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海军已研制了一种简易有效的、浅水使用的KMA型水雷(又称A型沿海水雷),但最先制造出来的几千枚却被布在迪埃普地区和纪龙德河口南部,根本没有按隆美尔的要求使用。尽管西线海军集群可用摩托鱼雷艇,特别是用小型快速扫雷艇(R小艇)来敷设锚雷(前几年这些舰艇已多次执行过这种任务),但是海军却计划使用鱼雷艇和大型扫雷舰。这种大型舰艇在去勒阿弗尔装运水雷的途中,遭到海上与空中的攻击以及水雷的袭击,损失惨重。原计划在D日的前一天晚上执行首次布雷任务,后因天气不良取消。根据“闪电屏障”计划,西线海军集群准备在情况危急时,一旦确认敌军要发动进攻就立即派出全部现有舰船去敷设一组雷场。当时,B集团军群对这种无把握的措施提出了抗议,但无效。这个地区的大部分水雷是在D 日敷设的,正如所预料的那样,敌军部队比布雷舰艇先到达攻击地区,于是那时最需要水雷的地方却一枚水雷也没有。因此,隆美尔防御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没有付诸实施。事后证明,只要在塞纳湾布上几百枚水雷就足以给敌人造成损失和有力地迟滞它的进攻。
  加强陆上防御
  最初,隆美尔只有检查工作的权力,他可以提出建议但不能下达命令。当地部队是渴望听取他的意见的,而高级参谋机关却不是这样。这就导致在危急时刻贻误时机。为此,隆美尔请求希特勒授予指挥权,结果他被任命为B集团军群司令,下辖第七集团军(驻卢瓦尔河和奥恩河一带)、第十五集团军(驻奥恩河至斯凯尔特河一带)和第八十八军(驻荷兰)。他受冯·伦斯德元帅指挥,但奉命检查其他地区防务的使命仍未撤销。西线装甲部队司令冯·施韦彭布格也受冯·伦斯德直接指挥,与隆美尔平行、同级的还有负责法国西南部和南部防御的布拉斯科维茨上将。冯·伦斯德和隆美尔两人都无权向空军第三航空队司令施佩尔元帅或西线海军集群司令克兰克海军上将下达任何命令;未经请示最高统帅部,他们无权调动任何一个装甲师或其他师。更加困难的问题是,“战斗行动地域”及由此确定的B 集团军群和防守沿海地区的其他陆军部队管辖的范围,纵深最多不得超过二十英里。而全部内陆地区又均归住在巴黎的军事总督管辖,他受最高统帅部和冯·伦斯德的双重领导。
  隆美尔曾尽了很大努力试图克服这些障碍。他很快开始修筑支撑点,并以较快的速度敷设水雷。增加水雷的供应量需要时间,为此,他的工兵人员设计了一种简易的小型装置,它能将重型炮弹弹壳改装成各种雷,并可利用手头现有的材料制造临时凑合使用的各种雷。到一九四三年底,在法国已布了一百七十万枚水雷。一九四四年布雷量超过四百万枚,但原定的布雷指标是五千余万枚。
  向沿海地区调动更多的火炮并使那里的所有炮兵都进驻防空掩体,是一项费时的工作。在一九四三年冬季,海军贡献出了最后一些预备队,即两个210毫米炮连和两个150毫米炮连。它们分别配属第十五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结果一个210毫米炮连被部署在几乎不需要炮兵的加来附近地区。另一个210毫米炮连被部署在科唐坦半岛东部沿海的马库夫地区,它是那个地区唯一可以抵抗并真正抵抗了敌登陆部队的重型岸防炮连。大型火炮的装甲防护钢板供不应求,由于修建海峡群岛防御工事、潜艇掩体和导弹发射场都需要混凝土,混凝土的供应也很短缺。因此,到一九四四年五月底,有相当一部分陆军岸防炮连因无防护设备而撤到更靠内地的炮兵阵地上隐蔽。当时所修建的掩蔽部,特别是海军设计的,完全经得起轰炸。设置的假炮多次吸引了盟军的空中攻击,对于保存真炮十分有利。到D日为止,大量的空中攻击仅摧毁了加来海峡沿岸的八门炮、塞纳河至索姆河地区的五门炮和诺曼底地区的三门炮。
  为了阻止滑翔机登陆,在“隆美尔防御地带”的开阔地竖立了许多木桩。隆美尔不怕敌军在纵深地区实施机降登陆,因为即使如此,德军能够阻止敌机降部队接近沿海地区,打通与滩头登陆部队的联系。
  D 日前夕的形势
  虽然相当迟才采取防御措施,而且由于各种原因在第七集团军防区(即敌入侵地区)又耽误了几周时间,但这些措施还是大大加强了西线的防御力量。据第八十四军估计,到五月底,它的工事修建计划只完成一半。在科唐坦半岛的东部沿海地区,支撑点和抵抗枢纽部之间还有约八百七十五码的空白地带;在奥恩河和维尔河地区则为一千三百码。在第三五二步兵师防区,只有百分之十五的掩蔽部能够防空。就是这样,这些防御工事在战斗中还是起了重要作用,第一天就阻止了美军夺取一个纵深的桥头堡。如果能早两、三个月开始构筑防御工事,形势就会大大改观。
