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接触 作者:[美]卡尔·萨根-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进制数码?也行,好了,直接就凭我们的头脑也能认出来它们的十进制数……59、61、67……71……这些不都是素数吗?”

  在控制室内引起了一阵兴奋的窃窃私语。

  爱丽自己的脸上,一瞬间,也透露出某种内心深处的波动,可是很快就换成一副严肃清醒的神态,担心被激动弄得言语、举止失态,让旁人觉得自己傻里傻气或者显得不按科学规律办事。

  “那么,现在,可不可以对目前情况立即作这样一个概括。我尽量把它说得简要一些。大家注意听,看看是不是遗漏了什么。我们收到一个极其强大的信号,并非完全单色的。紧邻该信号带通之外,除了噪声以外,没有其它的频率。信号是线性偏振的,仿佛是由某个射电远程装置广播出来的。信号频率大约为九千兆赫,接近星系射电波背景噪声的最小值。这种频率正是跨越遥远的距离,使得接受方容易听到的频率。我们已经确认了射电源的恒星运动,所以它的运动状况仿佛是在恒星之间,而不是来自本地的某个发射器。北美联合空防司令部告知我们,他们没有检测到任何的卫星与该射电源的位置相符合,无论是我们自己的或是他人的卫星系统都没有。干涉测量的结果排除了在地球轨道上的任一个射电源。

  “斯蒂文已经脱离自动模态,正在离线操作,察看数据,看起来计算机的程序,也并不像是什么人存心要开那么大的玩笑,故意弄出点毛病塞进计算机。我们正在察看的天空区域内包括织女星,这是一颗A零主序矮星。它不太像太阳,它距离我们只有二十六光年,它具有原型态的恒星碎屑残骸圆环。那里没有我们已知的行星,可是在织女星周围肯定会有我们对它一无所知的行星。我们正在动手进行本征自行运动的研究,看看是不是射电源有可能沿着我们至织女星的视线,却在它遥远背后的什么地方,我们应该能够得到解答——比如说?——如果仅限于我们自己,需要几周,如果我们采用长基线干涉测量,那么只需要几个小时。

  “最后,发送的内容好像是一长串的素数,这些整数除了它本身和1之外,不能被任何其它的整数除尽。好像还没有任何一种天体物理过程能够生成素数。所以我说——当然了,必须十分小心谨慎——无论拿任何的标准来衡量,我们都能说,真的就是这么回事。

  “可是,如果说,消息是由围绕织女星的某个行星上演化出来的物种发出的,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演化速度必须非常快。因为恒星本身整个的生命期限才不过四亿年。这似乎并不适宜作为离我们最近的文明存在的地点。所以有关本征自行运动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也不能不对是否是一个骗局做出更为仔细的检查与核对。”

  在人群背后的一位类星体观测天文学家说,“看哪,”他用下巴颏指向西方地平线上准确标明落日之处的淡红色余晖。“再过一两个小时织女星就要落下去了。在澳大利亚或许已经升起来了。我们能不能跟悉尼方面联系一下,就在我们仍然能够看见的时刻,让他们同时观测一下?”

  “好主意。那里正处于下午时段。与他们合到一起加长了观测基线,用于研究本征自行运动基线长度就足够了。拿一份初步总结的打印件给我,到我的办公室里,通过电传发给澳大利亚。”

  爱丽故意做出镇静的姿态,离开聚集在控制台周围的人群,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小心谨慎地关上房门。

  “哎呀,天哪,真他妈的!”她轻轻地小声自言自语。

  “请接艾安·布饶德瑞,是的。我是爱琳诺·阿洛维,百眼巨人工程管理局。有一点紧急的事。谢谢。麻烦您转接,我等着……您好,是艾安吗?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我们搜寻到一件来路不明的怪事,看看你们那边能不能帮助我们核实一下。在九千兆赫左右,带通几百赫兹。我现在正把参数通过电传发送……你们的大碟片上原来就配备了很好的馈线,是吧?那简直太幸运了……是的,在那个视野里,织女星非常抢眼。我们获得的信号,看起来好像素数脉冲……就是那样,一点不错。好,好,我不挂。”

