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镜中世界-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二战前,英法等老牌强国已经把世界资源瓜分完毕,而新兴的强国德国被剥
夺了最后一点生存空间。在这种情形下,德国不得不用武力从蛋糕上切下一块。
我们并不想为这种行为涂脂抹粉,但这是一个民族正常的反应,即使英国法国美
国处在同样的环境下,也会这样做的。坦白说吧,二战最多只能判定为:以邪恶
对抗邪恶。至于宽容、和平、忍让这些美德只是圣经上的虚言――不,只是新约
上的内容,而旧约上则明明白白地记载着各民族的仇杀,连上帝也曾多次授意对
异教徒的屠城呢。

    常有人拿我国与日本相比,这是不恰当的。日本在二战中犯有反人类罪,有
南京大屠杀和731 细菌部队。但德国人的良心是清白的,我们的唯一罪过是战败
了。但在绅士的决斗中,即使失败者也理应得到对方的尊重。(注十三)

    今天,有那么一些人喋喋不休地让德国人道歉,就像讨厌的蚊蝇。不,我们
已经不想道歉了,我们对频频道歉已经反胃了。请问:马其顿人和蒙古人为亚历
山大和成吉思汗道歉了吗?新大陆移民们为屠杀印弟安人、玛雅人和澳洲原住民
道歉了吗?是否准备把美洲澳洲还给原主人,抑或同德国平分?美国为奴役黑人
道歉了吗?庆幸的是,德国由于兴起较晚,同这些罪行没有多少牵连。还有,美
国为德累斯顿原子弹轰炸道歉了吗?俄国人为他们战后掠夺德国道歉了吗?同盟
国为战后肢解德国道歉了吗?我们希望这些国家在对德国进行道德说教时,最好
先把自己的尾巴藏好。

    二战结束60年了。在东方人的记年方式中,60年是一个循环。这真是一个很
好的记年方法。在这元始之年,我们要向世界说:不,我们不再道歉,我们将作
为一个正常的、强大的国家进入世界政治舞台,坐到我们应该坐的席位上。(注
十四)

    19《镜报》记者米若2005年4 月9 日报道:德国极右政治家在党内选举中获
胜安备晋是德国极右翼政治家,曾任德国自由党干事长和文部省长官。他在政治
生涯中曾多次“失言”,如他说“二战是共产主义和犹太人的胜利”,“犹太人
已经颠覆了美国”,“二战中非洲国家实际欢迎德国的占领,德军是解放者”,
等等,不胜枚举。每次失言都在政坛惹起轩然大波,在国际压力下被迫“更正”
或下台。但在最近的党内选举中,安备晋再次当选为自由党主席,并极有可能在
下届政府中担任总理。

    由此也可看出德国政要为何频频失言。关键在于极端右翼化的民众,政治家
“失言”反倒能得到更多的选票。所以,只要这样的土壤存在,德国政治家们还
会长久“失言”下去。

    20俄通社2005年4 月9 日报道:俄外交部发言人说“德国从未道歉”

    今日在莫斯科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德国记者史原慎泰朗问:为什么俄国人
一再要求德国道歉,请问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俄外交部发主人列昂诺夫愤怒
地说:二战迄今60年,德国政府只向捷克等较小国家道歉过,但从未正式向俄国
道过歉!8 年前叶利钦总统访德期间,德国政府原答应向我国正式道歉,但最终
屈从国内右翼势力的压力而食言。我国从大局出发,一直未与计较。请这位记者
回去查查历史再来提问。

    列昂诺夫又问这名德国记者:你是否还记得在二战中死亡的俄国人数目?这
名记者面红耳赤地摇头。列昂诺夫大声说:俄国人死亡2680万,军人死亡890 万!
比比这3000万白骨,即便是3000次道歉又算得了什么!(注十五)

    21美联社莫斯科2005年4 月10日电:俄国对德国“入常”态度渐趋明朗针对
德国进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讨论,以色列、捷克等国都表示了反对,俄国民众
的反对也十分强烈。但俄国政府鉴于“有否决权常任理事国”这个身份的份量,
始终未曾明确表态。随着形势的发展,尤其是考虑国内舆情,该国政府对此的态
度渐趋明朗。今天俄国外交部发言人列昂诺夫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俄国支持联
合国的改革,包括安理会的改革,但不同意对改革的时间设限,更不同意强行表
决没有达成共识的方案。”