  隆美尔曾企图对集结在英国南部的敌入侵部队实施某种进攻行动,但未成功。德空军对英的二十九次空袭中有十四次是袭击伦敦的,其余十五次中只有少数几次袭击英国南部沿海的上载港。他提出的对英国朴次茅斯和南安普敦地区空投水压水雷及开始发射V—I火箭的建议均未被最高统帅部采纳。V一I火箭的发射装置本来已作好发射准备,但希特勒想等到能保持一定的火力密度时再发射。
  德国海军陈旧的潜艇已不能起什么作用,只有派驱逐舰、大型鱼雷艇和摩托鱼雷艇实施攻击任务。两艘大型鱼雷艇在攻击一艘加拿大驱逐舰时被摧毁。在奇袭敌一次登陆演习中,摩托鱼雷艇发挥了惊人的作用,它们击沉了两艘并击毁了一艘登陆舰,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其实,摩托鱼雷艇还可以在已扫过雷的航道上再布下相当多的水雷,但可惜没有这样做。
  在将近四月底时,德军从空中侦察中发现,在英国朴次茅斯至南安普敦地区集结了估计能输送三个师兵力的舰船、登陆艇和各种战舰,在普利茅斯至布里克萨姆地区集结了能输送两个半师兵力的舰船,在法尔默思地区集结了能输送一个师兵力的舰船。最后一张有关上述情况的可靠的照片是五月二十四日拍摄的,进一步证实四月份侦察的情况属实。德国人估计,当时在英国南部海面至少已集结了能输送十六个师的舰只。此外,还拍摄了许多“桑树”人造港的照片,并被鉴定为大型的“登陆码头”。可是,在D日前的两周内,没有一架侦察机飞入英国上空侦察。
  在险恶的防御局面中唯一有利的形势是:一九四四年三月以后增调了一些装甲师和精锐师。在一九四四年初,德军总共有八百二十三辆(门)坦克、突击火炮和自行反坦克火炮,到四月底,它们的数量就激增至一千六百辆(门);到五月底,除了法国和俄国制造的坦克与火炮,总数已接近二千辆。到D日这天,西线有九个装甲师,一个机械化师(即党卫军第十七装甲步兵师)。有两个伞兵师和一个伞兵团已经作好战斗准备。防空军即将组建完毕。但在冯·伦斯德指挥系列内的五十八个师中,有三十三个是守备师或后备师,也就是说,它们的机动能力较差,仅适于执行有限的任务。
  隆美尔的总计划原则上得到了希特勒的批准,他想根据这一计划向“隆美尔防御地带”或其后方地区再增调一些师。但他的计划只实现了一部份。第三五二步兵师被调到沿海地区,接管了维尔河至奥恩河之间的西部前沿地区的防御任务。第九十一空降师(重型武器装备不足)被调到科唐坦半岛;防空军的一个团被派到贝叶地区。
  关于伞兵和装甲兵的情况传说不一。有两个伞兵师驻在布列塔尼半岛北部,只有第六伞兵团驻在科唐坦半岛西南部的莱塞-佩里埃地区。最高统帅部决定命令三个装甲师(党卫军第九、第十一和第二装甲师)进驻法国南部;决定给B 集团军群增派三个师(第二、第二十一和第一一六装甲师),并由它实施战术控制,但训练任务仍由冯·施韦彭布格负责;同时还决定将最后四个师(党卫军第一装甲师、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利尔”装甲师和党卫军第十七装甲步兵师)组成战略预备队。这是一个很糟糕的折衷方案,特别是在当时指挥机构混乱,隆美尔与冯·施韦彭布格之间意见分歧的情况下,不能指望它会奏效。冯·施韦彭布格曾亲自到最高统帅部去为他自己的意见辩解,他坚持要将装甲师配置在纵深地区,显然采纳了他的部分观点。这样,未征得隆美尔的同意就破坏了他的作战计划的核心部分。
  配属B集团军群的三个师的防区甚至也是由最高统帅部决定的,最高统帅部决定第二装甲师驻索姆河地区,第一一六装甲师驻塞纳河下游北部地区,第二十一装甲师驻奥恩河地区。结果只有第二十一装甲师驻在隆美尔认为会遭到敌军攻击的地区。隆美尔曾恳求将“利尔”装甲师和第三防空军调到奥恩河和维尔河之间的地区,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调到维尔河两岸,并在奥恩河西部地区部署一个火箭旅,但是枉费心机。如果执行隆美尔的计划,这些部队就正好部署在最利于反击敌入侵的地区,而且还可给冯·施韦彭布格留下七个装甲师作为机动突击部队。顺便提一句,隆美尔拟订的部署计划充分证明,他对敌军将在何处发动进攻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最高统帅部没有答应他的请求,于是,一九四四年六月五日,他离开位干巴黎西北四十英里的塞纳河滨的拉罗什盖荣的司令部,前往德国贝希特斯加登亲自申辩。强劲的西风正在呼啸,低云幕使空中侦察和空降登陆难以进行;因此,在德国这一方,谁也没有估计到两三天内敌军会发起入侵。
