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氏枭雄-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扬,这不会是你组织的吧?”
  袁否还真以为是刘晔组织的大场面,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彰显他的仁义之名。
  “公子何此出言?这却是居巢百姓自发组织的。”刘晔闻言讶然,他真没有组织,而且他为人正直,虽然内心希望袁否能够收获天下民心,却也不会昧着良心替袁否去造假,组织居巢百姓替袁否歌功颂德。
  “这么说,他们都是自发来的?”
  袁否不由得动容了,他还真没想到,自己居然这么得民心了。
  以至袁否有些担心,这些百姓会不会也会跟着他去寻阳?就像曹军兵临城下之时,新野百姓拖家带口也要跟着刘备去往江夏。
  好在,袁否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彼时,新野百姓之所以要跟着刘备走,一是因为刘备仁义爱民,另外一个却是因为曹操凶名在外,而此时的居巢百姓,却并没有新野百姓的顾虑,毕竟孙策的嗜杀更多的只是针对名流高士,对老百姓却也是优厚有加。
  “公子,你不能走,你不能走哇。”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颤巍巍的走上前来,然后仆地跪倒在地上,嚎啕大哭了起来。
  这个老人却是袁否在居巢屯田的受益者。
  老人一家六口从淮南逃入庐江之后,由于饥饿,老伴、儿子、儿媳还有大孙儿先后饿死在路上,只有他和年仅六岁的小孙儿逃到居巢,因为屯田活下来,所以在老者心里,袁否根本就是他们祖孙俩的再造恩公。
  给恩公叩个头还不应该么?
  更何况,公子否的身份还如此之高贵。
  袁否却是悚然动容,袁否可是现代人,在他眼里没有贵贱之分,只有老幼之别,让这么一个上了年纪的老者跪拜自己,那是会折寿的!
  当下袁否滚鞍下马,伸手想要将老者搀扶起来。
  然而,袁否却明显低估了庐江百姓对他的感恩程度。
  不等袁否搀起老者,更多的百姓已经纷纷跟着跪倒,霎那之间,哀求声、哭泣声还有呼唤声便传遍了整个西关。
  “公子,你不要走。”
  “公子,别抛下我们。”
  “公子,我们不能没有你呀。”
  “公子,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呀?”
  袁否没辙,只能跟着跪倒在地,团团作揖,大声说:“各位父老,各位父老乡亲,你们听我说,你们听我说呀,我已与孙氏达成协议,我袁否虽然走了,但是居巢的屯田法却会继续推行下去,各位父老,仍可以继续以工换食……”
  袁否解释了好半天,跪地的百姓才终于肯起身。
  只不过,当袁否试图继续前进,却被百姓给挡住了。
  于是袁否只能一边缓慢的前行,再一边不断的解释。
  不断有百姓涌上来,伸手双手向袁否道别,袁否也不厌其烦,与这些百姓握手道别,袁否做足了亲民秀,却累坏了身后跟着的纪灵,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这些百姓中间就没有藏着江东军的刺客,所以必须提高警惕。(未完待续。。)


第140章 甘宁

  江夏,西陵城。
  江夏太守黄祖正在他的太守府邸宴请宾朋。
  黄祖是安陆黄氏的旁支,但因为从小时候就表现出了武勇,所以深受黄氏族长的器重,黄巾起义之后,各州郡豪强并起,安陆黄氏为自保也筑起坞堡,组建了乡勇,黄祖就成了黄氏乡勇的首领,名闻荆襄。
  刘表初入荆州,由于势孤力单,无法控制局面,就采纳了与荆襄士族豪强合作的策略,于是蔡瑁、黄祖、蒯良、文聘等人纷纷受到重用。
  黄祖还是有些能力的,六年前还曾经在砚山设伏射杀孙坚。
  只不过这几年,随着黄祖年岁渐长,就有些懒于处理政事,政事皆交由郡中长史刘炎,水陆步卒则交由都尉陈就统带,刘炎、陈就却是贪婪残暴之辈,刘炎瞒着黄祖横征暴敛,陈就更瞒着黄祖贪墨粮草军械,弄得郡中一片乌烟瘴气。
  今天正好有几个襄阳来的老友相访,黄祖设酒筵款待,喝到现在已经有了六七分醉意。
  黄祖示意旁边伺候的婢女给自己添满酒樽,正欲劝酒,忽听到厅外响起沉重的脚步声。
  扭头看时,却看到一员武将已经昂然走进了大厅,那武将生的一副好相貌,身高八尺,猿臂蜂腰,目似朗星,更令人惊艳的是束发紫金冠上还插着两支长长的雉羽,行走之间,隐隐可以听到铃铛声响。
  黄祖已经记不起来这人是谁,问道:“来者何人?”
  那武将便停下脚步,拱手作揖应道:“末将甘宁。拜见主公。”
  “甘宁?哪个甘宁?”黄祖愣了下。旋即恍然说。“哦,我想起来了,你是苏飞举荐的锦帆贼,甘宁甘兴霸,是也不是?”
