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奇诺防线的守备部队,除了那些平时驻扎在营房里并负责管理维修防御工事的常备部队之外,紧急情况下还可得到动员起来的后备役人员的补充。这些后备役人员主要是来自防线附近地区的边民。鲁道夫便是其中之一,因而他也显得比常备军的下级官兵老成得多。
  “我们第一次进驻马奇诺防线是在1936 年莱茵兰危机的时候,”鲁道夫缓缓道来,“那时防线还未竣工,到处都在漏水,没有取暖设备,也没有什么照明设施。不过,我们的情绪高昂乐观,忍受了这样的条件,并且很快就把自己当成同正规军一样的精锐部队。我们虽然没有受过正规训练,但毕竟还是法国人,具有强烈而朴素的爱国热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
  鲁道夫深深地吸了一口烟,接着说:“莱茵兰危机过后,我们被遣散回家。1938 年4、5 月,在德国占领奥地利之际,马奇诺防线又一次处于全面戒备状态。9 月,出现了捷克斯洛伐克危机,我们后备役人员又被召回防线,不过,这几次在防线呆得时间都不算长。”
  “算起来,这一次你们呆了很久吧?”比尔同情地问道。
  “是啊,足足7 个月了。从去年8 月24 日起,马奇诺防线进入全面战备状态,后备役军人和正在度假的军人都被召回部队,妇女、儿童也撤离了。当时我们以为又会做成一次慕尼黑式的交易,我们的家小很快就能回来团聚。没想到。。”
  “我觉得你们防线的军事设施很不错,但生活条件差。在这种简陋的环境中长时间生活是难以想象的。我不明白,设计人员为什么没想到守备部队文化生活上的需要。既然能耗资巨万修建规模如此宏大的堡垒,为什么就不能再添点钱使士兵的膳食和休息条件舒适一点呢?这是完全值得的。”比尔越说越兴奋,“我认为,宿舍的墙壁和天花板应该刷上油漆,墙上应该挂些图画,地板上还应该铺上些防潮的地毯。。”
  “老弟,问题不在这里。”
  比尔一愣,他一直以为鲁道夫情绪低落是防线内枯燥无聊的生活所造成的。
  “你没发现在这里担任守备任务的都是精兵强将吗?士兵大都有一定技术专长,而且身强力壮年纪轻,他们为自己和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他们精诚团结,愿为祖国献身,我敢说物质条件差并未影响我们的战斗力或士气。”
  “那么,你们为什么事不开心呢?”
  鲁道夫的眼睛望着遥远的地方,若有所思地说:“是我们目前这种静观坐等的状态。法军整整67 个师,面对的只是德军19 个没有坦克、力量薄弱的架子师。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是啊,为修建筑垒屏障我们花去数十亿法郎,我们怎能把希望寄托在进攻作战之上呢?离开筑垒屏障去冒险进攻,在有些人看来,岂不是发疯吗?”鲁道夫的声音突然放低了:“问题是,如果德国人避开马奇诺防线向我们进攻怎么办?”
  比尔为之一震,是啊,这种可怕的前景,在英国远证军中从未听说过。看来,直接为祖国而战和间接为祖国而战是有些不同。
  想到鲁道夫的一席话,比尔心中沉甸甸的。一旦德军突入法国纵深,这场战争就要无限期地打下去了。。比尔眼前浮现出慈爱的母亲,还有他心爱的奥古斯塔。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都要竭尽全力保护我的奥古斯塔,他这样想着。
  还不到日出的时候,天刚有点蒙蒙亮,大地弥漫着破晓时的清新空气。驻防亚琛地区的德军司令部值班参谋正在打盹儿。突然,电话铃声大作,值班参谋一个机灵,定了定神,懒洋洋地抓起话筒:“喂,哪里。”是柏林的电话!他急忙站起身,向窗外望了望,然后大声说道:“报告长官,我们这里有点薄雾,可是太阳已经要出来了,据气象预报说,明天还是个晴天。”
  值班参谋放下电话,看了一眼日历:1940 年5 月9 日,他暗自思忖,今天是什么日子?元首为什么突然对我们这边的天气发生兴趣?他捶了捶脑袋,摇了摇头,唉,这种事不该我们这种小人物关心。
  在柏林总理府,海军副官普特卡默向希特勒复述了电话内容。希特勒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说:“好,那么我们可以开始了。通知三军指挥部,关于最后开战,最晚不迟于今晚9 点30 分以前发布命令。”
  “是!”副官转身走了出去。希特勒伸手按动电铃,一名女秘书闪身进来:“元首有何吩咐?”
  “你们几个清点一下物品,装好旅行袋,准备长期旅行。”几个面容姣好、头脑简单的女秘书一边收拾行装,一边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元首这次要去哪儿呢?”
