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港商战风云录(中)-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闪凰魇眨山唤鸲畹腛。025 %,是联交所经费主要来源。      二、对违法股票交易活动的限制      股票抛空——属违法。抛空是指沽家在出售股票时,已确知其本人或其主事人并 不持有其将出售的股票。事实上仍有人钻法例空子,如大户借贷沽售,或在现时24小 时交收制度下,先沽空后即日平仓。     造“假市”买卖——这也属违法。假市买卖是指在证券交易上营造假象,藉以将 证券价格抬高、压低、挂钧或稳定,以谋取私利或达到某种目的。      内幕交易——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联系的内幕人士,利用职务之便获得非公开的重 要消息,进行证券交易以谋利,或转告他人,利用此消息买卖证券以谋私利。      香港股市第一次现代概念的收购战,始于1972年的置牛大战,在此之 前,上市公司间的收购兼并,虽也涉及股市,但均未将股市当正面战场, 没有造成股市的狂起与暴跌,也未引起全城轰动,产生连锁反应。      置牛大战首开大型公司收购纪录,当时人们对此茫然而不知所措。之 后,“收购战新概念”不胫而走,开了港埠系列收购战之先河,置牛收购战, 又被称为“世纪大战”——并非所创“金额纪录”为世纪之最,而是开创 了港埠商战的新纪元。      对决双方,一是英资置地公司,一为华资牛奶公司。二者缘何决战于 股市?                                   战前背景 
… 页面 192…

     置地是老牌英资地产公司,创建于1889年,是当时港埠最大注册公司。 时至今日,仍号称世界三大地产公司之一。      置地的创始人是遮打与凯瑟克,遮打不遗余力促成港府实施他的填侮 规划。港府大规模填海置地,而置地公司获利最多,成为中区的地王。遮 打爵士逝世后,置地公司为怡和洋行所控。      怡和洋行的历史更悠久,成立于1832年的广州,创始人为鸦片商渣甸 与马地臣。香港开埠后的1842年,怡和迁到香港,为第一大洋行。经过数 十年的演化,怡和渐渐落到与渣甸有亲戚关系的凯瑟克家族手中。      1972年,亨利·凯瑟克任怡和公司主席,他是该家族出任怡和大班的 第五人。公司总经理为家族外的纽壁坚担任,大权为亨利独揽。六七十年 代为怡和的鼎盛期,集团所控的公司300余间,遍及港九及海外。50年代中 起,香港房地产渐旺,置地市值大增,成为怡和系的最大公司。因此,怡 和大班,同时又兼置地主席。      置地的物业在中区,中区早已饱和。港岛的第二商业区挪到铜锣湾一 带。怡和便到铜锣湾寻找猎物。这个猎物便是牛奶公司。      牛奶公司主席为香港著名华商周锡年爵士。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844 年,美国商人丢杜在雪厂街开办雪厂 (冰库)。1880年,丢杜与英商凯尔合 组香港制冰公司。所属物业有雪厂街雪厂、春园街制冰厂、铜锣湾制冰厂。      1886年,港岛出现一问与制冰厂无直接关系的公司——牛奶公司,公 司创办人为英国的温逊医生。牛场在铜锣湾的荒坡。1990年,公司在薄扶 林开辟第二牛场和农场。1918年,牛奶、制冰两公司合并,中文名称为牛 奶冰厂有限公司。到本世纪中期,家用、商用冰箱渐普及,公司的制冰业 务萎缩,成了一家牛奶公司。      牛奶公司原本也是一间英资公司。      周锡年人主牛奶公司,可谓水到渠成。周锡年祖籍广东东莞,祖父周 永泰于1862年来港谋生,到父亲周卓凡一代,家族已相当富有。周锡年从 小就接受了良好教育,曾赴英国及奥地利留学,1930年回港,成为香港大 学讲师及著名五官科医生。      周锡年的兴趣更在公共事业,他先在华人界担任保良局主席。因他接 受的是英国教育,又倍受港英当局重视。1946年,周氏被委任为立法局议 员;1947年,又成为行政局议员;1950年获女皇颁发的CBE勋衔;1960年又 获女皇授予的爵士衔——成为继何东、周寿臣、其堂兄周竣年之后,港埠 华人第四位获此殊荣者。      周锡年当上议员后,忙于政务与商务,不再从医。由于他的声望,许 多大公司拉他做董事,周氏经商掘金,比草莽出身的商人要容易得多。他 先后担任过十多间公司的董事及董事长,牛奶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周氏任 牛奶公司董事后,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专注收购牛奶公司股票。他渐渐成 为公司大股东,顺理成章坐上主席宝座,水不惊鱼不跳——不似现在的收 购战,刀光剑影,惊天动地。      周锡年是两任港督 (葛量洪、柏立基)的大红人。风水轮流转,1967 年香港动乱,作为华人代表的周氏未能在危难之际,鼎助港督戴麟趾,故 政坛失宠,郁郁不得志。他很少在政界抛头露面,一心打理牛奶公司。有 人说怕和“欺凌”中奶,是见周氏官场失意。其实不然,港府一直奉行积 
