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外史-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寡不敌众,于下午5时宣布投降。而在枫丹白露的拿破仑在得知巴黎郊区发生了战斗,马尔蒙元帅同敌人进行了谈判,准备率军撤离首都,拿破仑勃然大怒,发疯似地吼道:“所有的人都成了无头苍蝇!快走,应当到巴黎去!只要我不在,人们总是干出蠢事来!多卑鄙的行为啊!竟然投降了!晚了4小时啊!要是我早到4小时,一切都可以得救!”狂怒之后,他又很快恢复了往日的镇定自若,他命科兰古立即前往巴黎,与联军议和,以拖延时间,自己则迅速地把留在同盟军后方的所有军队调集前来,对巴黎进行大胆的一击。他相信只要科兰古的谈判使同盟军在三四天以内不采取任何决定性的政治措施,他还是可以拯救巴黎的。
  对于拿破仑的政治伎俩,同盟国看得非常清楚,但由于在巴黎的军事行动刚刚结束,一切都还未稳定下来,于是也答应开始谈判。就这样一个双方都不愿意真心的谈判,在三天后,当拿破仑收集起的三万大军出现在巴黎郊区时,一场巴黎保卫战再次在巴黎上演。由于拿破仑的巨大威望,巴黎城内的法国人也积极响应,八万同盟军竟然被法国人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虽然法国人有内应,但战争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多大悬念,拿破仑在损失了三万大军后不得不退到枫丹白露宫,同盟军顺势包围这里,虽然上千名近卫军誓死保卫他们的皇帝陛下,但失败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看着失败将至,拿破仑饮毒自杀身亡!科兰古和拿破仑身边的多位元帅也纷纷战死。
  拿破仑的死亡,一下子让正在准备和同盟国谈判的马尔蒙陷入极大被动当中,在巴黎和其他法国所有城市,爆发了大规模反对同盟国的游行和起义,谈判已经不再可能。同盟国政府在知道拿破仑死亡后,也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命令在法国剩余的二十五万大军,除留五万大军驻守巴黎外,其他的兵分两路,一路向西去镇压各路法国人的起义;一路向南去进攻马塞,准备从根本上控制整个法国。此时的同盟国,在成功收复莱茵河西岸的失地后,已经坚信他们能够从根本上占领整个法国,于是,一场历时三个月的法国保卫战由此拉开帷幕。
  和同盟国一样,奥地利在中俄战争后,也涌入大量华沙和俄罗斯贵族,他们同样为奥地利带来了众多人口和巨额财富,使得奥地利在多瑙河发动的战争进行得异常顺利,到1814年4月,十五万奥地利军队在中国人的武器、情报支持下和损失五万余人后,其西路三万大军顺利到达希腊雅典,而东路七万大军距离君士坦丁堡也只有一步之谣。奥地利为顺利攻占君士坦丁堡,把奥斯曼人彻底赶出欧洲,奥地利再次从中国人手中购买大量原俄罗斯在黑海的舰队,并向君士坦丁堡赠兵二十万!于是,整个四月,双方以君士坦丁堡为战场中心,展开决战。一时间,双方投入总兵力超过五十万,奥地利人利用大炮射程远的优势,对君士坦丁堡展开一街一巷的争夺,终于,到4月30日,奥斯曼在连续损失三十万大军后不得不放弃君士坦丁堡,而奥地利也为占领整个奥斯曼欧洲领土付出阵亡二十五万人的巨大代价!