    一位不愿得罪俄国的联合国官员发表匿名谈话说:有了俄国这个表态,你可
以认为安理会改革方案已经死亡了,划上句号了。

    22共同社东京4 月10日电:美国也反对对联合国改革时间设限美国政府发言
人说,要求各会员国在扩大联合国安理会问题上迅速达成共识,以此暗示其反对
安北秘书长提出的有关方案。经过10年的反复讨论,人们都十分清楚,在这个问
题上达成共识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求达成共识”与四国入常联盟的“要
求表决”,虽然看起来只是技术上的分歧,实际代表了不同的立场。

    美国国务卿赖斯的顾问希琳。塔希尔-赫利说:“只要改革能提高安理会的
有效性,美国就支持。美国希望在广泛共识的基础上,沿着我们以前表明的路线,
在没有人为设定最后期限的情况下往前走。”

    据认为,美国的反对态度主要是因为不能接受方案中“授权后才能动武”的
条款。

    由于头号盟友持这种消极态度,德国入常行动受到很大挫伤。但罗施德首相
今天仍呼吁:“我认为今年必须完成联合国改革,今年是最佳时机。”

    23《镜报》2005年4 月9 日专栏文章:日本总理最近有点烦日本总理大泉一
郎最近有点烦。日本“入常”之船出乎意料地碰上了暗礁,前途堪虑。在议会质
询中,不少议员对总理的“笨拙行为”表示不耐烦。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次挫
折并非是日本本身的问题,因为亚盟已经统一意见,明确支持日本和印度入常;
国际上对彻底清算了军国主义罪行的日本也几乎没有反对声音。日本的错误在于
:为了尽力扩大入常声势,它与德国等结成了四国联盟。现在,随着反对德国入
常的声浪日趋高涨,被拴在一起的其它三国有可能“玉石俱焚”。所以日本国内
有人讽刺说:日本遇挫并不是本身品行有亏,而是“误交匪人”。

    24法国《回声报》4 月11日文章:安北秘书长的方案是否有讨好美国之嫌安
北秘书长此次的方案带着浓重的美国味儿,从方案的标题上即见一斑。人权、安
全和自由,这都是美国人最喜欢的语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拿出布什总统就职后
的国情咨文,看看两者有多少雷同。一般认为,这是安北秘书长屈从于美国压力
的结果。他曾因坚持对伊动武必须经联合国授权而同布什政府发生过严重的龄龉。
去年美国参议院借着他儿子的金钱丑闻,曾兴起强劲的“倒安”风浪,而美国政
府则耐人寻味地保持沉默,直到很久之后才表态支持安北,使他未至于中途辞职。

    不过公平说来,这些猜想并不一定确切。安北已是第二任,并且明确表示不
再谋求联任,美国的压力对他已经没有威慑。安北此次决心改革,是想在历史上
留下改革家的名声。他热切希望改革成功――当然这就离不了超级强国美国的支
持。如果说他讨好美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不是担心秘书长的位子。

    从眼前的形势看来,此次联合国改革的前景十分不明朗,可能成功,可能夭
折,最大的可能是推迟。安北秘书长推进改革的决心是对的,如果未能成功,他
之错错在过于轻视俄国。他不会不知道德国同俄国的龄龉,却贸然声明“德国可
以入常”,迹近于想造成既成事实,再迫使俄国吞下苦果。这样的做法未免鲁莽。
虽然俄国国力衰落,但毕竟是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且是二战的主力国,在道
义上占有优势。

    25日本共同社日内瓦4 月12日电:安北秘书长改口:德国要对二战进行反省
和道歉鉴于许多国家都对德国拒不反省历史罪行的态度提出强烈批评,此前曾表
态支持德国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北也调整了态度。安北今日在日内瓦举行的新
闻发布会上说,他已经知道欧洲国家反对德国成为常任理事国,并要求德国首先
对二战时期犯下的罪行进行深刻的反省和道歉。

    安北强调,德国想要在联合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必须首先取信邻国。所以
德国政府应该就上述问题和有关国家进行直接对话,以解决这个问题。

    26日本《每日新闻》4 月12日文章:罗施德外交四面楚歌(作者:德国民主
党前代表九森由夫)

    无论怎样看,罗施德外交都是四处碰壁。我认为,他最缺乏的是仁爱之心。
缺乏仁爱,就不能理解对方国家和对方民众的心理,不能建立既能自立又能共存
的世界。我曾与俄国驻德大使阿列克赛进行过探讨,俄大使说,二战中对俄国犯
下罪行的是纳粹军队,普通德国百姓也是受害者。因此俄国人一直极力克制对德
国民众的敌意,但是参拜战殁者神社及教科书修订就像是点了一把火,俄国民众
的情绪开始失控。他说有一点非常重要,即使立场不同,也要尽力理解对方的心
情。而罗施德首相似乎相信,只要他坚持履行自己说过的话(参拜神社),做一
个不食言的硬汉,就会博得民众的支持。

