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龙夺嫡-第6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疑问,诚德帝此举明显置朝议之结果于不顾,摆明了就是要偏袒弘历,要打击的么,自然也就是仁亲王弘晴了的。
    诚德帝这等无视朝议结果之行为,理所当然地遭致了不少朝臣的非议,不止是亲近弘晴一方的朝臣们纷纷上本言事,便是连一些中立的朝臣们都已是看不过眼了,此无他,朝堂的严肃性就体现在朝议上,而今,诚德帝为一己之私利,竟然连朝议的结果都可以置之不理,这又与昏君何异?然则弘晴这个正主儿却是甚表示皆无,既不上本表示反对,也不出面安抚群臣们之情绪,浑然就当此事不存在一般,这等情形一出,不单是群臣们有些个摸不清头脑,便是诚德帝等人也自犯嘀咕不已,谁都搞不懂弘晴的葫芦里卖的是啥药来着。
    弘晴不动,固然有着海涛已暗中投效之故,可更多的则是不屑去动,此无他,只要军权不动摇,其余诸般事宜就算再乱,哪也断然反不了天去,只要无碍于工部以及军务的运转,其余诸事么,弘晴其实真就不怎么放在心上的,再说了,诚德帝等人的调虎离山之计已然破产,江南会闹成何等乱局,又关弘晴甚事来着,只要张淼能牢牢掌控住第四集团军,江南的乱最多也就是官场上的乱罢了,断不会有甚激起民变之可能,既如此,弘晴又何须回回都去出面当一恶人的,索性让诚德帝自己去瞎猜疑也就是了。
    说起来,弘晴不出面阻击诚德帝的乱命,已经算是很收敛了的,若是真要闹大了去,搬出祖宗家法来,足够诚德帝好生喝上一壶了的,若是趁机再来个逼宫,就算让诚德帝禅位,也不是办不到之事,只是考虑到诚德帝也就只剩下一年之寿数,弘晴也实是不愿再多生是非,只是想着等诚德帝龙归大海之后,顺当上位也就罢了,这等息事宁人的想法无疑是好的,可惜么,诚德帝显然并不领情,这不,海涛才刚离京没几日,诚德帝却又突然准了岳钟琪的丁忧之请,但却既不任命新的第一集团军的主管,也不召弘晴商议其事,就这么让第一集团军军长这等要职处在了空缺状态,对此,弘晴数次上了本章,提议由副军长塔宁河接任,诚德帝的反应都一律是留中不发,无一言以置辞,与此同时,几位阿哥全都闻风大动了起来,每日里不是亲至丰台大营,便是派出心腹手下到营中活动,大肆以金银财货开道,以图拉拢军中之将领。
    营中乱像一现,弘晴自不敢坐视不理,当即便下了戒严令,明令禁止无关人等进入营区,无论是谁,无弘晴亲笔手谕,敢擅闯营区者,一律以军法处置!有了这么条指令,营区里的乱像倒是消失殆尽了,可麻烦却远未结束,此无他,第一集团军乃是以在京之旗人为主,大多数将领的家都在四九城中,众阿哥们倒是不敢冒着挨军棍的危险去闯军营了,可却将主攻的方向放在了在京将领的家眷身上,于是乎,整个四九城里当即便是好一派的乌烟瘴气。
    论钱财,几位阿哥就算全都加起来,那也断然无法跟弘晴相比,哪怕其名下其实就只有“麒麟商号”的三成半份子,可真要调银子,无论是老十五还是老十六处,随随便便都能调出千把万两的现银,真要靠钱财来笼住军心,于弘晴而论,其实并不算多难之事,奈何他却断然不能这么做了去,没旁的,大清的八大集团军都在弘晴的手中控制着,一旦在第一集团军身上花了大把的银子,势必便不能厚此薄彼,真要一体撒钱,那再多的银子也不敷使用的,再说了,就算银子够,弘晴也断然不能这么做,理由很简单,军队养着是要用之征战的,一群富得流油的兵哪可能有甚战斗力可言的,毫无疑问,这等蠢事,弘晴自是不会去干的,如此一来,他也就只有两条路可走了,一么,便是悍然发动兵变,结束眼下这等乱局;二么,便是与诚德帝取得一定的妥协,以部分利益之牺牲,换取缓冲之时间。
    若是诚德帝还有数年之寿数,毫无疑问,已然忍无可忍的弘晴绝对会采取第一条应对策略,问题是考虑到诚德帝既是命不久远,平白顶着个篡位的恶名似乎并无太大的必要,当然了,若是形势所迫,那也就说不得了,该举旗的时候,弘晴自不会有半点的含糊,故而,在连续几次上本都不曾得到诚德帝回应的情形下,弘晴再次发出了命令——着第一集团军即刻进入战备状态,各部全副武装,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出动,与此同时,弘晴本人也已亲自到位于丰台大营附近的三军总参谋部坐镇,摆出了副准备悍然动武之架势!
    “混账行子,那厮想作甚?气煞朕了,你说,你说,尔不是告诉朕,那厮不会冒失行事么,如今这等局面,叫朕如何自处,嗯,说,给朕说清楚了!”