  这样的结局,使战争双方都无力再战。奥地利在成功攻占奥斯曼欧洲领土后,已经没有了继续东进的打算,只是对意大利产生了兴趣,而奥斯曼在损失几十万人后,目前还无能力发动反攻。面对这样的局面,朱涛决定去扫除自己在亚洲大陆的最后一个障碍——奥斯曼帝国。
  1814年5月初,趁奥斯曼还没恢复过来,第一方面军和第二方面军各两个军以及山地师,在一部大西洋和印度洋舰队的配合下,从黑海沿岸、高加索山和原波斯边境共22万大军发动对奥斯曼的战争,在阿拉伯半岛经营多年的方世玉也发动起义。在中国军队的突然进攻面前,在安那托利亚的奥斯曼军队纷纷溃败,到6月中旬,整个安那托利亚被中国军队占领,马赫穆德二世带着他的伤兵和几百万奥斯曼人被驱逐到大马士革。一个星期后,大马士革也陷落,气急败坏的马赫穆德二世不得不放弃整个安那托利亚和阿拉伯半岛,逃到开罗。马赫穆德二世和他的几百万臣民来到埃及后,并没有受到埃及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的欢迎,穆罕默德·阿里作为一名非常优秀的政治家,对于马赫穆德二世的到来没有给任何好脸色,他清楚的知道,如果自己收留了马赫穆德二世,那么自己很可能成为中国攻击的借口。于是,马赫穆德二世被穆罕默德·阿里客气的请出埃及。实在无路可去的马赫穆德二世带着他的臣民只好继续向西到达的黎波里才站住脚跟。
  从1812年6月到1814年6月,短短两年间,朱涛把他帝国梦再一次做大,由于中华商船队已经被拍卖,在这两年战争中的所有移民全部由民间商人承包,这为中国商人的原始资本积累带来了巨大财富,也间接推动了国内的经济繁荣。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山不容二虎

  1814年6月,同盟国几乎平定了法国各地的叛乱,但同时也付出伤亡超过十万余人的代价,而法国更有三百多万人不是战死就是饿死,多年的战争已经使整个法国一贫如洗,粮食产量严重不能满足需要,昔日的法兰西帝国如今已经日落西山。而同盟国在征服整个法国后,顺利占领巴达维亚和中立国瑞士。而奥地利虽然在征服奥斯曼的过程中使整个军队的数量下降到不足十万!眼见同盟国占领瑞士后,奥地利皇帝再也坐不住了,他一边派遣五万大军直接到达伊利里亚,准备占领意大利王国,同时,一边在国内组建新军,试图在征服亚平宁半岛的行动中占得先机。
  面对奥地利皇帝的野心,同盟国也不甘示弱,指挥在瑞士和法国马塞的六万大军直接攻占热那亚和米兰,7月3日,米兰陷落。于是,双方共同把下一个目标锁定在罗马教皇身上,试图控制教皇,以达到号令各地的目的。虽然此时的罗马教皇已经名存实亡,但控制罗马仍然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
  为尽快控制罗马,奥地利皇帝命令自己不多的几艘战舰横渡亚得里亚海,直接在罗马北部登陆,试图横过亚平宁半岛直达罗马。而同盟国的军队和其援军则在亚平宁半岛南部海岸展开激烈战斗,希望能够尽快赶到奥地利人前面到达罗马。
  7月12日,双方几乎同时到达罗马郊区,在还没有见到教皇的影子前,两军就接上火,一场战争就此展开,没多久,战火就烧到罗马城。几乎以此同时,两国为顺利控制罗马,除在罗马城进行外,双方还把摩德纳作为控制目标。摩德纳作为亚平宁半岛北部咽喉要地,一直以来是攻占整个亚平宁半岛的门户,在双方看来,只要控制了摩德纳,以对方不多的几艘战舰是根本支撑不了在罗马的军事行动。于是,当罗马的战火烧了三天后,摩德纳转而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双方为了争取胜利,都在以自己最大的后勤补给能力向摩德纳调用援军,到7月底,双方投入摩德纳战役的人数已经超过百万!两国刚刚好转的财政和人力在这里都受到巨大损失。当战争进行到8月初,战争双方早已经杀红了眼,似乎忘记了他们的目的是控制罗马,而不是占领摩德纳,同盟国和奥地利几乎不顾一切的把自己的所有力量都投入到摩德纳的争夺之中。在这样的争夺战中,摩德纳已经找不到一间完整的房屋,一棵完好的大树,而战争好象永远也没有结果,到8月底,当双方都筋疲力尽时,才想到也许做到谈判桌前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事情已经发生,双方已经阵亡的七十多万军人再也不可能活着从战场上走下来。以至于后世的欧洲人在评价这场战争时,只用了两个字‘愚蠢’!
  同盟国和奥地利使英国人计划联合两国共同抗击中国的计划彻底破产,于是,英国人只好退而求其次,拉上西班牙和葡萄牙,希望他们能在自己面前抵挡上一阵。但整个欧洲的大局势已经不可改变,同盟国和奥地利不顾一切的战争,使他们都开始面临法国人一样的处境。国内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大量男人成为烈士战死在沙场上,两国的劳动力已经严重不足。本来在摩德纳战争前,多年的征战已经使两国不堪重负,而今稍微好转的形式由于摩德纳决战而完全葬送,用英国首相坎宁的话说就是:“给我十万大军,我将横扫整个欧洲”!