… 页面 193…

极不干预政策,对“英对英”、“英对华”、“华对华”之间的竞争,素来袖 手旁观。      怡和看中的,是牛奶在铜锣湾和薄扶林的大片土地。铜锣湾已成旺市·在 寸土寸金的地方养牛挤奶,实在不合算。薄扶林也开发在即,地价必会飙 升。      怡和虽为全港第一大公司,想一口吞并牛奶公司,也非易事,牛奶是 拥有2000员工的大企业,除牛房,还有多间奶制品厂。公司主席周锡年虽 官场失意,他在香港的根基仍十分雄厚。                                     硝烟骤起      1972年10月25日,香港股市。      牛奶股莫名其妙升了14港元,以137港元收市,而置地股也攀升到95港 元的新纪录。令人奇怪的是媒介反应迟钝,竟无此报道。这在今日,不可 思议。      自从1969年底远东会开市,股市“骑牛”渐进佳境。到1972年,股市 如火如茶,交投踊跃。传媒及股民,皆以为大市所然,而忽略了小市的异 常起伏。      1972年10月30日周一开市,股市终于爆发置地和牛奶的收购战。这一 天,置地股和牛奶股分外引人注目。然而,晚报及电台仍保持沉默。      10月31日,置地才在报章刊登全版广告,宣布对牛奶进行收购:“怡富 有限公司和获多利有限公司 (注:均为置地的财经顾问)现在草拟文件, 准备于1972年11月7日分别寄与牛奶冰厂有限公司各股东。文件内将载列— —以两股面值5港元之置地公司股票,交换一股面值7。5港元之牛奶公司股 票的建议。”      本世纪经典收购首役,终于揭开战幕。      其实,从10月25日起,已经燃起战火。这意味着,有人泄秘,混水摸 鱼,若在今日,交易所及监管部门即会追究,控其“内幕交易”。更令人不 解的是,如此浩大的收购,双方竟不要求停牌,交易所无动于衷,仍许两 家挂牌买卖。由此可见,当时股市尚未发育成熟,监管不严,证券法例空 洞无物,传媒均无老练的证券记者,投资者认知水平疏浅。林林总总,给 炒股老手和享赋敏感的投资者太多的可趁之机。      现在回到置地的收购条件,两股面值5港元的置地股,换1股面值7。5港 元的牛奶股。以10月27日的收盘价,牛奶股135港元;置地股94港元,两股 就值188港元。那么,牛奶公众股东若通过换股,就可增获53港元的股值。      那时的收购战,不像今天需要现金支付。置地能担保它的股值维持94 港元不变吗?为什么不以市值135港元的牛奶股计,以一换两,置地股只值 67。5港元?可见置地巧妙地撒了个弥天大谎。      置地在广告中还作出种种承诺,声称重组后的新公司,对双方股东有 益。为提高置地股的诱惑力,置地重估资产超过17。5亿港元。      在置地广告亮相的头一天,置牛收购战的消息,灼得正在发热的股市 立即沸腾起来。牛奶股愈炒愈高,以196港元收市,升幅高达28。6%;置地 股稍逊,以104港元收市,升幅约9%。      小市又烧热了本市,各股均升。是日,交投破纪录,达44330万港元, 
… 页面 194…

恒生指数飙升了43。67点,达到623。67。      到10月31日置地宣战日,牛奶股价突破200港元大关。      令人难以捉摸的是,面对如此惊天动地的变化,牛奶公司竟无声无息。      11月1日,报章刊出一篇报道,称牛奶董事局尚未召开会议,研究有关 收购建议。置地主席亨利·凯瑟克曾于上周未,拜会牛奶主席周锡年爵士, 商谈收购事宜。凯瑟克对收购极表诚意,认为开发牛奶剩余地盘,对双方 股东大有裨益。凯瑟克还大赞周锡年德高望重,希望成功收购后,周爵士 能继续留任主席一职,而自己则居副位。但周氏不为所动。                                   奋起反击      11月3日,牛奶董事局发布新闻,宣称继续聘请国际知名的财务公司— —罗富齐父子 (伦敦)有限公司为财经顾问。次日,牛奶与罗富齐在《星 岛日报》刊登全版广告,呼吁股东慎作决定,等董事局进一步通知。同时 报传牛奶执行董事柯伦 (总经理)已匆匆返港。双方磨刀霍霍,准备正面 搏杀。      