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0-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雷轰顶。对于这场事变的是非得失,她无法细想,她担心的是年近花甲的 

老父,怎么能经受贬窜的折磨?她明知公爹赵挺之一向与父亲的政见相左, 

而且还听说这次父亲被贬职与他有很大关系,可她仍然像往常一样与赵明诚 

相亲相爱。只是内心中的阴影越来越重了,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心情早已被 

家庭与国家的巨大变故冲击得无影无踪了。这些经历在李清照的生活和思想 


… Page 6…

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迫使她睁大眼睛审视社会现实,思考国家命运。 

     在24岁以前的李清照,文学创作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她用词来反 

映日常生活中的感触,用诗来表达她对社会重大事件的评价。如果说她的词 

作题材还未越出传统词作的范围,还在描写一些风月之事,那么她的诗歌的 

视野可就广阔得无所不包了。看来这位年轻的女作家是有意识地让诗、词这 

两种不同体制的文学样式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起到不同的作用。 

     1107年,李清照33岁的时候,她的公爹、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在与奸 

臣蔡京的斗争中失败,被罢了官,赵挺之又气又恨,不到五天就死掉了。蔡 

京的爪牙并未就此罢休,除了追回赵挺之生前所受的各种官职以外,连他的 

三个儿子也不放过,赵明诚与赵存诚、赵思诚被同时削去官职,捕入制狱候 

审。这次赵明诚被父亲的案子牵连进去,给李清照的打击非常大,她经常恶 

梦连连,梦见他们夫妻生离死别,梦见国家山河破碎…… 

     幸好赵明诚平时为官清正,为人小心谨慎,蔡京的党徒审查了几个月, 

没得到什么有用的材料,只好把他释放了。 

     大观元年七月,赵明诚从制狱解除拘禁后没多久,便带着李清照返回青 

州 (今山东省益都县),开始过平民的生活。前些年他父亲曾在青州构筑了 

一座供退休养老的宅院,现在空着,正好供他们夫妇居住。这所宅第的第三 

进,是座高敞古朴的五开间厅堂,梁上高悬着一方匾额,上书“归来堂”三 

个遒劲的大字。这里原是赵挺之为自己准备的静室,现在则成了明诚夫妇的 

藏书处。青州是东方大郡,人烟稠密,文物昌盛。蔡京在这里安插了不少亲 

信和耳目,随时都在窥探赵家的动静。为了避免不测,赵明诚与李清照绝口 

不谈政治,这倒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金 

石考古与文献校勘的学术工作。明诚夫妇事事节俭,但遇到名迹,索价千金 

也毫不吝惜。每当收到一部前所未见的书籍,明诚与清照立即细加校勘,修 

整装帧,撰写题跋。得到三代彝器、秦汉碑帖、名人书画,也共同舒卷赏玩, 

指摘其中的毛病缺点。他们规定每晚的工作以点完一支蜡烛为限度,始终保 

持在精力旺盛、兴趣盎然的状态下从事鉴赏、研究,所以经他俩精心整理的 

藏书,都能成为装订精致、字画完整的善本,在国内诸位大藏书家中是首屈 

一指。 

     在他们闲居在乡里的十来年时间里,他们千方百计地搜求珍贵文物字画 

及金石铭刻,散居各地的朋友们知道他们正在从事金石刻词的研究,往往及 

时地将墨拓原本寄赠他们。有时得到大宗珍贵文物出土的消息,赵明诚也会 

不远千里地前去访寻,亲自拓制铭文。像唐高宗李治亲笔撰书的《唐登封纪 

号文》两碑的拓片,就是赵明诚亲自攀登泰山模拓回来的。为了访碑觅帖, 

在屏居乡里的十来年中,赵明诚也不时与李清照有短暂的分离。李清照往往 

用小词排遣她的离情别绪。这些词写得缠绵恻隐,非常优美动人,如她的这 

首《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 Page 7…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一首描写送别时的伤心与相思时的怅惆的小令,上片开头三句铺叙 

