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阳风 作者:[英] 亚瑟·克拉克-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斯普林杰那样的陈词滥调仍然还有用的。我们已经登上过所有的行星,但还没去过气态星体。这是太阳系里惟一还没有征服的地方。”
“是桩很花钱的事,你算出要多少花费了吗?”
这是个初步预算。记住,这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个运输系统。一旦得到证实可行的话,系统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加以运用,并且它不仅仅适用于木星,对所有的大星体都适用的。
韦伯斯特看着那数字,吹了一下口哨。
“为什么不从一个容易点儿的行星开始——比如说,尤拉纳斯星①?相对地球来说,重力只有一半,逃逸速度也不足一半,气候相对平和一些。”
【① 尤拉纳斯星,(译音)原文是Uranus,意义为“天王星”。】
韦伯斯特肯定已完成了他的准备工作,这也正是为什么由他来负责这项远程计划的原因。
“节约不了什么——如果你考虑到这特别远的距离以及一些后勤难题。如要飞向木星的话,我们可以动用木卫3的设备,而在土星之外,我们则必须建立一个新的物资供应站。”
韦伯斯特想,还算合理,但他确信那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木星是太阳系中的老大,而福尔肯会有兴趣啃硬骨头的。
“除此之外,”福尔肯继续说,“木星的探测是个大的科学丑闻。当它的无线电风暴被发现以来,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至今我们仍不知道是什么引起了风暴——而‘大红斑’还是一个大谜团。这就是为什么我能从宇航局得到相应的资金的原因。你知道他们已经发射了多少探测器吗?”
“二百多个吧,我想。”
“326个,在过去50年内——大约有1/4的基本上都不成功。当然,他们也了解了许多情况,但对整个星球却只有些皮毛知识。你知道它有多大吗?”
“有地球的10倍大。”
“是的,是的,但是你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福尔肯指着韦伯斯特办公室一角里的大地球仪。
“看印度,显得多么小。嗯,如果你把地球的表皮剥下来放到木星表面上的话,地球相对于它,就像印度相对于全球的大小一样。”
韦伯斯特考虑着这个等式:木星之于地球相当于地球之于印度。长时间地沉默。当然,福尔肯肯定是故意选择了最好的实例……
是十年前吗?没错,肯定是的。坠毁事件发生在七年以前(那日子清晰地刻在他的心上),而试飞是在那次既是首次也是“伊丽莎白女王”最后一次飞行的三年前进行的。
十年前,那时指挥官(不,是海军上尉)福尔肯曾邀请他参加一次试航——横穿印度北部平原,能看到喜马拉雅山的历时三天的滑翔。“非常安全,”他保证,“这可以让你走出办公室,并且让你明白事情的缘由及整个过程是怎样的。”
果然,韦伯斯特没有感到失望。这是紧接着他到月球的第一次飞行后,在他的生命中最难以忘怀的时刻,并且正如福尔肯曾向他保证过的那样,飞行非常安全可靠,没出一点岔子。黎明将临之际,他们从斯利那加起飞,巨大的银色气球在初升的朝阳第一束光辉中闪耀着。上升途中,万籁俱寂,再也不会有过去岁月里热气球上升时丙烷燃烧器的轰鸣声。飞船所需的热量都来自于那个小型脉冲核聚变反应堆,它不过220磅,悬在飞船外壳的开口处。飞船上升的同时,每秒钟发射10次激光,并点燃极微量的重氢燃料。一旦他们到达某一海拔高度时,则一分钟只喷发几次激光,以弥补头顶上的大气袋里损失的热量。
虽然他们离地面已有一里高了,但是还能够听见狗吠声,人们的呼喊声,敲钟声。渐渐地,广阔而洒满阳光的陆地景致在他们四周展开来。两小时后,他们到了离地3英里的空间,开始不断地吸氧。这时可以略作休整并且观赏一下景色了。艇上的设备把所有活都干了——给那些设计师收集信息,以便他们为今后设计新的飞艇作准备。
天气非常晴和爽朗。西南季风会到下个月才开始,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时间仿佛停止了。令他们反感的是每小时的定期无线电报告会打断他们的白日梦。环顾四周,远及地平线的地方,都是那古老、苍茫的原野,刻满了历史的沧桑——到处是星罗棋布的村庄、田野、寺庙、湖泊、灌溉沟渠……
韦伯斯特很费了些力才从十年前如痴如醉的回忆里醒过来。那次空中飘游使他意识到印度的广阔疆域,尽管90分钟就可环绕一周。他在心里一遍遍地对自己重复道,木星对于地球就相当于地球对于印度……
“就算你的论断正确,”他说,“并且假定有足够的资金,不过你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会比——那叫啥——哦,到太空考察的326个探测器做得更好?”
