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洋流-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妖的空营。
  右八军师帅吉庆元神色匆匆的来到帅帐,对沉浸在幻想中的赖汉英道:“启禀赖丞相,清妖在一里之外的山脚扎营,看其大旗,似乎是清妖塔齐布!”
  赖汉英咦道:“塔齐布?就是那个杀死曾丞相的塔齐布!上帝保佑,快,召集全军将领前来,我这次要亲自斩了他,为曾丞相报仇!”
  太平军众将对对面清妖营地指指点点,义愤填膺,争相请命出战。
  赖汉英大手一挥,道:“这次大家一起进攻,我率本部人马掠阵,有活捉清妖塔齐布的重重有赏!”
  吉庆元谏道:“丞相三思,塔齐布既能击败曾丞相,就非等闲之辈,何不试探一下,再作打算。”
  “你一个小小的师帅,就敢质疑本丞相,来人将他拿下,待本丞相取了塔齐布项上人头,在处置你!”赖汉英对这些敢于挑战他权威的师帅、旅帅从不手软。
  被亲兵拉下去的吉庆元不停的叫道:“丞相三思丞相三思”
  塔齐布没想到刚到山脚下就要与长毛决战,没有时间布置,对众营官、哨官道:“此战关系到湘军生死存亡,大帅毕生荣辱,我在后面摆放十门大炮,你们一定要记住,听见炮响就埋伏不要轻动,炮声停止就一起冲杀,营官以下的将领全部带头冲锋,违者斩立决!”
  见塔齐布说的郑重,众营官、哨官全都凛然应是。
  太平军自起事以来,与清军野战,清军向来都是一触即溃,狼狈奔逃,不敢硬碰硬,众军士以为这次也一样,全都举着兵器嗷嗷叫的往前冲。
  ‘杀啊’
  ‘轰’
  ‘轰’
  
  清军只放了一轮炮,塔齐布率先冲向太平军,身后跟着无数乡勇,两军相遇,湘军个个争先杀敌,左冲右突,毫无惧色,营官、哨官、什长全都冲锋在前,这更加激起了湘军士卒死战的决心。
  太平军却大失所望,这伙湘军不但没给他们吓住,反而拼死抵抗,看着不停倒下的战友,太平军逐渐露出怯势,有的新募之兵不停的后退躲避湘军。
  赖汉英站在后方,目瞪口呆,以往的清妖只能凭借城池才敢于天军交战,没想到这伙清妖如此悍勇,怪不得曾天养的左十军被他们击败,这让他想起蓑衣渡之战,心里涌起一股不安的感觉,自己会不会步南王冯云山、丞相曾天养的后尘
  塔齐布一边砍杀敌人,一边对着身后勇丁叫道“跟上跟上”,朱孙贻、周凤山各率百人冲杀在塔齐布左右,为他分担压力。
  周凤山长得较高,越过人群,看见长毛后方立着一位身着华服的男子,后方还有不少长毛护卫,大喜之下,对塔齐布叫道:“智亭快看前面!那里有一个长毛大官,我与石翘掩护你,你带人杀了他,长毛必败!”
  塔齐布听到后,头也不回,径直的杀向赖汉英所在的方阵。
  朱孙贻趁机叫道:“长毛大将已死,兄弟们杀啊!”,不少湘军附和叫道:“长毛大将死了”
  太平军大溃。
  赖汉英见大势已去,只有率残军逃跑,一应粮草军械全都弃之不顾。
  塔齐布命人竖起红色大旗,给城内水军示意进攻太平军水师。
  曾国藩时刻都在关注城下战场,见半山腰上竖起红色大旗,欣喜过望,让早已等候的水师出击。
  杨载福、彭玉麟、鲍超等知道陆勇打了胜仗,士气大振,在杨载福的统一指挥下,率领整个水军杀向太平军水师驻地。
  太平军听闻自家丞相大败而逃,兵无战心,竟让湘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船只被焚烧殆尽,水勇被迫弃船登岸,幸好湘军不敢同样抛弃战船上岸追击,这才安然撤退,一部北返靖港,另一部被湘军挡住去路,被迫东走醴陵进入江西,被汉军焦亮收编。
  北京
  这一段时间,咸丰忙得焦头烂额,相继收到自己恩师杜受田在在实施赈务途中触染暑疫,逝世于皖北、湖广总督吴文熔在荆州殉国的消息,只隔几日又收到岳阳、武昌相继失陷,湖北全境失于贼手。
  咸丰看着恩师之子杜翰,忆起杜受田往事,伏案痛苦,如丧考妣,用朱笔写下:
  忆昔在书斋,日承清诲,铭切五中。自前岁春,懔承大宝,方冀赞襄帷幄,谠论常闻。讵料永无晤对之期,十七年情怀付与逝水。呜呼!卿之不幸,实朕之不幸也!
  让太监安德海将批语交给杜翰,道:“朕一向视师傅为父长辈,既然到了京城,你就不用去湖北了,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学习处理政事,负责京城巡防事宜。”
  暗自庆幸逃过一劫的杜翰感动道:“臣谢主隆恩!”
  杜翰原是湖北学政,石达开围武昌,他与崇伦一起逃跑,崇伦被问责处斩,而他因为父亲杜受田的关系,不但没有惩罚,反而官升几级。
  咸丰声音低沉:“你先下去吧,朕还有国事与几位大臣商议!”
  杜翰双手捧着御贴,跪倒:“臣告退!”
  恭亲王奕?在年初的时候被授予军机大臣,但无实权,被穆荫、瑞华等人排挤,只能每日奏事进谏:“皇上不必难过,虽然反贼猖獗,但是不得人心,造反会被朝廷平定。”
  瑞华阴阳怪气的讥讽道:“王爷还不了解前线军情,官军屡战屡败,你让皇上怎么不难过,除非皇上是昏不理国事。”
  咸丰虽然不看重奕?,但也不忍看他被欺辱,打断道:“你们看这是曾国藩的奏折,上面阐述对巴陵县之败,你们怎么看?”
  穆荫等人知道咸丰对曾国藩有意见,全都不敢开口为曾国藩分辩,免得召来怒骂。
  
