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风卷残云-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加快进军速度,第5 兵团成三路进攻队形:以第17军为中路,沿湘黔公路进击,直取贵阳;以第16军为左路,向天柱、三穗、镇远进攻,横扫贵阳以南地区。以第10军为右路,向思南、石吁进击,攻占遵义,准备迂回川境。以第18军为预备队,视情况投入战斗。
  由于连日阴雨,道路泥泞,再加上国民党军在撤退时大肆破坏道路桥梁,坚壁清野,使解放军的行动及供应遇到很大困难。然而,各追击部队在“与敌争速度抢时间”的口号下,忍饥挨饿,奋勇前进。
  在解放军各路大军的严厉攻势打击下,贵州东部的国民党军纷纷向贵州腹地溃逃。第5 兵团长驱直人,进展神速。
  第16军于11月4 日攻占天柱,6 日在长吉、凤林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第49军第327师一部,并于当日攻克三穗,8 日解放施秉、黄平,次日进占重安江,11日攻克炉山城。
  第17军于11月7 日攻占波州、晃县、玉屏,歼灭国民党军第49军第249 师一部,8 日解放岑巩,次日在施秉以北之王家坪又截歼第249 师一部。
  第10军于11月10日解放湘西凤凰城,接着向西急进。
  第18军于11月3 日由邵阳地区西进。
  第5 兵团和第10军经过近10天的作战,彻底突破了国民党军的黔东防线。
  在解放军的打击下,贵州绥署主任谷正纲及第19兵团司令官何绍周见贵阳难保,遂于10日决定弃守贵阳,以其第49军第327 师向遵义、息烽撤退,以该军主力沿鸭池河布防;以第89军在打邦河占领阵地,兵团部撤至毕节。同时,罗广文兵团一部已进到四川彭水等地,企图掩护宋希濂部撤退。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并以郭汝瑰兵团的第44军拔归罗广文指挥,罗即令第44军向桐梓、遵义前进。国民党军企图依托乌江构筑第二道防线。
  接到刘邓首长“昼夜兼程,急驰贵阳”的指示后,第5 兵团杨勇司令员、苏振华政委下达命令:第16军以强行军迂回清镇,阻止国民党军向安顺、毕节方向逃跑;第17军以一部兵力插至息烽,切断川黔公路。
  据此,第16军于12日由炉山西进,连克贵定、尤里,于15日解放贵阳。
  第17军分两路疾进,连下余庆、开阳、息烽、修文和麻江、都匀、独山,切断了川黔路和黔桂路。
  第10军亦相继攻占江口、石队印江等地,并继续向遵义前进。
  至此,第5 兵团切断了胡宗南与白崇禧两个集团的联系,从东南方向切断了胡宗南集团撒向滇黔的退路。
                  
(4)
  46.乌江岸边,钟彬欲走仍被捉。大渡河畔,宋希濂走投无路当俘虏
  11月15日,重庆,蒋介石山洞林园别墅。
  在西南军政长官张群的一再电请下,蒋介石昨日由台北飞抵重庆。
  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立即在蒋的住处召开作战会议。会议还未开场,报丧的电报便已到达。张群看完机要秘书送来的电报后,哭丧着脸向蒋介石报告:“总裁,刚刚收到的电报,贵阳于今晨失陷。”
  脸色铁青的蒋介石脱口骂道:“前方将领无能,畏敌如虎,党国的事业就败在这群饭桶手里!”
  接着,众将领对西南防守问题进行了研究,一致认为:共军从湘。鄂边境突破,意在直取成、渝,截断胡宗南入川之路,合围成都平原的国民党部队。为此,蒋介石作出决定:急调胡宗南集团由秦岭、大巴山一线南撤入川,并以第1 军空运重庆;命宋希濂部分别由达县、黔江地区西撤,在南J !D 及其以东地区布防,迟滞解放军前进,掩护胡宗南撤退;同时,令孙震的第16兵团由万县西撤,拱卫“京畿”。
  为给前线的司令官们打气,蒋介石亲自修书几封,命“太子”蒋经国携其亲笔信和数千两黄金前往川东,慰问宋希濂等人。
  16日,蒋经国携带“圣谕”和金条,前往江口慰问宋希镰。
  17日下午,蒋经国带着秘书、副官及6 名宪兵护卫,分乘两辆吉普车,风尘仆仆地赶到江口。在江口镇宋希濂司令部门口,一群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正恭候他的到来。
  寒暄毕,蒋经国先是拿出带来的3000两金条,然后将蒋介石的信一封一封地递到了各位将领的手中,他们是:宋希镰、钟彬、陈克非、龚传文、刘平、顾葆裕等六人,全是军长以上指挥官。
  宋希濂打开信封,抽出信笺,发现他的信内容最多,全为蒋介石毛笔手书。在信中,蒋介石首先说明了他于1 月间引退求和的“苦心”,“但共产党拒绝和平,竟要我们完全投降”,如此一来,“党国将陷于万劫不复之地,吾辈亦将死无葬身之所”。因此,必须“保卫西南阵地,与共军血战到底”!其次,信中特别强调了所谓“金门之战的胜利”,并训诫宋希濂,只要抱定“有匪无我,有我无匪的决心,西南就一定能守住,共军就一定能打败”!