  甘宁闻言,脸上的表情便有些尴尬。
  锦帆贼,却是他年少时闯下的名声。
  不过到了二十岁上,甘宁却已经转了性子。不再劫掠过往商船,转而想投军闯出一番功名事业来,所以才由苏飞引荐投入黄祖帐下。
  对于过往的荒唐事,甘宁深以为耻,黄祖这却是在揭他的伤疤。
  黄祖却浑然不知他已经在无意中冒犯甘宁,当下醉眼朦胧的问:“甘宁,找我何事?”
  甘宁强忍着心中的不满,从胸甲里面取出一封丝帛,又将丝帛递给上前来的侍者,然后拱手作揖对黄祖说道:“回禀主公。末将奉主公将令,深入庐江三百余里。耗时月余,业已绘成庐江郡之山川地舆,一应湖泊、河流以及道路,皆已标注。”
  “哦,是这事啊,行了,我已知了。”黄祖从侍者手中接过丝帛,连看也没有看一眼就直接搁在案头上,然后说道,“今日我有贵客,改日再与你详谈此事,你且退下。”
  “诺。”甘宁心中不忿,只能够怏怏退下。
  出了黄祖的郡守府,甘宁站在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不由长叹了一声。
  叹声未已,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声音:“兴霸何故效小儿女,在此长吁短叹耶?”
  甘宁回头,却看到身后站着一武将,却是他的同乡兼好友,江夏水军都尉苏飞,苏公翼。
  “公翼兄。”甘宁对于苏飞还是很尊敬的,当下大礼参拜。
  “兴霸,你不是去庐江郡公干了么?”苏飞回了礼,又说,“怎么,事情办成了?”
  苏飞这话,却戳中了甘宁的痛处,他栉风沐雨旬日,行程数千里,几乎走遍了庐江郡境内每一条河道,每一处湖泊,好不容易才绘成了全图,结果黄祖却是连看也没看一眼,就直接搁在案头,在黄祖眼里,这样一副山川地舆图竟不如一个宾朋重要。
  更何况,眼下袁、孙两家在庐江打生打死,黄祖却连一点念想都没,不由得不令甘宁心生沮丧之感。
  当下甘宁叹息说道:“公翼兄哪,小弟正要跟你说这事。”
  甘宁心情苦闷,自然想找个人倾诉倾诉,苏飞无疑就是最好的倾听对象。
  苏飞制止了甘宁,说道:“兴霸,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前方有家酒楼,要不你我去酒楼要个雅间,然后再细细说?”
  “也好。”当下甘宁和苏飞来到郡守府斜对面的酒楼,又跟酒娘要了二楼雅间。
  甘宁将之前在郡守府的遭遇说了,又闷闷不乐的说道:“公翼兄,不瞒你说,小弟已经不想再留在江夏了,继续留在江夏,根本就是浪费时间。”
  苏飞便叹了口气,他知道甘宁是个将才,尤其善于水战,可惜黄祖老迈昏聩,如此大将之才竟不能用,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不过是水军都尉,根本就做不了黄祖的主,同为水军都尉的陈就倒是能够做主,可人家根本就瞧不上甘宁。
  不过,苏飞还是决定劝一劝甘宁,说道:“兴霸,你就不再考虑一下?”
  “不用再考虑了。”甘宁摇摇头,说道,“公翼有所不知,眼下河北的袁绍正与公孙瓒决战,雄据中原的曹操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讨伐吕布,两强皆无暇南顾,此,正是东向夺取扬州,再西向谋取益州的大好时机哪。”
  说到天下大势,甘宁神情振奋起来,又接着说道:“我军若能据荆、扬、益州,据长江天险,则无论袁绍胜出,还是曹操一统中原,皆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然,景升公却把军国大事委任给黄祖这样的……“
  说到这里,甘宁的话便嘎然而止,无论如何,黄祖现在都是他主公,甘宁不好背后说自己主公的坏话。
  苏飞默然,他知道甘宁说的都是实情。
  刘表将军国大事委任给黄祖的确有些欠考虑,早几年前,黄祖还算有进取之心,可是最近这三五年,黄祖却早已熄了功名之心,只想着财货美色,以娱乐晚年,李炎和陈就两人每每投其所好,将个好好的江夏郡弄得是乌烟瘴气。
  酒过三巡,苏飞又问:“兴霸可曾想好去处?”
  “却是不曾想好去处。”甘宁说完,不觉又长叹了一声,心中更升起英雄竟无用武之地的哀叹,想他一生武艺,更谙熟水战,竟然找不到一个值得事奉的主公,天意乎?