送别时的情景:时令已届初秋,尽管在阳光中还残存着几丝暑气,但在夜间 

从致密的竹席上已能感受到秋天的凉意。河湾里的红莲已见凋残,随风振落 

的花瓣在水面上打着转儿飘向远方。就在这颇显萧瑟的时节,她在河滨送明 

诚远游。开船的锣声已经敲响,他脱下罗裳,独自登上兰舟,解缆出发了。 

她追视着兰舟,只见它渐远渐小,终于在天际消失了。 

     抛开世事烦恼与政治风云之后,清照与明诚的生活更加平静幸福,在书 

籍与金石铭刻之中找到了欢乐。每天晚餐之后,工作之前,赵明诚与李清照 

在归来堂小憩,他俩常常做赌赛记忆力的游戏。明诚先在一只晶莹剔透的玉 

杯中斟上香茶,然后指着堆积如山的书籍,随意提出一个典故或某件史事, 

两人来猜它的出处究竟是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猜中与否来较 

量胜负。猜中的有首先饮茶的权利。李清照的记性特别好,凡经她研读过的 

书籍,都过目不忘。所以这种赌赛,她领先的次数居多。当明诚抽出书卷, 

证实清照猜得不错时,她举杯在手,开怀大笑,以致茶水全部倾倒怀中。从 

这种小游戏中,他们感受到的得意,实在是饮茶无法比拟的。她常常对明诚 

说,她甘愿一辈子都不问世事,终老于书史之乡了。 

     经过十多年的多方搜集和苦心请求,赵明诚与李清照的藏书和文物已经 

十分丰富。他们在归来堂两侧扩建了十多间书库,又特制了许多大橱。将图 

书文物按次序编号造册,珍藏入橱。如要讲读某书,则索取钥匙,先在簿册 

上登记,然后才能开橱领取所需的书帙。这种做法很有点当代图书馆的特点。 

如果某人对领出的书卷稍有污损,就得受惩罚,责成他将书帙上的污迹拂拭 

干净,才能归还入藏。这样一来,图书文物倒是得到妥善的保护,但读书却 

失去了往日的那种悠闲清静的感觉。李清照是个爽快人,很不耐烦这么做。 

为了便于随时翻阅研讨,必须置备副本,清照与明诚商定,从每天的菜肴中 

取消一个荤菜,也不添置第二件有花饰的绸缎衣衫;清照还将自己的明珠翡 

翠首饰以及摆设都交给明诚,送到当铺中换取现钱,充实购置副本的资金。 

遇到文字讹误较少、字迹没有缺损的刻本,他们随时买回来当作副本,供朋 

友们借阅。这样一来,他们的藏书量更大了,而因此花费的资金也更多了。 

在他们的几案上,卧室的枕席上,到处堆满了书籍,陈放着钟鼎。他们置身 

其中,随时随地都可以从事研究,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赵明诚夫妇在青州乡下一住就是12年,终于在宣和二年 ( 1120年), 

朝廷重新起用他,任命他为莱州知事 (莱州即今山东掖县)。当时奸臣蔡京 

已经被皇帝罢了官,朝廷上下有了一些新气象,赵明诚是初次担任地方的官 

职,他很想替朝廷分忧,也想给治下的百姓办点好事。他考虑莱州比较僻远, 

要清照离开生活惯了的青州,到一个生疏的地方会诸多不便,便决定独自赴 

任。他与清照说定,待政务上有了眉目,生活上也粗有安排后,再派人来接 

她。清照觉得明诚的考虑周详有理,便爽快地答应,并亲自置酒,为明诚饯 

行。 

     自从赵明诚赴任后,家里陡然虚空起来。李清照白天伏案校书、写作, 

无法与明诚切磋琢磨;晚间在灯下闲坐,听不到明诚的侃侃谈吐,寂寥愁苦 


… Page 8…

渐渐袭上心头。几场风雨之后,枯叶积满了庭院;她连花园也懒得走动了。 

有天一大早,侍女一边在花瓶中插上一大把金菊,一边兴奋地报告:“今天 

是重阳节,园子里的菊花开得真好!” 

     明诚离开已经很久。重九本来是亲人相携登高的良辰吉日,可是今年明 

诚却独在异乡为异客,是多么遗憾的事啊!白天她郁郁不乐地做着这事那事, 

并不觉得难受,可是到了傍晚时独自在东篱下把酒赏菊,便觉一阵阵地寂寞, 

直到暮色四合时分,方才回到归来堂。金灿灿的秋菊、劲厉的西风,更勾起 

了她的离愁别绪,她职过锦笺,填成一阕《醉花阴·重阳》词,寄给赵明诚: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 (香料)销金兽(兽形涂金香炉)。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纱帐),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重阳后的第二天,赵明诚便读到了李清照的这首新作。清照相思无限的 

