、关中偌大地盘。并且还凭着十余万这种货色的兵马,东迫洛阳,西逼陇右,南下巴蜀,打得各路豪杰不敢轻易捋其虎须。这需要何等的运筹能力和谋划能力?有一个如此善于用人,善于谋划的李渊做核心,再加上一伙能力不亚于瓦岗群英的武将为其奔走,再加上一个狠辣、阴险、老成、冷静的谋士在暗中施放冷箭,博陵军真的有机会与之一较短长么?
要为麾下弟兄们的将来负责,不做与自己实力不符的梦。虽然谢映登很不满意于李旭的懦弱,但对于李旭所坚持的某些信条,他依然赞赏。如果激战之后的博陵军根本没有与李渊放手一搏的机会,那的确还不如放弃。至少,六郡不必被卷入兵火,至少幸存的下来的弟兄们不会落到尸骨无存。最最至少,瓦岗群英不会因为投错了主帅,而稀里糊涂的死去,谁也没机会看到当年的美梦。
谢映登可以不考虑博陵军的未来,可以不考虑天下百姓的死活,却没有勇气拿自己那些兄弟的性命去赌。他忽然发现,当面对一个几乎看不到希望的未来时,自己其实和李旭一样懦弱。
“如果,我能想办法将那只幕后黑手揪出来,趁其不防备时杀掉他。l。”一边在被子中辗转反侧,谢映登一边如是想。可以肯定,那样,李渊将容易对付好多。可幕后黑手到底是谁?他在心里将唐王及其麾下的部将谋臣再次一一过筛,却疲惫地发现,没有一个人符合自己的判断。
“也许是我多虑了。那个人根本不存在。而时德方只是想借我之手,推动自家主公向前跨一步。”迷迷糊糊中,他又如是安慰自己,然后身体一点点暖和起来,呼吸也随之变得均匀。
迷迷糊糊之间,他发觉自己又站回了长城之上,与李旭一道抵抗突厥大军。这一仗不知道打了多少年,甚至让他一直找不到机会将河东李家的阴谋公之于众。无论如何,在突厥人撤走之前,两李之间的脆弱联盟需要保全住。谢映登分得清楚轻重缓急。然而,突厥人、奚人、靺鞨人、室韦人,一波波的蛮夷却无穷无尽。血把脚下的山川已经染成了红色,头顶的天空也变得如血一样鲜艳。突然间,一个高大,狰狞的魔鬼从长城后杀了出来,冲着城头的弟兄们张开了血盆大口。.
“嗷———呜——”魔鬼发出悠长而又凄厉的狼嚎,谢映登的身体猛然绷紧,挥刀劈出,却劈了一个空。魔鬼不见了,或者说魔鬼隐身于风中,只有“嗷呜,嗷——呜”的嚎叫声连绵不绝。而塞外的蛮夷们也都变成了狼,长啸着与风中的魔鬼相和.
我是在做梦!谢映登明白地告诉自己。他能感觉到自己依然躺在被窝中,感觉到冷硬湿粘的被褥,却无法睁开眼睛,让自己从梦魇中退出来。我在做梦,做梦,他大喊,大叫,踢腿,扭动身躯,终于,身体可以动了,眼睛睁开,阳光将梦魇中的魔鬼与狼群全部赶走。
只有狼嚎声依旧,那是来自域外的号角。当值的亲兵已经被惊动,跑进来后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谢映登疲倦地挥了一下手,吩咐对方给自己准备冷水洗脸。“什么时辰了,外边是不是已经打了起来。角声吹得好像很急?”一边努力恢复精神,他大声向另外一名亲兵询问道。
“禀将军,已经辰时三刻。”亲兵咧了一下嘴巴,回答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惫,“从寅时,突厥狼崽子们便开始吹号角。但到现在,城上还没听见喊杀声!”
“我睡得够沉的!”谢映登摇头苦笑。连日赶路和昨夜思虑过度造成的疲惫使得他浑身的骨头和肌肉无一处不发酸。“怎么没叫醒我?李将军点将了么?”说完此话,他立刻紧张了起来,胡乱在脸上抹了一把,抬手便去抓头盔。初来乍到,他可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狼狈表现,导致瓦岗群英整体颜面无光。
“李将军没有擂鼓。但派周大牛将军前来传话,命令昨天刚刚赶到的各路兵马养精蓄锐,不必参战!”亲信连连摇头,用目光制止了谢映登的忙碌。“看样子,突厥人也在试探,一时半会儿不会发动强攻!”



第七章 盛世 (四 中)

       虽然战斗还没开始,谢映登也不好意思自己躲在军营里继续休息。在亲兵的服侍下顶盔贯甲,以最快速度将自己全身上下收拾利落了,然后跨上宝剑,迈步向军帐外走去。早有人替他将战马拉到近前,鞍络齐备,得胜钩上挂好长槊。谢映登飞身上马,屁股刚刚落在了马鞍上,又快速跳将下来。
“传令弟兄们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在亲兵们狐疑的目光中,谢映登低声吩咐。随后,他又快速拉开自己的军帐门,一边向里走,一边命令道,“将子和给我找来,我有事让他做。你们几个,在这周围警戒。没我的命令,任何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军帐!”
“诺!”被自家将军的古怪举止弄得满头雾水的亲兵们齐声回答。然后分头行动。片刻之后,谢映登最得力的家将谢宁谢子和领命赶到。他的年龄比谢映登大了十几岁,但论辈分却是谢映登的侄儿。这些年来,跟在谢映登身后为瓦岗军四下奔走,倒也立下了不少功劳。
先前谢宁正在自家的帐篷中憋得气闷,见谢映登脸色郑重,心中大喜,笑着上前施礼,低声探询道:“可是要出塞去刺探狼骑虚实么?弟兄们正手痒痒着。尽管交给我,保证速去速回,把骨托鲁底细全给你带回来!”
谢映登以稍有的严肃目光看了他一眼,然后给出了一个冰冷的答案,“不是!李将军是知兵之人,狼骑的虚实他肯定早就打探清楚了。我需要你去做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只能带最信得过的人,并且要抓紧!”
“还有比刺探狼骑军情更重要的事情?”谢宁有些遗憾地皱着眉头。昨天上午在城墙上观战,博陵军与狼骑那场厮杀让他看得热血沸腾。所以自打下了城墙后,他便和麾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