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蒋氏家族全传-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省府主席第七绥靖区司令王陵基(上将),安徽是省主席兼第十战区司令李品仙(上将),江苏是国民党第三方面军总司令汤恩伯(上将)……
  因为蒋介石有旨意,所以这些要员心中明白蒋介石是有意把戴笠的追悼活动办得隆重些。
  6月11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任戴笠为陆军中将。
  第二天,蒋介石亲率数百名军政大员为戴笠送葬。陪同蒋出席葬礼的有宋子文、陈诚、白崇禧、陈立夫、邵力子等。蒋介石亲送了题为“碧血千秋”的花圈,还亲笔写下了“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仗汝迹;奇祸从天降,风云变幻痛子心”,这很可窥见蒋介石失去戴笠的痛悔心情。
  蒋介石着特级上将制服,亲至南京中山路357号军统办事处戴笠灵堂吊唁,又亲自护送戴笠灵枢至钟山灵谷守志公殿。送葬队伍除数百名军政要员外,还有数万人参加葬礼。送葬队伍一律素衣白马。蒋介石在葬礼上亲自致读长篇祭文,哀叹:“唯君之死不可补偿”。在朗读祭文时,蒋介石又一次流下眼泪。
  两个月后,内战开始爆发。蒋介石却专门抽出时间,与宋美龄专程到灵谷寺凭吊戴笠,据说蒋介石一直面对戴笠遗像长时间凝视,也一直没有说一句话。
  蒋介石在戴笠死后,曾有一次对人慨叹:戴笠“生为国家,死也为国家”。因为蒋介石在他的政治生命中每每依靠戴笠化险为夷,每当风云变幻之际,戴笠也会以自己的政治敏感,为蒋提供情报,出谋划策。蒋介石在戴笠死后,愈发感到了失去戴笠的重要性。因此蒋介石每每歉疚,也每每怀念戴笠。
  凭吊之后,蒋介石决定亲自为戴笠选择风水绝佳的安葬地。毛人凤。沈醉等陪同蒋介石走向灵谷寺后山选址。但因宋美龄穿高跟鞋不适崎岖山路,蒋介石表示以后再来。
  半个月之后,蒋介石在毛、沈陪同下,再到灵谷寺后山选址,走来走去,直到满头大汗。
  1947年3月17日,戴笠灵枢正式安葬。蒋介石派陈布雷为代表致祭。戴笠棺木人穴后,毛人风与沈醉商定,怕人破坏,用水泥炭渣搅拌灌注,将整个墓穴与棺木凝结为一体。
  1949年,毛人凤觉得戴笠生前与共产党作对,罪恶太重,怕解放后掘尸毁墓,便计划迁葬到台湾。但因水泥灌注大结实,无法可想,只好放弃。其实,戴笠墓穴在解放后并未遭破坏,一直完好,沈醉在解放后被关押11年以后特赦出狱,曾数次去探视,至今无损。
  戴笠的老母一直不知道戴笠已死,由毛人凤一直模仿戴笠口气逢年过节发电报祝贺,以造成戴笠留在人间的假像。戴母在五十年代初期死于大陆,她一直以为戴笠无恙。戴笠之子戴藏宜因与戴笠之弟戴春榜杀害中共地下党员华春荣等罪行,解放后被政府镇压。戴笠儿媳郑锡英及三个孙子、一个孙女,回衢州娘家,不久隐居上海。孙女在回衢州之前送人。
  1953年初,一直不能忘怀于戴笠的蒋介石,在台湾站稳脚跟后,开始寻找戴笠遗属,命令毛人凤不惜代价将戴笠遗属和后裔从大陆接到台湾。
  毛人凤奉蒋的指示,派保密局特工从台湾潜至上海,与潜伏在上海市公安局的特务接上关系,找到了郑锡英一家,并为四人办好了去香港的出境证。1954年初,因前来接应的特工必须带领她们出境赴台,郑锡英只好将次子送给别人,让特工顶替次子之名,带她和另外二个儿子。同至香港,再至台湾定居。
  蒋、戴之间的恩怨至此结束。
  1948年,马汉三、刘玉珠等谋杀戴笠内幕被发现,蒋介石怕公布有损于军统和国民党声誉,便只以贪污罪等将马、刘等三人处决。
  6.树倒猢狲散
  戴笠死后,军统局撤消,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
  1946年国防部各厅局正式于7月1日成立,但军统局直到10月1日才宣告撤销结束,正式改称国防部保密局,蒋介石手今国防部第二厅厅长郑介民兼局长,原军统局主任秘书毛人风任副局长。
  蒋介石离不开特工组织,所以他准备对戴笠“一锅端”也并不是取消特务组织,只不过对戴猜忌,嫌他权力过重、势力过大而已。所以呼吁取消特务机关日渐高涨之时,蒋也并不是真心要取消,只是表面应付而已。
  本来,中统、陈诚等派系均想打倒军统,进而瓜分。但由于宋子文、胡宗南等实力人物的保护,加上蒋介石觉得,打内战和维护自己的统治,军统还是有作用的,因而主张保留下来。但是,他考虑军统的招牌已经臭了,所以很有必要改头换面,换个招牌,以遮人耳目。
