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八辑)-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他们也都过于麻木,饥饿,神志不清,所以也没有叫醒他,带他一起回营地去。”欧尔仙气愤地说,“现在只好让我们来把他拖回去了。我们把炸药塞进去后,得把他弄下山去——”
  可是,她愤怒的话语在维隆斯耳里只不过像是一只小蜜蜂的嗡嗡谩骂,尽管很激烈,但维隆斯似乎根本没听见。他忽然膝盖一弯,坐在冰冷的石地上,爆发出一阵歇斯底里的大哭。真是一个傻瓜爆破小组——一个头发斑白的宇航老兵,一个满脸雀斑的女学生。他捧腹大笑,眼泪都笑了出来。好容易才平静了下来,他嘶哑着嗓子问道:“我们怎么凑够人数呢,我的杀人大王?”
  欧尔仙并不觉得有什么好笑,她冷冷地问道:“凑什么人数?”
  “我们准备把炸药扔进那个发放笛子的石台的嘴巴里,对不对?然后爆炸,对不对?”
  “对啊。
  “好,欧尔仙,这石台要有6个人才肯张开嘴巴。我们这儿有3个,一个得要有人抬,另外两个嘛,身体倒都挺棒,就是脑筋有点儿糊涂,对不对?”
  欧尔仙慢慢地坐了下来,张大了嘴巴。“我忘了。我们的全盘计划,弄了半天——”她摇了摇头。不过没多一会儿,她就不再垂头丧气了,纤巧的身体又有了生气。她蹦了起来,指着地上昏迷不醒的教授说,“队长,教授在走出大殿时摔了一跤,踝部骨折,咱们需要找人帮忙把他抬下峡谷,弄回营地。”
  维隆斯赞赏地把眉毛一扬,“有道理。咱们需要起码3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第一个是温切尔,另两个由你来决定吧。”
  她又去了。维隆斯站着,把赫勒紧握着的笛子从指缝间拔了出来。他把笛子端详了一会儿,然后放进了一个工具袋中,拉上了拉锁。他又把教授拖进了另一座寺庙,欧尔仙说好了把人带到那儿去。
  当他俩经过广场上时,晨曦轻轻地照着赫勒的眼睛。他睁开双眼,模糊不清地看着。维隆斯轻轻地探问道:“教授,你想自己走吗?”
  “呣——噢——唉!”
  他们来到了一间较小的庙堂,赫勒的眼睛多少已经能看得见些东西了,四肢也开始恢复活力,能够动弹了,虽然动作还是不协调的。对于维隆斯字斟句酌的问话,他的回答也不那么语无伦次了。维隆斯蹲在他身旁,压抑着心中的怒火,尽量冷静地观察着赫勒虚弱无力的努力。在两三年,最多不过四年的时间里,那些笛子把50多个生气勃勃、踌躇满志的拓荒者变成了5个赤身裸体,濒于饿死的这么一小群野兽。维隆斯玩味着那些玄妙的术语:肌体组织萎缩,脑损伤,晚期营养不良。
  如果不加以阻止的话,那些笛子也会给这批地球人考察队造成同样的灾难。光焰人们把那些母亲一样养活了他们的小矮人种族都灭绝了。他们也会把一切踏入他们金碧辉煌的圈套中的其他星球人类灭绝。因为他们认为,只有他们认为,只有他们自己那电光石火般昙花一现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这时,维隆斯听到滑石广场那一头传来了人声。当人声已经离得不远了时,他启动了引爆定时器,把两个盒子拿在手中。一跃而起。
  欧尔仙带着温切尔、华勒和鲍尔斯基走进庙来。“教授一定要来。”她指了指背上的包,又说:“我还把其余散落在食物库帐篷和餐篷附近的笛子也都拿来了。”她报复地咬了咬牙关,接着又说:“谁也没想到要问一问是否需要带上担架或是夹板。”
  这一点维隆斯完全可以相信。她带来的是一伙神情恍惚、萎缩憔悴的汉子,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塌着肩膀,两眼失了神。
  不过,这又不是在列队检阅,他们的到来已经受到了注意。庙堂中央的石台带着不可抗拒的尊严徐徐升起。
  维隆斯可顾不得风度尊严了,他连忙一个箭步抢了上去。石台的机关打开了,吐出了一个长方型的盒子,他把它一把塞了回去,又把另一个也塞了进去。
  石台的上端合上了,徐徐没人地面。欧尔仙浅灰色的眼睛里闪烁着狂喜。她显然在尽量抑制着不使自己欢呼起来。
  “快。”维隆斯匆匆说道,一把搀起赫勒,“我只留了15分钟的时间,包括塞进两盒炸药和走下峡谷。”
  他们搀扶着赢弱的教授穿过广场,走进了另一座庙堂,身后站着三个呆若木鸡的同伴,一个个眼睛发直。庙堂中央又升起了石台。
  “这次该我了。”欧尔仙坚持说。