    丰台大营的异动一出,京城里顿时风声鹤唳,诚德帝闻报之下,当即便慌了神,赶忙将李敏铨召了来,劈头盖脸便是一通子臭骂。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微臣以为仁亲王此举不过是惺惺作态罢了,断不致真反的,还请陛下且莫被其所为蒙蔽了去。”
    李敏铨此番之所以出了扰动丰台大营的主意,乃是受三阿哥以及四爷的所托,收了两方不少的钱财,这才会不遗余力地怂恿诚德帝玩了把拖延之策,可却没想到三阿哥等人居然胆大妄为到趁机拉拢军中将领之地步,这会儿被诚德帝臭骂了一通,心中自不免为之发虚不已,可又哪敢自承其过的,也就只能是赌博般地将筹码全都压在弘晴的忍让上,至于其之所言么,说到底,就连他自己都不怎么相信。
    “放屁,等其真反了,朕还要你来何用,说,此事当如何个了局?”
    诚德帝格局是小,却并不蠢,自不会被李敏铨这么句无甚营养的判断所蒙蔽,但见其脸一板,已是怒不可遏地爆了句粗口。
    “陛下莫急,依微臣看来,仁亲王纵使有反心,也必不甚坚,所为确是在逼陛下无疑,若不然,又何须如此大张旗鼓,只消一道命令下去,怕是皇城早已易手了的,故而,微臣以为此事应对其实不难。”
    诚德帝此言一出,李敏铨当即便被逼到了墙角上,心中暗自发苦不已,却断不敢在此际表现出来,也就只能是强打着精神,一边虚言应付着,一边飞快地转了心眼,以图找到个合理解决此事之策略。
    “不难?哼,怎生个不难法,尔给朕说清楚了!”
    诚德帝这会儿要听的不是安抚的话语,而是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这一见李敏铨说来说去,都是废话,又哪会给其甚好脸色看的。
    “陛下明鉴,仁亲王之所以动气,无非是因丰台大营乱像所致,若能及时任命一主官,此事平息不难,只是若是就此遂了仁亲王之意,却恐其得寸进尺,于陛下实有大不利焉,故而,微臣提议将塔山调回丰台大营,由其执掌第一集团军。”
    眼瞅着诚德帝不依不饶地逼问个不休,李敏铨登时便有些急了,这一急之下,还真就让其想到了一招妙手,这便赶忙出言建议了一句道。
    “塔山?唔,说具体些!”
    诚德帝对塔山这个原本的第一军军长还是有着很深的印象的,也知晓其之所以被留在伊犁,乃是被弘晴排挤之故,毕竟此人乃是十三爷的门下奴才,弘晴要**掌控新军,自然不会容忍十三爷的人在军中势大,而今,李敏铨居然提议由塔山回任丰台大营,诚德帝自不为为之一愣,眉头紧锁地想了想,也觉得若是能让塔山来钳制弘晴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问题是弘晴那头又岂会轻易答应,毫无疑问,诚德帝心里头自是不以为此事能办得成,可一见李敏铨似乎信心满满之状,心中的野望还真就起了,并未呵斥李敏铨的乱言,而是语带期盼之意地追问道。
    “陛下明鉴,塔山乃是军中老将也,又是塔宁河之亲叔,陛下若是抬举于其,塔宁河就算再不甘,也必不敢争矣,上本自辞乃必然事耳,一旦如此,自可从容化解了仁亲王之攻势,没个正当理由,其便是要竖旗,亦是难也。”
    李敏铨这会儿只求能应付得了诚德帝的怒火,又哪管计策到底可行性有多高的,但见其作出一派自信十足的样子,便给出了详细的说明。
    
   

第1040章 各退一步(二)
    “嗯,旨意,朕倒是可以下,然,却恐那厮狗急跳墙,子诚既是如此有把握,此事便交由尔去办好了,朕给尔一道旨意,尔且这就去丰台,且看看那厮是何反应再定好了。”
    诚德帝当然是希望事情能似李敏铨所言的那般顺利解决了去,可心里头却是一点都不衬底,哪怕李敏铨说得个娓娓动听,诚德帝也自不敢全信,可又不愿放弃如此解决之可能,略一沉吟之下,顺势便将难题丢给了李敏铨。
    “陛下有旨,微臣自当效命。”
    李敏铨其实比谁都怕去单独面对弘晴的,奈何诚德帝既是这么说了,他就算再怕,也不敢当着诚德帝的面有所流露,也就只能是硬着头皮应了诺。
    “那好,拟诏罢!”
    这一听李敏铨慨然应了诺,诚德帝焦躁的心情当即便好转了许多,也没再多啰唣,一挥手,很是豪气地便下了令。
    “喳。”
    诚德帝都已是这般吩咐了,李敏铨纵使心中再慌,也只能是紧赶着应了一声,疾步抢到了文案前,抽出一张空白诏书,提笔蘸了下墨水,摆出了副恭听诚德帝训示之乖巧模样
    “启禀王爷,军机大臣李敏铨在外求见,自言乃是奉旨前来。”
    三军总参谋部,大清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枢纽之所在,自打昨儿个弘晴驾临,整个大院便已是戒备森严无比,不时有传令兵匆匆进出,一派的紧张之气息,倒是弘晴独处的办公室里却是宁静得很,此无他,该交代的都已是交代过了,该安排的,也早已安排停当,而今么,弘晴也就只有一件事好做,那便是等待着诚德帝那头的反应,而这等反应的到来显然要比弘晴预料的要更早上几分,这不,天都尚不到午时,丁松便已前来禀明李敏铨之到来。
    “传!”