  “不知道啊。元首的行踪向来是保密的。”
  “可是,他竟然对我们也不说吗?”“大概去访问奥斯陆,那里纳粹党当局已经拟定盛大的欢迎元首的计划。”
  “这有什么可保密的,”一个女秘书一撇嘴,“报界早已吵吵得沸沸扬扬了。”
  当天下午,希特勒带着下属驱车出柏林,向正北的施塔肯机场驶去。可是,这支车队绕过了施塔肯,开向芬肯克鲁格的小火车站,这是个有名的旅游列车始发站。希特勒的专列正在这里等侯他们。
  下午4 点38 分,专列发车,驶向北边的汉堡。黄昏之后,火车开进了哈格诺乡村的小车站。当火车又开动时,即使那些闷在葫芦里的人们也看得出火车不再向北开了。大约9 点,火车停在汉诺威郊外。电话接通后,波茨坦附近的空军司令部报告了最近的天气预报:天气晴朗。
  希特勒紧绷的嘴唇松动了一下:“很好!马上给各军区发出作战密码——‘但泽’。”晚餐后,希特勒早早地躺在了床上。火车有节奏地“咣啷咣啷”晃动着,希特勒的思绪飞向即将开战的西线战场。他一小时一小时地凝视着车窗外面,盯着那有可能酿成大雾的暮霭。“黄色方案”的胜利首先取决于德国空军的攻击力量,而大雾则是空军的大敌。
  真不容易啊!“黄色方案”终于讨诸实施了。由于他那些陆军将领们的怯懦和愚蠢以及恶劣的气候条件、他的“黄色方案”足足延误了7 个月之久。
  早在上一年9 月12 日晚上,波兰战事尚未见分晓,希特勒就向他的私人顾问施蒙特上校透露,一打败波兰,他就转过头来攻打西方。没想到陆军却自行其事,竟于1939 年9 月中旬发出一道命令,把绝大多数参加战斗的师从波兰撤回,并让士兵复员。希特勒听说此事,气得大叫:“我们要攻打西线,我们今年10 月就要打!”接着,希特勒要求他宠信的工程师弗里茨·托特在西部找一个合适的永久性大本营地点,作为他指挥西部战场的指挥所。最后,大本营地点选定在缨恩斯特莱菲尔附近——此刻列车正向那里开进。
  9 月27 日,波兰败局已定,希特勒回到柏林总理府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公开表露了自己的下一步打算:由于德国在武器装备和兵员方面的优势是暂时的,因此必须在1939 年年底以前进攻法国,而且跟1914 年一样,必须通过比利时境内,至少通过荷兰南端发动进攻。他命令陆军总司令冯·勃劳希契确定一个德国军事集结完成的最早日期。“我不害怕马奇诺防线。”他特意补充了一句。
  令希特勒气恼的是,尽管海军和空军毫无异议地接受了他的意见,但是陆军首脑却反对进攻西线的想法,他们一直在消极怠工,并且提出种种反对意见,一会儿说陆军没有为新的战役作好准备,一会儿又说即使西方国家立即入侵比利时,他们也不赞同发动这样一种进攻。再看看他们敷衍了事匆忙提出的那个“黄色方案”吧,完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施利芬计划的翻版:冯·包克将军的B 集团军群担任主攻,经荷兰进入比利时北部,从正面歼灭预计可能在那里遭遇的英法联军;伦斯德将军的A 集团军群在中央发起辅助进攻,负责保障B 集团军群的左翼,并向那慕尔与色当之间的缪斯河进发;C集团军群防守从卢森堡边界至瑞士的齐格菲防线,进攻目标为海峡海岸。
  听着凯特尔摇头晃脑地读完这份计划,希特勒对这些陆军长官们一点儿没客气,他尖酸地说:“想不到堂堂陆军总部,竟然制定不出一个像样的计划,还要去重弹20 多年前的老调!”