  虽然战争双方此时都意识到战已经很难再打下去,但双方都不想就此罢手,让就到眼前的胜利果实拱手送人,而只是把谈判看成一个换取时间的工具。于是,半个月后,双方再各自集中了三十万大军后又开始在摩德纳展开撕杀。战争再次往后延伸了一个月,到10月12日,同盟国终于在摩德纳取得了胜利,他们在损失了十三万人后,把奥地利人赶了回去。摩德纳战役一结束,获得胜利的同盟国就立即向罗马进军,新的征争又将开始……
  面对欧洲的局势,看着国内换届的临近,朱涛和张伟决定率先替下届政府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于是,到10月初,在朱涛的命令下,第二方面军、第一方面军两个军、第三方面军一个军、两个骑兵师和山地师,共41万大军从与同盟国和奥地利两国的边境线上同时发动进攻,由于遭到突然袭击,两国来不及准备,更谈不上联合,加上在摩德纳战争中双方损失巨大,在中国军队四十万大军的直接打击下,根本不可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到10月底,莱比锡和维也纳双双陷落,两国皇帝和主要政府官员都成为阶下囚,无数难民也争先恐后的朝西涌去。对于来不及逃跑而被俘获的两国人,都被热气球运到哥本哈根或者黑海沿岸,然后一船船运到吉夏港放逐。
  由于两国政府做了阶下囚,使得朱涛的军事行动比预想的要顺利得多。随着战争的顺利进行,整个欧洲大陆上除了逃难的人群,已经见不到抵抗,甚至是小规模的抵抗。四十一万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战争已经彻底演变成一场清剿残余势力的武装冲突。到1814年12月底,整个莱茵同盟、奥地利、法国和亚平宁半岛全部被踩到中国军人的脚下。
  此时的英国首先坎宁面对中国人在欧洲的进攻,识趣的把在地中海的英国舰队和在西班牙、葡萄牙的英国陆军撤走,和他们一起离开的还有无数欧洲贵族,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欧洲人选择横渡地中海,直接到非洲,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总不至于把战火烧到非洲吧!
  1815年1月初,在西班牙边境上的二十万大军开始发动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仅仅一个月,就占领两国全境,自此,中国军队在欧洲大陆上的战争全部结束。与此同时,在大西洋舰队的帮助下,中国陆军开始攻占冰岛、格陵兰岛、撒丁王国、西西里王国和其他一些地中海岛屿,到1812年1月15日战争结束。
  此后的1815年,中国人在欧洲大陆只做两件事情,迁出当地人,移民中国人到欧洲!而在遥远的非洲,在中国政府的安排下,中国政府把南非的边境线向北推到南纬20度,近五十万黑人则被朱涛迁到南纬20度以北居住,分别在东西海岸成立两个国家。
  到1816年,经过20年的努力,中华共和国面积达到12166万平方公里(全球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含亚洲、欧洲(除英国)、美洲、大洋州和南极洲全部,再加南纬20度以南的非洲。为顺利控制非洲,中国政府在1816年分别在非洲咋得湖修建中国城,在吉布提修建扣东城,在直布罗陀修建望北城,在南纬20度的非洲海岸边分别修建西部的临非城和东部的华夏城,当然,在塞内加尔的吉夏港也得以保留,根据规划,每城的面积为1。5万平方公里,人口在三十万到五十万不等。10年后,到1825年,世界人口为5亿,中国人口超过4亿,共分为13个行政省。各地人口经过自然迁徙大概数据如下:原中国大陆省1。2亿,北美洲省4千万,南美洲省2千万,澳洲省2千万,南部非洲省1千万,西亚省1千万,西欧省4千万,中东欧省3千万,印度省3千万,东南亚省4千万,朝日省2千万,中北亚省2千万,海外省(上述六城)400万,400万中包括200万他族人口,其他200万则为拥有经商资格的中国商人。当然,这些人口数据都是后话。
  在国内,到1815年的5月,中国政府换届完成,朱涛和张伟纷纷退出政界,和其他从未来一起退出政府和军界的六十多位未来人一起组成中国临时元老会,根据规定,这个元老会只对中央政府的政策贡献计策,并进行一定的监督,不干涉中央政府的任何决定,为防止后人利用元老会控制中央,根据朱涛提议,此元老会将以朱涛一行人的全部死亡为终结。代替朱涛的为刚刚当然副总理没几年的宋世杰。
  在朱涛退任前,朱涛还做了几件其他事情。一,利用俘获的欧洲士兵修建沟通地中海和印度洋之间的印地运河,并收归中国所有;二,兑现哥萨克人的条件,把近二十万哥萨克人迁徙到突尼斯成立哥萨克王国;三,继续用日本人修建铁路,决定把秋明的铁路直接延伸到莫斯科、圣彼得堡、华沙、巴黎、马德里和里斯本,而中帐的铁路则直接修到君士坦丁堡、维也纳和罗马,以前修到德黑兰的铁路也继续向西延伸到巴格达、大马士革,甚至印地运河边!直到这些日本人自然死亡;四,更改几乎所有被占国的地名,这些更改的地名主要集中在美洲和欧洲;五,断绝和英国的一切外交贸易往来,对英国实行封锁政策,以到达削弱英国的目的!
  除了这些事情外,到1815年年中,世界上的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而在这前二十年战争中,中国人也为此付出伤亡超过百万的巨大代价,在这些人组成的垫脚石的基础上,才有了1815年的中华世界帝国!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世界帝国

  随着国内中央换届完成,中国大规模征战的结束,整个国内和世界都开始趋于平静,报纸上的硝烟味也少了很多。中央政府在元老会的提议和推动下,对原战争时期的许多地方进行了有效改革,到1816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