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体ii-黑暗森林 作者:刘慈欣-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六七岁的男孩叫我孩子。”
  章北海笑了笑。
  “你这人几乎不笑,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笑起来时很有魅力我们是孩子吗?”
  “在我们那时,辈分是很重要的,在当时的农村,也有大人依照辈分把孩子
  叫大伯大姑的。”
  “但你的辈分在我眼中不重要。”
  “这我从你眼里看出来了。”
  “你觉得我的眼睛好看吗?”
  “像我女儿的眼睛。”章北海不动声色的回答迅速而从容,令东方延绪很吃
  惊。他并没有把目光从东方身上移开,她身处洁白的球体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因
  她的美丽而隐去似的。
  “你女儿,还有妻子,没陪你来吗,据我所知,特遣队的家属都可以冬眠。”
  “她们没有来,也不想让我来,你知道,按当时的趋势,未来的前景是很黑
  暗的,她们责备我这样做不负责任。她和她母亲都不回家住了,可就在她们离开
  后的第二天深夜,特遣队出发的命令下来了,我都没来得及同她们最后见上一面。
  那是个冬天的深夜,很冷,我就那么背着背包离开了家。。。当然,我没指望你能理
  解这些。”
  “理解。。。她们后来呢?”
  “我妻子是在危机47 年去世的,女儿在81 年去世。”
  “都经历了大低谷。”东方延绪垂下了眼睛,沉默了一会儿后,她在面前激
  活了一个全息显示窗口,把整体显示模式调到外部状态。
  白色的球形舱壁像蜡一样消融了,“自然选择”号本身也消失了,他们悬浮
  在无际的太空中。面对着银河系迷雾般的星海,他们变成了宇宙中的两个独立的
  存在,不依附于任何世界,四周只有空间的深渊,同地球、太阳和银河系一样悬
  浮于宇宙中,没有从哪里来,也不想到哪里去,只是存在着。。。章北海有过这种感
  觉,那是一百九十年前,他穿着航天服只身悬浮于太空中,握着装有陨石子弹的
  手枪。。。
  “我喜欢这样,飞船和舰队什么的,都是外在的工具,在精神上都是可以省
  略的。”东方延绪说。
  “东方。”章北海轻轻地唤了一声。
  “嗯?”美丽的舰长转过身来,她的双眸中映着银河系的星光。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杀了你,请原谅。”章北海轻声说。
  东方延绪对这话付之一笑,“你看我像钢印族吗?”
  章北海看看她,在从五个天文单位外照来的阳光中,她像是一根飘浮在星海
  背景上的轻盈的羽毛。
  “我们属于大地和海洋,你们属于星空。”
  “这样不好吗?”
  “不,这样很好。”
  “三体舰队探测器熄灭了!”
  得到值勤军官的这个报告,肯博士和罗宾逊将军万分震惊,他们也知道,这
  个消息一旦发布,将在地球国际和舰队国际中掀起巨大波澜。
  肯和罗宾逊现在正在林格一斐兹罗监测站中,这个监测站处在小行星带外侧
  的太阳轨道上。在距监测站五公里处的太空中,飘浮着一个太阳系中最怪异的东
  西,那是一组六个的巨型透镜,最上面的一个直径达一千二百米。后面的五个尺
  寸要小一些,这就是最新一代的太空望远镜。与以前的五代哈勃望远镜不同,这
  个太空望远镜没有镜筒,甚至六个巨型镜片之间也没有任何联接物,它们各自独
  立飘浮着,每个镜片的边缘上都装有多台离子推进器,它们可以借助这些推进器
  精确地改变彼此的相对距离,也可以改变整个透镜组的指向。林格一斐兹罗监测
  站是太空望远镜的控制中心,但即使从这样近的距离上,也几乎看不到透明的透
  镜组。但在进行维护工作时,工程师和技师会飞到透镜之间,这时他们就发现两
  侧的宇宙发生了怪异的扭曲,如果一侧透镜处于合适的角度,镜面的防护虹膜反
