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骑-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胡沙加尔光明正大地派出使者之外,城内其它势力也通过各种途径传出消息,隐隐约约地向唐军示好送礼。在战争胜负未明朗的情况下,大部分的权势者总是希望能够两头讨好,很少人愿意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尤其是商人。
    负责接待这批人的,是郑渭,商人出身的他,自然很明白这些同行的心理,在这个时候,要想劝说得众同行倒向唐军,那是不可能的,作为天底下最最见利忘义的群体,商人们只会在战场胜负有了明显倾斜之后才会做出选择——投奔胜利者。郑渭明白,这些大商人冒着危险、突破困难派遣人来,目的也就是看看唐军对商人是什么态度。若唐军真是那种蝗虫般的部队,那种让商业势力无法存活的部队,那么他们可就要拼命支持胡沙加尔了,但要是唐军并没有打算进入之后打击他们的利益,那他们就大可袖手旁观。
    不过,他们派来的人也不一定是亲信,如今唐军动向未明,先来打探的只是探路石,而且对唐军的奉承逢迎也完全是靠一张口,而没有一家落诸文字,郑渭冷眼旁观,一琢磨出这些商家使者的身份,便知疏勒的商家虽然口里说得漂亮,其实并无多少真心。
    恰好来的几拨使者里头,竟然有两个是当日被唐军借过钱的俱兰城商人,他们见郑渭后忍不住惊呼起来:“凯里木!怎么是你!”
    郑渭见是故人,也招待得热情起来,那两人问起别来情况,郑渭笑道:“我们中原有一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今我既在唐军之中做个参军,同时家里的生意也没荒废,当初我在俱兰城惶惶不可终日时,可万万没想到会有今天啊。”
    其中一个商人道:“凯里木,你别说得唐寇啊,唐军这么好!他们要真能善待我们商人,我们就不会那么惨了。”说着哭了起来,原来这两个商人在怛罗斯丧失家财之后辗转逃到疏勒,如今已经沦为给疏勒的富商打工了,为了生计,才被东家派出来干这等九死一生的冒险事。
    郑渭道:“你们破产和唐军有什么关系?”
    那个商人道:“凯里木你少装糊涂,若不是被唐军搜刮得一干二净,我们会落到今日这下场?”
    “搜刮?什么搜刮?那是借。”
    “借?唐寇借走的东西,还有得还吗?”他一激动之下,竟然又将“唐寇”二字脱口而出了。
    郑渭微微一笑,伸手说道:“谁说唐军不还的?借条呢?”
    那两个商人面面相觑,经历了这么多的事,借条哪里还在?
    郑渭道:“当初唐军问你们借,那是真有打算要连本带利地还的啊,但借条若是不在,那可就没办法了。”
    其中一个商人悲愤莫名,心想你少在这里说风凉话,另外一个商人却想,现在我的处境差到不能再差了,何不表现得可怜一点,博个万一?便哭了起来,说:“不是我不想保住借条啊,是那借条被塞坎搜去了,当初还因此获罪——凯里木,这事你无论如何得帮帮我的忙,若能取回借款——哪怕只是一两成,我也千恩万谢。”
    郑渭道:“这好吧,我试试。”便出去了,那个绝望的了商人冷笑着说那个死马当活马医的商人痴人做梦,“要强盗把吃了你的东西吐出来,你也真敢想!”
    过了好久郑渭才回来,脸上尽是喜色,道:“给两位道喜了,我刚才去问过张特使,他道:‘我们还在下巴儿思俱兰城时军资紧张,所以才有借钱之举,攻下怛罗斯之后金银满筐,这钱早就想还了,如果他们的那些借条还在也都带来,我连本带利都还给他们,好叫他们知道我们唐军的信义!至于那些因为借条而被塞坎驱遣虐的人,就算借条丢了,我也会全数把钱还给他们。’”
    两个商人面面相觑,都问:“这是什么意思?”
    郑渭笑道:“就是说,你们的钱都能回去,连本带利地要回去。”说着摸出一本账簿来,翻到记载他们二人的那一页,说道:“是这个数字没错吧?”
    “没错,没错!”两人齐声说。
    “嗯,那好,就折合成丝绸与黄金”郑渭只一心算,便列出了数字,然后问道:“你们是打算先将钱寄存在我们这里,等我们打下疏勒之后再拿,还是现在就要取?”
    两个商人都想,钱不到手便不算自己的,便都说愿意带走,郑渭也不含糊,就命人去取了财帛来,还给了两人,两人一点数目,果然是连本带利!这一来不由得破涕为笑,他们实在是想不到,这一番冒险出来探听消息竟然会有这样的收获!这可是一笔大钱啊!有着这笔钱,他们便有可能东山再起了。
    临行时郑渭又拉着两人低声问:“两位还要回疏勒么?”
