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04刚果惊魂-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认为埃利奥特是在开玩笑。但事实又是那样令人不安。1960年,首次进行的有关血液蛋白的研究证明人与猿之间有着亲缘关系。从生化角度看,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是黑猩猩,它比大猩猩更接近于人类。1964年,黑猩猩的肾脏被成功地移植到人的身上。输血也是可能的。

  但直到1975年,人与黑猩猩的相似程度才被完全揭示出来。生化学家将黑猩猩和人的脱氧核糖核酸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黑猩猩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只有1%是与人类不同的。几乎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根据现代脱氧核糖核酸的杂交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猿与狼的杂交是肯定可以的,而人与猿的杂交也是可能的。

  当然,生活在14世纪津吉城的人们是无法进行脱氧核糖核酸方面的杂交的。但埃利奥特指出,他们显然低估了津吉城人们的各种技能。比如,500年前,他们已经掌握了如何训练动物的复杂技术,而西方科学家掌握这一技术不过是最近十年的事情。

  埃利奥特认为,如何面对津吉人训练过的动物是他们目前面临的一大棘手难题。

  “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他说道,“当埃米接受智力测试的时候,她得了92分。从各个方面来看,埃米和人类一样聪明,在许多方面,她可能比人类更聪明、更灵敏、更敏感。她利用我们的本领与我们利用她的本领至少是不相上下。”

  “这些灰猩猩肯定具有同样的智能。但是,它们也像德国人喂养的多布尔曼短毛猎犬一样,是专门训练用来执行警卫和攻击任务的灵长目动物,而且被训练得既狡猾又凶残。只不过它们要比猎犬更聪明、更机智。它们会不断攻击,直到把我们统统杀死为止,就像它们把过去那些前来探险的人全部杀死一样。”

  3.隔着栏杆看对方

  1975年,数学家S·L·贝伦斯基研究了有关灵长目动物语言的文献之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灵长目动物在智力方面无疑要超过人类。”

  贝伦斯基这样认为:“每一个到动物园里游玩的人都会问这样一个直观的问题:谁被关起来了?谁在笼子里?谁是自由的?……栏杆内外都可以看到灵长目动物在互相做鬼脸。我们不能说因为人建造了动物园,人就更高明些。囚禁是人类对自己的同类所采取的一种惩罚方式。我们只是把自己对囚禁生活的极度恐惧强加于人而已,因为我们以为其他灵长目动物也会具有与我们同样的感觉。”

  贝伦斯基把猩猩比作外交使者:“千百年来,猿作为那个物种的使者,一直在设法与人类把关系搞好。最近几年,它们甚至学会了用手势语与人类交流。但这只是单方面的外交行动。还没有人想在类人猿社会中生活,学习它们的语言和习惯,吃它们的食物,像它们一样生活。猿已经学会了与我们交谈,而我们却没有学会与它们交谈。那么,应当判定谁更聪明呢?”

  贝伦斯基预言:“总有一天,有些人可能会被迫采取猿类的方式与它们进行交流。只有到那时,人类才真正认识到他们在其他动物面前是多么高傲,多么自负。”

  处于刚果热带雨林深处的地球资源技术服务公司考察队目前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这种类似于大猩猩的前所未见的动物,他们总得设法以它们的方式来与它们打交道。

  晚上,埃利奥特把喘息声的录音传送给休斯敦,从那里再传送到旧金山。传输结束后,对方的电文很简单。

  西曼斯这样回电:收到录音,应当有所帮助。

  埃利奥特键入:重要——需尽快译出。何时译出?

  电脑分析困难很多难于译中或日手语。

  罗斯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他说对那些声音的解释比翻译中文或日文手语难得多。”

  罗斯不知道还有中文或日文手语。埃利奥特解释说,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语言都有手语,并且每一种手语都有其自身的规则。例如,在英美两国,虽然口语和书面语实际上几乎完全一样,但英国的手语与美国的手语就完全不同。

  不同的手语具有不同的语法和句法,甚至遵守不同的手势传统。在中文手语中,伸出中指可以表示诸如“从现在起两个星期”和“兄弟”等含义,而这种表示法在美国手语中却表示侮辱而不能被接受。

  “但这是一种口语,”罗斯说道。

  “是的,”埃利奥特说,“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它破译出来。”

  天黑之前他们又收到两条信息。罗斯通过休斯敦进行了电脑模拟,所得到的概率是,他们还要呆3天,加上2天寻找金刚石的时间。这就是说总共还要在现场呆上至少5天。食品并不是什么问题,但弹药却成了问题。芒罗建议使用催泪弹。