  射阳光,巨型透镜就完全可见了。这时它那弧形的表面看上去像是一个布满妖艳
  彩虹的星球。这一代太空望远镜不再以哈勃命名,而是叫林格斐兹罗望远镜,
  以纪念首次发现三体舰队踪迹的那两个人,尽管他们的发现没什么学术意义,但
  三大舰队联合建造的这座巨型望远镜。主要用途还是监视三体舰队。
  望远镜的负责人一直延用着林格和斐兹罗这样的组合:首席科学家来自地
  球,军事负责人则来自舰队。每一届组合都有着与林格和斐兹罗之问相似的争论。
  现在,肯博士总是想挤出观测时间来进行自己的宇宙学研究,而罗宾逊则以维护
  舰队的利益极力阻止。他们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争议,比如肯总是回忆当年以美
  国为首的各地球大国是多么出色地领导世界,现在的三大舰队又是多么的官僚和
  低效率,而罗宾逊则每次都无情地戳穿肯博士那可笑的历史幻觉。不过最激烈的
  争议还是在监测站的自转速度上,将军坚持只产生低重力的慢速旋转,甚至干脆
  不自转,让站内处于美妙的失重状态;而肯则坚持要产生标准地球重力的自转速
  度。
  现在发生的事情压倒了一切。所谓探测器熄灭,是说它的发动机关闭了。远
  在奥尔特星云之外,三体舰体探测器就开始减速,减速时它的发动机对着太阳方
  向启动,太空望远镜就是根据探测器发动机发出的光来对其进行跟踪,而发动机
  的光芒一旦熄灭,这种跟踪就不可能进行了,因为探测器本身实在太小了,从它
  穿越星际尘埃时产生的尾迹形态推测,它可能只有一辆卡车大小,这样小的一个
  物体现在处于遥远的柯伊伯带外围,本身停止发光,而那一带远离太阳,只有微
  弱的阳光,探测器的反光更弱,即使是林格一斐兹罗这样强大的望远镜,也不可
  能从那个遥远的黑暗太空看到这么小的一个暗物体。
  “三大舰队成天就知道争名夺利!现在可好,目标弄丢了。。。”肯气愤地说,
  他没注意到目前监测站已经处于失重状态,他剧烈的肢体动作几乎使自己在空中
  翻了一个跟头。
  罗宾逊将军第一次没有为舰队辩解。本来,亚洲舰队已经派出了三艘轻型高
  速飞船去对探测器进行近距离跟踪,但三大舰队随之爆发了拦截权之争,后来联
  席会议又做出了所有战舰回港的决议。尽管亚洲舰队反复解释,说这三艘飞船都
  是歼击机级别的,为了尽快加速,拆除了所有的武器和外部设施,每艘船上只有
  两名乘员,只能跟踪目标,根本不可能进行拦截行动。但欧洲和北美两大舰队还
  是不放心,坚持已起航的跟踪飞船必须全部撤回,改由第四方地球国际派出三艘
  跟踪飞船。如果不是这样,现在跟踪飞船已经与探测器近距离接触并进行跟踪了。
  而地球上由欧洲联合体和中国后来派出的跟踪飞船,现在还没有飞出海王星轨
  道。
  “也许。。。它的发动机还会启动的。”将军说,“它的速度现在仍然很快。如果
  不减速就无法进入太阳轨道,会掠过太阳系的。”
  “你以为你是三体司令官吗?那个探测器也许根本没打算停留,就是要掠过
  太阳系的!”
  肯说着,突然想到了一点:“发动机停了,它就不可能再改变轨道!让跟踪
  飞船在计算好的位置等它不就行了?”
  将军摇摇头,“精度不够!你以为那是大气层内地球空军的空中搜索吗?稍
  微一点点的轨道误差就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公里,在那么大的空间范围内,一个
  这么小这么暗的东西,跟踪飞船很难找到目标。。。唉,总得想出些办法呀?”
  “我们能有什么办法?让舰队去想吧。”
  将军又变得强硬起来:“博士,你要对目前的局面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虽然
  这件事我们没有责任,但媒体不管这个,林格斐兹罗系统毕竟是负责对探测
  器进行深空跟踪的,到最后相当一部分脏水还得泼到我们头上。”
  肯没有说话,身体与将军垂直,想了一会儿,他问:“现在在海王星轨道外
  面还有些什么可利用的东西?”