    两人都点头称是,他们的妻儿可都还在城里呢。郑渭道:“那我再私下里给两位通个消息,两位若真打算回城,回去后要多储粮食,像藏赃物一样藏好,否则纵然从我们取回了财产,只怕将来也没命享用。”
    两人都吃了一惊:“为什么?”
    郑渭压低了声音说:“咱们是老乡,我才给你们私下透露这个消息:博格拉汗在北方已经被我们打得一蹶不振了,张特使对这疏勒是势在必得!但疏勒这样坚固,这次大战是要打很久的!过不多久很可能便会围城!而且一围起来怕就不是十天半月,而是一年半载你们自己想想,城里的粮食能供那么久么?”
    两人一听脸色都有些变了,其中一个几乎就不想回去了,但想想妻儿老小都还在城中,却又不得不回去,再想从郑渭处问得更加明白些,郑渭却道:“我不能再多说了,总之现在疏勒的米价还没涨得很厉害吧?”
    “这已经涨得很厉害了——涨了八成了。”其中一个商人说。
    “八成?这算什么厉害!”郑渭笑道:“我告诉你,等回纥野战一败北,城内粮价便还会再涨,回纥吃一场败仗,粮价至少就得翻一倍,正式围城后,粮价会再翻一倍,以后每围一个月,粮价都会上翻三五成,三个月后民间粮食渐尽,那时候你就是用黄金也买不来吃的了!我料城内的军仓应该还有不少存粮,但你认为胡沙加尔到时候会开仓来喂你们?哼!”
    两个商人面面相觑,各怀戒惧,都觉得郑渭所言不错,心里都已经打定了主意,一回去便要破掉一半财产,多囤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送走了这两个故人之后,李膑从后头出来,郑渭道:“从这两人的反应看,应该不是胡沙加尔派来的。”
    李膑道:“虽然不是胡沙加尔派来的,但应该也是他默许的,这些人一回去,一定会被盘问的,他们的钱若是存在我们这里,将来只要不死,总还有领回去的希望,就这么背回去,那是说什么也保不住的了。”说到这里笑了起来:“不过像他们这样老于世故的商贾,就算接受拷问,应该也会晓得说什么对他们有利、说什么对他们有害,晓得什么当说,什么不当说——就算他们的财帛不保,刚才你的这一番话应该也能传到城内的,到时候咱们就看好戏吧。”
    城内商人势力、黑社会势力的使者纷纷出城,也有的是奉命来踩探消息,也有的是真的准备来投奔,真真假假一时也分布清楚,郑渭只是依照原先商议好的说法一一接待,他和李膑最想见的人是奈尔沙希家的使者,那是最有可能给唐军带来确切消息的,可惜阿布勒迟迟没送消息出来,反倒是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疏勒三大宗教领袖之一——祆教的大祭司穆贝德竟然派人秘密出城来了。
    ——————————各派势力潜流暗涌时,唐军与回纥军的军事摩擦也未停止,城内开始出现流言,说博格拉汗在北方已经战败,如今这伙唐寇攻夺疏勒已无后顾之忧,城内粮价,两日之间又涨了五成,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工商业城市,疏勒的小商贩和下层工匠甚多,从铁匠木匠到纸匠,到养蚕人织造工,这一群人乃至城内粮食消费的主体,家中又穷,粮价就算是涨上一成他们所受到的影响也相当的大,更别说是几成几成地疯涨了。
    “这些无良奸商!”胡沙加尔也感到了那不安的气氛,愤愤道。然而粮价这种东西,却不是靠下命令就能解决的。
    眼看流言越来越多,胡沙加尔下令辟谣,可是他本人也还没收到萨图克最新的消息,所以辟谣的言语根本就不具备说服力。眼看城内人心不稳,胡沙加尔决定加紧对城市出入的控制,下令加强城市各交通要道的盘查,可是这样一来,居民便更加恐慌了。
    “将军,咱们不能这样困守下去了。”疏勒的莱伊斯昂莱说道:“我们的兵力比对方足!何不出城打上一仗,只要能够取胜,自然可以辟除所有谣言!”
    胡沙加尔却有些犹豫,他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
    疏勒如今人心不稳,说到底还是被张迈制造的那个神话——唐军三百破回纥七千——给影响了,这种影响让胡沙加尔也对出城作战没了把握,更别说那些市井小民了。许多人都想:“唐寇三百人就打败了回纥七千,如今城外据说来了上万人,那还怎么抵挡?”因此人人心慌,对胡沙加尔能否守住疏勒毫无信心。
    是的,胡沙加尔必须打一个胜仗,唯有这样才能打破唐军的神话,将城内军民的士气振作起来,可是马斯乌德、塞坎、霍兰还有博格拉汗一连串败在唐骑马蹄下的人名让胡沙加尔加倍地迟疑起来。
    “出城出城”
    唐军的兵力明明比较少,却不用守势反而用攻势,“他们若不是胜券在握,怎么敢这么做!”