“我比他们更有资格——作为一个观测家,并且作为一个宇航员,尤其是一个宇航员的身分。不要忘了,对于飘游飞行,我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熟悉。”
“你仍然可以当一个操纵员,安全地待在木卫3上。”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已经做了那事儿了。难道你忘了是什么毁灭了‘女王’号吗?”
韦伯斯特心里很清楚,但是他只是说:“继续。”
“时间滞后——时间滞后!平台操纵者那个笨蛋认为他使用的是当地的无线电通讯网。不过他偶然间竟切换到一个卫星通讯网上了——哦,也许这并非算他的错,只是他应该注意到的。在整个飞行中,那只是半秒钟的时间差。如果飞船在平静的大气里飞行,那倒关系不大。然而飞船是在大峡谷上空的漩流中飞行。当平台倾斜时,他还想纠正它——可是它已经翻倒了。有没有试过在一条泥泞不堪的马路上驾车,这时出现了半秒钟的驾驶失控?”
“没有,我也不想去尝试。不过我可以想象出来。”
“很好,木卫3离木星有100万千米远。那么信号来回的时间差将是6秒钟。嗯,你需要一个现场操纵者真正及时地处理紧急情况。让我演示一下。不介意我用这东西吧?”
“继续。”
福尔肯拿起韦伯斯特桌上平放着的一张明信片。明信片在地球上早就不用了,不过这张画片显示了火星的三维景色,还配上几张异域情调的、昂贵的邮票。他把它垂直地倒悬在手上。
“这是一个古老的游戏,不过可以帮助我说明我的观点。把你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明信片的两边,不要怎么接触到它。好,就这样。”
韦伯斯特伸出手来,松松地抓着明信片。
“现在抓住它。”
福尔肯等了几秒钟,没有任何提醒,他拿走了卡片。韦伯斯特的大拇指和食指扣住了空空的空气。
“我再做一遍,让你看看这不存在任何作弊。对吧?”
又做了一遍,卡片从韦伯斯特的指间滑落下来。
“现在你来试我。”
这一次,韦伯斯特紧紧抓住卡片,没有任何暗示便使它掉下来。在快要落地的那一瞬间,福尔肯抓住了它。韦伯斯特似乎已听到咔嗒一声,福尔肯的反应是如此敏捷。
“当他们把我重新组合好,让我活过来时①。”福尔肯不带表情地解释道,“外科医生使我的器官、机能改进了不少。这就是其中之一——当然还有别的进步。我想把自己的潜力都发挥出来。木星便是我能完成我的心愿的地方。”
【① 意指上次“女王”号失事后,福尔肯受重伤,但不久经外科手术医治后又康复之事。】
韦伯斯特盯着那张落地的卡片看了很久,全神贯注于特里威尔姆悬崖上那奇幻的色彩。然后他静静地说:“我理解你。那么你要花多长时间呢?”
“如果有你的帮助,再加上宇航局,加上我们能联系到的所有科学基金会——嗯,3年吧。然后用1年的时间收尾——我们至少得发射两个试验模型吧。那么,幸运的话要用上5年。”
“那和我想的差不多。我祝愿你走运。你有资格得到好运气的。不过只有一件事我不会做。”
“什么事?”
“下次试飞时,别指望我来作乘客。”
三、神的世界
从木星5号降落到木星本身只要三个半小时。几乎没人能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旅途中睡着。睡眠是人的一个弱点,霍华德·福尔肯很厌恶它,只是他还是需要轻微地打个盹儿,这时无法避免地会做梦。不过接下来的三天里他可没有休息时间,他必须在坠入3万英里以下的云海,这漫长的坠落过程中应当尽量抓住时间和机会。
一旦“康泰基”登陆飞船进入她的转换轨道并且所有的计算机监测功能都很正常的话,他准备睡上最后一觉。当他进入这颗行星的可怕的阴影部分那一刻,似乎也正巧是木星遮住明亮且微小的太阳而形成日食的时候。一道奇异的金色曙光将飞船裹住了好几分钟。然后天空的1/4变成了漆黑一团的黑洞,而其余部分则群星闪烁。在太阳系里无论飞到哪儿,这些星座都不会改变的;现在它们也同样地照射着百万千米之外的地球。这儿,惟一令人注目的东西是木卫4和木卫3皎洁的新月形轮廓。毫无疑间,天空中还有许多别的“月亮”,不过它们都太远太小了,以致肉眼很难将它们辨认出来。
“下降两小时。”他向母船报告,然后悬在离木星5号的岩层大约有一千英里的空中,位于这颗小卫星的辐射阴影里。如果说木星5号并不具备别的什么明确的实用目的的话,它起码是宇宙中的推土机,专门扫除靠近木星并带来不良影响的带电粒子。它的尾部几乎不受辐射干扰,飞船可以绝对安全地停在那儿,就算周围布满致命的危险也无妨。
福尔肯打开催眠仪,当电脉冲温柔地流过他的大脑之时,意识便迅速地退去。当“康泰基”向木星飞去时,在巨大的重力场里,速度一秒接一秒地增加,他睡着了,而且没做梦。当他醒着时,梦总来困扰他,并且他还把地球上的噩梦也带到太空中来了。
尽管他从未梦到那次“女王”号的坠毁事故,但他常常在梦里见到他和那只惊恐的超级黑猩猩面对面的情景,当时他正走下崩塌的气袋之间的螺旋形楼梯。没有一只超级黑猩猩幸存下来,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暂时未死的,事实上已受到严重损伤,因而被某种无痛苦的“安乐死”方式处理掉了。有时,他也挺迷惑为什么他就梦到这种不幸的动物——在它生命最后时刻里碰到了它们——为什么偏偏不梦到在遭难的“女王”号上死去的任何一位朋友或同事呢?