  “经国兄,总裁的指示,鄙人已领会。川东战事,我尽力支撑。最后只有一句话,尽人事以听天命而已!”
  经过反复思虑,他决定采取保存力量、相机而动的方针。
  18日蒋经国前脚刚走,宋希濂便率领他的司令部于21日向西撤去。
  丁依在其《蒋经国传》中写道:蒋先生偕经国飞到重庆,“图以亲自坐镇,鼓舞军心,创造奇迹;经国且奉命代表那位退而不休的总裁先生,到前线督战劳军,然而到了这个存亡绝续的关头,不用说一个经国不管用,即使再多个经国,也挡不住刘伯承的精锐之师。”
  乌江,又名黔江,两岸悬崖峭壁,怪石磷峋,江水湍急,是解放军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为了争取时间,第3 兵团前指决定:第11、12和第47军以少数兵力正面牵制敌人,主力部队则分别从彭水南北方向包抄迂回,分别用偷渡、强渡的办法突破乌江防线。
  18日,作为12军先头部队的第36师第108 团,强渡乌江成功。第35师于21日占领江口。
  随即,第11、47军的各路部队。亦在彭水南北分别强渡。偷渡乌江,获得了成功。
  第47军第139 师第416 团夺取乌江西岸重要渡口陈家嘴,并俘获在江中行驶的国民党军9 艘船只和近300 名官兵。
  当战士们清点俘虏时,一个瘦小的国民党军官撒腿便跑,连帽子跑掉了也顾不上捡。三连连长韩喜追过去,拣起帽子一看,上面缀有一个国民党军大帽徽,顿时明白:“这是个大家伙!”随即命令四班长率一个小组将其抓回来。
  四班长率三名战士追出几米后,只见那家伙一屁股坐在地上,还假装正经,操着一口广东话说:“有没有搞错?你们是哪一部分的,别搞误会了!”
  四班长上前一步,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他,一拍胸膛,大声说:“误会不了,我们是毛主席、朱总司令的人民解放军!”
  一听此言,敌军官顿时脸色铁青,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两根金条,请战士们将他放了。
  四班长不屑一顾地斥责道:“你别打错了算盘,解放军不要俘虏的东西,你还是赶快跟我走,别再耍花招了!”
  下午,被俘敌军官被送到第416 团前进指挥所,从他身上搜出一封信,副团长苗汝昆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中兵(钟彬)吾弟大鉴:特派经国儿前来慰劳。金门大捷,看来共军不是不可战胜的。望弟抓住大好时机,鼓舞官兵士气,率部死守乌江,严防共军占我重庆。
  切!切!
  中正原来这是蒋介石的亲笔信!苗汝昆边看信边询问。敌军官吞吞吐吐地说:“我叫钟彬,是、是第14兵团司令官。”
  钟彬的第14兵团迅即溃败,陈克非的主力第2 军也失去掌握。宋希濂率残部赶紧向西逃跑。23日黄昏,宋希濂率直属队及其它残兵败将撤到了南川。
  晚饭之后,宋希濂召来随同西撤的绥署副参谋长罗开甲。办公室主任陈定、军政干部学校代理教育长孔方、第122 军军长丁树中、第124 军军长顾葆裕等人,在驻地的小楼上开会,商讨下一步的出路。
  经过清点,宋希濂基本弄清了目前手下还掌握有万把人,主要是司令部直属的警卫营、工兵营、军政干校教导总队及第122 、124 军残部等,基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会议开始后,宋希濂首先就局势和出路问题作了分析,他说:“目前我们可以说是山穷水尽。前面,有数十万共军步步紧逼,乌江尚不能阻挡其西进;后面,则是重庆。我们的出路何在呢?”
  话至此,宋希濂不往下说了,他要看看其他人的态度。
  这时,罗开甲开口道:“仗打成这个样子,我们有何颜面到重庆呢?再说,我们也犯不着到重庆。事情很明显,西南快保不住了,共军是志在必得,总裁也毫无办法。到了关键时刻,总裁等大员们坐飞机一走了之,我们怎么办呢?还得自己寻出路!”