  盟军发起进攻
  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方,气象学家掌握了较准确的气象数据,为盟军最高司令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六月三日,在所有部队都登上舰船后,天气开始恶化,一股连续不断的低气压流从西穿过海峡。当时已确定六月五日为D日,但六月四日凌晨预报第二天多云,空军无法有效地采取作战行动。因此,艾森豪威尔将军决定推迟二十四小时开始战斗。星期日晚上(六月四日),气象预报人员估计雨锋已通过英吉利海峡,天气很快就会转晴,直到星期二(六月六日)上午以前,天气情况均尚可,艾森豪威尔上将信赖了这一可靠的天气预报,决定星期二实施登陆,否则至少要推迟到六月十九日。这可谓军事史上一项真正伟大的决策。
  艾森豪威尔上将有临机决断的权力,他只用几句话,入侵部队的“千军万马”便立即行动起来。盟军的指挥机构很精干,各级职责分明,胜过德军许多。但是,要掌管好各支盟军部队谈何容易,而找到最好的作战方式和挑选适当的人员参加“霸王”作战行动,也非轻而易举。从不幸的美-英-荷-澳四国最高司令部(一九四一年冬在东南亚地区成立)到北非、西西里和意大利登陆作战时的参谋机构,以至同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的前身盟军最高司令部参谋部所总结的有益的战争经验,对确定这次登陆作战的指挥体制帮助极大。同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于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五日成立,艾森豪威尔上将于同年二月十三日接任最高司令(在此以前他一直任地中海盟军最高司令)。比德尔·史密斯上将被任命为参谋长,下面还有三名负责制定计划和指挥盟军中他们本国军队的司令官,他们的分工是:蒙哥马利上将(后升元帅)任第二十一集团军群司令,负责制定地面作战计划,他的职责一直履行到最高司令将他的司令部迁驻法国时为止,时间约在D 日后九十天;利-马洛里空军中将任同盟国远征军空军司令;伯特伦·拉姆齐海军上将任同盟国远征军海军司令。
  这种很实用的组织机构促进了各级指挥的密切协作。在协作过程中发生不可避兔的矛盾时,需要依靠最高司令的军事素养及崇高威望来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联合参谋部选中艾森豪威尔上将任最高司令,也是很合适的。
  当时在英国已集结了三十八个师准备参加“霸王”作战,按照“霸王”计划,这支部队将在首批登陆后的九十天内占领法国卢瓦尔河以北和塞纳河以西至巴黎的大片地区。这次作战还将得到法国地中海沿岸登陆的配合,其规模虽小,但后来因缺乏登陆舰艇,不得不推迟到八月中旬。
  计划D日有五个突击师上陆;从西向东是:奥马尔·布莱德雷上将指挥的美第一集团军的两个前卫师在“犹他”和“奥马哈”海滩登陆,英军一个师在“哥尔德”海滩登陆;加拿大一个师在“朱诺”海滩登陆,英军另一个师在“斯华德”海滩登陆,这后三个师是登普西上将指挥的英国第二集团军的先头部队。这五个师得到装甲、防空部队以及几个突击营和别动军营的加强。与此同时,美军两个空降师将在科唐坦半岛“犹他”海滩的正后方实施空降,随后英军一个师立即在从卡昂至奥恩河下游的东部地区空降。六天之内,计划有七个多师突击上陆,尔后六天中又有五个师和若干装甲营与旅登陆。盟军空军配合登陆作战的飞机有:三千五百架重型轰炸机,二千三百架中型和轻型轰炸机,五千架战斗机。实施空降作战的还有近一千四百架部队运输机和三千三百架滑翔机。
  一支巨型舰队现在开始驶出港口和离开锚地,并开始穿越英吉利海峡。早在三百五十六年前就曾有过一支威武自豪的舰队横渡海峡寻求胜利,但却遭到了失败扫校者注:这里指的是在1589年被英国海军摧毁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四千二百六十六艘登陆舰艇排成五路双行纵队集结在朴次茅斯东南偏南三十英里的Z区。它们在两条平行的扫过雷的航道上行进,驶向五个突击登陆区。有许多拖船和其他型号的辅助舰船随伴出航,在航行途中,除了扫雷舰,它们还得到不少于七百零二艘战舰的护航,这些战舰中有:
  六艘战列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