那可怕的梦境总是出现在他的意识刚刚恢复的一瞬。当这个噩梦出现时,他并不觉得头痛,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任何感觉似的。他觉得自己处在黑暗和寂静无声之中,似乎还失去了呼吸。还有,最奇怪的是他不知道该怎样放置自己的肢体。他既不能挪动手也不能挪动脚,因为他弄不清它们在哪儿。
首先出现的是寂静。几小时,几天之后,他开始意识到一个微弱的搏动的声音,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最后推断这是他自己的心脏跳动的声音。这便是他的众多错误的第一件。
渐渐地,他恢复了意识,疼痛感也随之而来。他不得不重新认识新鲜的事物,仿佛再次经历一次婴孩时期。虽然他的记忆没受到影响,他能理解别人对他说的每一句话。他不能回答别人的提问,只能眨眨眼睛,这种情形持续了几个月了。他能记起当他说出第一个词的辉煌时刻,然后可以翻书了,并且用他自己的力气来做。这确实是一次胜利,为此他几乎花去了两年时间。有几百次他很嫉妒那些死去的黑猩猩,可是他却别无选择,那些医生已做出决定——现在,12年后,他到了人类从未来过的地方,并且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飞行。
“康泰基”号从阴影里显露出来,木星的黎明像一道巨大的彩虹桥一样横跨在天空中,这时持续不断的警报声把福尔肯从睡梦中拽出来。那难以逃避的噩梦(他一直挣扎着想叫一个护士来,可连按键钮的力气都没有了)迅速地从意识中退去。他生命中最伟大——也是最后的冒险经历就在他面前了。
他打电话给飞行任务控制中心,向他们报告此刻“康泰基”离木星的大气层大约六万英里远,并且正沿着木星的曲面迅速下降,情况一切正常。他的速度已超过每秒31千米,半小时以内“康泰基”号会闯入木星大气层的边缘,这里是太阳系中最难打通的入口。尽管数十个探测器曾经受过这场烈火中的考验,不过,这些牢固的探测器却是完全由仪器填满的东西,完全能胜任高达几百个重力的拖拽。“康泰基”号最高会达到30个重力,然后降到平均10个重力,最后停在木星大气外缘。福尔肯开始非常仔细地彻底地将自己与复杂的固定系统联结起来,这样他就可以固定在舱壁上。当他做完这些之后,事实上他就成为飞船中的设备的一部分了。
钟已经在倒计时了。离重新进入只剩100秒。无论好坏,反正他都认了。一分钟之后,他将闯进木星的大气层,并且不可避免地会被那个庞然大物死死抓住。
倒计时显示只有3秒了。还不算太坏。在密封舱外传来了非常可怕的叹息声。声音逐渐地变大,最后变成了尖厉的轰鸣声。这种噪音同进入地球和火星时发出的噪音不一样。在这种稀薄的氢、氦为主的大气里,任何声音都会上扬8度。在木星上,即使雷声听起来都会变调。
随着尖鸣声不断升高,重量也明显增加。几秒钟以内,他完全不能移动了。他的视野限制在钟和加速度表之间,巧个重力加速度,还有480秒……
他一直头脑清晰。不过,他原来未曾想到,“康泰基”号穿越木星大气层的尾迹会十分壮观——到此刻为止,已经有几千英里长了。进入大气500秒后,拉力渐渐变小以致消失:10个重力,5个重力,两个……然后重力几乎完全消失。他开始失重了,他那巨大的轨道速度也被摧毁了。
突然出现一阵抖动,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