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六月二十八日上午传来的报告说,被围在博布鲁伊斯克地区的第九集团军主力已大难临头。毋庸置疑,即使这些部队有可能突围出来,它们也不会再有任何战斗力了。同时,列彼利附近的第三集团军的掩护线又被冲垮,与北方集团军群相联系的交通线也被切断。在南面,无法指望第三装甲集团军前来救援,它的战斗力这时已削减到一个较弱的步兵军。虽然由第五装甲师和薄鸩部队(第三十九装甲军)组成的冯·绍肯集群,暂时地在鲍里索夫两侧和再往北面的别列律纳河上的断桥处阻滞了敌人的前进,然而贯彻第八号作战指令的条件已不复存在。正如中央集团军群在一份形势总结中指出的,敌人从博布鲁伊斯克和列彼利往西的行动自由已不再能阻住。向巴拉诺维齐和列彼利以西派遣新锐部队乃是当务之急。由于与陆军总部通了电话,“中央集团军群在今后行动中的主要任务”这时确定为把第四集团军安全撤回到明斯克地区。
  然而,如果为数不多的现有部队(在鲍里索夫的第五装甲师和在马里纳戈尔卡的第十二装甲师)和新调来的部队(调到巴拉诺维齐的第四装甲师和第二十八师,以及从莫洛杰奇诺以北的北方集团军群调到明斯克的第一七O 、第一三二师)要发挥最大的战略效果,就非常必要采用机动作战战术。第十二装甲师以及第四装甲师(在到达后)在明斯克以南,第五装甲师在明斯克西北要为第四集团军的撤退保持一条畅通的道路。
  六月二十八日晚,莫德尔陆军元帅接替布施陆军元帅指挥中央集团军群。莫德尔暂时仍保留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的职务,以有助于从那个地区进一步调来预备队1944年6 月28日中央集团军群战争日志。战争日志没有指明撤退的理由,也没有指明这是谁的主意。就作者所记得的,布施对这次撤退感到吃惊,他感到蒙受耻辱。蔡茨勒将军建议他与莫德尔陆军元帅讨论一下,但他以离去而回避了这次讨论。这里没有什么生病的问题。。司令官的这一调整不仅改变了战地的领导“作风”,而且也改变了中央集团军群和最高统帅部之间的关系。新任司今得到希特勒垂青,这一点很快为人们所感到。中央集团军群作战部感到十分惊讶的是,希特勒对莫德尔陆军元帅提议的所有措施都欣然同意。
  六月二十九日,有更多的苏军不断从德军防线上的巨大缺口涌入。在南部,苏军的先头部队抵达斯卢茨克。在北部,苏军在鲍里索夫和列彼利西南的宽大正面上抵达别列津纳河上游。第二集团军派了骑兵部队到斯卢茨克,力图扼守这个据点。现在它接到命令,要在这里阻住俄军的前进,并利用正在到达巴拉诺维齐的部队(第四装甲师和第二十八师)向东北突击以堵住它与明斯克以南的第九集团军之间的缺口。第十二装甲师构筑的闩止阵地(斜切阵地)得到薄鸩部队的加强,顶住了那些向马里纳戈尔卡夹攻的敌军。中央集团军群这时命令第九集团军重新与第四集团军南翼建立联系,并使用将从北方集团军群调来的二个师守住明斯克以南地区。然而,鉴于北方集团军群南翼所处的紧张局势,陆军总部暂缓调动其中的一个师——第一三二师。第四集团军继续向别列律纳河撤退,其两翼受到的敌人压力与日俱增。在北翼,冯·绍肯集群仍坚守着鲍里索夫桥头堡。苏军可能会在更北的地方渡过别列津纳河,突入第四集团军和第三装甲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向明斯克推进。考虑到这个危险,在别列津纳河西岸的第五装甲师的部队作好了向西北方向投入战斗的准备。在敌人的强大压力下,较弱的第三装甲集团军被迫再往西面撤退。第一波罗的海方面军的先头部队突过该集团军和北方集团军群之间的缺口,到达莫洛杰奇诺-波洛茨克铁路线。
  六月三十日,中央集团军群两翼的紧张局势有所减缓,但这只是暂时的。进攻第二集团军的苏军攻占了斯卢茨克。然而由于受到那里弱小的德军的顽抗,这些苏军才被牵制住,未能向巴拉诺维齐或明斯克方向扩大战果。结果,第四装甲师有可能在巴拉诺维齐不受干扰地全部下了车。在马里纳戈尔卡的第九集团军防线没有变化。从博布鲁伊斯克包围圈里向北突围的德军到达离目标一半的路程。在鲍里索夫附近进攻第四集团军北翼并向北推进的第三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快速机动部队在别列津纳河上继续遭到顽强的抵抗。一支通过别戈姆利向前推进的苏军被第五装甲师的部队赶了回去。然而另一方面,仍在别列津纳河东岸作战的第四集团军主力(第十二、第二十七军)的局势异常危急。虽然韦利尼奇-别列津诺这条主要的退路仍畅通,但是看来第四集团军不大可能在七月三日以前在别列津诺渡河完毕。