  求收藏,求安慰。本人承诺星期六、星期天四更,只为了收藏涨点求收藏


 第五十三章 李云中想收编北伐军

  咸丰见他们闭口不语,明哲保身,自嘲的笑了笑,小声念起曾国藩的奏折:“臣整军南下,本思疾驱出境与反贼决战,却因长毛大举南犯,湘军屡次战败,荆州、武昌、岳阳的危急不能速救,江西的贼氛不能速扫,大负圣上知遇之恩,深夜静思,羞愧难当,但愿以死谢罪,然而,假使臣为了匹夫之志,放大局于不顾是以忍辱偷生,一面俯首待罪,一面奋力不就。”
  肃顺见咸丰一边念,一边在奏折上写批语,恐曾国藩大祸临头,上前跪劝:“皇上三思,曾国藩虽然战败一次,但罪不至死,请皇上再给他一次机会,让他戴罪立功!”
  咸丰将批完的奏折,给大臣观看,微笑不语。
  只见上面只有十一个字:此奏太不明白,岂以昏愦耶?原来咸丰通过这件事,认为曾国藩的确有些能力,并不打算重责于他。
  “皇上,是湖南省的八百里加急!”瑞华拿着湖南刚到的奏折,扫了一眼,就将它呈给咸丰。
  咸丰颤抖着双手,打开奏折,心里对长沙失陷有所准备,看着看着竟然哈哈大笑起来,嘴里说道:“曾涤生不负朕望!你们也看看”
  臣骆秉章上奏:湘军虽败于巴陵县,但知耻后勇,一,镶黄旗塔齐布于长沙斩伪丞相曾天养;二,曾国藩在湘潭大败长毛水陆两师三万余人,接连收复湘乡、常德、岳阳另有提督鲍起豹轻敌冒进,损兵折将
  南京
  赵老七对情报工作越来越熟稔,全国各地发生的大事,他是第一时间知道的,这让他产生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势力不断扩大,招收乞丐、**、聋哑人这些不受清军重视的人物,教育他们之所以承受苦难,都是满清无道所造成的,再许诺给他们点好处,灌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就能让他们精神百倍的搜集情报。
  “启禀殿下,这是关于湘军与太平军交战的情况。”
  李云中认真的翻看起来,前几天见石达开高歌猛进,势如破竹,仿佛湖南唾手可得,很担心太平天国的势力膨胀,与他争夺江西、江南。
  现在好了,太平军先胜后败,一路退回武昌固守,心里五味具杂:“你可知道洪秀全为何召回石达开?”
  赵老七对太平天国的情报搜集最多,知之甚详,答道:“是因为洪秀全与杨秀清二人在重庆争权夺利落于下风,就想召回石达开制衡杨秀清!”
  李云中叹息,大好局面就因为洪杨二人暗生龌龊而一去不返,情不自禁的问道:“他们二人在胡搞什么?”
  赵老七想到那种情景,情不自禁的笑道:“洪秀全看上一位漂亮女子,就将她纳为王妃,谁知杨秀清也看上那位女子,借口天父下凡,将洪秀全狠狠的杖责一顿,那位女子也被接到东王府居住。”
  为了一个女子?李云中暗骂洪秀全无用,怎么说他也是自己‘学生’,怎能如此窝囊,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
  赵老七恭维道:“殿下有先见之明,湘军果然不同于绿营,竟能在人数相当的情况下正面击败太平军,实在出人意料!”
  李云中放下资料,道:“江忠源的楚勇与湘军一脉相承,只怕湘军经此一战,彻底脱胎换骨,不知他们接下来是西攻四川,还是东打江西,以解南昌之围?对了,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军听说被接出来了?”
  赵老七努力的跟上李云中的思维,考虑了会才道:“林凤祥与李开芳的北伐军还有八千余人,正在前往南京途中,不过他们声称来南京只是拜见汉王殿下,来日就要返回四川复命。”
  回四川?李云中感到好笑,千辛万苦的把你们救出来,就是为了让你们回四川!这八千广西老卒可以扩充三个军!哪能这么轻易的放过。
  “等他们到达南京,将师帅以上将领隔离出军队,晾他们几天,再带他们来见我,如果冥顽不灵,就将他们送回湖北,不过,军队要留下!”李云中想了片刻,吩咐道。
  自从确定由左宗棠挂帅南征,湘系人马可谓牟足了劲往南征军队里塞人,名目繁多,就连礼部主事李玄都以参军名义加入左宗棠的幕府。
  左宗棠劝着还要说话的陆建瀛,“立夫兄,您要是再塞人进来,南京可就没有人办差了,我可没法向殿下交代!”
  常大淳也觉得这次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解释道:“立夫也是担心你驾驭不了那帮骄兵悍将,再说了,如果把这些文人骨干,安排到浙江任职,百利而无一害!”
  陆建瀛却摆摆手,道:“季高说的有道理,还是算了,这二十几个人也够了,免得让桂系人马说季高只会任人唯亲,引得汉王殿下不快。”
  赵烈文担忧道:“这南京城里又多了一部人马,而且全是广西人,如果汉王收编了他们,桂系的力量又大大增强了,我们还是想办法化解才好。”
  北伐军的大营是南京知府杨金龙亲自安排的,他对这些人了解最深,对他们的言行很是奇怪:“我第一次看见如此听话的军队,一天到晚呆在军营里,外出买东西的士卒照样付钱,从不惹事,别人欺负到头上,他们还给人道歉,你们说这洪秀全给他们施了什么法,让他们如此听话?”
  左宗棠回忆起了什么,解释:“听说汉王与洪秀全起兵时,军纪特别严格,稍有违反即被处死,所以广西籍的士卒养成了这些习惯,非广西籍的士卒就不行。”
  
