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三国征天下-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你东部乌丸还有多少人”,赵云问道,苏延仆沉思了一下道:“大概有近四十万”,眼里闪过一丝悲哀,近十万士兵和百姓被肃立杀害,如何能不让他伤心。
  赵云点点头,显然这和他在李忠那里得到的情报相差无几,“现在单于还有多少军队”,“还有近六万大军”。
  “既如此,这是主公的命令,单于那去看吧”,于是赵云便将一封书信递给了苏延仆。


 第一百四十七章 归附(求收藏,求打赏)

  苏延仆看完后,略带惊讶,看着赵云道:“多谢将军,今日我方知李将军之胸襟,是在让在下感到愧疚”。
  “单于不必如此”,赵云微笑道,“只是希望单于能够一心一意,不然”,赵云突然面色一整,对苏延仆说道,凛历的眼神让苏延仆感到一丝惧意。
  苏延仆点点头,然后道:“赵将军放心,我苏延仆也不是那种出尔反尔的小人”,赵云点点头。
  “既如此,那单于就安排让东部乌丸进入卢龙关吧”,“不知李将军”,赵云突然看了他一眼,“不知主公将我们安置在那里”,苏延仆见赵云瞪着自己,突然明白了过来,随即苦涩的说道。
  此刻他在知道为人臣的感觉。
  “代郡的武昌县”,赵云回答道,“不知丘力居现在在那里”,苏延仆弱弱的问了一句。
  赵云看了他一眼,然后道:“他现在在文县当县令呢?”,赵云笑着回答道,“听说他过的很不错”,赵云接着说道。
  苏延仆点点头,然后对赵云说道:“不知主公要如何对付肃立”,其实这样也挺好的,自己不用每天都为部族的未来而担忧,可以好好的过着平凡一点的生活,苏延仆心里想着。
  赵云皱了皱眉头道:“我军前些日子在辽东同高句丽人大战一场,粮草辎重消耗太多,而且军队伤亡很重,所以主公的意思是如果鲜卑人不进攻的话,那咱们暂时也没必要去惹他”,语气之中颇有一点不甘,但是这却是李忠的命令,他不能违抗。
  苏延仆点点头,其实这个他也知道,而这也是他选择李忠而不是鲜卑人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的幽州军锋芒毕露,作为东部鲜卑的单于,他很清楚这样的李忠的心思,就如当初的丘力居一般无二。
  “既然如此,你我就先回去了,明天一早我便将族人带去代郡”,苏延仆看着赵云说道。
  赵云点点头道:“单于可还需要什么帮助”,苏延仆摇了摇头道:“需要的时候我会向将军开口的”,赵云点点头,苏延仆告罪一声,然后离开了治所。
  “命令士兵加强警戒,勿要是敌人有可乘之机”,李忠转头对晏明说道,“是,将军在”,晏明应诺一声,退了下去。
  “子善(颜良字)将军,命令骑兵前出卢龙50里下寨”,赵云对颜良说道。颜良点点头。
  ”军师可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赵云看着田豫问道,田豫摇了摇头。
  ”好,众将依令行事“,”是,将军“。
  第二天一早,卢龙大门打开,东部乌丸的百姓陆续的进入了大汉的领土,带着不舍的神情,可是为了生存,却又不得不如此做,此刻的他们就如同当初的西部乌丸一般无二。
  五千幽州铁骑将”护送”他们到达武昌县。
  “将军,在下先走了”,苏延仆来到赵云面前抱拳道,望了望北方一望无际的草原,心里隐隐生出一丝不舍之情。
  赵云点点头,然后道:“单于客气了,请”。
  望着如巨龙一般的队伍,赵云在心里叹了口气,随即回到了治所。
  “主公《赵云将军发来的书信”,一名铁卫来到李忠面前抱拳道。
  李忠拿过来一看,心里松了一口气,满脸的欢喜之色,暗道,老子又多了十万的能骑善射的骑兵了,模样甚是得瑟。
  “好了,你下去吧”,“是”。
  突然一名身着粉红丝裙,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来到李忠面前轻声道:“夫君为何如此高兴”。
  原来此女子就是李忠的夫人秀儿。
  李忠拉着她的柔荑,高兴道:“苏延仆归附我军,你说我高不高兴”,说完还朝她眨了眨眼睛,就如同一个到处卖宝的孩童一般。
  秀儿顿时大羞,玉手轻轻的拍了拍李忠的胸膛道:“你啊,总是这般不正经”。
  “那你喜不喜欢啊”,李忠笑着问道。
  秀儿垂着头,轻声道:“不知羞,如此羞人的话也能说出口,简直,简直就像是”,“像什么”,李忠问道。
  秀儿不答,他已经被李忠的无耻打败了。
  “说啊,像什么”,李忠逼问道。
  秀儿抬起头,撅了撅红唇道:“就像登徒子一般”,说完便红着脸看着李忠。
  李忠哈哈大笑,趁秀儿不注意的时候在他的俏脸上轻轻一吻,秀儿大惊,连忙朝四周看了看,见没人,终于松了一口气,看着一脸吊儿郎当的李忠,顿时霞飞双颊,瞪了李忠一眼,然后羞也似的逃走了。
  望着佳人的背影,李忠满足的笑了笑,暗道,古人还真是可爱,居然如此容易脸红,还是现代人开放啊。
