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046、锦衣当国 作者:特别白(起点vip2012.1.11完结)-第7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黑暗之中的搏杀容易误伤,容易造成溃乱,往往稍微接触,双方就会回收。

    夜里的平壤长,厮杀声在某处传来,又是迅速的平息下去,但全城的人都没有休息好,所有的兵马都在准备。

    第二天一早,这个日子没什么人去关注,倭国用的也是大明历法,现在双方都应该是临近春节了,平时都是喜气洋洋的气氛,但这时候谁还顾得了这个。

    “大人,倭寇兵马已经大开东门,大军出城溃逃了”

    天刚蒙蒙亮,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睡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李如松就接到了急报,也谈不上休息,一干人实际上都是穿着盔甲在帅帐中等待消息,李如柏和李如松在中军,其余各将都是在自己的营中看着,传令兵在帅帐周围等待消息

    “跑了,大哥,咱们现在就把骑兵都撒出去追击,大功啊,大功啊”

    听到这个消息,裹着一身熊皮大氅的李如柏几乎是跳了起来,在那里兴高采烈的喊道,帅帐之中,越级下令这是大忌,不过李家一言堂,大家也都明白怎么回事。

    李如松眉头皱起来,没好气的骂了一句:

    “追个球,这种顺风仗,你们养的那些儿郎肯定是盯着财货和首级,还追击,怕不是追出乱子来,传我将令,即刻全城总攻,将倭寇残敌赶出城外”

    “大哥,那城外的追击难道就不做了”

    “昨日已经安排了李宁和查大受去做,你不必多言”

    将令从中军传递到各处需要时间,特别是平壤城内地形复杂,街道狭窄,这更是耽误时间,不过阳光出现在天际的时候,总攻开始了。

    平壤城内猛地沸腾了起来,驻扎在各处的明军向昨夜就已经确定好位置的倭寇工事开始攻击。

    不过这个沸腾是单方面的,大多数的攻击都是落空了,因为倭寇工事和营地大都是空了,各处的明军兵马分散,到这个地步反倒是不敢继续追击了。

    倭寇兵马退兵,现在倭寇兵马的大队正在汇集,而分散在各处的明军力量却不集中,不管是昨晚的安排,还是因为街道房屋的阻隔倒是分散,各处的人不敢乱动,急忙回报等待指示,对这个应对也有定策。

    李如松立刻是传令各队向平壤城内几个空旷地带集兵,然后再次向前,激战马上又是发生,城中心的钟鼓楼,双方大队相遇了。

    和昨日在城门洞处的争夺不同,在这个区域倭寇兵马十分顽强,而且战术也是对头,占据了优势地形的近千铁炮兵开火近三轮,然后从容撤去,明军的弓箭扫射,却被对方躲在建筑物和用门板临时做成的木盾挡下。

    这时对战的队伍,身穿甲胄,手中拿着长刀长枪还有弓箭的武士数量众多,与足轻的比例也是高过了昨日许多。

    城内战斗,祖承训的意见很关键,明军也是将步卒推了上来,昨日在城门处争夺的时候,各家的家丁精锐还知道上前,今日不是这样的激战局面,他们反倒是没了那劲头,反倒是将步卒推到前面去。

    辽镇的这等步卒说起来也未必比那足轻强,甚至还有所不如,何况对方这次是武士为主,气势一下子被压了下来。

    “入他娘,那个孙子说倭寇没有弓箭,还说只有朝鲜奸细才用”

    有军将在人群中大骂,倭寇也有弓箭,在这样面对面的战斗中杀伤当真是不小,让明军没有想到的是,倭寇的弓箭是大弓,箭不长,射不远,但箭头大而且重,射中之后,创口不小,人会流血失去战斗力,这实际上和女真人的弓箭颇有相似的地方。

    “拉炮上来,拉炮上来”

    几次进攻反倒是被倭寇打了个头破血流,明军各把总千总也不愿意干耗了,左右是有大炮,而且从三江匠坊买来的那些三斤炮和六斤炮有铁轮炮架,拖拽起来也是容易的很,弄过来轰他娘的。

    在东门那边,倭寇大军已经是一队队的出门了,本来倭寇军队行军的规制是足轻居中,铁炮兵行走两翼,因为铁炮兵要随时舞动火绳,保持火头燃烧,队列需要的空间比较大,而武士则是作为一级级的头目夹杂在队伍中,这次却略有不同,铁炮兵依旧在外围,武士没有在队伍中,而是在铁炮兵也足轻之间,武士们习惯在武器上彰显和足轻的不同,有的拿着野太刀,也有的是十字枪,但现在差不多都是换上了长矛,倭寇的队伍每两千人一队,都是出门急行。

    昨日小西行长把第三军团派来的久野重胜部推出去送死,今日撤军却没有做类似的事情,倭寇侵朝军团中,有的军团全是一个大名所属的军队,有的军团则是几个大名所属军队的集合体,第一军团就是如此。