  陈玉成对着林凤祥、李开芳道:“汉王殿下正在商议国事,没时间见你们,你们还是回去吧!”
  李开芳早已打探清楚陈玉成的背景,讨好道:“这位小将军,我与你叔叔陈承瑢特别熟,以前还是哥们,互相照顾,你就再通报一次,就说我们想回四川,请汉王放行。”
  陈玉成翻了白眼,他从来没听叔叔谈起过他们,看在同是广西人的份上,不好驱赶他们,只有好言相劝,“你们这样是没有用的,汉王对你们所作所为很是生气,经常说你们不识时务,当初在长沙差点就让你们害死。”
  林凤祥听他翻旧账,急忙解释道:“请小哥告知汉王,当初在长沙我们绝没有伤害殿下的意思,只想打开城门接天军入城,绝无二心!”
  “你们还是找别人吧,你看我那么年轻,也知道在汉王面前也没有说话的地方,像李秀成、张遂谋、林大基等人就不同,你们还是找他们吧!”陈玉成实在不想和他们纠缠,为他们指条‘明路’,就进入汉王府去了。
  陈玉成进了李云中书房,禀报道:“殿下,他们已经走了!”
  李云中估摸着也差不多了,对陈玉成道:“你明天让他们过来,记住让师帅以上将领全部过来。如果他们不愿留在南京,就把他们直接送上船。”
  
  三更求收藏,谢谢悼武华夏兄弟提的宝贵意见与那么多的资料,小郎感激不尽。


 第五十四章 女将叶莲

  北伐军各检点、指挥、军帅、师帅五十多人济济一堂,等待着林凤祥与李开芳面见汉王的结果。自从到了南京,这已经成了他们的惯例。
  见李凤祥与李开芳进来后就沉默不语,吉文元就知道这次又是没见着汉王殿下,不禁再次发牢骚:“这汉王是什么意思,我们来到南京已经七天了,殿下就是再忙,也早应该接见我们才是!”
  朱锡坤在广西就很仰慕汉王李云中,所以对留在南京并没有惧怕心理,反而问林凤祥道:“林丞相,听说你和汉王殿下还有交情,当初是你与汉王一起赎回南王,这汉王殿下怎么会不接见你呢?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林凤祥想起当初在长沙受卢贤拔、吉文元蛊惑,面有惭色,沉默不语。
  黄益芸几次返回军营都被汉军拦下,心里早有不瞒,怨愤道:“汉王为何不让我们回军营,反而把我们软禁在迎宾馆,这也太不像话了!”
  “这南京有什么不好,你们为什么急着回四川?”一位女将天真的问。
  李开芳听着声音就知道这是前十三军军帅叶莲的声音,这里只有她一位女将,而且前十三军全部是骑兵,叶莲功劳甚大,几次危急关头挡住僧格林沁的铁骑,北伐军才能撤回江苏境内,解释道:“我们受天王之命,北伐幽燕,如今失败而回,还是早日回天京复命为好,免得天王怪罪!”
  叶莲问道:“那汉王为何不愿见你们?我看你们一定得罪过汉王殿下!”
  被挑起心头心事的吉文元怒道:“大胆!你个小小的军帅就不分上下尊卑吗?”
  “老娘捐献家财,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