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蒋氏家族全传-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有所疏忽立即能查出。
  宋对蒋的公务之外所谓“家务”内助也很悉心,处理得体。如1933年、1934年间公务繁忙,人少事多,侍从人员常由漏夜工作至天明。办公室离蒋送住处很近,宋往往亲自做糕点派人送给电务员谢耿民、邵恩手、孙德庆等人当半夜餐;对少数侍从人员,在年终时各送一套长袍马褂以资笼络。如我因事忙不易分身,中午回去吃饭多不方便,经王世和提了报告,宋就叫她的中国厨师每天中午多开一客,每次都是两菜一汤,很可口。当时我从早到晚都在“公馆”里,随时能遇上宋美龄,她总是微微点头微笑有礼,毫无做作。她作为第一夫人,许多内外事情都得兼顾,所以每日作息时间安排有序,不浪费分秒。她有许多外国寄来的刊物,每日必看书报。对文学、音乐造诣较深,对美国历史及世界名人传记都注意研究。她的中文也相当好,毛笔字体颇似蒋介石,但较秀柔。但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和广东话,也讲普通话。
  宋美龄对蒋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午休时间均由内务人员放留声机,片子皆是小提琴独奏曲,都由宋美龄亲自选好放在盒内;留声机在卧室门外,直至开门时才停止放片。宋美龄不在时,蒋也有这个习惯。宋对基督教的几个节日非常重视,按西方风俗过圣诞节,即使是在军务前线时也不忘节。1933年12月,蒋和家及侍卫人同机飞往福建浦城前线,我在随后一架波音发动机塞可斯基水陆两用机上,还搭乘有德国警卫顾问斯太乃司、电务员三人、宋美龄的女秘书一人、厨师二人,带有为宋美龄烤好的一只火鸡。不料一小时后,我坐的这架飞机一个发动机失灵,迫降在景德镇20里外的小河上。那正是圣诞节前夕,又因为有两个外国人(另一个是美籍飞行师斯密司),厨师不得已只好将那只原是宋美龄用来过节的火鸡拿出来大家吃了。以后我们赶到蒲城,因为文件由我携带着,蒋一整天办不了公,宋美龄要我以后都同机出发。
  蒋的私人飞机里有一睡榻,因宋美龄有晕机病,在飞机上总横卧在睡榻上,但一下飞机改乘汽车就没事了。
  作为一个家庭主妇,总想把自已的小家庭安排得宽敞舒适,宋美龄也不例外,而是更讲条件。除了出去在外地临时住上三间平房或楼房将就一下外,她自然想要一个永久性的象样的公馆。
  宋美龄有幢陪嫁房子,在上海贾尔业爱路,正房约四开间,纵深颇长,楼下有一个大容厅,四十人不挤,也可放电影。这幢房子本是外国人的花园洋房,是宋家买过来的,在上海并不算是最好的,是法租界住宅区里靠马路的两层楼洋房,小抽木条拼嵌的地板。向西延伸一排二层楼十多间下房,花园面积大于建筑面积三倍,有小溪行贯过草坪,溪阔3米,东侧安放小石块,可徒步跳跃而过。灌木丛中,间以假山,取自然园林式布局,散步其间并不觉得身处闹市。由一个40多岁麻脸男管家看管。
  室内布置除应有的大小沙发、大茶几桌椅外,墙上挂的颇精致,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八大山人画的春、夏、秋、冬四花鸟条幅,意境逼真,确是神品。这座房子终蒋之身总共住过六、七次,最长一次也住不上两个月,无论蒋去南昌、重庆、昆明、贵阳……宋美龄有时是稍后赶来,有时先期回来,这种时候宋总是单独在这里住上一个时期,并和两个姐姐叙叙天伦。
  抗战前在南京曾住在中央军校校长公馆,楼下有客厅。饭厅、秘书室、副官室,还有一个狭长的小会客室。宋会客就在一排玻璃窗到底的圆形书房,墙上挂着意大利人画的风景画,我见过她在这里接见过卫生署长刘瑞恒。上海税务局长吴启鼎。楼上的房间全部都是他们俩受用。室内布置平常,墙上也不挂画。
  这个公馆并不中宋美龄的意,她在1931年起就看好了中山门外小红山的一个山坡;在树木丛中从未有过建筑物,四周围都是空旷地。她就计划在这里盖一所房顶是我国宫殿式的西式楼房,有地下室,有平台,作为长久居住的地方。从这里朝东北方向可望见中山陵,正北方能看到明孝陵。建房的任务交给南京市工务局长赵志游,由陈品善为主的好几个人设计了多种建筑图案,作为房子主妇的宋美龄一再提修改意见,单就室内装饰、浴室颜色就进行了多次变换拆建,阳台也修整好几次。市长魏道明和赵志游为了讨好宋美龄,还特请杭州西湖艺专校长林风眠亲自画室内墙壁的装饰花样:有千姿百态的鸟群嬉戏在嫩绿翠柏林中。屋内几间卧室、大小餐厅、两间办公室(他们各人一间)以及其它众多的大小房间设计布置方案,无一不是由宋美龄逐个审查鉴定,有些已经决定施工又常加改变。如浴室瓷砖先是改成绿、黄间色,后又改为一律淡蓝色,复将花样装饰一概废去,改成单色平面。于是这座房子长期不能竣工,抗战前夕只好停止建筑,抗战胜利后方才完工,但事过境迁,也就不以为好了,宋美龄把它改作耶稣教堂,每逢礼拜日准时和蒋介石同去做礼拜。