11月8日,牛奶刊出广告,旗帜鲜明表示拒绝胃地的收购计划,继续呼 吁股东不要接受置地的收购建议。      置地反应急速,接招拆解——同日上午11时,由怡富和获多利出面, 在告罗士打行的置地公司董事会议室举行记者招待会,发布收购事项,敦 促牛奶新股东从速过户,接受收购者必须在11月29日前至毕打街“中央登 记处”登记。      牛奶抗拒,置地猛攻,股市立即作出反应,风传置地为得手而抛出更 诱人的收购条件,股市刹时疯狂,牛奶股直冲霄汉,置地股便“拽紧牛尾 巴升天”。倾刻间,大市也水涨船高,恒指冲破700点大关——港九为之震 撼,欲入市的投资者纷至沓来。      牛奶再次反击,于11月9日晚举行记者招待会。除牛奶公司的要员周锡 年爵士、执行董事柯伦、董事祈德尊爵士外,特邀会德丰洋行主席马登列 席。罗富齐公司首席董事李柱,代表牛奶董事局提出反对收购的三大理由。      首先,以1972年计算,牛奶每股股息3港元,置地两股股息合共才2。4 港元,悬殊甚巨,若牛奶公司接受收购,将有损股东的利益。其次,1972 年,牛奶每股盈利3。65港元,置地两股合计才2。58港元,罗富齐在全世界 办理过很多换股协议,对这种损及对方股东利益的收购,唯有拒绝。再次, 牛奶信誉卓著,实力雄厚,能够保障股东的利益。      李柱自信地表示:置地不会成功,会德丰洋行主席马登,和记洋行主 席祈德尊未发言,毋须置疑,他们是站在牛奶公司一边的。      翌日(11月10日),港民给报章上的牛奶广告“吓了一跳”:牛奶董事 局宣布把股份拆细,1股拆为5股,然后每1新股送一红股。这样,现有股票 每股就变成新股10股;同时宣布该年度预计派息每股增幅达67%。      如同温度计掉入火盆,甫开股市,牛奶股如灼热的温度计扶摇直上, 炒高至290港元。该公司每股盈利才3。65港元,市盈率高达73倍,而全年息 率才1。1厘。股民发烧发热,已到了疯狂。      置地股又一次“拽紧牛尾巴升天”,被炒到127港元的历史新高峰,市 盈率更高达98倍,实际上全年息率不足1厘。当时市场毫无警觉,人们只顾 
… 页面 195…

仰望空中楼阁的绚丽金顶,殊不知楼阁竟是用一根芦杆撑着。      对炒股高手来说,他们盼的就是疯狂,怕的就是冷静。从中渔利者, 不知凡几;那么,惨遭损失者,更是数不胜数。                                     广告大战      你有飞檐术,我有过墙梯。面对牛奶1股拆10的高招,置地使出绝妙解 术。      次日 (11月11日),置地在报章大刊广告,自诩“股王”,标题是“牛 奶公司股东应考虑下列事项”,提醒牛奶股东谨防上当,1股变10,乃无稽 之谈。牛奶公司资产额并没增加一厘,股份如何得以膨胀10倍?这好比把 做一块饼的料,做成10块小饼,数目增了10倍,份量仍旧是1。      出了一枪,再砍一刀。置地再提质询,牛奶今年派息,何能增幅67%? 至今年5月前,牛奶的股息增幅才21%,下半年奶牛挤出的仍旧是牛奶,而 不是金液!      置牛大战成为全港市民津津乐道的话题,股民更是斗志昂扬,欲入股 海搏击一番。然而,11月13日周一开市,大市狂跌87点,幅度达11,5%。 跌幅最惨的自然是牛奶置地,牛奶暴跌20%,置地狂泻23%。      究其原因,是汇丰银行大班桑达士向公众提出警告:“香港股市已形成 了纯投机活动,许多股份已计到超过合理的程度。”这是导致大市下跌的直 接原因,置地牛奶,双双摘取跌幅最大的“冠亚军”,正是因为两者互相低 毁、两败俱伤的结果。      这次大跌只持续短短的一天,次日便反弹,成为19721973年初股市狂 热中的小插曲。没有人听桑达士爵士的正言忠告,这种狂热埋下的危机, 终于在1973年春总爆发,大部分投资者倾家荡产,股市低迷,百业萧条— —此乃后话。      从11月14日起,各大报章连续3天刊登置地的全版广告。文辞犀利尖酸, 自吹自擂,又极尽讥讽挖苦之能事。      14日的广告道:“人尽皆知,荒山野岭只能长青草(注:指牛奶公 司的青饲料地),绝对不会生长盈利,阁下当然深知其中道理能在地皮 上建筑向高空发展的摩天大厦,方能使股东盈利直冲霄汉”15日言:  “过去5年业绩每年直线上升,所以论已往业绩,是置地;论将来寄托, 也是置地!”16日称:“今后3年大发展,谁人能与共比肩?”      牛奶以牙还牙,芒刺对针尖,把广告铺满香港中文大报章,敦促股东 不要误入置地“圈套”,否则悔之莫及。      双方的广告大战,喜煞了各大报章的大亨们。各报还另配社评、快讯、 综述,为置牛大战推波助澜,各报一纸风行,读者争睹为快,急盼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