  “舰队方面大概什么也没有了,地球方面。。。”将军转向值勤军官,向他们询
  问。他很快得知,在海王星有四艘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的大型飞船,从事“雾伞”
  丁程的前期开发,即将担任跟踪探测器任务的三艘小型飞船就是从这些飞船上派
  出的。
  “它们是去开采油膜矿吗?”肯问道,他马上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油膜矿是
  在海王星的星环中发现的一种物质,它能够在高温下变成迅速扩散的气体,然后
  在太空中冷凝成微小的纳米颗粒,形成太空尘埃。之所以叫这个名称,是因为这
  种物质蒸发后的气体在太空中扩散性很强,少量物质就可以形成大片尘埃,其过
  程与小小的油滴在水面扩散成大片分子厚度的油膜相似。油膜物质所形成的太空
  尘埃还有另一特性:与其他的太空尘埃不同,“油膜尘埃”很难被太阳风所驱散。
  正是由于油膜物质的发现,使“雾伞”计划成为可能,这个计划是用核爆炸在太
  空中蒸发和扩散油膜物质,在太阳与地球之间形成一团“油膜尘埃”,降低太阳
  对地球的辐射,达到缓解地球温室效应的目的。
  “我记得,海王星轨道附近应该还有前战争时期的恒星型核弹吧?”肯又问。
  “有的,‘雾伞’工程的飞船也装载了一些,在海王星环和卫星上爆破用,
  具体数目不清楚。”
  “好像一颗就够了。”肯兴奋起来。
  两个世纪前面壁者雷迪亚兹的战略计划中所研制的恒星型氢弹,后来共制造
  了五千多颗。虽然这种武器在末日之战中作用有限,但正如雷迪亚兹所言,各大
  国主要是为可能爆发的人类之间的行星际战争准备的,核弹主要在大低谷时期制
  造,那时由于资源的匮乏,国际关系极其紧张,人类自身的战争一触即发。进入
  新时期后,这些骇人听闻的武器成了危险的鸡肋,虽然其所有权都属于地球国家,
  但还是都被送入太空存贮,少部分已经用于行星工程的爆破,还有一部分送入太
  阳系外围轨道。曾有人设想将核弹中的聚变材料可以作为远程飞船的燃料补充,
  但由于核弹的拆解很困难,这个设想一直没有真正实现过。
  “你觉得能行,”罗宾逊两眼放光地问道,他后悔这么简单的事自己怎么没
  想到,一个载入史册的机会让肯抢去了。
  “试试吧,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如果行,博士,以后林格一斐兹罗监测站将永远按产生1G 重力的速度旋
  转。”
  “这可是人类造出来的最大的东西了。”“蓝影”号飞船的指令长看着舱外漆
  黑的太空说,他极力想象自己能看到尘埃云,但确实什么都看不到。
  “为什么它不能被阳光照出来呢,就像彗星的尾巴那样。。。”飞船驾驶员说,
  “蓝影”号上只有他和指令长两个人。他知道,尘埃云的密度确实像彗星尾一样
  稀薄,几乎和地球上实验室中造出的真空差不多。
  “可能是阳光太弱吧。”指令长回头看看太阳,在这海王星轨道和柯伊伯带
  之间的冷寂空间,太阳看上去只是一颗刚能看出圆盘形状的大星星。阳光倒是还
  可以在舱壁上照出亮影,但已经十分微弱了。“再说,彗尾也要在一定的距离外
  才能看到,我们可是就在云的边缘。”
  驾驶员在脑子里极力想象着这个巨大但稀薄的存在。在几天前,他和指令长
  亲眼目睹了这团巨云压缩成固体时的大小。当时,来自海王星的巨型飞船“太平
  洋”号停泊在这片太空,放下了它运载的五件货物。首先放置的是来自前战争时
  期的一颗恒星型氢弹,它是一个长五米直径一点五米的圆柱体;随后,飞船的机
  械臂从舱内取出了四个大球体,它们的直径从三十米到五十米不等,这四个球体
  被放置在氢弹周围几百米处,它们都是采自海王星星环的油膜物质。“太平洋”
  号飞离后,氢弹爆炸,所形成的小太阳把光和热量疯狂地倾泻到这寒冷的太空深
  渊中,周围的球体在瞬间汽化,油膜汽体在氢弹辐射的飓风中迅速扩散,随后在
  冷却中化为无数微小的颗粒,尘埃云形成了。这团云的直径达二百万公里,比太
  阳的直径还大。
  尘埃云形成的位置,是三体探测器预计将要通过的区域,这是按三体探测器
  的发动机停机前所观测到的轨道计算出来的。肯博士和罗宾逊将军的这个计划,
  是期望通过三体探测器在人造尘埃云中留下的尾迹精确测定它的轨道和位置。
  “太平洋”号完成了造云作业后就返回海王星,留下了三艘小型飞船,在探
  测器显示尾迹后对其进行近距离跟踪,“蓝影”号就是其中一艘。这种高速小飞
  船被称做太空赛车,其唯一的有效载荷就是一个仅能容纳五人的小舱,其余部分
  全是聚变发动机,具有极高的加速能力和机动性。尘埃云形成后,“蓝影”号曾
  穿过整个云区,以实验是否能在云中留下尾迹,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当然,尾迹
  只能由一百多个天文单位外的太空望远镜观测到,在“蓝髟”号上无论是尘埃云
  还是自己的尾迹,什么都看不到,周围的太空空寂依旧。不过在穿过云团后,太
  阳处于云后,这时驾驶员坚持说看出太阳变暗了一点点,而且它原来清晰的边缘
  变得模糊了,仪器的观测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是这个巨大的人造物留给他们的唯
  一视觉印象。
  “只剩下不到三小时了。”指令长看看表说。尘埃云实际上就是一颗围绕着
  太阳运行的稀薄的巨型卫星,它的位置在运行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