  他们估计灰猩猩会采取新的攻击方法。的确,天黑以后它们就发动了攻击。6月23日晚的战斗中,不时可以听见霰弹的低沉爆炸声或咝咝的毒气声。这一招还真灵。大猩猩被赶走了。那天夜里,大猩猩没再发动攻击。

  芒罗很高兴。他说他们用来阻挡大猩猩的催泪弹够用一个星期或更长的时间。至此,他们的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

  《刚果惊魂》作者:'美' 迈克尔·克莱顿

  第十二天:津吉城

  1979年6月24日

  1.进攻

  黎明过后不久,他们就在帐篷附近发现了脚夫穆勒维和阿卡里的尸体。显然,昨天晚上猩猩发动的是一场佯攻,为的是掩护一只猩猩进入营地,杀死脚夫而后逃出。更令人不安的是,究竟这只猩猩如何进入带电的栅栏而后又溜之大吉的,他们找不到任何线索。

  经过仔细查找,他们终于发现有一段栅栏从底部被撕开了。附近有一根长木棍。显然这些猩猩是用木棍撬起栅栏让一个同伴爬进来的。在撤离前,它们又小心翼翼地使栅栏恢复了原状。

  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智能让大家感到难以接受。埃利奥特说:“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由于对动物的偏见而吃了亏。我们一直以为猩猩会愚蠢地来老一套,可它们压根就没这么做。虽然它们已经使我们减员四分之一,我们却根本没有把它们看成是反应敏锐、善于应变的对手。”

  对于这些猩猩有预谋的敌对行动,芒罗感到难以置信。他的经验告诉他,自然界里的动物对人并不感兴趣。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动物是人训练出来的,我得把它们看作是人。问题是,如果它们是人,我该怎么办?”

  对芒罗来说,答案很明确:发动攻势。

  埃米答应带领他们进入丛林,到她所说的大猩猩的住处去。上午10点,他们带着机枪来到了城北的山坡上。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了猩猩的踪迹:一些粪便,以及地上和树上的巢穴。芒罗所看见的情景使他十分不安:一些树上竟然有二三十个巢穴。这说明这里的猩猩不少。

  10分钟以后,他们看见有10只灰猩猩在吃多汁的青藤:4只雄的、3只雌的、1只未成年的,还有2只蹦蹦跳跳的幼仔。成年猩猩懒洋洋地坐在太阳底下,胡乱地吃着。还有几只猩猩躺在地上呼呼大睡。它们似乎都毫无戒备之意。

  芒罗打了个手势,所有的枪保险都打开了。他正准备朝这群猩猩开火,埃米拉了拉他的裤脚。他朝远处一看,“着实吓了一大跳。我看见山坡上还有一群,大概有十一二只——接着我又看见一群——又是一群——还有一群。足有300多只。山坡上全是灰色的大猩猩。”

  1971年,在卡巴拉①观察到的野生环境下数量最多的一群猩猩也才31只,而且对所观察到的这个数目还存有争议。许多研究人员认为这其实是两群猩猩的暂时混合,因为一个猩猩群通常只有10~15只猩猩。埃利奥特觉得300多只猩猩“看起来真是挺吓人的”。不过,这些灰猩猩的行为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们在阳光下觅食的行为与普通猩猩差不多,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重要差别。

  【① 非洲马里地名。】

  “从第一次看到它们,我就没有怀疑过它们有语言。它们所发出的呼哧呼哧的声音非常特别,显然是一种语言形式。此外它们还使用手势语,当然了,和我们所了解的手势语都不同。它们打手语的时候优雅地伸展双臂,像泰国舞蹈家一样。这些手语动作似乎补充和完善了那呼哧呼哧的声音所表达的意思。显然,这些猩猩受过语言训练,或者自已逐渐发展了语言,而这一套语言体系显然比20世纪实验室内的猩猩纯手语要先进得多。”

  埃利奥特虽然和周围的人一样提心吊胆,但他内心深处对于这些发现却感到惊喜万分。他们蹲在浓密的枝叶后面,屏住呼吸,注视着对面山坡上吃东西的猩猩。虽然这些猩猩看上去很平静,但他们想到自己与如此众多的猩猩相距如此之近,不免感到心惊肉跳。最后,芒罗打了一个手势,他们便悄悄地沿原路下山,返回了营地。

  营地里脚夫们正在掩埋阿卡里和穆勒维的尸体。他们在讨论采取什么其他办法的时候,这两个人的死再次提醒他们形势的严峻。芒罗对埃利奥特说道:“它们白天似乎还不那么凶。”

  “是的,”埃利奥特回答道,“它们的行为看上去很特别——他们与一般大猩猩在白天的行为相比,显得更懒洋洋的。也许大部分雄猩猩白天都在睡觉。”