    一听是李敏铨前来,弘晴的眼神里当即便掠过了一丝冷厉之精芒,没旁的,以弘晴耳目之众,自是清楚此番丰台大营之乱全是李敏铨在背后怂恿诚德帝之故,对此阴毒小人,弘晴早已是厌烦到了极点,自是懒得跟其讲甚礼数的,压根儿就没半点出迎的意思,仅仅只是眉头微皱地吐出了个生硬无比的字来。
    “喳!”
    按理来说,李敏铨既是奉旨而来,那便是钦差之身份,于情于理,弘晴都是该出大门相迎的,对此,身为侍卫统领的丁松自是清楚得很,然则一见弘晴声色不对,丁松却是不敢多言提醒,紧赶着应了一声之后,便即匆匆退出了房去,不多会,又已是陪着一身整齐朝服的李敏铨从屏风处转了出来。
    “下官见过王爷。”
    方才转过屏风,入眼便见弘晴面色肃然地高坐在上首,丝毫没半点起身招呼之意,李敏铨原本就虚的心顿时便更虚了几分,很有种调头便逃之心悸,好在城府深,倒也没露出太多的怯意,仅仅只是干巴巴地陪着笑脸,紧走数步,抢上了前去,但却并未似往常那般大礼参见,仅仅只是躬身抱拳行了个礼,显然是自持有着钦差的身份在,并不愿在气势上弱了弘晴一头。
    “嗯。”
    弘晴多精明的个人,只一眼便看穿了李敏铨的故作姿态,不过么,也懒得去揭破,更不曾有甚让座之言,也就只是不置可否地轻吭了一声了事。
    “好叫王爷得知,下官此番乃是奉旨而来,为的便是前些日子纷扰多多之第一集团军军长之缺,陛下如今已有所决断,特遣下官前来与王爷做一交代的。”
    李敏铨到底是在阴谋诡计里打滚了大半辈子之人,谋算之道虽尚够不着最顶尖之层次,可脸皮却是足够厚,而观颜察色的能耐更是顶儿尖之辈,哪怕弘晴如此冷漠相对,他也不曾太过露怯,尴尬地自失一笑之后,便即自顾自地往下述说着来意,显然是看出了弘晴此际并无杀心,此无他,弘晴若是真不想妥协的话,那是断然不会接见他李敏铨的,而今么,既是见了,那一准便有着商量之余地,所差的不过是多与少罢了,至于或否令弘晴对自个儿的恶感更深几分么,李敏铨却已是考虑不到那么许多了,毕竟如此多年的作对下来,李敏铨早就不指望弘晴能对其有所谅解了的。
    “嗯。”
    李敏铨倒是在言语里卖了个关子,然则弘晴却并不接茬,依旧是面无表情地吭了一声,既不追问,也没拒绝诚德帝伸出的和解之橄榄枝。
    “王爷明鉴,丰台大营素来是我大清社稷之干城也,确不可有丝毫之闪失,今,主官之位空缺有时,遂至纷扰多多,圣心甚忧,以为断不可久拖,故而有意调镇边老将塔山坐镇丰台,以确保丰台大营之无忧,今,圣旨已在下官处,不知王爷您看何时宣了方好?”
    李敏铨就属一滚刀肉般的人物,脸厚心黑得很,既已豁了出去,倒是不曾再有半点的惶恐之心,毫不介意弘晴的冷遇,笑呵呵地便瞎扯了一大通。
    “是么?尔可以回去复命了。”
    弘晴与塔山说起来也算是老熟人了,关系一直不错,奈何其之本主乃是十三爷,并非他弘晴的亲信嫡系,哪怕十三爷自征东瀛之后,便始终保持着中立,不跟任何一方发生瓜葛,低调得令人咋舌,可弘晴却是不会轻忽了其,概因十三爷乃是一只猛虎,纵使是卧着不动,也依旧是猛虎,真要让其得了势,未见得便会有多安生,从这么个意义上来说,弘晴要想独掌军权,就难免要排挤十三爷的人,此无关正义与否,也不涉及对错,纯粹是为君者之必然选择,就眼下京师这么个乱局,就已够叫人闹心了的,弘晴可不想再多出十三爷的一份,自是不可能在此事上有半点的妥协之可能,毫无顾忌地便要将李敏铨赶走了之。
    “王爷,您”
    李敏铨先前在诚德帝面前提出要让塔山来当第一集团军的军长,本就是仓促之想法,原本以为可以凭此跟弘晴好生讨价还价上一番,却压根儿就没想到弘晴居然二话不说便要赶人,自不免便有些个傻了眼。
    “李大人,请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