    撤军前有马晴信等几个人都已经做好了火并的准备,如果你小西行长安排我们断后送死,那就要刀剑上见个真章,不过小西行长在这一次的安排却是颇为妥当,断后的兵马是他的精锐本部,他率队走在中间,唯一的要求是各军的大筒和铁炮都要集中使用,他既然这么做,下面各个将领也没有异议。

    众人都是久经战阵的,也不会天真自大的以为,城内打完之后,明军城外就没有伏击,可昨日明军的大炮和冲击的场面太过震撼人心,更不要说连人数上都是有优势,众人知道在城内更是死路一条,尽快走。

    朝鲜各个道德大小并不比倭国的各个藩国大多少,越过大同江就是黄海道所在,到了那边,不光是有第三军团的接应,驻扎在朝鲜京畿道的主力军团赶过来也就是两天不到的时间,这个规模的明军去了不是问题。

    但能不能安然脱离,还是要看能不能过已经封冻的大同江,在大同江的北岸,有朝鲜这地方难得的平坦地域。

    能看到蜿蜒的大同江的时候,也可能到奔驰在大军远处的骑兵了,和倭寇军将的预料一样,明军的马队追过来了。

    “铁炮队检查铁炮旗本队戒备各队维持队伍,千万不要溃散。”

    骑马的传令兵不断的奔走在各队之间,传达着军团长的命令,铁炮兵们放慢了脚步,但更内圈的武士们却没有,足轻自然也看到了跟着大队一起奔驰并且逐渐靠近的明军马队,他们有些慌乱,但武士们都在外围,行军行动的过程中差不多是将足轻们包了起来,控制住足轻们不能乱动,而且在这样的队形位置,那就是在最外围接敌,有人顶在前面,有人奋勇当先,足轻们也是稳住。

    大同江一片,地形变的平坦宽广起来,能看到明军的马队开始转向,双方都在行进中,马队冲击以步卒为主的队列,这就是伏击,如此大的阵列已经来不及整队列阵,如果要列阵接敌,队形变动被敌人冲进来的话,会更加容易崩溃。

    明军的骑兵越靠越近,已经能听到军将们在齐声的大吼:

    “。。。。。。。只有命令之后才能下马,不然军法行事。。。。。。”

    “。。。。。。列队向前。。。。。。”“。。。。。。弓箭。。。。。。”

    铁炮兵们都开始猛吹火绳,让火头保持住,小心谨慎的人也已经用通条夯实了火药,几个队的武士都已经停下了脚步,小西行长的本阵有旗帜急速的挥动。

    马队冲击行进中的纵队,最有效果的位置就是队伍的中段。拦腰截断,整个队伍都有可能溃散,明军的马队正是对准这个方向,这个判断明军能下,倭寇也知道,在中段有两队倭寇兵马突然转向,朝着明军的马队正面迎上来。

正文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不是那么好打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不是那么好打

    李宁和查大受率领了差不多五千骑过来拦截,李如柏在得到倭寇全军出城的消息时候说要投入全部的力量追击,实际上,现在这五千骑已经是投入了这次军中马队的近六成,为了保险,其中大多是李家的家兵。

    祖承训的失败是轻敌冒进,只要重视起来,击败倭寇那就是砍瓜切菜一般,从跨过鸭绿江之后,明军上下都有这个印象,毕竟土寨和平壤城的大小战斗证明了这一点。

    敌人逃跑,半路截击,这是最容易取得战果立下大功的机会,李宁和查大受都是信心满满,决定要打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从跟随大队到直冲对方的过程,一切都是顺利无比,只是预想中的溃散没有出现,倭寇的反倒是分出两队兵马直接迎了上来。

    “螳臂挡车,不自量力”

    查大受倒是看过几本书的,在马上就豪兴大发的这么评价,同时加快了坐骑的速度,让马匹冲起来,第一下的接触一定要快,要不然冲击的效果就会差很多。

    迎上来的两队倭寇虽然是步卒居多,可毕竟也是军队,刀枪无眼,双方交错的时候也会有死伤,对骑兵的冲击也是阻碍。

    而且这些倭寇前面明显是所谓的铁炮队,现在骑兵在这个方向,想要调整已经不太可能,前面不管是什么都要硬冲过去,彻底的将对方冲垮,可冲出来迎上的这两队脱离在倭寇大队之外,打散了他们,并没有什么效果。

    “冲冲”

    军将们都在声嘶力竭的大吼,不少人喊归喊,可坐骑的速度却降了下来,他们降速,其他人也不是傻子,自然也跟着慢了下来,不过前面也有速度提起来的,也有一并上前冲的,倭寇对面迎出来的步卒固然散乱,可马队也渐渐的凌乱起来。