  想到此处,李忠不免心里一阵叹息,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自己的朋友,死党,更是免不了一阵唏嘘。
  “陛下”,洛阳皇宫,一名身着销甲,面色有些苍白的将领来到刘宏面前叫道。
  正在后花园里同一众嫔妃嬉戏的刘宏见到此人,停了下来,看着他道:“有什么事吗?”。
  “陛下,微臣有事要禀明陛下”,此人回答道,语气很是恭敬。
  “蹇硕,你有何事,没看见朕正在忙吗?”,刘宏走过来,皱了皱眉头道,语气有些不悦。
  原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宏心腹蹇硕。
  蹇硕是东汉时期的宦官,深受汉灵帝宠信。
  中平五年(188年)八月,汉灵帝开始设置西园八校尉。任命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担任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担任下军校尉,议郎曹操担任典军校尉,赵融担任助军左校尉,冯芳担任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担任左校尉,淳于琼担任右校尉,都由蹇硕统一指挥。
  灵帝自黄巾军起事以后,开始留心军事。蹇硕身体壮健,又通晓军事,很受灵帝信任,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他的指挥。
  蹇硕非常忌恨大将军何进,与诸常侍共同劝说灵帝派遗何进西征韩遂,灵帝同意了。何进暗中获悉他们的阴谋后,上奏请求派袁绍到徐州和兖州去调集军队,要等到袁绍回来再进行西征,以便拖延行期。
  当初,汉灵帝连续死去了几个儿子,因此,何皇后生下儿子刘辩后,就送到道人史子眇家去抚养,故被称为“史侯”。王美人生下儿子刘协,由董太后亲自抚养,被称为“董侯”。群臣请求汉灵帝立太子。
  汉灵帝认为刘辩为人轻佻,缺乏威仪,想立刘协,但犹豫未决。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病重,把刘协托付给蹇硕。丙辰,汉灵帝于嘉德殿驾崩。蹇硕当时在皇宫中,想先杀何进,然后立刘协为皇帝。
  他派人去接何进要与他商议事情,何进即刻乘车前往。蹇硕的司马潘隐与何进早有交谊,在迎接他时用眼神示意。何进大惊,驰车抄近道跑回自己控制的军营,率军进驻各郡国在京城的官邸,声称有病,不再进宫。
  不久,皇子刘辩即帝位,当时他十四岁。尊称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何太后临朝主持朝政,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熹。
  封皇弟刘协为勃海王,当时他只有九岁。任命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同主持尚书事务。
  何进既已掌握朝政大权,怨恨蹇硕想谋害自己,暗中计划将他杀死。袁绍通过何进的亲信门客张津,劝说何进将所有的宦官一网打尽。
  何进因袁氏历代都有人作高官,袁绍与堂弟虎贲中郎将袁术又为天下豪杰所拥戴,因此相信并任用他们。又广泛征聘有智谋的人士何、荀攸及河南人郑泰等二十人,任命何为北军中侯,荀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把他们都作为自己的心腹。


 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绍1(求收藏,求打赏)

  蹇硕心里疑虑不安,写信给中常侍越忠、宋典等人说:“大将军何进兄弟控制朝政,独断专行,如今与天下的党人策划要诛杀先帝左右的亲信,消灭我们。只是因为我统率禁军,所以暂且迟疑。现在应该一起动手,关闭宫门,赶快将何进逮捕处死。”
  中常侍郭胜与何进是同郡之人,何太后及何进能有贵宠的地位,他帮了很大的忙,因此他亲近信赖何氏。
  郭胜与赵忠等人商议后,拒绝蹇硕的提议,而把蹇硕的信送给何进看。庚午,何进令黄门令逮捕蹇硕,将他处死,于是把禁军全部置于自己指挥之下。
  “你有什么事?”,灵帝刘宏面色不悦的问道。
  蹇硕唯唯诺诺,答道:“陛下,属下听说前将军李忠不日前大破高句丽十万余大军,不知陛下可知?”,提起这事,刘宏叹了口气道:“没想到我大汉竟然还有如此人物,朕自然是听说了”。
  “你怎么想起说这事了”,刘宏问道。
  蹇硕皱了皱眉头道:“陛下可知现在天下人都在谈论李忠”,忠心的他提醒道。
  “这有什么不妥吗?我大汉有如此能征善战的将军,朕高兴还来不及呢?”,说完刘宏哈哈大笑了起来,显得很是欢喜。
  “陛下,那李忠尚且年少,如今有如此声势,难免不会做出什么错事”,蹇硕不无担忧道。
  刘宏皱了皱眉头,沉思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那爱卿有何计策”。