情意使他感动不已,而这首蕴藉清隽的新词也使他击节赞赏。不知怎的,一 

股少年意气忽然在他的心中复活起来,他要与清照比赛一下词笔的高低。于 

是他趁着政事稍闲的空档,闭门谢客,废寝忘餐,足足费了三个日夜的功夫, 

填成了十五阕新词。然后他工工整整地抄写好,又把李清照的这首词重抄了 

一遍,夹在里面,一起拿给他的好朋友陆德夫欣赏,请他评审哪几首写得最 

好。陆德夫把这些词从头到尾读了好几遍,最后对赵明诚说:“我看这么多 

首词里面只有一首写得最好。”赵明诚赶忙问是哪一首?陆德夫指着李清照 

写的那首说:“这一首最好。” 

     后来,赵明诚又被罢官,李清照与他回到山东省淄州居住,继续埋头整 

理他们心爱的金石器物,但是,在国家动荡的年代,要埋头整理文物已经不 

可能了。东京被金兵攻陷的时候,李清照和赵明诚还在淄州(在今山东省)。 

不久,风声越来越紧,李清照跟着赵明诚到了建康。他们把最名贵的金石图 

书,随身带走了15车。后来金兵攻下青州,李清照留在老家的十几间文物, 

竟被战火烧成一堆灰烬。 

     到了建康以后,赵明诚接到诏令,被派到湖州当知府。那时候,兵荒马 

乱,李清照不可能跟他上任。临走时候,李清照问丈夫说:“万一金人再打 

过来,我该怎么办?” 

     赵明诚坚定地说:“瞧着办吧。实在不行,你把家具衣被先放弃了;再 

不行,把书画古器丢了;但是有几件珍贵的古代礼器,你可一定得亲自保护 

好,要看作自己生命一样。” 

     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得病死了,当时金兵占领了李清照的家乡山 

东。国破家亡,李清照悲痛万分。她只好带着家里的书画古董,投奔住在浙 

江的弟弟李迒那里。在兵荒马乱之中,姐弟二人到处奔波,书画古董丢失了 

不少,这更增加了李清照的痛苦。她继续四处奔波。赵明诚有个妹婿在洪州 

 (今江西南昌),那时候李清照身边还有图书2万卷,金石刻本2000卷,就 


… Page 9…

托人带到洪州。没有多久,金兵打到洪州,这些文物又不知去向。 

     国家的灾难,自身的不幸,使得李清照感慨很深。丈夫在世的时候,她 

常常写些饮酒、赏花、相思一类的词,描写细腻,文笔清新,现在她没有心 

思再写这样的词了,她开始写起了悲愁凄苦的词,来寄托自己的身世和感慨。 

这一类词感人至深,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在一首题为《声声慢》的词里, 

李清照充分发挥了她善于刻画心境的特长,写道: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一开头就用了七对重迭的字,写出了李清照在国破家亡的情况 

下,百无聊赖地想要寻觅精神上的安慰,可是寻觅的结果是一片冷落凄清, 

反而使她感到更加凄惨悲戚,难以忍受。接着,她又写秋天忽然回暖,一会 

儿却又变冷的天气,觉得这样的日子最难过。想要喝几杯淡酒消愁,可是夜 

晚的秋风在呼啸,喝了酒也睡不着。正在这个时候,当年替自己传递过书信 

的鸿雁哀鸣着从头上飞过,听了这熟悉的鸣声又多么使人伤心呵!窗外是满 

地凋谢了的菊花,没有掉在地上的花也已干枯了,哪里还值得去摘它。独自 

守着窗儿,怎么才能捱得到天黑?秋天黄昏的细雨,打在已经枯黄的梧桐叶 

上,滴答滴答的声音更使人增添了烦恼。这一连串的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 

字包容得了呢? 

     南渡以来,李清照备尝了人世间的深重苦难,又接二连三地遭到来自上 

层社会蓄意的政治诬陷和人身诽谤,这种种的打击纷至沓来,她都用自己柔 

弱的肩膀支撑着。 

     李清照是位刚强的女子,来自上层社会的打击陷害、诬蔑诽谤,都不能 

迫使她放下手中的诗笔,停止她的歌吟。自从靖康年间金兵南侵以来,六七 

年中,黄、淮流域的城乡统通化为丘墟,野草遍布千里。金兵铁蹄所践之处, 

无不遭到惨重的破坏。沉溺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原父老,日夜盼望王师北伐; 

江东的人民也亟盼南宋君臣振作精神,抗敌御侮。国家的颠危,人民的苦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