  苏飞走到雅间门口,看看左右无人,又折回来小声说道:“兴霸,我倒觉得你可以去投奔江东孙策,孙氏父子骄雄,孙策更具有霸王项羽之骁勇,年纪青青便据有江东四郡,假以时日,必然尽聚江东之众,北向争锋,兴霸若投入他麾下,定可一展所长。”
  “却也未必。”甘宁闻言却摇了摇头,说道,“小弟此前在庐江,却正好碰上孙氏、袁氏两家大战,孙策举三万江东精锐,欺凌居巢区区一小城,围城旬日,不得寸进不说,反而损兵折将,死伤无数,依小弟看,这孙策也是徒有虚名,反不如那袁否更善战,以区区数千乌合之众,竟守住了居巢弹丸小城。”
  甘宁回江夏之时,正是江东军久攻不克,拿投石车砸开东南角缺口的时候,所以甘宁有幸远距离目睹了江东军的空前惨败,也对袁否的用兵有了深刻的印象,甘宁以为,袁否能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逼得孙策议和,着实不易。
  “袁否?”苏飞问道,“你是说袁术的那个庶长子?”
  时至今日,袁否的名声已经在邻近庐江的江东、荆襄逐渐传扬开来。
  “就是他。”甘宁点点头,又不无惋惜的说道,“可惜了,要不是袁术僭位称帝,就凭着他的这个儿子,席卷荆襄,再西向取益州,可谓易如反掌,又何至于兵败身死乎?至于现在么,这袁否再是能打仗,袁氏只怕也是难有翻身之日了。”
  苏飞又说:“如此说来,兴霸只能去中原投奔曹操,或者去河北投奔袁绍了。”
  “曹操?袁绍?”甘宁不无自嘲的说道,“曹操、袁绍皆以步骑征讨天下,我虽深谙水军战法,步骑却非我所长,去了曹袁帐下,有何能为?”
  苏飞哑然,还能说什么呢?只能感叹甘宁生不逢时了。
  上天给了甘宁一身好武艺,又让他学成过人的水军战法,奈何就不能够给他一个能够赏识他的主公?为何就不能够让甘宁一展所长呢?
  沉默半晌之后,苏飞又说:“兴霸,既然你还没有想好去处,我却有个想法。”
  甘宁连忙说道:“还请兄长示下。”
  苏飞说道:“蕲春县长新近出缺,因为蕲春县紧邻寻阳,袁孙两家又在庐江大战,无论最后哪家胜出,都必然会威胁江夏,如此一来,蕲春必然成为江夏前哨,所以,合郡文武竟无一人愿往,不如兴霸自请前往蕲春以屯兵?如此,他日兴霸有了更好去处,也可径自引兵前往,而不必受制于人。”
  苏飞是真的替甘宁着想,才出了这么一主意。
  甘宁怦然心动,这果然是一个进可取,退可据的好主意。
  当下甘宁从席上站起身,向着苏飞长揖到地,说道:“甘宁,多谢兄长指路。”
  苏飞赶紧起身,拦住甘宁:“你我兄弟,何须如此多礼?”
  甘宁重新落座,欣然说道:“如此,我明日便去见主公。”(未完待续。。)



第141章 情动

  江东军从居巢退兵之后,袁军便也撤离了居巢。
  袁军先从居巢撤到皖城,到皖城之后改走水路,先顺皖水南下,再溯江水西进,旬日之后便进入了彭蠡泽。
  自皖城登船后,袁否便又再次“病”倒了。
  袁否再次恢复了之前的懒懒的状态,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头。
  进入彭蠡泽后,刘晔便走进船舱劝袁否:“公子,外面的湖光山水甚是壮丽,不如你我前往船头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对酌?”
  袁否却对景色没多大的兴致,问刘晔道:“子扬,江东军没有追上来吧?”
  尽管缔结了协议,还立了血誓,不过袁否还是信不过孙策、周瑜,既便古人重信义,可言而无信的事情也不是没有,焉知孙策和周瑜就不会言而无信?
  袁否之所以选择走水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提防江东军追击。
  因为此时的江东军,水军貌似还很弱小,甚至还不如庐江的水军。
  “没有。”回答袁否的却是徐盛,徐盛走进船舱回答说,“公子放心,江东军在接管了皖城之后便再没有西进,末将已经在皖城以西的地界上撒出大量哨骑,江东军但有风吹草动,我们就能在第一时间知晓。”
  “如此便好。”袁否调整了一下身姿,让小若榴给他背后加了个软垫,以便自己躺得更舒服些,想了想又说道,“子扬。德衡呢?”
  刘晔回答说:“德衡已经带着工匠先一步赶去寻阳。修葺城防工事了。”
  袁否点点头。又叮嘱刘晔说:“子扬,告诉德衡一定要看好他手下的那批工匠及铁匠,千万不要让参与过打造霹雳车的工匠走失,尤其不能让孙策得到这些工匠,在必要的时候……”
  袁否没有接着往下说,但话语中却透出冷森森的杀机。
  刘晔当然知道霹雳车乃重器,轻易不可外泄,当下说:“公子放心。当初挑选工匠时,也是仔细甄别过的,都是选的无牵无挂又愿意跟我军走的,再还有德衡,也素来谨慎小心,他断然不会误事的。”
  “看来倒是我多虑了。”袁否闻言松了口气。
  说话间,舱室外忽然响起纪灵的声音:“公子,乔公来看望你来了。”
  “乔公?”袁否赶紧欠身坐起,能让纪灵称公者,整个庐江也只有乔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