  “那么,山坡上究竟有多少雄猩猩呢?”芒罗问道。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只有雄猩猩参与了攻击行动。芒罗是想了解得准确些。

  埃利奥特回答说:“大多数研究认为,成年雄性猩猩占猩猩群体的15%。大多数研究也表明,孤立的观察所估计的数目往往比实际数目低25%。所以它们的实际数目比你在任何一个特定时刻所观察到的都要多。”

  数学计算的结果令人丧气。他们刚才看到山坡上的猩猩有300多只,这意味着实际上也许有400只。如果其中有15%是雄性大猩猩,这就意味着有60来只雄猩猩参与了攻击。

  “太糟糕了,”芒罗叹了口气,摇摇头。

  埃米有办法。她打着手语说:现在走吧。

  罗斯问埃米说的是什么,埃利奥特回答道:“她想回去。我想她是对的。”

  埃米再次打手势说:现在走吧。

  大家都看着芒罗。他们觉得似乎只有芒罗才有权决定他们下一步该怎么办。芒罗终于开口了:“我跟你们大家一样,也想找到金刚石。但如果我们都惨遭杀身之祸,金刚石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呢?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离开,如果我们还能走掉的话。”

  罗斯骂了一句,真有点得克萨斯州人的脾气。

  埃利奥特问芒罗:“你说如果我们还能走掉是什么意思?”

  “我是说,”芒罗答道,“它们也许不会轻易让我们离开的。”

  2.撤离

  按照芒罗的指示,他们只带了少量的食品和弹药,把其余东西——帐篷、防御设备、通联设备等——全都留在那片洒满阳光的林中空地上,于中午时分开始撤离。

  芒罗回头看了一眼,心想但愿他的决定是正确的。在60年代,刚果雇佣军里有一句颇具讽刺意义的话:“不要离开家。”这话具有多层含义,包括它的明显含义:首先是,他们谁都不应该到刚果来;另一个含义是:一旦在设防的营地或殖民城镇里驻扎下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衅,进入周围的丛林都是不明智的。芒罗的几个朋友在丛林里被打死了,原因就是他们傻乎乎地离开了家。他们会听到这样的消息:“迪格上周在斯坦利维尔外面被打死了。”“在外面?他为什么要离开家?”

  现在芒罗离开了家,而他们的家就是他身后那个有防御系统的银灰色营地。在营地里,他们还可以暂时躲避猩猩的袭击。雇佣军里还有一句话:“当缩头乌龟也比死了好。”

  他们在雨林深处行进。芒罗痛苦地意识到,他身后成单行的队形是最最没有防御能力的队形。他发现越往前走路越窄。他记得他们到津吉城来的时候路并不像现在这么窄。现在他们几乎淹没在浓密的蕨类植物和舒展的棕榈树之中。大猩猩也许就在几英尺开外的地方,隐蔽在浓密的树丛里,等他们发现,恐怕就为时晚矣。

  他们继续向前走。

  芒罗想,如果他们能到达穆肯科山的东坡,他们就安全了。灰猩猩只盘据在城堡附近,不会跟随他们走得太远。再走一两个小时的路,他们就脱离险境了。

  芒罗看了一下表:他们已经走了十分钟。

  就在此时,他听见了那种喘息声,它似乎来自四面八方。他看到前方的树叶在晃动,好像是风吹的。可是这时一丝风也没有。他听见喘息声越来越响。

  他们一行人在一个山谷边上停了下来,山谷底部是一条溪流的河床,两旁是倾斜的树木丛生的谷壁。这是进行伏击的好地方。他听见队伍里有人拨动机关枪保险的声音。卡希加走上前问道:“上尉,我们怎么办?”

  芒罗注视着移动的枝叶,听着不停的喘息声。隐藏在树丛中的猩猩到底有多少,他只能猜测了。20?30?反正有很多。

  卡希加指着山谷上方通往山坡的一条小道问:“从这儿上去吗?”

  过了很长时间,芒罗才回答说:“不,不从这儿上。”

  “那么从哪儿呢,上尉?”

  “回去!”他果断地说,“大家都回去!”

  当他们离开山谷往回走的时候,喘息声随之减弱,枝叶也停止了移动。芒罗回过头看了看,山谷已经变成丛林中一条普通的小道,并无半点险象。但芒罗心里很清楚:他们已经走不了了。

  3.返回

  埃利奥特的想法是忽然产生的灵感。他后来回忆道:“在营地中,我看见埃米对着卡希加打手势。她是在向他要水喝,但卡希加不懂美国手语,只好无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