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个人的抗日ⅱ-第4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七十九章 加勒比海危机
    赫鲁晓夫傲慢的态度以及苏联悍然恢复核试验,这一切都让年轻的肯尼迪总统感到被轻视的痛苦,当u—2侦察飞机拍摄到古巴的导弹基地后,肯尼迪决定在这个问题上寸步不让,要向对手证明他的无畏和坚毅。wWW。
    根据技术专家送来的报告表明,再过十来天,古巴圣克里斯托瓦尔发射场便可供使用,而这一工程完成后.美国在遭到袭击时的报警时间使将从十五分钟缩短到两三分钟。肯尼迪感到“震惊到难以置信的地步”,尽管美国作出任何反应都可能使局势恶化,但总比听任赫鲁晓夫干下去要好一些。
    这时候,大多数美国专家还都感到只有一个对策:对古巴导弹发射场进行一次空袭。肯尼迪叹息道:“我现在才知道东条在策划偷袭珍珠港时是何种感觉。”
    随后,u—2飞机又获得了令人不寒而栗的新证据。苏联技术专家昼夜不停地工作。现在,从照片上已能够看到导弹。一周之内,十六个——也许三十二个发射场就可供发射之用。除了有确凿证据表明,圣克里朗托瓦尔确有中程导弹(射程一千英里)发射场外,还发现在圣克里斯托瓦尔和哈瓦那之间的瓜纳哈伊地区以及古巴东部的雷梅迪奥斯,设有远中程导弹(二千二百英里)发射场。远中程武器的准备工作将于半个月后完成。
    这就是军界所说的“第一次打击”武器。据美国情报委员会估计,苏联用这些武器可以向美国本土(西至蒙大拿州)的目标一次集中发射四十枚核弹头。
    据美国情报界估计,当前在古巴的武器大约相当于苏联全部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能力的一半。对照片的分析表明,它们是对准着一批特定的美国城市的,如果发射出来,几分钟之内八百万美国人就会丧命。肯尼迪总统无奈地对国务卿艾奇逊说道:“这个星期我得对得起我那薪水。”
    肯尼迪暂时否决了大数人的意见,那就是进行空袭——当时委婉的说法叫作动一次“外科手术”。他决定先采取另一个方案,对古巴实行海上针锁。轰炸和封锁都是战争行为,但封锁的好处在于,至少在最初阶段,可以避免流血。空袭会炸死大约两万五千名古巴人以及数目难以估计的苏联技术人员。炸死了俄国人.就几乎难免要同苏联打一场全面战争了。
    国务院的一位法律顾问回顾到富兰克林?罗斯福“隔离侵略者的讲话”,建议把封锁叫作“隔离”可能会更好一些。肯尼迪极力赞成,并授命司法部副部长卡曾巴赫这位国际法教授为封锁古巴寻找法律上的根据。此时,美国战术空军指挥部的司令官告诉他说,大规模空中偷袭也未必能够消灭古巴的全部导弹发射场和核武器,这使肯尼迪对封锁的决定就不再有丝毫犹豫。
    “同胞们.晚安。政府遵守自己的诺言,一直对苏联在古巴岛上的军事集结情况保持着极为严密的监视。在过去的一周里,已有确凿无疑的证据表明在那个被禁锢的岛上,正在修建一系列进攻性导弹的发射场。修建这些基地的目的,只可能是为了提供向西半球进攻的核打击能力俄国人的一再许诺,如今看来已显然是蓄意的欺骗,而清除这一核威胁将是我作为美国总统坚定不移的目标。隔离措施仅仅是第一步,必要时还将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美洲国家组织正召开紧急会议考虑应付这个威胁的对策,从古巴发射的任何导弹都将被认为是苏联向美国的袭击,必将招致美国对苏联的全面的报复。企图闯越封锁线的任何船只.都将被美国海军击沉”
    当肯尼迪向全国民众作电视演说时,美国已经为进一步采取军事行动准备了足够的军事力量:可以向古巴的目标发动向千架次攻击的军用飞机,由九万名海军陆战队和伞兵组成的登陆进攻队伍,以及二十五万名增援部队。美国国防部长估计,在打击古巴的行动中,美国伤亡人数将达两万五千名。
    肯尼迪的演说同时用三十八种语言播往世界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美国开始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最严重的战争危机爆发了。
    美洲国家组织会议以十八票对零票一致通过了军事隔离古巴的议案——只有乌拉圭弃权,俄国人对此大为震惊。同时,美国驻牙买加、特立尼达、几内亚和塞内加尔的大使们报告说,他们阻止苏联弹头空运进入古巴的努力已获得成功:他们驻在国的政府都同意不准苏联集团的飞机在飞往古巴的途中过境着陆。联合国也传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在安理会的十一个国家中,美国获得了七国的支持。