  当时,国防部成立时,各厅局名称、组织机构、人员编制、经费等都已决定,唯独军统划归国防部起什么名称,大费脑筋。经过反复研究,蒋介石才批准使用保密局这一名称。
  蒋介石最为关心、最费神的问题,是军统局的接班人能不能象戴笠那样,把经营了十多年的这一特工机构很好的领导起来,继续运转起来,以便继续为他效力。他一直认为郑介民、唐纵。毛人凤三人比不上戴笠,也不能使他完全放心,他也只能挫子里拔将军了。
  另一个使他头疼的问题是军统开支问题,战时可以由他开特别费,再一个是戴笠很有办法,靠自筹维持。但战后不能再随便开特别费,毛人风也没有戴笠那样的神通。蒋介石多次找毛人风研究,最后决定军统接收的日伪敌产和现金不上交国库。自己开办企业,将盈利作为经费。但蒋介石煞费苦心研究出的这条计策,却由于军统经营不善,利润越来越少。所以只好实行“汰弱留强”的缩编方针,大量裁员,仅军统送往各地军官总队的特务就达两万多人。机构也有的合并,有的裁撤,军统再也没有戴笠时期的鼎盛辉煌了。
  蒋介石在保密局成立不久,便招集全局高级干部训话,除大力赞扬戴笠并强调要向他学习外,更着重强调保密局以后的工作任务。
  蒋介石认为以后主要的敌人是共产党,他强调同共产党的斗争比过去同日寇和汉奸作斗争要困难的多,每个人必须全力以赴,如果稍为松懈,不只危及党国,而且会死无葬身之地。他反复要求保密局多研究一些办法,多出一些主意,随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更好地担负起这项直接与共产党作斗争的任务。
  这是蒋介石为保密局工作任务定的基调。
  但是,军统局在戴笠生前,由戴笠一手握生杀予夺大权,他的权威无人敢与之匹称。故尔他的号令一下,雷厉风行,效率很快。但戴死后,群龙无首,军统内马上分三派开始争权夺利,以郑介民为首的广东派,以毛人风为首的浙江派和以唐纵为首的湖南派斗争颇为激烈。最后由毛人凤派获得胜利,独掌保密局大权。
  但毛人凤的资历比戴笠还要低,原先只不过是县政府的小职员,被戴笠吸收进军统。由于他是戴笠的小学同学,后来逐渐加以培养,做看家工作。他也没有戴笠与国民党内部广泛的社会关系,与蒋介石也不亲密,也不具备戴笠那种才干。因而他只能守成基业,而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和发展。这也是蒋介石不满意的地方。
  但毛人凤在屠杀共产党人方面,比戴笠有过之而无不极,这也受到蒋介石的欣赏。
  蒋介石尽管仍然保留了军统,但吸取戴笠生前功高震主、尾大不掉、势力膨胀的弊端,使保密局缩编后,在体制和权力方面都受到了限制。另外,蒋介石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将原来由军统控制和掌握的公开机关都予以撤消,如货运局水陆交通统一检查处、经济检查队等。军统所控制的两个最大机关警察系统和军队谍报系统,也由蒋介石划出去,由警察总署和军令部二厅管辖(后期厅长由与军统毫无关系的侯腾任厅长)。
  加上军统内部三派的斗争,一直争执不休,使军统实力大为消耗,从此一蹶不振。
  解放前夕,军统面临崩溃,不少军统老人感于蒋家王朝即将溃灭,纷纷自谋出路,脱离军统。有一部分人与中共早就联系,一旦解放马上弃暗投明。一部分人参加起义投诚。也有军统老人如交警总局局长周伟龙企图调部队擒获蒋介石,投向人民,被毛人民发现密捕枪杀。另外一大批军统高级干部被解放军俘虏。
  毛人凤在解放前夕制造了多起屠杀事件后,率一部浙江派军统骨干逃往台湾。
  毛人凤在临逃往台湾前,奉蒋介石命令,在大陆布置了不少潜伏组织和特务武装,建立所谓“反共基地”,但终被扫清。
  解放后,保密局又多次组织特务骚扰大陆,都未获成功。
  由蒋介石所授意、戴笠一手创建的在中国大陆纵横了十八年的庞大特务王国,终于随着蒋介石在大陆的彻底垮台,被彻底赶出了中国大陆。
  军统的后期领导人毛人凤、唐纵、郑介民到台湾去以后,逐渐被蒋介石排挤,由蒋经国主持特务工作。不过台湾后来的特工单位,很多骨干仍然是军统分子,证明这一特务组织确实是蒋家王朝最得力的保卫者,在蒋介石的统治过程中,确实发挥了其它手段所不能发挥的作用。
  所以,蒋介石到台湾后,仍然强化特务统治,只不过他将所有特工单位都由他的儿子蒋经国来主管,以防止危及他的统治。
  蒋介石在撤离大陆前,曾布置了一系列暗杀活动,交毛人凤执行。毛人凤秉承了蒋的旨意,策划过暗杀李宗仁、傅作义阴谋,还暗杀了陆大校长杨杰、北平市长何思源和参加起义的军统老人、湖南警察局长刘人爵等活动。
