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个人的抗日ⅱ-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东南部的山脉。
    但这已经无关紧要了,人在绝望的时候,即便还未刀斧加颈,还能喘气活着,也和行尸走一般。尽管抗战后援团真的派出了相当多的人在烈日下挖掘着战壕,在荷兰官兵眼里也成了徒劳无益的事情。
    “在日本人的恫吓下,荷兰人完了。”黄历在听取了从坤甸兵营前来报告情况的侦察人员的述说后,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终于到了该行动的时候了。
    下午,在荷兰官兵充分消化吸收了普尔坦的投降命令和日本人的威胁恫吓之后,黄历率领着他的士兵展开了蓄谋已久的行动。
    随着几声枪响和轰鸣的爆炸,正在构筑海滩工事的后援团的华人水般、惊慌失措地四散奔逃,鬼子如神兵天降般地绕过海滩工事,出现了。土黄è;的衣服,丑陋刺目的太阳旗,反着阳光的明晃晃的刺刀,这一切都让荷兰人胆颤心惊,集体失声。虽然日本人只有百多人,荷兰官兵还有千把人,但荷兰人知道这不过是日本人的先头部队,他们似乎看到了停留在海上张开巨口的舰炮,行将落在头上的呼啸的航空炸弹,以及源源不断登陆而来的日本军队。
    日本人在远处的小高地上停了下来,膏旗高高飘扬。一个被抓住的华人跌跌撞撞地穿过两军之间的空地,跑了过来。
    荷兰军最高指挥官多尔曼少校面è;苍白地接过了华人手中的最后通谍,上面用英语写着简短的话:“投降还是死亡,十分钟的考虑时间,否则就用大炮和飞机来说话。”
    傲慢无礼,充满的胜利者的狂妄,但多尔曼少校已经无法顾及字眼,也没权力挑剔,他迅速招集了几个军官,用颤抖的声音征求他们的意见。几个军官面面相觑,讷讷而言,谁也不太想死战,可谁也不想第一个说出投降的话。
    呯似乎是在嫌荷兰人拖延,日本人开枪了,距离足有八百多米,却一枪便将荷兰人的军旗击落。就是这一枪打破了多尔曼的犹豫,他无奈但很急迫地下达了命令。
    结束了,一枪便结束了的战斗,一枪便结束了的人数对比悬殊的战斗。如同二战受降时,空投几个盟军军官,便能控制成百上千投降的日军一样。荷兰官兵选择了放下武器,象牲口一样被关进监狱和拘禁营地,遭受三年的野蛮而残酷的监禁。因为,他们还不知道日本人是根据武士道而不是根据《日内瓦公约》来处理战俘的。
    所有的荷兰战俘都被挨个搜身后圈禁在一个大沆地里,几十个日本兵站在高处冷冷地看守着。多尔曼坐在地上,低着头,似乎长出了一口气,预想中的最糟糕的事情并未发生。不是吗,没有屠杀,没有残忍的拷打,这个结果减少了他心中的羞辱。
    兵营里,并不萧条冷落,沈栋等人正指挥着后援团的人员疯狂地搜刮搬运着仓库和宿舍里的一切有用的物资。
    枪械、弹军装、被服、粮食品都被装上了车,推到河边,装船之后,顺着纵横发达的河流,向山里的据点运去。收获是巨大的,不仅荷兰官兵手中的一千多件武器和十几火炮尽入囊中,军用仓库里还收缴到了几百多条好枪,以及上千枝旧式步枪。其他的物资更是数量惊人,这可是荷兰人准备长期坚守的储备,此刻全便宜了黄历。
    这就是黄历的优势,巧妙地利用历史惯轻轻地使历史车轮颠簸了一下,从夹缝中冲出了一条路。
    第一批经过初步训练的千多名战士扔掉了手中的棍bāng,换上了荷兰军装,配发了武器弹在区忠等几名军官的指挥下,一部分坐船,一部分沿公路,急速向东北的雅邦开去。
    太阳变成了一个大火球,向着海平面沉降下去,金红è;的彩霞挂满了天边。
    多尔曼着被晒得发晕的脑袋,偶尔一瞥,远处的日本士兵不知何时已经不见了踪影。对,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了,一定是这样,希望他们吃饱之后,还能想起我们这些战俘。不能动,要忍耐,不能给日本人杀戮的借口。多尔曼反复告诫着自己,重新低下了头。
    1942年3月9日,爪哇岛联军余部开始投降。日军共俘虏荷印军和美澳军约八万人,缴获飞机一百余架,夺取了一百七十万吨的石油,并得到了破坏不很严重的油田设施,为其战略进攻提供了急需的石油。
    而就在这一天,一支华人抗日武装正式成立,他们装备齐全,士气高昂,冒着还未消散的酷热,勇敢地向由北婆罗洲攻击而来的川口支队迎击而去。这支华人抗日武装的全称是南洋抗日铁血青年军,简称铁青军,总指挥官黄历黄将军,代号平南洋。
    铁血,狂杀,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是血与火的极限锻炼。我们必须憎恨敌人,身上每一根纤维、每一个细胞都要充满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我们要如饥似渴地进行战斗,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杀敌。F
    ┏━━━━━━━━━━━━━━━━━━━━━━━━━┓
    ┃网┃
    ┃┃
    ┃┃
    ┃┃
    ┗━━━━━━━━━━━━━━━━━━━━━━━━━┛
    【第六章夹缝中的机会 文字更新最快】@!!