  “陛下,微臣以为可招李忠入京,如果他没有此意,必定前来,咱们也好将他留在洛阳,如果他有此意,必定不敢前来,咱们也好早做准备”,蹇硕道。
  刘宏道:“此计不妥吧”,蹇硕急忙道:“陛下,切不可犹豫啊!一旦那李忠有反意,如等他做大的话,那对陛下来说可就是养虎为患啊“。
  思索再三,刘宏点点头道:“好吧,就依你吧”。
  蹇硕闻言大喜,连忙道:“陛下英明”,刘宏摆了摆手道:“你看着办吧,别错怪了他,使我大汉臣民寒心”,蹇硕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陛下,那微臣去了”,蹇硕道,刘宏点点头。
  来到了尚书台,取了圣旨,蹇硕立即找来了一个亲信,交代了一番,然后望北而去。
  “嘿,你听说了吗?前将军又击败东部的胡虏了”,洛阳茶馆内,一名青年兴奋的说道。
  “是啊,是啊,我也听说了。前将军真是替咱们大汉出了一口气啊”,他的一名同伴接着说道。
  随即整个茶馆都知道了这事,高句丽大胜,使得所有大汉百姓欢呼不已,可是却有人担心了。
  洛阳司空府。
  “大哥,你对这个李忠怎么看”,一名文士对身边一人说道,此人年纪同他差不多大,但是那双有神的双眼,却透露出一丝森寒。
  此人就是袁逢,袁绍,袁术的父亲,而刚才那人乃是他的弟弟袁槐,官至师徒,袁家可谓是大汉第一家。
  袁逢字周阳,东汉大臣。后汉汝南汝阳人,袁彭之侄,袁绍和袁术的生父,以宽厚笃诚著称于时。灵帝时任太仆,后为司空、执金吾。朝廷以逢尝为三老,死后赐赉甚厚,谥曰宣父侯。
  “李忠小儿甚为可恶,竟然撤掉了咱们在幽州的许多门生,此人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却颇有本事,先是败乌丸于塞北,这次再败高句丽于辽东,此子声势以起,想要对付他颇为不易”,袁逢分析道。
  袁槐点点头道:“那大哥咱们就什么都不做吗?”。
  袁逢摇了摇头道:“虽然咱们动不了他,但是有人可以啊”,说完便向上指了指。
  袁槐猛地一点头,问道:“大哥说的是天子”,袁逢点点头,背着袁槐,双手背在身后,看着窗外道:“自古以来便是所谓功高震主,此子虽然聪明,但是却少了一些为人之道,处世之法。哎!”,袁逢叹了口气,不知道是为李忠呢还是为他自己。
  “这样吧,让本初(袁绍字)到冀州做渤海太守,监视李忠”,袁逢道。
  袁槐点了点头,道:“本初生性聪颖,定能当此大任”,虽然袁绍乃是庶子,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袁逢又是一阵叹息。
  “本初最近在做什么”,袁逢问道。
  “经常同曹操一些世家公子来往,”,“就是曹嵩的儿子”,袁逢问道。
  袁槐点点头。
  “来人”,“老爷”,袁逢府管家袁复进来抱拳道。
  “将本初唤来,就说我有事找他”,“是,老爷”,应诺一声后,袁复快步离开了房间。
  “公子,老爷叫你过去”,司空府一座小院,这就是袁绍的住处。
  只见一青年面色颇为硬朗,棱角分明,身材高大,一身大红色长衫穿着身上颇有一点威武之气,整个人看起来虽然算不上帅气,但也颇为威武英俊,此人就是袁逢长子袁绍袁本初。
  袁绍(?-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司空袁逢之子,汉末著名军阀。
  袁绍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
  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袁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
  袁绍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借世资,年少为郎,袁绍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不久,因母亲病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之后,袁绍拒绝朝廷辟召,隐居在洛阳。
  这时是东汉统治日趋黑暗的年代,宦官专政愈演愈烈,残酷迫害以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为代表的“党人”。
  袁绍虽自称隐居,表面上不妄通宾客,其实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如张邈、何颙、许攸等人。
  张邈是大名鼎鼎的党人,“八厨”之一。何颙也是党人,与党人领袖陈蕃、李膺(两人都为是三俊之一)过从甚密,在党锢之祸中,常常一年中几次私入洛阳,与袁绍商量对策,帮助党人避难。
  而许攸同样是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