  他遵照蒋介石的指示,更加疯狂的破坏共产党组织,1947年夏,他指挥保密局特工破坏了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的电台,致使保定、沈阳、西安、兰州等地党组织被破坏,一百多名地下党员被逮捕杀害,只有极个别党员如陈布雷的女儿陈琏等被保释。地下电台的最高领导已潜人国民党保定绥靖公署的第一处处长谢士炎等人,也同被破获被捕,同时已打人沈阳城防司令部和东北行辕大本营的地下党员也均被逮捕。
  在上海,毛人凤共指挥逮捕了各类进步人士包括中共党员3万多人,有1万3千多人被害。
  在云南昆明,制造过数次血案,镇压学潮,屠杀共产党员。
  在重庆军统监狱进行血腥屠杀,并杀害了杨虎城等知名人士。毛人风嗜杀成性,竟连关在监狱里犯了错误的军统特务们也一并杀掉,可见毛人凤的狠毒。在白公馆监狱杀死一百多人,而杀人的特务才只有2块银元的奖金!渣滓洞监狱进行了两次屠杀,共杀害300多人,新世界看守所活埋了200多人,这里的犯人都是不久前逮捕的,大部分是嫌疑犯。但清理时不分是否是共产党,一律杀害。总的来说,这三处被害的大部分是共产党员。
  这种血腥屠杀连军统的较高级干部也看不下去。当时执行屠杀任务的负责人之一,保密局二处行动总队副总队长钟铸人事后感慨不已说:“在战场上和敌人打仗,因为怕被敌人打死,开机关枪时越打越起劲;在渣滓洞用机枪扫射人犯,看到他们手无寸铁,乱窜惨叫,心里实在有些难过。但是上面的命令,只好昧着良心指挥他们扫射,这个玩意儿真不好干啊!我们这样杀人,如果共产党捉了我们,对我们还会饶恕吗?”
  但是,毛人凤的疯狂却一再受到蒋介石的嘉奖。蒋介石一再指示要大开杀戒。他多次指示:我们那样有势力的时候,共产党都不投降,现在更不行了,只能大杀。
  但是,再杀也挽救不了失败的命运。蒋介石最终逃往了海岛一隅。
  早在大陆解放前夕,毛人凤就随蒋介石去过台湾,去寻找退路。蒋介石带毛人风同去的目的,还决定在台湾全面推行特务工作。当时,蒋介石在高雄召开秘密会议,成立“政治行动委员会”,其基本任务是:“统一所有情报工作,并使之充实强化”。这次核心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按照蒋介石的旨意,把蒋经国安插在特务系,以加强控制,为将来蒋经国的接班打好基础。
  蒋经国早年留学苏联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去的还有后来成为复兴社和军统头子的康泽、郑介民等),在上学期间由董必武的通讯员李绍鹏介绍加入中共。“四·一二”政变时,蒋经国曾公开谴责蒋介石,宣布断绝关系。后来回国,逐渐受蒋介石的影响,开始做接班的准备。
  在去台湾前,蒋介石已有意让他进行锻炼,并开始接触特务工作。
  这次核心会议蒋经国也参加了。8月,“政治行动委员会”正式在台北圆山成立,蒋经国被蒋介石指定为委员会的总负责人,并立即听取毛人凤的保密局前期在大陆的“潜伏计划”、“应变措施”及台湾的“保安防谍”工作。
  蒋介石是靠特工起家的,所以他有意让蒋经国也从特工方面起家,以此为基础,全面接班。
  之后,蒋介石又飞重庆,妄图最后一搏。12月底,在彻底绝望之后,又飞回台湾。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北发表“复职文告”,恢复“总统”职权,并开始对党政军各部门整肃,同时命令蒋经国全面控制特务机关,树立权威。
  以后,蒋介石又公开成立“台湾情报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指挥国民党政、军、警、宪、特各个机构,但蒋同时又不放心,又将原来的“政治行动委员会”改名为‘“总统府资料室”,原空军司令周至柔任主任,但周只不过挂名而已,实际由蒋经国负全责。周至柔也很清楚蒋的用意,除了一年一度工作检讨会上,象征露面而外,其余事情概不过问,统由蒋经国大权独揽。
  不久,蒋介石正式任命蒋经国为“总统府资料室”主任。不久,又在蒋介石的帮助下,接管“台湾情报工作委员会”,掌握由军统班底组成的“国防部保密局”、由原中统班底组成的“内务部”调查局,以及“国防部特种军事情报室”、宪兵司令部、警备、警察等情报机构的权力。这样,在蒋介石的帮助下,“总统府资料室“成了台湾所有国民党特工情报机构的总领导机构,蒋经国已成了所有特工情报机构的总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