  七月一日,中央集团军群的整个形势又有很大恶化,因为第一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快速机动部队在斯托尔布齐以南从斯卢茨克向巴拉诺维齐-明斯克铁路线突击。这样,敌人在南部实施的大包围开始形成。很明显,敌人会在北部向莫洛杰奇诺发起相应的突击。第二集团军这时在巴拉诺维齐以东投入了第四装甲师和第一匈牙利骑兵师,进攻那些向斯托尔布齐运动的敌军的南翼部队。姗姗来迟的第二十八师也将参加这次进攻。在第九集团军地段上,第十二装甲师把从博布鲁伊斯克突围出来的部队集中起来,送回西面。这时第四集团军的局势越来越危急。敌军在别列津纳河西岸南北夹击,意在切断该集团军主要的退路:别列津诺-明斯克公路。只是花了很大力气才把从切尔文和切尔纳亚夫卡迂回前进的敌军阻住。在别列津纳河以东的几个德国师打回到桥头阵地,因其翼侧和背面都受到很大压力。在该集团军的左翼,鲍里索夫桥头堡在第五装甲师撤到明斯克以东地区后丢失了。第三装甲集团军按计划撤到普罗尼亚-普厉萨地段。
  中央集团军群这时和陆军总部的作战局局长豪辛格将军联系——他代表患病的蔡茨勒参谋总长——把由于俄国快速机动部队西进引起整个形势转危的情况告诉了他,也把在明斯克地区作战的第九和第四集团军不可避免的结局告诉了他。这两个集团军通过斯托尔布齐和莫洛杰奇诺的后方交通线受到了威胁,使原先的希望即仍能通过明斯克向它们增派援军成了泡影。第一七○师只得在莫洛杰奇诺下车。
  七月二日,第一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快速机动部队如预期的那样到达巴拉诺维齐-明斯克铁路线上的斯托尔布齐。同时第三白俄罗斯方面的先头部队到达维尔纳-明斯克铁路线上的莫洛杰奇诺和斯尔贡。显而易见,俄军企图堵住明斯克以西纳利博克森林区南北的两个狭窄通道。如果德军要拉回仍在明斯克地区作战的第九和第四集团军的部队,并重建一条连贯的防线,那么保持这些通道的畅通就极为重要。为了对付这个危险,莫德尔陆军元帅决定不顾明斯克地区的局势,把他仅有的几个尚能作战的师投入进去,以把明斯克西南及西北的敌军逐回,以此重新打开通道。第二集团军受命继续以第四装甲师攻打斯托尔布齐。第九集团军受命把第十二装甲师从前线撤到明斯克东南,进而西攻斯托尔布齐。第五装甲师随同第四集团军向明斯克以北展开并向西北推进,以打通明斯克-莫洛杰奇诺铁路。
  但是在这同一天,陆军总部接到报告,说第四集团军尚能作战的部队现在已无望到达明斯克地区。交通线已被切断,增派援军也不再能影响明斯克战役。报告继续说,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理由继续把明斯克作为据点固守。如果要使保持巴拉诺维齐和莫洛杰奇诺通道畅通的行动有任何成功的希望,就急需调来增援部队。希特勒在听了作战局局长的汇报后同意莫德尔的建议,并批准了他已采取的措施。
  七月三日,随着俄军收复明斯克,白俄罗斯战役进入最后阶段。这一天,俄军在该城东南突破德军仍在坚守的薄弱防线,接着几乎同时从东面和南面进入明斯克。这样,第一、第三白俄罗斯方面军就合围了第四集团军主力,后者仍在力图打回别列津纳河彼岸。
  中央集团军群把它仍掌握的三个装甲师都投进去了,因而仍在明斯克以南战斗的第九、第四集团军的部队才得以在斯托尔布齐退过涅曼河,沿着从明斯克到莫洛杰奇诺的公路退却,路上收容了成千名散兵游勇。一支由原先被陷在博布鲁伊斯克的第九集团军所属部队组成的战役集群,设法到达了汉曼河西岸斯托尔布齐西北。这个集群的中坚是第二十装甲师的部队。第三装甲集团军第九军,在帕拉菲亚诺沃以北抵御从格卢博科耶前来的第一波罗的海方面军的部队。北方集团军群南翼的防线,这时从德维纳河以南波洛茨克以西成弧形弯向后方。在该南翼那边有一个缺口,敌军正通过这个缺口向西运动。波洛茨克已三面受到第一波罗的海方面军部队的威胁。
  尽管如此,希特勒仍然拒不批准撤出波洛茨克据点。他相信从那里发起行动,就可以改变中央集团军群的命运。七月一日,他命令北方集团军群向西南方向进攻。由于只能有两个师执行这一命令,有关的人都认为这是办不到的而拒绝执行。莫德尔宣称,在他看来,不作“这种徒劳的试验”更好。北方集团军群对这一命令激烈的违抗导致了不久以后其司令的撤换,由弗里斯纳将军接替林德曼将军。只是到了七月二日至兰日的夜间,希特勒才最后被豪辛格将军说服,认识到他的计划是无法执行的。这时他才同意撤出波洛茨克。
