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星界纹章i 帝国的公主-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的。”雷利亚点头说。“我们应该会比对方先到。” 
  “那规模呢?” 
  “时空泡数确认有一百二十个,总质量约九十杰沙博。如果换算成舰队规模的话,大概是四个分舰队的数量。” 
  蕾克希看着从舰长席下方的舰桥内侧地板上所映出的平面宇宙图。 
  中间有一颗代表巡察舰的青色光点。 
  “门”跟平常没什么不同,依然是黑色的一片。 
  如果以通常宇宙的物理法则为标准的话,“门”是几乎没有质量的。由于其自身所释放出来的能源会和来自恒星的电磁风暴互相冲突的关系,所以在一般的自然状态下,没有质量的“门”都会被推挤到星系的边缘上去。 
  但是,一旦“门”位处于像地平线的远方时,因为所承受的能量压力远大于自身所能辐射出来的能量的关系,这时候大部分的“门”会反过来将自身所承受以及所辐射的能量从通常宇宙流向平面宇宙;而在这种状态下的“门”就会被称为“火山”。 
  从“火山”所喷发出来的能量就是所谓的“时空粒子”:它是将约有电子四倍大小的质量压缩之后所形成的四次元时空。在平面宇宙里,时空粒子会由浓度高的地方流向浓度低的地方,当它流近其他的“门”的时候,就会通过那个“门”而重新回到通常宇宙。这就是昔日的人类从事恒星间旅行时所使用的能源由来。 
  时空泡与时空粒子之间会进行相互作用。时空泡会先吸收时空粒子,然后再将后者释放出来。通常时空泡释放时空粒子的数量要比吸收量还要来得多,所以这个差额必须由时空泡产生装置注入能源来补足,这是人类在平面宇宙航行时所需要付出的通行费。 
  但是时空泡除了时空粒子外还会放射出质量波,这种波动相当于通常宇宙中的电磁波。理论上质量波是可以到达无限远的地方,就连时空泡都可以穿透,所以就算是在很远的距离也可以透过它来侦测其他时空泡的存在。 
  目前在位于巡察舰航行方向右边正好六十度的地方有三个“门”,而不明质量波源的反应则因为那三个“门”的阻隔而时隐时现——这是因为质量波并无法通过“门”的缘故。 
  看来即将要有很严重的事情要发生了——舰长毫不迟疑的在心中下了这样的判断。 
  如果那是移动中的我方舰队,之前自己应该会略有所闻;如果是自己所不知道的我方舰队进行移动,那就表示一定出了什么大事了;而万一如果不是我方舰队的话——那么答案就已经很明显了。 
  不幸的是,目前平面宇宙中的物理法则是不允许存在于其中的时空泡去侦测不明时空泡群内的详细资讯的。 
  这是因为人类无法利用质量波来进行通讯的缘故。由于质量波的波长和出现频率是由平面宇宙的物理法则所严格决定,人类完全没有办法去随意控制。虽然说理论上如果可以让时空泡的质量产生变化的话,是可以应用在通讯用途上,但很可惜的是现行的重力控制技术并不会直接造成质量的变化,所以这方法也行不通。 
  惟一在平面宇宙中有效的通讯方式只有时空泡间通讯法,也就是让时空粒子的吸收与释放速度产生激烈的变动。但是,这种泡间通讯法的速度慢到实在令人无法忍受,而且有效的通讯距离也很有限。 
  “知道是从那个‘门’进入的吗?”蕾克希问道。 
  “雷榭克留亚后卫翔士正在计算中。”雷利亚回答道。 
  雷榭克留亚航法士,也就是那名在计算速度上还相当生涩的男性翔士终于传来了报告。“已将范围限定在四十七个,但无法再作进一步的搜寻。” 
  “其中有使用中的‘门’吗?”蓄克希问道。 
  “没有。每一个都是处于‘关闭的门’的状态。”雷榭克留亚抬起头来望着舰长并摇了摇头。 
  “在距离一光年以内存在着有人行星的‘门’呢?” 
  雷榭克留亚用思考结晶搜寻着以往探查舰队所遗留下来的古老资料。“没有。” 
  “那在五光年以内呢?”蕾克希将搜寻范围放大。 
  “只有一个!”雷榭克留亚的脸颊因为兴奋而变得通红。 
  “在那里?” 
  “距凯修一九三门四。一光年的巴斯科顿星系,行星巴斯科顿IV,隶属于……‘人类统合体’!” 