    在美国咄咄逼人的气势面前,苏联也不甘示弱。苏联政府发表声明,针锋相对地指责美国实行海上封锁是“史无前例的海盗行为”,是“朝着发动世界热核战争走去‘。苏联表示,如果侵略者发动战争,那么决心给予最强烈的回击,“苏联有必需的一切”。掌握着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两个超级大国剑拔弩张,一场空前的较量开始了,人类已经站在了核战争的灾难边缘。
    大西洋上,美军十六艘驱逐舰,三艘巡洋舰,一艘反潜航空母舰和六艘供应舰、一百五十艘后备舰形成了严密的海上封锁线,虎视眈眈地面对着敢于靠近它的一切船只。
    加勒比海一触即发的紧张状态,成为全球的关注中心,核大战的阴影也宠罩在各国人民的心上。作为东西两方阵营的首领,美苏两国巨头都想在危机的处理上,为自己的一方争得更多的利益,至少要尽量减少预想的利益损失,都做出了一副决战的架势,然而,他们在内心深处对核战争对自己一方的危害又顾虑重重。
    因此,两国首脑亲自出马,开始在第二战线外交斗争中,明争暗斗,打开了笔墨官司。这期间,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部长会议办公室的睡椅上,和衣而卧,随时准备应付紧急事务。在大西洋彼岸,肯尼迪也昼夜守在电话机旁边,不想离开,即使躺在吊床上同客人谈话,咖啡桌上的电话机也可信手拈来。
    美苏两国首脑的笔墨官司打得热火朝天的同时,各自的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也唇枪舌剑,打个不可开交。美苏两国及其盟国之间的尖锐对立,在会上不可能吵出什么结果来。于是,人们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联合国的出面调停上。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在安理会上以庄严而郑重的语调说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十七年中,从来没有发生象这样危险和紧迫的大国对垒情况。联合国面临着重大责任,在这个严重的时刻,可以使全世界和平的唯一途径是谈判和妥协。”
    其实,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在开始互相威胁的时候都是气壮如牛,竭力以自己的军事实力迫使对方让步。然而,在热核战争真的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他们又都极为谨慎,的确,美苏比别国更明白核大战会带来什么结果。
    赫鲁晓夫明智地说,只有那些疯子,那些想自杀之前先毁灭别人的狂人才会发动核战争。肯尼迪也在痛苦的煎熬之中,他脸色苍白,隔着桌子和他的兄弟呆呆的对视,世界真的处于毁灭的边缘了吗?这是我们的过失吗?
    美苏两国彼此恐吓一阵之后,见对方不肯就范,都开始寻求退路,尖锐的局势便有了缓和的希望,加勒比海危机至此也告一段落。在静悄悄的外交活动中,美国同苏联的全球性的交易己经开始了。
    历时一月之久的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了,美苏两国首脑之间的通信和达成的谅解促使了这场危机的解决。肯尼迪显示出自己的勇敢、灵活和坚强的意志;赫鲁晓夫的明智妥协的意义足以与他在苏共二十大上作的“秘密报告”相提并认论。而且,赫鲁晓夫开始摆脱了斯大林时代培养起来的不能信任帝国主义,特别是它的化身美国的教条。这是美苏“冷战”史上首先的突破,不仅促进了加勒比海危机的解决,而且对后来美苏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半年之后,美苏两国代表在日内瓦签订了建立两国首脑直接联系的协议。这个协议规定:一条“热线”将于同年九月开始启用,其主线由美国华盛顿的白宫和五角大楼开始,经英国的伦敦、丹麦的哥本哈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芬兰的赫尔辛基,最后同苏联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接通。此后,美苏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然,加勒比海的后果和影响远不止这些,在西半球的危机却使东半球的中苏关系更加复杂化也是很明显的。中国党不仅在“三和”问题上与苏联党的看法大相径庭,而且在加勒比海期间也象古巴似的反对苏联同美国妥协。对待美国的态度成为中苏矛盾的催化剂。
第二百八十章 危机后的南洋联邦
    加勒比海危机对于南洋联邦的影响很小,除了黄历空自担惊受怕,仔细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其他人都觉得即使爆发核战争,也不会对自己有所损害。wWW。因为南洋联邦既算不上华约,也不是北约组织的成员,虽然和美国关系很好,但苏联也不会把核弹投到这里吧!