  维隆斯很快就发现,她干得也很漂亮。他们俩干得都很漂亮,然后,他们带着那几个如醉如痴的同事穿过广场,走进峡谷口。在这石头建筑物的边上,欧尔仙忽然停住了脚。她解下背后装笛子的背囊,欣喜若狂地把它扔下了方丘。
  当他们自己也来到方丘底下时,赫勒已经完全清醒并恢复过来了。他愤怒地挥手顿足,两眼冒火,抗议道:“队长,我完全可以自己走,我又不是残废,我——”
  “那你就跑吧!”维隆斯紧抓住教授的胳膊,硬拖着他快步向丛林奔去。他回头瞥了一眼,看见欧尔仙正赶着其他三个也在快跑。
  突然,一阵强烈的爆炸声使他们都止住了脚步。6个人凝然不动地僵了几秒钟,然后不约而同地都回首方立。又是一阵强烈的爆炸声,震撼着寺院的四壁,惟一可以看得见的一座寺庙的穹窿也在轻轻地掀动着。石壁、石顶又缓缓地恢复了原状,寺庙晃动了,但是没有塌下来。
  赫勒那瘦得筋浮骨凸的喉咙歪来扭去,终于发出了声音:“队长,什么——”
  “我们把笛子全干掉了!”欧尔仙说。
  没有一个人相信她的话。大家的目光都转向维隆斯,期待着他会作出另一番解释。连温切尔,华勒,鲍尔斯基都忽然好像从梦中惊醒了,凝神聆听。
  维隆斯点了点头。“我们把炸药投进了存放笛子的地下室。寺庙群的其他建筑,对于未来的研究者们来说,应该是完整无缺的——大致上完整无损吧。你可以从地下室的内壁上得到历史资料记录,这个种族的详细历史全刻在上面了,只要你有办法把断墙残垣重新拼凑起来,而且能读懂那些文字。你甚至可以从中研究出他们的全部技术——无论这种技术曾经达到多么神乎其神的高度。但是,你可以把那些笛子忘记了。”
  赫勒咆哮了起来:“你们就这样不当一回事儿地、自作主张地把宇宙进化伟大工程的仪器毁掉啦?你们就这样——”
  “进化并没有毁掉,赫勒。那些东西也没什么高深莫测的。每一个星球上都一样:适者生存,不适者——亡!”
  赫勒可不这么看问题。他口沫横飞,挥手跺足地向维隆斯发起了激烈的攻击:“你暗中破坏了宇宙进化的伟大工程,你死无宁日了,维隆斯。要知道,自从有时间以来,就有这宇宙进化存在了。这个时间,不光是地球意义上的时间,而是整个宇宙的绝对时间,精神时间。宇宙的进化——”
  “那就这么看吧,赫勒:如果确实有这么一个进化工程,那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而且,我也只不过是完成了我的职责而已。”说完,维隆斯转过身,离开这几个人,独自费力地穿过茂密的丛林。他只不过是克尽其职而已。
  其实,他不得不做而做了的事情还不只这一件。当他的手触到赫勒那支仍然安全地躺在他那拉锁口袋里的笛子时,他的步伐加快了。他相信它还活着。回到营地后,他要把它藏进箱子,谁也不会知道它躲过了这场浩劫。不过,维隆斯准备过不了几天就要找一个晚上,一个人远远地离开营地,找一个偏僻荒凉的地方。他将要再一次到那九霄云端去遨游。他拍拍那金属的笛管,全速向营地跑去。






《死亡使命》作者:弗雷德里克·波尔

  这是关于发明家菲尼亚斯·斯诺德格拉斯的一个故事。他制造了一架时间机器。 
  他制造了一架时间机器。他乘上这架机器,回到了大约2000年前耶稣基督诞生的年代。他设法结识了当时的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皇后利维亚和其他一些达官贵人,并很快成了他们的好朋友。他得到了这些权贵朋友的支持,对公元1年的生活习惯进行了改革。(他的改革思想是从L·斯普拉格·德钦普的科幻小说《万一黑夜降临》中偷来的。) 
  他的时间机器不大,但他的心中的计划却很大。因此,斯诺德格拉斯精心选择装载的货物,以便给古代世界的人民带上立竿见影的最大的福祉。古罗马当时生活环境的特点是肮脏和疾病。斯诺德格拉斯决定让罗马人过上健康的生活,并使用20世纪的药物给他们治病。一旦人类摆脱瘟疫,并能长寿,其他一切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斯诺德格拉斯给罗马世界引入了青霉素和金霉素,为他们磨镜片、做眼镜,给他们解释去除白内障的外科手术。他教给罗马人麻醉法,并给他们讲解有关细菌引起疾病的理论。他还教他们净化饮水的方法,建造了克林尼克斯面巾纸工厂,教罗马人咳嗽时用面巾纸捂住嘴巴。他要求建造下水道,并把下水道覆盖起来。所有这些,他都做到了。 
  斯诺德格拉斯给古代世界带来了健康,他自己也保持着健康的身体。他活了100多岁,于公元100年逝世,可谓是功德圆满地离开了人世。 