    我想,这种支持并不值得欣赏,而且注定是短命的。

    27俄塔社纽约4 月12日电:四国入常又遭雨淋反对四国“入常”的“团结一
致大会”于美国东部时间11日在纽约曼哈顿罗斯福酒店召开。据悉,本次会议由
韩国、意大利、巴基斯坦、墨西哥和阿根廷等约40国组成的被称为“咖啡俱乐部”
的团体所倡导,有115 个国家派员参加。这些国家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增加非常任
理事国数目,但反对增添具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反对对改革时间设限,并要
求在安理会扩大问题上“达成共识”。这个表态,使主张对安理会扩大“表决通
过”的四国联盟的成功机会更加渺茫。

    28日本共同社东京13日电:德国“常任”蒙上阴影德国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
国的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可以说得上是胜券在握。但此后反德情绪在周边国家大
爆发,使之严重受挫。这些国家对德国纳粹历史的仇恨可谓根深蒂固。外交分析
人士说,如果德国决策者不能有效修复这些国家的信任,德国在今年入常的希望
就比较渺茫。

    东京庆应大学一名国际关系学教授说:“由于俄国挟道义之威,当它以‘不
能反省二战罪行’为由反对德国常任时,任何人都会听从它的意见并表示赞同。”
其实俄国的态度相当慎重,对该问题曾三缄其口,只是在教科书与参拜神社激起
国人的强烈抗议风潮时才不得不做出表态。

    其实以德国的实力,“入常”迟早会实现的,这次挫折会使它学得谨慎一些
吧。

    29英国小幽默一位喝醉的绅士向酒馆的穿衣镜伸出右手,然后不快地说:
“先生,你应该用右手握手的,这是起码的礼貌。”

    镜中人拒绝更正。绅士耐着性子又说了一遍,然后怒气冲冲地说:“大家都
看到了,责任不在我。”他挥动手杖把镜子砸碎。

    镜外世界注一:海底隧道镜外世界中有英法隧道。从英国多佛尔穿越多佛尔
海峡至法国桑加特,为海底复线电力牵引铁路隧道。全长49。6千米,海底部分长
37。5千米。由两座平行的直径为7。6 米的行车隧道和一座直径为4。8 米的辅助隧
道组成。设计行车速度为140 千米/小时,每10分钟开出一列车,以后将缩短为
2。5 分钟一列。各种客货汽车由专用平台车组成的列车运过隧道。

    该隧道1987年9 月施工,1993年6 月20日欧洲之星号列车试通车。整个工程
耗资80亿英镑(118。4 亿美元),由TML 集团设计和施工。运营约12~15年可收
回全部投资。

    韩日隧道的可能性也已经引起关注,初步的研究结果认为,最好的路线就是
从韩国的釜山或者是巨济岛到日本南部的九州岛,最短的路线大概是200 公里长,
是英吉利海峡隧道长度的4 倍。不过,由于东亚地区的政治现实,它要变成现实
还遥遥无期。

    注二:原子弹轰炸镜外世界中受到原子弹轰炸的是日本广岛和长崎,1945年
8 月6 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累计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该城大部分
被摧毁。迄今为止,死去的人已达22万余人。

    每年的这一天,广岛市民在市中心的和平纪念公园举行‘悼念原子弹爆炸死
难者暨祈祷和平仪式’。2004年8 月6 日上午8 时,广岛市市长秋叶忠利和2 名
死难者遗属代表将已经确认因原子弹伤害而在过去1 年中死去的5142人的名册安
置到‘慰灵碑’内。据悉,‘慰灵碑’内已经藏有共237062人的83本名册。秋叶
忠利发表了《和平宣言》,呼吁人们为建立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而展开行动。
此外,秋叶忠利还强烈要求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担负起全面废除核武器的
责任’,呼吁日本政府‘拥护和平宪法’。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出席了纪念仪式并发表了讲话。小泉说,作为人类历史
上唯一遭受原子弹伤害的国家,日本决不允许广岛、长崎的悲剧重演。在此决心
之下,日本要在遵守和平宪法的同时继续坚持‘不制造、不拥有、不运进核武器
’的无核三原则,推动各国政府早日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004年12月6 日,日本反战团体宣布准备成立民事法庭,起诉参与轰炸广岛
和长崎的美国领导人与军队将领,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原子弹之父’奥本
海默都将在起诉名单之列。

    又,德累斯顿是德国的一座名城,以文化和巴罗克建筑著称。1945年2 月13
日,美英飞机对其进行了饱和轰炸,使城市变为废墟,死亡35000 人。2004年周
年记念日时在此举行了记念仪式,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