  “看样子,”雷利亚走到蕾克希的耳边小声的说道。“我们已经闻到同行来抢地盘的味道了。” 
  从前,亚维人是乘坐着一艘内部拥有八个“关闭的门”的巨船“亚布里艾尔号”——后来皇室的姓氏就是由这艘船的船名而来——在宇宙中到处漂泊的武装商人,虽然说是商人,但在当时完全不知道何时会出现交易对象的情况下,如果还要去从事有关食物与日用品的进口贸易,可以说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选择。再说这些物品也都可以在船内自行生产,也不需要从外地特别进口。所以亚维人最主要的交易内容,是资讯。 
  举凡各行星人类世界的历史、技术情报、科学论文、艺术作品——这些都可以成为交易的商品。对十数光年,有时甚至到数十光年之间皆以虚无相隔的人类社会来说,他们也丰常渴望知道有关遥远的同胞们的资讯,都市船亚布里艾尔号就是当时惟一的联络管道,即使它是那么的不确定。 
  因为他们没有必须要维持生活这种现实的理由,亚维人的交易方式是相当单方面的。通常他们只会展示可以销售的商品,然后将价格标示出来等待买主决定。虽然是商人,但亚维人却讨厌将事情复杂化的讨价还价。一旦交易失败,他们很快就会离开这个星系,要是感觉被对方欺骗的话,他们也会给予应当的报复——这是按照亚维人自己的标准,然后也会马上离去,就算事后他们发觉原来这只不过是场不幸的误解时,需要去道歉的对象也早就被抛诸数光年之外了。虽然亚维人很重视公正原则,但也从来没有特意回去向对方道歉过。 
  亚维人,其个性,傲慢且无谋——这是目前在很多地上世界中所流传的批判。虽然这句话广泛为人所知是帝国创建以后的事,但是这个评价的原形应该就是从这个时代的某个星系所流传出来的吧? 
  最后,广泛收集人类社会的科学精髓的亚维人终于发现了平面宇宙航行理论。 
  于是亚维占领了某个星系,并开始从事将“门”开启的实验。 
  经过了五十年以上时间的长期努力之后,亚维人终于实验成功了。而在成功的同时,亚维人开始决定独占这项技术。 
  在这之前因为各个人类社会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遥远,所以也根本没有人想要发动恒星间的战争,可是平面宇宙航行技术却提高了这类战争的可能性。虽然宇宙还是很广阔,但人类在找寻战争借口这方面也可说是天才,如果让复数的社会同时拥有平面宇宙航行技术的话,将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战争——为了防止这种情形发生,所以亚维人认为必须独占这种技术。 
  然而,这毕竟是一个科学理论,而且也是一种航行技术。就算它不是丑闻,而且还成功执行了缄口令,也不能保证别人不会独立发现这个理论。 
  于是,亚维人决定统一整个人类社会,靠自己的力量来独占这个理论。 
  在建国帝杜尼发表帝国创建宣言的时候,根据统计,当时亚维帝国的总人口是二十七万二千九百零四人。而在同一时期根据亚维帝国人口学家的估计结果——这应该是相当正确的数字——当时人类的总人口则是在一千亿人以上。 
  也就是说,亚维人想要以其不到三十万的人口去统治一千亿以上的人。 
  真的除了说“其个性,傲慢且无谋”以外,也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他们了。 
  但不凑巧的是,亚维人并不是第一个进入平面宇宙的人类——在他们之前,人类殖民地的其中之一“苏美星系”就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平面宇宙的使用法。 
  苏美人并不打算独占这项技术,他们慷慨的将这个方法卖给了二十几个星系——虽然价格很高昂——于是这项技术还是流传出去了。 
  亚维人在将五个星系纳入帝国的统治以后,才知道原来已经有人先来过平面宇宙了。当然他们会因此而觉得很不愉快,因为苏美星系的作法已经使整个宇宙的政治状况不必要的复杂化,这本来是亚维人想极力去避免的。 
  宇宙的政治状况应该是越单纯越好,而最单纯的政治状态就是只有一个惟一的政体——这是亚维人所主张的:统治宇宙的重责大任也只有亚维人才能担负起来,反正地上世界的人民也不会去爱宇宙,那就只要留在地上追求幸福就好了。如此一来,大家都可以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不幸的是,因为其他星际间的国家都有其各自的考量,所以帝国的主张并不怎么受欢迎。 
  亚维人当然也知道要尊重既得的权益,所以他们并不会对已经向苏美人购买技术的星系出兵攻击。不过为了彻底阻止苏美星系的前例再度重演,如果他们发现到某处地上世界还不知道平面宇宙航行技术的话,就会毫不考虑的将它征服。 