  当时,在希特勒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以装甲兵力先锋,径直挺进到缪斯河、阿拉斯及亚眠之间的海岸,对英法联军形成大包围圈。他知道这一带是坦克施展威力的最好地方。可是再向北,地形便不适于坦克行动,这是希特勒所担心的。亏得陆军中还有一位才智过人的军事家——A 集团军群的参谋长冯·曼施泰因将军,他亲自同希特勒面谈,陈述了自己的意见:以B 集团军群从右翼进攻低地国家,将英法联军预备队引向北部。然后,A 集团军群避开马奇诺防线,以强大的装甲兵力从左翼通过阿登发起主攻,直逼英吉利海峡,切断比利时境内的敌军主力。这个想法同希特勒的打算不谋而合,但是更为具体,更加可行。
  计划确定下来了,时间一晃也到了来年春天。在此期间,又发生了暗杀希特勒事件、入侵西欧的计划泄露以及不利的天气等情况。致使“黄色方案”一推再推达17 次之多。
  在此期间,希特勒真是捏了一把汗。德军忙于东线及挪威战事,“西部壁垒”形同虚设,不堪一击。屯积在马奇诺防线后面的英法联军如果在这时越过边界,向齐格菲防线发动大规模进攻,德军必败无疑!况且,英国在法国的力量也日益增强,希特勒一直认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英国职业军队的一个师,足抵得上法国的三四个师。
  庆幸的是,希特勒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迄今为止,西部战线一枪未放。双方都只是用高音喇叭互相喊叫,都企图让对方明白,他们的行动是怎样的徒劳无益,他们的政府是怎样的愚不可及。德军严格遵守元首的指示,不许向法国领土开火,不许在边境上空飞行,尤其避免激怒英国的公众舆论。
  想起自己遇到的这一次次险情,希特勒竟沾沾自喜起来。你们不开第一枪吗?那么好吧,今天我可不客气了。
  在列车的晃动中,在洋洋自得中,希特勒睡着了。没过多久,列车猛地一晃,把希特勒惊醒,到站了。他抬手看表,表针指向凌晨4 点25 分。这里离西部前线只有30 英里。车站上一队军用轿车正在灰濛濛的晨曦中等候着。
  希特勒及其随行人员乘车穿过几个小村庄,村里的路标都换成了黄色牌子,上面标着军用符号。一路上大家都沉默不语,气氛异常凝重。只有一次希特勒打破了沉寂,他把脸转向坐在一边的空军副官冯·贝罗少校,问道:“空军是否考虑到西线的日出时间比柏林要晚几分钟?”希特勒仍放心不下“黄色方案”的开局一仗。
  “请放心,元首,空军当然会考虑到这些问题的。”贝罗安慰道。
  不久,乡村小路开始往山坡上延伸。走过一片稀疏的灌木林,车队停下了,希特勒拖着僵硬的双腿爬了出来。他的战地司令部由山坡上的一个防空阵地改建加固而成,附近村庄的村民已经疏散一主,民房供他的下属使用。
  此刻天已大亮,鸟儿在林中鸣叫,初升的太阳慢慢地给乡村大地披上了霞光。希特勒站在暗堡外面,心中暗喜:果然是一个晴天,从山谷中和山坡上两条主要道路上传来了西进的卡车队低沉的隆隆声,一名副官看了一眼手表:5 点35 分,紧接着,远处响起重炮声,声音越来越大;身背后传来飞机引擎的轰鸣声,一架架德国战斗机和轰炸机呼啸着向西方飞去。。
  第二章无法遏止的失败
  “丘吉尔先生,清醒醒!有重要情况。”
  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头天晚上处理繁重的公事直至深夜,刚睡下不久便被一阵急切的呼声唤醒。透过海军大厦公寓的窗帘,可以看出天色已微明。
  “什么事?”丘吉尔问。
  “10 分钟前,德国发动袭击,荷兰和比利时同时遭到侵犯,法国北部机场也遭到德机大规模主袭。”丘吉尔的首席私人秘书埃里克·西尔汇报说。
  “情况确切吗?是否仅是荷兰一国遭到入侵?”丘吉尔不相信曾多次拒绝英法联军援助的中立国比利时也会这么快被卷入战争。
  “绝对准确。我们已同法国大使夏尔·科尔宾通过话,他说荷、比两国都遭到进犯,估计卢森堡和法国也是这场闪电战的目标。比利时政府已要求盟国援助。”
  “知道了。还有什么情报请立即送来。”
  不一会儿,装着电讯电报的信盒络绎不绝地从海军部、陆军部和外交部送了过来。丘吉尔点燃了雪茄烟,专心致志地看着,思考着。
  一小时后,在法国集结待命的英法联军按照战前制定的“D”计划,火速前往比利时,准备在代尔和缨斯两河沿岸从安特卫普至梅济埃尔的主要防线上组织防御。该计划是针对“施里芬计划”拟定的,它假设德国的大规模进攻将沿着传统的入侵路线穿过比利时平原展开。因此,“D”计划以马奇诺防线力轴心,把包括英国远征军在内的一大半精锐部队投放到比利时中部,仅以科拉普将军指挥的第9 集团军防守缨斯河西岸至那慕尔一线,即地势险恶的阿登地区之后的地域。据盟军统帅部称,该计划的长处是确保比利时能采取合作行动,并为盟军作战力量增添了16 个比利时师。
  令人奇怪的是,英法联军驰往比利时途中,为什么没有遇到德机的狂轰滥炸?难道德国人在取道比利时发动进攻时,不怕迎头遇上强大的英法联军吗?翻看着情报的丘吉尔不免心生疑虑。
  “铃——”,电话铃响了,丘吉尔伸手拿起话筒。
  “喂,爸爸,是我,伦道夫。”话筒里传来正在服兵役的儿子的声音,“广播里说从北海到莱茵河有大批的德军向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袭来。是真的吗?发生了什么事?”
  “一点不错,”丘吉尔回答,“德军正涌入低地国家,但是英法军队已前去应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