  尔后几天里,德军在明斯克地区那些仍与敌军接触并在纳利博克森林区两侧为优势敌军所紧追不舍的弱小部队撤向巴拉诺维齐和莫洛杰奇诺。在那里,德军调来并投入了新锐部队,结果重新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第四集团军被围的部队渡过别列津纳河,继续向西退却,甩掉敌人,打到明斯克以南。在这一“移动的包围圈”里,第十二和第二十七两个军没有成为乌合之众。但是对干第四集团军这些残存部队这种努力自救的英勇举动,中央集团军群所能给予的支援只是空运数量有限的补给。最后一批补给是七月五日空运到明斯克东南的斯米洛维奇。但这以后,已不能再空运补给了,一则因为这时德国空军被迫把机场向后移至更西的地方,二则运输机得不到足够的战斗机掩护。一九四四年七月八日,第十二军代理军长下令放下武器,因为弹药、燃料的奇缺使其士兵的战斗力降到了零,其中有许多是散兵游勇。在这种情况下,鉴于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太长,再作抵抗也是徒劳的。
  小结》》
  苏联的官方报道说,一九四四年七月三日第一波罗的海方面军以及第一、第二、第三白俄罗斯方面军的战略性作战行动的第一阶段以收复明斯克而结束。这样,俄军的夏季攻势获得了它的第一个目标:解放白俄罗斯。同时,它把德军防线撕了个大缺口。中央集团军群这时只有八个分散的师,却要在一条长达二百多英里的防线上对付俄军一百一十六个步兵师、六个骑兵师、十六个机械化步兵旅和四十二个装甲旅。几天以后,遵照俄军最高统帅部七月四日发出的把攻势推移过旧俄波边界的命令,俄军诸“方面军”又向前推进。在北面,它们取道莫洛杰奇诺向维尔纳推进;在南面,则经由巴拉诺维齐向布列斯特推进。
  如果我们试图对主宰历时十四天的“白俄罗斯战役”的结果的决定性因素作一总结,那么首要的因素无疑是俄国人能够在攻势中投入强大的兵力。“在一九四四年夏季,俄军在数量、物资和装备上——包括空中——占有如此大的优势,以致它们的行动一点不受限制,也无需精打细算。”这样俄军就能够在宽大正面上同时在多处发动进攻,同时还可以集中兵力攻打那些为取得攻势的深远目标而首先需要摧毁的德军防线。在北部,它们的目的是占领第聂伯河和德维纳河之间的狭长地带,从而开辟通往明斯克和别列津纳河上游的道路。在南部,它们的首要目标是攻取博布鲁伊斯克这个组成德军防线的别列津纳河上的坚固据点,并开辟西通明斯克和巴拉诺维齐的道路。在这两种情况下,留作准备实施纵深作战的快速机动部队从一开始就如此强大,因此担任攻势先头突击的第一、第三白俄罗斯方面军,便可让其相邻的两翼部队继续向巴拉诺维齐和莫洛杰奇诺推进而不会削弱对明斯克的军事行动。俄军快速机动部队的速度超过德军,因此它们不断能赶上、切断、包围那些退却的德军,而且还常常围歼它们。这些德军大部分只能步行。这样,由于敌人有条件不受约束地使用兵力,他能左右事态的发展使德军指挥官听其摆布。德军采取的反措施与俄军攻势的兵力、气势和战略目标完全不相称,也跟不上迅速发展的形势,这就使情况更为严重。
  在这一方面,我们只需回顾一下中央集团军群从一开始指挥军事行动就遇到的困难条件:首先,拉得过长的战线和可用以防守它的部队之间严重不成比例。这意味着防守战线的兵力必然不足,而且也不可能会有任何纵深防御;其次,在防线附近缺乏足够的预备队(只有一个装甲师和三个步兵师);再次,希特勒坚持建立据点。为此,又得调去六个师。这六个师不能用于机动作战,也就根本没有战术预备队;最后是德国空军的巨大弱点,其行动还受到燃料短缺的进一步限制;这一切已是够坏的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极大地影响战斗的实施,可是希特勒发布的指令把事情弄得更糟,他的指令把中央集团军群栓在主要防线的固守上。同时他直截了当地禁止它们准备万不得已时退守的后方阵地,这就不可能进行一场机动防御战。
  俄军以巨大的优势兵力发动了攻势,但德军最高统帅部对这种危险却估计不足,这竟成了它对敌人总估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这种估计不足的原因很多,特别是它那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