    铁炮次第打响,这次的铁炮可不是昨日城外的那一百支,数量更多,密度也更高,或许是明知道自己出来送死,豁出来的决死之气却让射击稳定了很多。

    一阵火器轰鸣,冲在前头的人惨叫着落地,后面本就是三心二意,跟上来的人不多,骑兵的先头一下子单薄起来。

    但骑兵毕竟是冲起来了,步卒还是抵挡不住,铁炮的射击不过是延缓了下冲击的势头,铁炮兵射击完毕,立刻四散跑开,很多听着长枪的武士也是胆寒,下意识的后退闪避,足轻们更是不必说。

    可也有悍勇之人拿着长枪快步迎了上去,眼下这局面左右是个死了,不如大胆的搏一搏,也有人那真是纯粹的热血上头。

    铁炮射击打慢了队伍,这大吼着冲上来的武士和足轻却也让马上的辽镇骑兵下意识闪避,高速行进中,就算对方拿着家什不动,自己这么直接撞上去也是够瞧的,少不得要闪避闪避。。。。。。

    本就单薄的骑兵阵型在这样的闪避后就没有了效力,倭寇这迎出来的两队人马的溃散,无形中也是消解了部分骑兵的冲击力。

    固然有人仰马翻,血花四溅的死伤,可也有马上马下,彼此拿着武器厮杀的缠斗,场面居然就这么胶着了下来。

    骑兵的速度优势消失,剩下的也就是居高临下的砍杀了,但居高临下,却也有个行动不便的坏处,能够迎着骑兵冲上来的步卒的确都是精锐,短暂的胶着之后,刚才溃散掉的武士和足轻重新又是聚拢过来。

    “动起来,动起来,不要和他们缠斗”

    这样的局面,李宁和查大受也是知道不对,拼命的调集部下运动起来冲杀,倒是祖承训那一小队打的很是不错,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冲的不快,就是在外围骑马射箭,骑射自然没什么准头可言,可倭寇的队形颇为密集,只管射过去,准有杀伤,等确定将某一处杀伤溃散之后,祖承训这边也是敢于冲杀,溃散之后,敌人没了防备,杀过去也是容易的很。

    可大局面下,明军的马队却是陷入了胶着之中,而倭寇在这两队出击人马的后阵,开始有大队汇集,铁炮还有两人怀抱的大筒都是拿了上来,更多的武士汇集在火器队伍之后,倭寇的阵列也是森然。

    冲过来的明军骑兵中已经有人冲过了那两队人的阻截,这次倭寇汇聚的铁炮队伍已经可以形成足够的火力了。

    铁炮轰鸣,冲近的骑兵从马上栽下,那双人怀抱的大筒在五十步左右的范围内虽然没有什么准头,可打出的铁砂碎石也能伤人。

    “转,转过去”

    李宁和查大受都是受不了这个伤亡了,这次出击的骑兵老底子非常多,损耗一点也是心疼,占领了平壤城这就已经是大功,城内城外的斩获已经是不少,就算是方才的冲击,千把首级也是到手了,何必这么拼死,而且看倭寇这个整备的状态,真要硬冲上去的话,损失恐怕要很大。

    没有人具体下这个命令,但前面的骑马开始远离倭寇的阵列,没有人愿意去白白送死,大队人马也都是跟着远离。

    倭寇刚刚停滞下来的行进又是启动,这次的明军骑兵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兜起圈子,拉开距离对倭寇的队伍进行冲击,倭寇这支军队的反击也让明军警惕,昨日的战斗有昨日战斗的情况,在倭寇的队伍面前,想要做到摧枯拉朽并不是那么容易,战争就是战争,这个是要死人的。

    没有了骑兵队的骚扰,倭寇大队的速度慢慢又是加快起来,方才的战斗,倒是让倭寇的铁炮队勇气增添不少,每次骑兵略有靠近,他们就立刻进入射击的准备。

    僵持了一段时间,倭寇步卒前锋开始渡过大同江面,江面倒是冻的厚实,可在这样的情况下,骑兵没有办法继续追了,江面覆盖着雪层,但雪下可能会有冰缝,而且从江边下去,适合的地形也不多。

    江对面,隐隐约约能看到兵马的影子,对方也有人来接应了,从追击到现在,明军的骑兵大队一直没有停止运动,在冰天雪地之下,许多马匹都已经跑出了汗,显露疲惫的神色,也要停下休息了。

    “没用的东西,脑袋带回来不到一千五,自家人折损了七百”

    平壤城中的贵人府邸,已经成了明军的中枢所在,李如柏在李宁和查大受面前暴跳如雷,脸色铁青的喝骂不停。

    这也是李宁是李如松的亲信,查大受在辽西这边也算是有体面身份的人物了,要不然李如柏恐怕早就要动手抽打了,李如松脸色也不好看,他们手里老底子的家兵亲卫,现在可以说是死一个少一个,想要再补,怎么说也要五年,实在是麻烦的很,但李如松倒还是冷静,在那里粗声说道:

    “也怪不得他们,打仗就要死人,难道你想着咱们死一两个,倭寇死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