  当斯诺德格拉斯来到位于帕拉廷山上雄伟的奥古斯都皇宫时,全世界人口只有2.5亿。他劝说了当时的罗马统治者,把他带来的福祉传播到全世界,不仅让古罗马1亿左右的臣民得益,而且,要让另1亿的亚洲人、几百万的非洲人,以及西半球的人和太平洋各岛屿上的人都能得益。 
  这样,全世界的人个个都活得很健康。 
  婴儿死亡率从90%下降至不到2%,预期寿命立即增长了一倍。人人体魄健壮。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生育率大大增长,生下来的孩子又个个健康成长,而这些后代又生下更多的孩子。 
  这些罗马人、哥特人和蒙古人都强壮得很,每30年,全世界人口就增长1倍。到公元30年,世界人口是5亿,公元60年达到10亿,而到斯诺德格拉斯逝世的那一年,当时世界人口的总数与今天一样多。当然,斯诺德格拉斯逝世时,他自己感到很幸福。 
  遗憾的是,斯诺德格拉斯的时间机器太小,他没能带上制造货船的设计图纸和有关冶金技术的书本,因而无法制造收割庄稼的收割机。他也没有带上三联式蒸汽引擎来发电,因而无法用电发动机器,城市的管理和生活也就无法用机器来运转。总之,2000年之后发展的科学技术,斯诺德格拉斯都没有带到古罗马去。 
  因此,他去世时,世界上的状况就已经不那么好了。许多人的住房都非常狭小。但总的来说,斯诺德格拉斯还是感到很满意,因为所有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如果世界上人人都强壮健康,那么,人越多,就越能促进科学研究。大自然的资源是无限的,只要好好研究自然规律,无论多少人,大自然都能提供足够的资源满足大家的需要。 
  事实也正是如此。早在斯诺德格拉斯去世之前,纽柯门设计的蒸汽机就能抽水灌溉庄稼。公元55年,尼罗河上就建成了阿斯旺水坝。公元75年之前,在罗马和亚历山大城,蓄电池汽车就替代了牛车。几年后,巨大而难看的舷外柴油机船,在地中海上来往运送食品,解放了划桨的奴隶。 
  到公元200年,世界人口已达到200亿,技术也与人口同步发展。原子能耕作机已清除了德国条顿堡林山上的森林,那时,罗马将军瓦鲁斯④和他军队的尸骨还未完全腐烂呢!利用离子交换器开采海底矿藏来制造的化肥,生产出奇妙的杂交谷物。到公元300年,世界人口达到7.5万亿。氢聚变从海洋中产生出巨大的能量,原子嬗变可以把任何物质转化为食物。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那时已没有土地可开发了。地球已人满为患。到6世纪中叶,地球上6000万平方英里的陆地上,到处都是人。任何人,朝任何方向一伸手,就会碰到站在旁边的人。 
  但人人都很健康,科学继续向前发展。大海的水抽干了,立即增加了3倍的陆地。(50年之后,原来的海底又都住满了人。)原来用海洋氢离子聚变产生的能量,现在用巨大的”镜子”从太阳吸取能量。这样一来,其他行星都成了冰天雪地。但这已经没有关系了,因为几十年后,由于行星核内能量的爆发,整个行星都衰变了,到最后,太阳也衰变了。维持地球上人类高水平的生活,已经造成了能源大量的浪费。不久,银河系每个星球生产的能量,都传输到地球上。开发仙女座能量的计划,也正在制定中。如果计划实现,可支持持续30年的人口增长所需要的能量。 
  在这关键时刻,一个计算结果出来了。 
  如果设定每人的平均体重130英磅,用6×104克约整数来计算,每30年人口增加1倍,(其实,当时已没有“年”这一概念了,因为地球已经衰变,地球这颗行星孤独地在太空中毫无目的地漂浮,现在正飘向织女星。)计算表明,到1970年,人类肉体、骨骼和血液的总重量将到达6×1027克。 
  这就产生了下面的问题:地球本身的重量也只不过5.98×1027克。人类已经住在洞穴中,挖地洞和岩洞居住,甚至挖掘到镍矿和铁矿核心作为居所。到1970年,所有矿井的核心都住满了人。那儿已经没有通道。如果真要打通道的话,就只能从无数的人体上打了。那人不都成了尸体了吗!地球就成了在太空中漂浮的充满痛苦挣扎着的活死尸星球。 
  更有甚者,简单的计算表明,事情远远还不止于此。到一定的时间,全体人类的重量将相等于整个银河系的总重量。再下去,将超过整个宇宙中所有星系的总重量。 
  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为此,启动了一项工程。在克服了一些困难后,总算腾出了一些资源,建造了一个小型的、但十分重要的装置。这就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