第七章 令人吃惊的参观
    第七章  令人吃惊的参观
    杀日本鬼子呀,杀日本鬼子
    奋勇多杀日本鬼子
    你做好本职工作,
    就是帮助前方多杀日本狗咋种。wWW。
    当陈JG等人来到铁血青年军在山中设立的秘密据点时,立刻被半山里竖起的一块巨型标语所吸引住了。标语上的油漆是新的,通红通红,显lù;出凛凛的杀气。
    没错,这就是现在的主题,杀鬼子,杀日本狗咋种,每个人都要把这个念头牢牢记在头脑之中,天天想,时时想。
    接下来看到的景象,更令陈JG等人感到震惊。从珍珠港遭袭到现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民族自由党象一架jīng密的仪器般全速运转,机设备、粮食物资、技术人员等已经分批迁移至山中基地,并开始战时生产。
    军工部、军校、政务部、宣传部、军训部提前吸收储备的人员开始分工协作,投入到忙碌的工作当中。黄历带走的一千多军队,只是训练时间最长,相对较为成熟的士兵,山中训练场还有一千多士兵正在教官的监督指导下进行紧张的训练。
    军工部已经生产出了地雷,并且试爆成功,正在努力加大产量,增加品种。军工部部长李振英和几名技术人员正在加紧试制新型炸以及攻克复装子弹的难关。服装厂则在加班生产,在美国印染厂定制的丛林mí;彩布,还没有发霉变烂,而且,恐怕只有做成衣服,穿在身上,别人才会知道它的妙处。
    钟可萍、武秀兰热情地接待着众位侨领,带领他们参观了宣传部的广播室以及军校等部
    “如果说这是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搞出来的,打死我都不信。”林谋盛不停地啧啧作声,表达心中的惊讶之情,“陈先生,您说呢?”
    陈JG含笑不语,只是把探询的目光投向钟、武二人。
    “我是在一九三九年回来的,那时黄将军和慕容先生有意在婆罗洲投资发展,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打根基的。”钟可萍笑着解释道:“开始也只是建工厂、买果园和橡胶林,直到一九四一年,美日关系开始紧张,才有了别的想法,开始作战争爆发的准备。”
    “那套广播设备呢?”林谋盛继续问道:“这个东西可不是那么容易搞到的,而且你们当初它的目的是什么?”
    钟可萍从容自若地解释道:“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和华文报刊被华人社群认为是传承中华文化和凝聚华人民间力量的重要工具,三者被并称为华社三大支柱、华社三大资产或华社三大臂膀。但广播技术的成熟,大有取代报刊的势头,搞这套设备的初衷,也是想建立一个华人的广播电台,更好地凝聚南洋华人民间力量,传承中华文化。”
    林谋盛想了想,似信非信地点了点头,说道:“这倒也说得过去,到底是年轻人,想法很现代,我们有些落伍了。”
    陈JG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这帮年轻人所谋之深,不是这么三言两语便能遮掩过去的,只是他们显然还认为时机未到,或者对自己这伙人还不十分相信,并未说出真正的内幕。不过,现在追根究底也没什么意思,抗日是现在的主题,自己这伙人总是要尽力相助。
    “对了,这个广播电台什么时候开始播音?”林谋盛沉默了一会儿,好奇地问道。
    “应该就在近期。”武秀兰笑着回答道:“等黄将军率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传过来,电台便正式开播。”
    “日本人有‘东京玫瑰’,你们准备起什么名字?”陈JG微笑着问道。
    “您看那边——”武秀兰伸手一指,在众人的不远处,一片围起来的土地上,长着一种象草似的植物。
    “这是什么?是草还是uā?”陈JG不太确定地问道。
    “这是琉璃苣,在欧洲和北美广泛栽培。”武秀兰解释道:“既能做菜,又能入象征着勇气,为了梦想坚持不懈。听说欧洲士兵在上战场前,总会ā一支琉璃苣在酒杯里,并大声呼喝‘我是琉璃苣,我不畏惧’。所以,我们的电台便叫做‘南洋琉璃苣’,呵呵,有些怪异。”
    “为什么不突出华人的作用,无论是军队,还是广播电台,都没有华人的字眼,这是有意为之?”陈JG猜出了几分,但还是想得到确认。
    “是有意为之。”钟可萍稍显无奈地说道:“就是想使华人少受日寇报复,所以才刻意淡化华人的作用。”
    “原来如此,年轻人的想法和见识,让我们实在汗颜。呆会儿我挖一棵这个,这个琉璃苣放在盆里养,不知道可不可以?”林谋盛笑着点了点头,再看向那些不太起眼的草时,神情已有些不一样。
    “当然可以。”钟可萍笑着对身旁的工作人员点了点头,说道:“等参观结束,哪位先生想要,我们给您装好盆,就算是一份小小的礼物。”
    陈JG笑着连连点头,突然又象想起了什么,很严肃地问道:“对了,刚才武小姐说黄将军已经率军出征了?”