  而亚维人先前曾经一直担心的事,后来也真的在得到平面航行技术的人类社会中发生了。只见各个星际国家之间开始一心一意的找寻可以对抗的借口,为了一些从旁观者的身份看起来可能很无聊的争执而大动干戈。 
  在诸国以其存亡为赌注展开彼此间的合纵连横时,亚维人则像是一个沉溺于游戏的孩子一样很有兴趣的观察着情势。而在一些不得已的情况下,帝国本身也会是纷争的当事者。 
  对于战争,亚维帝国可是毫不容情,也没有所谓的限度,一日战端开启就绝不妥协。不到剥夺敌国的星际航行能力,将敌人以星系为单位解体并重新编入帝国治下的程度,决不轻易停战。这在亚维帝国所参与的战争中是极为常见的事。 
  亚维帝国这种激进的意志也给自身带来同样程度的反作用力。包括两位皇帝与七位皇太子在内,许许多多帝国的显贵人物都因此在宇宙中战死。 
  然而到目前为止,最后能够在战争结束后高唱胜利凯歌的也都是“亚维人类帝国”。 
  对其他的星际国家来说,这个强行以异种物种的“人类种族”姿态统治人类世界,又不懂得“战争是外交的延长”这种道理的帝国,可说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强大威胁。 
  虽然此后星际国家之间不断重复着统合与分裂的过程,但是大致来说其总体数量有减少的倾向。目前除了亚维帝国以外,现在残留在人类世界的国家只有四个。以国力顺序排列依序为“人类统合体”、“哈尼亚联邦”、“扩大阿尔康特共和国”、“人民主权星系联合体”。其中最大的“人类统合体”人口有六千亿,四国合起来约有一兆一千亿的人口数。这些国家虽然在细微的部分有所不同,但都是标榜采用民主主义的政体。 
  十二年前,这四个国家在“人类统合体”境内的诺瓦希琪利亚星系召开高峰会议。他们将之前所有的对立一笔勾销,并缔结条约成为军事同盟。虽然没有特别指名敌对的对象,但很明显的就是惟一没被邀请的“亚维人类帝国”。 
  这个条约被称为“诺瓦希琪利亚条约”,并正式的将条约加盟国称为“诺瓦希琪利亚条约机构诸国”。虽然说他们自己比较喜欢自称为“民主主义诸 国”,不过帝国方面则是很简单的将他们称呼为“四国联合”。 
  这个军事同盟的目的是为了要让帝国感到威胁,并希望帝国的政策能转向为和平共处而非一味征服。然而帝国当然不可能会乐意——想也知道不可能——接受“诺瓦希琪利亚条约”。因为既然帝国以外的所有星际国家都已经自己承认要成为敌人,那么宇宙的政治状况也就可以不必再那么复杂了。 
  从那时候起,帝国与条约机构诸国之间就隐约形成了对立的状态,彼此之间开始互相轻蔑。但是从今年以来,隐晦的对立关系却逐渐发展成严重的对抗状态。 
  根据条约机构诸国所主张的说词,这全都是因为亚维帝国征服海德星系的关系。 
  但是,蕾克希早就知道这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己。 
  征服海德星系是早在七年前就发生的事情。而那个时候条约机构诸国也只是按照例行公事发表一篇共同抗议声明而已,之后就一直保持沉默。 
  但是对方直到一年多以前,才“突然发现到”征服海德星系是一种不能容许的暴行。 
  这绝对不是因为海德伯国突然出了什么大事。如果真要说出了什么大事的话,应该是在条约机构诸国的内部发生的才对。 
  “原来是这样啊。”蕾克希自言自语的说。 
  “怎么了?”雷利亚扬起一边的眉毛。 
  “没什么。”蕾克希苦笑了起来。“‘四国联合’似乎很期待战争,不是吗?让海德伯国独立,然后由他们来保护,再借此要帝国在境内开辟出一条回廊来让他们通行无阻,反正都是一些无理的要求。当然他们也知道帝国绝对不会乖乖遵照他们的希望来做的。” 
  “您的意思是?” 
  “也就是万事都已经俱备,现在只是差一个借口当东风而已。” 
  “原来如此。这个准备并不是仓促行事的。” 
  首先得要将漂流在通常宇宙中的“关闭的门”收集起来,然后试着开启它。因为如果要判断在平面宇宙中与自己的目的地相对应的位置上有没有另外一个“门”的话,不开启眼前这个“门”是不可能会知道的。所以如果他们已经找到刚好可以通往“亚维之腕”的“门”的话,那在这之前他们到底已经调查过多少个“门”了呢?然后还得要将符合上述条件的“门”运到有人行星的附近,换句话说,他们得要把使用中的“门”经由通常宇宙送到那里去…… 
  如果要运送一个“门”的话,一定要先等它再度关闭起来才行。虽然只要将“开放的门”放在低能量状态下一段时间以后,它自然就会变成“关闭的门”。可是这个过程至少也需要十二年的半衰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