    核大战一爆发,地球兴许都毁灭了,还分东半球和西半球?嗯,不能说,不仅自己不能说,也不能让科学家说,以免造成民众的恐慌。等到导弹危机结束,南洋联邦已经进入了筹办奥运会的冲刺阶段。
    在成千上万的建设者的辛勤劳动下,虽然主体场馆还未完工,但坤甸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交通、市政建设、高楼大厦、宾馆商场等配套设施令坤甸有了国际化大都市的面貌。
    奥运会的效应开始在旅游业上凸显,随着道路、环境、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良好的治安和稳定的政治环境,南洋联邦旅游业在六三年的收入预计将在gdp的比重中超过3%。而作为推进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联邦政府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在六二年年底出台了《博彩业管理办法》,正式承认博彩合法化。同时,五个专营牌照将于六三年三月公开招标,立时引起了各大富豪和财团的注意,或单独筹资,或联合出钱,各路人马摩拳擦掌,都盯上了这块大肥肉。
    尽管在《博彩业管理办法》中有非常多的规定,从事博彩业除了要受到严格的监管外,每年还向政府缴交占毛利35%的博彩税,此外,还要向政府缴溢价金,并将毛利的1。6%拨与公共基金,1。4%用于发展城市建设、文化、教育等公共事业项目,政府也将从预防、治疗和宣传教育等入手,推行负责任博彩。但从眼光的商家看来,拿到一块牌照无疑是捧上了金娃娃,特别是奥运会在即,获得的利润那是相当可观。
    存在即有道理,黄历相信这一点,强力禁止不如有效疏导。博彩业曾经被称为“罪恶行业”,但是如果处理好博彩业给当地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博彩业就能够带来可观的收入,减少失业的数量,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个认识现在还不普遍,但不超过四十年,全世界就将有一百多个国家或地区承认博彩业合法化。
    与此同时,针对地下钱庄和非法借贷的打击在六二年年底掀起了**,这是作为净化博彩业的前奏曲。谋定而后动,永远是黄历最突出的特点。
    时间的脚步迈过了六三年的时候,南洋联邦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出良好的势头。连续几年的大力投入使新加坡已经走出了初期的经济困境,日益焕发出耀眼的光彩,以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契机,形成了如软饮料、玻璃、印刷、橡胶、纺织、电子零部件等为主的龙头产业。港口设施的扩建完成,使其作为东南亚最大转口港的龙头地位不可动摇。造船业在政府扶持下迅猛发展,成为继坤甸船厂之后的亚洲第二大造船工厂。
    军火出口依然是南洋联邦的收入大项之一,换装了更强劲的发动机和更灵敏的机载雷达、增强了关键部位的装甲、并且在保留机炮的基础上、可以挂载空空或空地导弹的“枭ii”、“鹞ii”式飞机,装有反坦克火箭的武装直升机,地对空“弩ii”导弹,“雷神ii”十二管火箭炮,与西德合作研制生产的“豹”式系列坦克,各种口径的自行火炮,带有炮瞄雷达的高射炮,车载雷达,各种轻重武器,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及过硬的质量,以及对亚热带环境的高适应性,受到了亚共体及中东各国的欢迎,越南王国、巴基斯坦、南韩、泰国、柬埔寨、沙特阿拉伯、埃及等国家都纷纷购买列装,其中巴基斯坦的需求最为旺盛。
    南洋联邦对巴基斯坦的军火销售几乎是敞开的,甚至派出教官帮助巴基斯坦训练飞行员及相关技术人员。醉翁之意不在酒,越南问题的基本解决,使黄历的目光移到了印度阿三的身上。与印度不共戴天的巴基斯坦则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印巴战争还会爆发,南洋联邦将趁此帮助巴基斯坦这个亚共体成员狠狠教训一下印度,并夺取印度的海外飞地。
    另几个大量需要军火的对象则是中东各国,为此南洋联邦特意在埃及建立了一个武器试验场,在武器的配件上多有变更,使其能适应高温多沙的沙漠作战环境,主要是对冷却系统和空气滤清器的改造。
    以军火养军工,而且只有战争才是检验武器先进性、可靠性的最合适的战场,在两越战争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大量的新式武器被用于实战,南洋联邦的军工系统取得了经验,也得知了不足和缺陷。特别是灵巧炸弹和导弹,暴露出的不足令人意想不到,进一步的改进工作已经展开,不出两年,这些新式武器将更加成熟,威力更大。
    而南洋联邦的缺腿技术,中、远程弹道导弹也在得到美国出售的导弹,以及参与研发第一颗商用通讯卫星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中程弹道导弹,已经具备了发射核武器的能力。再延伸一下,南洋联邦自从五九年研制出可爆炸核装置后,又经过了三年的技术积累和不断研制,已经实现了核武器小型化、实战化的目标。
    南洋联邦的综合国力可以说是在黄历的一步步巧妙设计下发展起来的,针对性极强,别的国家可能浪费金钱,可能走了弯路,但南洋联邦在这方面却几乎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