    “是的,黄将军已经率领部队迎击日寇。”武秀兰再次肯定地回答了一遍。
    “这时机恐怕有些早吧?”陈JG斟酌着字眼,力求和缓地提出自己的批评,“日寇挟大胜之威,正是锐气正盛,黄将军率新组军队迎头痛击,固然勇气可嘉,但——”
    武秀兰和钟可萍相视一笑,钟可萍点了点头,说道:“陈先生睿智,所说也极有道理。但黄将军是这样推测的:日寇固然锐气正盛,但英美荷澳的地面部队并未进行有力的抵抗,现在又有投降命令,必然将军事进攻看成了轻松受降和武装游行。所以,也正是日寇骄横不可一世,最疏于防范之时。我军虽是新建,但以奇袭和埋伏打击全无作战心理准备之日寇一部,想来是可以取胜的。”
    “这样的想法,还真是与众不同,但听起来很有道理。”林谋盛mō着下巴思索着说道。
    “黄将军总有与旁人不太相同的奇思妙想。大家不用担心,他在大陆战场上身经百战,经验丰富,还从没打过败仗呢”武秀兰颇自豪地说道。
    “哦,原来是常胜将军,那倒是我多虑了。”陈JG虽然还有些不放心,但打仗却不是专长,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F
    ┏━━━━━━━━━━━━━━━━━━━━━━━━━┓
    ┃网┃
    ┃┃
    ┃┃
    ┃┃
    ┗━━━━━━━━━━━━━━━━━━━━━━━━━┛
    【第七章 令人吃惊的参观 文字更新最快】@!!
第八章首战
    第八章首战
    在日寇统治的黑暗行将降临之时,在日寇气焰不可一世之刻,敢于率新建之军迎头而上,靠的不仅仅是勇敢和无畏,还要有过人的智慧和机变的灵活。WWw。
    黄历率领着“日荷”联军,北上雅邦,靠威胁和欺骗,解除了当地三百多名荷兰军队的武装,同样把军需物资一扫而空,留下还在鼓里的荷兰士兵,转向孟嘉影,这里是日军由北婆罗洲南侵,向西婆罗洲第二大城市山口洋开进的必经之路。
    山口洋市华人约占六成以上,为主要民族,其次为达雅族,通行客语。除了坤甸外,那里是民族自由党建立的第二大的基地。慕容辰和凌雪来到婆罗洲之后,便赶赴那里,在已经完全与当地华人融合并颇有声望的何国栋,还有十几名当地华人青年的协助下,紧张地开展工作,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两天后,部队抵达了孟嘉影,与慕容辰和凌雪拉出来的山口洋抗日后援团两千五百余人会合。他们在前天夜里用棍bāng、砍刀偷袭了士气低落、酗酒沉醉、静等投降的当地荷兰兵营,以轻微的伤亡代价,用缴获的武器武装了一千多热血青年。留下这支武装,慕容辰和凌雪带领其他人带着多余物资继续向山里基地继续撤退。此时,黄历手中的部队达到了两千多人。
    时间是紧张的,黄历刚刚把这两千人的部队整编完毕,预先潜伏在锡卢阿斯和勒多的情报员便接连赶到报告,日本人来了。
    负责进攻婆罗洲的日军部队为川口支队和第38师团,川口支队是由第35旅团旅团长川口清健少将指挥的第124步兵联队,并加强有海军陆战队和工兵一部组成,共约八千余人。在登陆占领英属北婆罗洲的米里之后,第38师团兵分两路,向荷属中婆罗州和东婆罗洲进军。川口支队则向西南沿公路接连攻取民都鲁、泗务、勿西连、古晋,然后入境荷属西婆罗洲,占领锡卢阿斯和勒多,向着孟嘉影而来。
    接连的占领,必然要分兵驻守,即便是少派兵,也必然要分薄日军的兵力。根据情报员冒险侦察的情况描述,黄历在地图上用手指沿着日军的行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