  她再次想到,天文领域现在还这么落伍。仍然不能使用基于数字系统的计算机联机系统。远程非同步联网的价值将会……

  “艾安,请听着,当望远镜完成巡天扫描之后,能不能马上对照一下星座方位时间图?让我们把低方位的脉冲称之为点,高方位的脉冲称之为划线。我们就得到……对,对,半个小时以前,我们看到的也是这个图形格式……有可能,对,或许。啊,可以这么说,这是五年来最好的效果,不过我永远也忘不了1974年那个大鹏卫星事件,我们让苏联糊弄惨了。是这样,就我的理解,那是一个美国雷达在进行高程测量,苏联的巡天观测是为了给巡航导弹作导向……对的,一幅等高线地形图。苏联利用全方位天线拾取信号。他们搞不清天空中的信号是从哪个方向来的。他们只知道,每天清晨大约同一时间,他们就会从天空中接收到一系列相同的脉冲。他们有人保证说,绝对不是军方传输的信号,所以,很自然的,他们就以为是从地外来的……不,不会的,我们已经排除了一颗卫星发送信号的可能性。

  “艾安,能不能麻烦你们协助一下,只要它还位于天空中,就请你们不停地跟踪它?随后,我跟你谈谈甚长基线的情况。我在考虑,是不是可以想办法争取到其它射电天文台的支持,它们均匀地分布在不同的经度上,始终跟踪它,一直到它重新在此地出现……对,是这样,可是我没有把握,拿不准能否比较方便地直接给中国打通越洋电话。我打算发送一份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电报……嗯,好,太好了。非常感谢,艾安。”

  爱丽在控制室的门廊略微停留了一会儿——他们开玩笑地称呼这个房间为控制室,其实真正进行控制工作的是计算机,那些设备都安置在另外一个大房间——她十分赞赏房间里的那个科学家工作小组,他们正生动活泼地谈论、仔细分析研究正在显示的数据,对信号本身的特性展开幽默风趣甚至略带玩笑的讨论。

  她心想,他们不是刻板守旧的人。他们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外貌风雅的读书人。可以准确无误地说确实存在某种东西能吸引住他们。在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方面,特别是在这件事的发现过程中,个个都表现得出色而卓越,完全潜心于他们的工作之中。

  当她走进房间时,一片话语之声归于寂静,都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她。

  现在所有显示的数字都已经自动地由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881、883、887、907……每个数目字经确认都是素数。

  “威利,找一张世界地图来。并替我联系一下,能否接通马萨诸塞州坎布利奇的马克。奥尔巴赫,他可能就在家里。告诉他有关消息,准备将一份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电报,发向所有的天文台,特别是大型的射电天文台。请问他能不能帮我们查找一下北京射电天文台的电话号码。然后想法接通总统科学顾问。”

  “您不打算跟国家科学基金会联系一下?”

  “接通奥尔巴赫之后,就找总统科学顾问。”

  在她心中,可以想象出来,在一片嘈杂喧闹之中,能听到一声快乐的喊叫。

  通过骑脚踏车、开小卡车或者步行的邮递员,还有的通过电话,这样一段简单的报文,将要送达世界各地的天文中心。

  在少数几个主要的射电天文台——比如说,在中国、在印度、在苏联,还有荷兰——将通过电传将报文送达。

  当报文滴滴答答传送时,一位负责安全的官员或者从机器旁走过的天文学家审视之后,回转身去,带着一种好奇和莫名其妙的表情,拿着它走入邻近的房间。

  这个报文如下:

  百眼巨人系统巡天观测,发现反常替续射电源,

  位于赤经18小时34时分,赤纬正38度41分,

  频率9.241 766 84千兆赫,带通约430赫兹。

  双模态幅度约174和179央斯基。

  幅度值显示为素数编码序列。

  紧急需要覆盖全球经度的观测。

  请求相关协作天文台收集进一步的信息。

  E·阿洛维,百眼巨人工程局长,

  美国,新墨西哥州,索科罗




第五章 解密算法

  哦,再说一句,亮丽的天使……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罗密欧与朱丽叶》。

  访客招待所已经全部满员,甚至有点过分拥挤,来客都是SETI圈子里的名人名流。

  当来自华盛顿的官方代表团正式到达时,在百眼巨人工程管理局现场已经根本没有合适的下榻之处,不得不住到索科罗附近驾车旅行者住宿的廉价旅店里。

  不过总统科学顾问,坎乃特·德·黑尔,是仅有的例外。发现信号后的第二天,他就在爱琳诺·阿洛维的紧急约请下,来到这里。

  随后几天内陆陆续续到达的官员大多是来自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国家宇航局、国防部、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国家安全局。其中有几个政府雇员,他们的机构编制和严格的归属关系尚不十分明确。