  1934年在庐山观音桥旁,江西省主席熊式辉为蒋、宋盖起三开间的小木屋,在水泥平台,坐在靠椅上静听桥下泉水叮咯,远眺五老峰雄峙众山,颇心旷神信。但他们只小住几天,就废置了,改买了一所外国人的旧房子,即枯岭路十二号;那所房子起先叫十三号,我提醒庐山管理局长蒋志澄:“基督徒忌讳十三这个数字。”他改为十二号。这所房子傍依山脚,门前低,后面渐高,有个大平台,他们常常围坐在那里打桥牌,谈笑自若。张学良的美籍犹太顾问瑞纳常来作客,宋借以练习英语,这对以后她介入外交活动有很大的用处。
  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南岸黄山,蒋、宋有一所别墅作为主要住处,就近也为二姐宋庆龄修一幢别墅,姐妹俩时常过往,骨肉情殷,始终如一。
  因为性格及学识修养的关系,宋美龄对待“下人”和平民百姓一般是比较友善的,也比较富有同情心。抗战初期,她六眼看到被日机炸死的孩子时,曾情不自禁地一掬同情之泪,这是她作为一个女人所特有的天性使然吧。对待下级,宋美龄多半比较宽容,例如她曾陪“励志社”的青年军官跳舞,一时传为美谈。甚至对下级军官的“轻浮”举动,她也能处之泰然,如“军校蒙羞”就是一例。
  1949年8月16日,美国艺术家协会公布了一条消息。宋美龄当选为“全世界十大美人”之一,并且名列榜首。
  消息写道:据美国艺术家协会秘书长柯纳宣称:“此项选举系由会员投票产生。美人遍布世界各地。宋美龄之鼻与面部其他各协调、匀称,乃世界最美之鼻,名列十大美人榜首。名列其后的有:杜鲁门总统之公主而德耳朵最美;英国玛格丽特公主的眼睛最美;温沙公爵夫人的额头最美;美国电影明星伊索丽丝的大腿最美;美国电影明星列达·布赫芙的嘴唇最美;美国电影明星莲达丹妮的小腿最美;意大利女影星阿丽达·娃丽的臀部最美;意大利电影皇后秀娜·洛罗勃丽季达的乳房最美;埃及舞蹈明星塔赫亚的腰最美。”
  蒋介石得知自己的夫人名列全世界十大美人之首,心中喜悦之情自是难以言状,这说明他当初休弃前妻,顶着来自各方的压力,毅然与宋美龄结成秦晋之好是颇有眼力的。在蒋介石兵败如山倒之时,这则消息多少给他沮丧的心情带来些许安慰。
  对于蒋夫人当选世界十大美人之首,蒋家王朝上上下下无不纷纷祝贺,拍马赞誉之辞充耳,惟独宋美龄办公室主任韩诚烈没有凑这个热闹,而且还有意回避。
  因为发现宋美龄真正具有超凡脱俗美的人,除了蒋介石,应首推这个韩诚烈。甚至可以说,蒋介石当初选择宋美龄,除欣赏她的气质、学识外,更多的还是从经济上、政治上考虑的。而韩诚烈对宋美龄的认识,则完全是从人体美这个角度发现的。
  那是1931年7月的一天,黄埔军校第13期学员即将毕业。当时任校长的蒋介石带着夫人宋美龄到军校视察。在看过学员各种战术指挥考核后,蒋校长和夫人在一群教官的簇拥下,走下看台,来到学员们中间。
  时值炎热的夏季,尽管有人撑着布伞,为蒋氏夫妇遮挡灼人的阳光,蒋校长特别是蒋夫人美龄仍然香汗淋漓。那天宋美龄穿一件无袖的黑绿色软缎旗袍、肩披一块雪白的纱巾。也许那软缎旗袍柔和贴身,因此恰到好处地把她那凸凹分明的身段展现了出来。丰臀、高胸、细腰、柔臂、长腿,在一双乌亮的半高跟鞋支撑下,走起路来停停玉立,楚楚动人。她使这些天天在训练场上摔打,成天与男人打交道、很少见到女人而又偏偏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子的目光,没有对准他们尊敬的校长,却一致齐刷刷地投向了她高贵、美丽的身躯。
  说也凑巧,学员中有一名“优等生”,竟抑制不住对美的渴望,趁蒋夫人与其握手之机,抓住她白嫩的手,在众目睽睽之下亲呢地抚摸几下。
  这种完全西化的表情方式,对宋美龄来说不足为怪,但在那个时刻,她也觉得太过火了,羞得不敢正眼看他;但对于视中国传统文化奉若神明的蒋校长来讲,则感到异常吃惊。此举没有伤风败俗,也亵读了他的尊严。只是碍于场面,蒋校长没有当场龙颜大怒。事后,蒋介石很快派人把这个缺乏教养的“优等生”抓了起来,并交给宋美龄,让她对这个有失体统的家伙予以制裁。
  “优等生”被带到宋美龄面前。宋美龄审视着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见他眉清目秀,身材魁伟,英俊漂亮,特别是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十分有神。本来想劈头盖脑臭骂他一通,但不知为什么,宋美龄与他单独在一起,心肠竟然软了一半:你叫什么名字!”