    现在胡沙加尔最有利的地方,就是他手中有一座坚城,如果只是凭城防守的话,胡沙加尔还是很有把握的,可是采取这样消息的战略,真的可以么?
    被无根流言一激就慌乱起来的居民,让胡沙加尔对死守策略也怀疑了起来。胡沙加尔麾下的决策团队,似乎没有张迈来得齐全,对于民众反应的应变能力也不如对方。
    “将军,吐蕃、突厥、粟特等九部八千人,已经抵达城西!”
    胡沙加尔精神一振,唐军逼近以后,他除了从城内选拔两万名壮丁以助守城之外,又从还没有被唐军控制的东部、东南部、东北部调集诸胡兵马,此前已经进城的有四千人,若再加上才抵达的八千人,光是这些外围部族军就有一万两千人了。就兵力而言,已经超过唐军主力了。
    “好吧,准备出城!好好招待远来的诸部,明天就发动反攻,我要一鼓作气,将这伙唐寇赶出疏勒!”
    ————————————————“穆贝德派了人来,说胡沙加尔调集了诸族兵马,总数将会超过万人,再加上城内守军以及土兵,可能会有三万人以上,一等兵马大齐,只怕就会发动进攻。”
    郑渭还在招呼穆贝德的使者,李膑先一步赶来向张迈回报。
    张迈脸上露出一丝惊讶来:“穆贝德?祆教的大祭司?他怎么会来卖给我们这样一个贵重的情报?莫非他已经准备响应我们了不成?”
    “应该不是。”李膑道:“这个消息,说来也不小,可是要说用处,却也不见得有什么用处。就算他不来说,我们也应可以想到胡沙加尔会大集诸部的啊。”
    张迈颔首称是,道:“穆贝德传递这么一个大而无用的消息,想是要争取得一个接下来和我们作进一步深入谈判的信任基础,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我们能够再次展现出击败回纥的力量!”
    李膑估算了一番,道:“胡沙加尔麾下的常备部队,现在应该还有八千人左右,临时调集城内民壮守城,可得两三万人,再调集诸部,可得一两万人,如果他想发动总攻,除去守城所必须的人手之外,应该有三五万人可以出城——下限是两万五千人,但最高不会超过五万。”他久在萨图克麾下,肚子里有着一大堆敌军的情报。
    法信道:“自特使越过葛罗岭山口以来,疏勒唐民听到消息无不振奋,如今又不是农时,人人有空,只要特使一声令下,我们也可再调一二万人前来助阵!”
    张迈问郭洛道:“你看怎样?”
    郭洛道:“兵贵精、不贵多!唐民民壮,不需动用,就是乌护部,也不用!就用第一折冲府一千二百人、第三折冲府九百人,加上第四、第五折冲府以及薛苏丁麾下一千二百人,总共五千七百人——够了!”
    张迈微笑点头,法信听他们非但不想增兵,反要减卒,惊诧不已,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信报,张迈接过一看,将信报传示诸将,自郭洛以下,人人听说小杨都尉已经接掌了下疏勒无不奋勇,张迈笑道:“阿易又建奇功了,可惜,他要是知道错过了这一番大战,只怕会不想要建这番奇功了呢。”
    (未完待续)

第一 一三章 龙战于野之一
    大战的前夕总会有许多的征兆,从听说回纥开始在城西集结军队,张迈就知道一场巨大的对决即将来临。
    “法信大师,”张迈向法信传达了命令,法信的年龄比他大二十多岁,而且至今是和尚的身份,虽然人在军中,但张迈还是依足了礼貌。
    当他将命令传达完毕之后,法信和尚的脸上有一种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不解,甚至惊讶,诚然,他是一个对战场起不到帮助的出家人,张迈在这一刻让他离开去办另外一件事情并不意外,而且张迈要他去执行的那个计划听起来也庞大得惊人,以至于张迈传达了命令之后还问他是否需要郑渭来做他的帮手。
    “当然,郑参军也没法全力投入到这件事情里头,他身上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嗯,那不用了吧。”法信说。张迈让他做的事情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只不过在唐军军营中的这一段日子,让法信对这位钦差特使的行事风格有了颇深的了解和把握,张迈在决策定下来之前,会广泛地征询下属的意见,这时候哪怕是看门的卫士甚至马夫,当面指责他的提议他也不会反感,但要是决策一旦定下来,他就不喜欢人再加以指手画脚了,因为他需要的是执行。
    作为安西唐军的最高领袖,张迈有一个重要的理念,他认为,即使是存在着缺陷的决策,如果执行到位的话也可以产生正面的效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