  起初的几个晚上,他们中有些人站在第101号望远镜的基地上,织女星蓝白色的星光十分明亮地闪烁着,首次指向他们,表现得彬彬有礼。

  “我的意思是,我以前也看到过它,可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其中一个说道。

  在天空中,织女星显得比其它的星星更为明亮,此外,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它只不过是几千颗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群星中的一个。

  科学家们连续不断地举行讨论会和座谈会,研究这些射电脉冲的本性、它的起源、可能产生的重要性和意义。

  工程管理局的公关事务办公室,比一般的天文台相应机关的权利要大得多——因为公众对寻找地外智能呈现出广泛的兴趣,现在被临时安排接待一些下层官员。

  每一批新到来的人员,都要求进行广泛的个人交谈,了解情况。

  爱丽不得不接待高层官员,向他们介绍情况,引领他们视察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还要回答她的同行纯粹出于怀疑态度、孜孜不倦地详细研究之后提出的问题,这一切已经把她搞得筋疲力尽。自从这项发现之后,晚上要想舒舒服服地睡它一夜,那只能是非分的奢望了。

  起初,他们还试图保持低调。因为,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肯定它就是地外发来的消息。可是,过早地或错误地宣布不成熟的消息,无疑会造成公关事务的灾难。比这更为严重的是,这样将会干扰对数据的分析。如果新闻界蜂拥而至,科学肯定是要遭殃的。

  华盛顿也像百眼巨人工程局一样,希望保持低调,不愿意大事张扬。

  可是科学家已经跟他们自己的家庭说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电报报文已经送到世界各地,还有欧洲、北美和日本的一些天文学初级数据库系统都把这个发现当做新闻加以传播。

  虽然对于向公众宣布任何发现,都已准备了处理偶然事件的应急预案,可是在具体环境中,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事先并无准备。他们往往把征集到的新闻尽量说得轻描淡写,仿佛无意之间得来的,而且非逼到不说不行的时候,才说出来。既然如此,一经发布,自然引起一场轰动。

  他们要求媒体克制,其实也知道只能维持短暂的平静,新闻界随之就会大军压境。

  他们也试图劝阻记者们不要到现场访问,向他们解释,所接收到的信号中根本没有包含任何信息,只不过是一些烦琐单调重复的素数。

  新闻界对于缺乏实际内容的搪塞并无耐心。

  一个记者通过电话对爱丽解释说,“你只能用一些辅助性的东西说明‘什么是素数’吗?”

  记者带着电视摄像机搭乘租赁来的固定翼飞机或直升机,开始在设施上空低飞盘旋,不可避免地产生电磁干扰,这是射电天文望远镜极其容易检测到的信号。

  当华盛顿来的官员们晚上返回汽车旅店时,有些记者蹑手蹑脚偷偷跟踪,有几个更为富有进取精神的,干脆趁人不备设法进入设备装置作业区——乘坐海滩轻便小车、驾驶摩托车,甚至还有人骑着马。

  她甚至被逼得去查问防范旋风和龙卷风的屏障设施是否足够严密。

  在德·黑尔刚刚到达时,他就参加了一个简要说明情况的吹风会,这是最早举行的,也是到目前为止爱丽举行过的标准的吹风会:信号强度之大令人惊异,说明射电源的位置与织女星的方位极其相近,解释脉冲的特征。

  “我的确身为总统科学顾问,”德·黑尔当时说,“可是我只是一位生物学家。所以请说得慢一点,解释得详细一点。据我理解,如果信号源距离我们二十六光年,那么,早在60年代,某些样子奇怪、长着尖尖耳朵的人,他们设想,我们想要知道,他们爱好素数。可是素数并不是什么十分困难的问题。这就说明,他们并不想以此来夸耀自己。那么这就更像是他们发送给我们一套补充的算术课。这岂不是对我们的羞辱。”

  “不,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这样理解的,”爱丽微笑着解释说,“这是一个信标或指示灯。这是一种发布公告性质的信号。这样做只是为了吸引我们的注意。我们经常从类星体、从脉冲星、从射电星系,此外还有好多只有上帝说得出来的各种物体,接收到格式、模式和类型奇怪的脉冲。可是素数,是非常特殊的,非常具有人工制作的特征。比如,所有的偶数都不是素数。很难想象,某些辐射能量的等离子体或者爆炸的星系能够发送出如此有规律的数学信号。采用素数是为了引起我们的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