  “优等生”双脚一碰,举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报告夫人,学生韩诚烈。”
  “韩诚烈?”宋美龄抱着双肘,踱着碎步,瞪着一对黑萄葡般的大眼,突然厉声问道:“你为什么要当场羞辱我?”
  韩诚烈面无怯色,举目对视,“学生不敢!”
  “还说不敢呢!”宋美龄抬起玉臂,指着自己雪白的手说:“我这又不是钢琴,你在上面弹什么?”
  “我……”韩城烈的脸红了,“我发现……”
  “说呀!你发现了什么?”
  韩诚烈目光闪烁,脸越来越红,终于,他鼓足了勇气,抬起头来:“我……我发现夫人实在太美丽了、太动人了!简直像圣母一般,我实在抑制不住……”
  “胡说八道!”宋美龄愠怒地喝斥道。
  “夫人,我韩诚烈从来不说假话,若有半句不实之词,您可以打断我的双腿。”
  “我才没那么狠心呢!”宋美龄缓和了口气,说:“你想过没有,你在众目睽睽之下居然对我如此放肆,会有什么结果?”
  “我当时确实发现夫人美得像圣母,像一尊天使,我才情不自禁,如果我想到了结果,我也不至于……”
  “好了,别说了!你今年多大年龄?”
  “学生刚满23岁。”
  “你读过圣经吗?”
  “读过,我信奉上帝。”
  宋美龄笑了,指着对面的沙发说:“你坐下吧。”
  “谢谢夫人!”韩诚烈双唇往上一翘,眼睛出神地望着宋美龄说:“学生如有冒犯之处,请夫人原谅!”
  “世界上有千罪万罪,唯独没有崇拜罪。今后你注意点场合就是了。”
  “学生明白,谢谢夫人!”
  “你不用谢我,应该感谢上帝。”
  也许是上帝在无形中帮了韩诚烈的忙,韩诚烈不仅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反而从此备受重用。黄埔毕业后,韩诚烈当上了大尉营长,几年后又提升为少将代理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宋美龄认为韩诚烈在前线部队当指挥官随时会有生命危险,遂将韩诚烈调到国防部机关工作,后又干脆调到了自己身边,委任他为自己办公室的主任,军衔为中将。
  蒋介石身边的人,都知道来美龄待下级比较宽和、民主,不怎么摆“第一夫人”的架子,这自然与宋美龄自幼受美国文化教育的经历有关,但总观其性格特点,不能不说是家庭遗范的功劳。宋氏家庭的人,多数待人友善、处事从容公允,较少蛮霸习气。宋美龄嫁给蒋介石后,虽然位极人臣,妇随夫贵,却仍是不矜骄自持,这是性格使然,与所受教育程度似无大关涉,因为历史上曾有无数“夫人”一旦“显贵”起来,就摆足了架子,骄横霸道,为人所不齿,而她们所受到过的“教育程度”也不可能谓不高,这方面的例子是史不绝书的。
  蒋介石脾气暴躁,斥骂下级将领是家常便饭,骂得不解气时,还施之以老拳老腿,他身边的侍卫们挨打挨骂是经常的事,而且挨了骂不准分辨,挨打时只能硬挺着,不敢问避。有一次,蒋介石又在发脾气打人,一拳一脚,打得颇有“章法”,正好宋美龄从外面回来,见此情景急忙劝止,并对被打的侍卫说:“你怎么这么傻?他打你,你为什么不跑呢?”有了宋美龄这句话,此后每当蒋介石再要动手打人的时候,被打者总是相机逃逸,能溜则溜,不再那么老老实实站着挨打了。
  宋美龄一力辅佐蒋介石的“家务内政”,用的是“柔”的方法,与蒋介石“刚柔相济”,确实是个好内助,帮丈夫化解了不少矛盾。而在帮助蒋介石料理军国大事以及外交方面,宋美龄则处处以“女强人”的面目出现,辅佐蒋介石内政外交,卓有建树。
  抗战期间,宋美龄积极参加救亡运动,表现一直十分活跃。“八·一三”日寇进犯上海后,宋美龄于9月12日在南京通过美国广播网,直接用英语向美国民众发表广播演说,揭露日寇侵华罪行和中国军民艰苦抗战的状况,呼吁美国给予援助。此后,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宋美龄经常利用无线电广播和报刊等传媒向美国及世界各国宣传中国的抗战情况,寻求各国的舆论及物质支援。
  在保卫武汉期间,宋美龄领导成立了“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她亲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