  “大难当头,出路何在呢?难道我们要向共军接洽投诚吗?”第124 军军长顾葆裕不置可否地问道。
  提到“投诚”,刚刚当上第122 军军长的丁树中极力反对:“我们不能上共军的当,现在说不杀头,那谁知道以后杀不杀。就是不杀头,让你去做苦力,那日子也不好过。听说连张治中在北平都是软禁着的,更何况我们。”
  丁树中,原本是国民党宪兵第3 团副团长及宪兵司令部的警务处长,杀害过许多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所以他极力反对投诚。
  在宋希濂的诱导下,几个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走!不管一切,不顾一切,快点走,走到较安全的地方去,避免被共军包围歼灭。”
  实际上,宋希濂自11月18日侥幸逃出解放军第3 兵团的合围圈后,便打定了西逃的主意。19日,宋希濂亲手烧掉了由蒋经国带来的“蒋介石亲笔信”,关闭了电台,切断了与蒋介石的一切联系。
  接着,宋希濂提出了行动方案:“前进的目标:第一步,西昌;第二步,滇缅边境的腾冲一带。前进的路线,尽量避免走大市镇,借以缩小目标。要选择一些偏道,绕到峨眉以西地区后,再沿乐山到西昌公路直奔西昌。然后,再从西昌退往云南西部的腾冲、瑞丽一带。”
  实际上,这就是当初宋希濂与胡宗南在汉中商定的“锦囊妙计”。
  为了减小目标,众人决定将剩下的人马分为三个纵队,由宋希濂、顾葆裕、丁树中分头率领。并规定:为了保密,自行动之日起,各纵队的无线电台一律停止与重庆和其它部队的联系;各纵队到达宿营地后,每晚用无线电暗语向宋希濂报告。
  从此,国民党川湘鄂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一头扎进了川东南的崇山峻岭,没有了音讯。
  蒋介石。顾祝同、张群都在找宋希濂,但不知宋去向何方。
  刘伯承、邓小平也在找宋希濂,最终找到了他。
  二野第3 兵团等部在川东、鄂西方向歼灭了宋希濂的主力,却没有逮着宋希濂。由于第3 兵团的主要任务是夺取重庆,因而无法组织大部队追捕,第3 兵团司令员陈锡联为此遗憾不已。
  20多天后的12月11日,由贵州北部入川的第5 兵团第18军逼近川南重镇宜宾,驻守宜宾的国民党第22兵团司令兼第72军军长郭汝瑰率部起义。12日,先期进入宜宾的第18军第52师得知:宋希濂于六天前率残部由宜宾以西渡岷江向西逃窜。当天,第52师便将这一重要情报向军部和野司作了汇报。
  此时,重庆已经解放,进驻山城的刘伯承、邓小平接到电报后相视而笑。邓小平对在座的刘伯承、张际春和李达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宋希濂是跑不出我们手掌心的。”
  参谋长李达迅速查看了地图,他说:“就目前部队的态势而言,距离宋希濂部最近的应该是第52师。”
  刘伯承随即下达命令:“给张国华发报,命令第52师立即转人追击部署,一定要穷追不舍,坚决消灭宋希濂残部,活捉宋希濂!”
  当天,接到刘邓首长的特急电报后,第18军军长张国华立即命令第52师第155 团由宜宾向沐川方向疾进,对宋希濂残部展开跟踪追歼。
  12日黄昏,第52师第155 团衔命西进,踏上了追歼宋希濂余部的征途。
  此时,相距100 余公里之外,宋希濂正率领着他的那些残兵败将向西狂逃,求生的本能催促着他们不顾一切地奔走
  11月24日晨,宋希濂即派参谋长罗开甲前往綦江,对已于前天到达那里的司令部人员训话,对不愿继续西行者发给三个月薪饷,当场即遣散200 余人。同时派办公室主任陈定前往重庆,让办事处处长冷培元将存放在重庆的3000多两黄金如数运往綦江。宋希濂自己则带着一干人马,自南川出发,徒步开往綦江。
  半路上,宋希濂与陈克非相遇。陈问宋到哪里去,宋希濂搪塞说:“准备到涪陵去找钟彬。”二人就此分手,各奔东西。
  陈克非是宋希濂手下的主要将领,宋为什么不愿以实情相告呢?
  原来在8 月间,程潜、陈明仁在长沙举行起义时,曾给宋希濂发一电报,约请他一同举义,宋希濂拒绝了,却未向蒋介石报告此事。蒋对此十分疑心,即派自己的内侄毛景彪(国防部第一厅厅长)调查此事。毛便与蒋介石的同乡、宋希濂的部下陈克非通话,详细询问宋希濂的近况,陈—一作答。毛并让陈今后随时上报宋的有关情况。毛陈的通话恰巧被司令部情报人员监听。宋希濂对蒋的不信任大为不满,对陈克非也时有提防,所以这次没有把实情告诉陈。
  在綦江,宋希濂抛弃汽车等一切重装备,穿上草鞋,开始沿小路逃遁。其逃跑路线是:綦江——李市——白沙——朱家砣——万定场——石洞镇——怀德镇——赵化镇。
  12月6 日黄昏,宋希濂一干人到达宜宾以东叨公里的牛喜场,本打算在此休息一晚,第二天再到宜宾城买些给养,不料到半夜又出现了新的情况。
  正在熟睡的宋希濂突然得到报告:驻守宜宾的郭汝瑰部秘密派出一个团的兵力正向牛喜场开来,行动非常可疑。宋希濂下意识地认为:“郭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