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豪门医少-第4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我说呢”林萧听了,这才明白过来。
    果然,李贵原绝对不可能在这种低级错误上面栽跟头,这不符合林萧对他的了解。
    林萧随着余方走进了三楼上的一个房间,古色古香的房间里面,基本上都是竹木结构,造型古朴,但是用料就很普通,看得出来在装修方面的花销,其实并不大。
    倒是挂在墙壁上面的几幅字画,很是有点儿功底,林萧扫了一眼,就发现字画的落款,是青山省几位比较有名的国画家,但是画面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就很一般,显然并非是精心制作,而应该是那种带有祝贺性质的随笔。
    “林萧,你来了?”这个时候,李贵原就从旁边儿的房间走了出来,笑着问道,“怎么样,一路上感觉如何?”
    “感觉,有点儿堵。”林萧也笑着回答道。
    林萧看了看李贵原,就发现他的气色很好,而且身上的威势与日俱增,或许是因为成了省政府一把手,以前的一些想法,都能够得以实施,所以更加增添了身上的气势,有一些一言九鼎的味道了。
    正所谓孟子有云,“居移气,养移体。”就是说,地位和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奉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想来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环境和位置的变化,果然能让人产生气质上的显著变化。
    “不错,林萧你果然看到最关键的问题了!”李贵原听了林萧的话,却是眼前一亮道,“省城河两岸的交通问题,确实是令人比较心烦的事情!”
    这时候,跟随着李贵原走出来的一位中年人,也点头附和道,“省长说的不错,虽然现在河上有三座桥,但是车辆保有量却一直在迅速增加,交通建设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啊!”
    “这位是?”林萧看了那中年人一眼,有些好奇地问道。
    “这是省城丰泰集团的董事长,曹天成先生。”李贵原的秘书余方,就向林萧介绍道,然后他又向曹天成介绍了林萧。
    “原来是林书记,真是年轻有为。”曹天成听说林萧居然是河西市的新任纪委书记后,不由得有些吃惊道。
    他是真的有点儿吃惊,毕竟这么年轻的市纪委书记,确实是罕见得很,就算是县纪委书记,也不可能就这么年轻吧?
    再看李贵原省长对林萧的态度和重视程度,也能够看得出来,这位年轻的林萧林书记,绝对不是一般人,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世家子弟。
    “年轻是真的,有为就不好说了,这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林萧笑了笑道。
    三个人加上李贵原的秘书余方,就进了里面的房间,坐了下来。
    服务员端茶倒水,然后将门从外面给带上。
    “省长喊我过来,有什么吩咐呢?”林萧喝了口水,然后就看着李贵原问道。
    “今天跟曹董事长谈到了省城的交通问题,刚好想到你在,所以就打个电话问问,顺便喊你过来吃个饭,谈一谈这方面的事情。”李贵原对林萧说道,“我知道,你在这方面还是很有一些看法的。”
    林萧听了,这才知道,李贵原其实也是临时起意,才把他给喊过来的。
    不过,想到自己刚才在路上遇到的堵车现象,以及河面上这三座客流量极其有限的大桥,林萧就明白了,李贵原今天过来,很有可能就是在跟曹天成谈论这件事情。
    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省里面也有一些头痛,关键就是这个费用方面绝对不会是什么小数目,而李贵原新官上任,需要用钱的地方肯定很多,未必就有充裕的资金,投入到这种地方。
    

第六百四十章 修桥还是修隧道?


    “这种事情,似乎应该是省城自己应该考虑的吧?”林萧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
    李贵原虽然是省长,但是要亲自插手省城的一些具体建设项目,似乎也不是很妥当的事情,这事儿可以作为省里面的重大建设项目来立项,却未必就适合他私下插手。
    毕竟,这中间还隔着省城一级政府呢,况且,省城的市委书记也是省委常委之一,手里面所拥有的权力并不小。
    贸然干涉这事儿,对于新官上任的李贵原而言,并非是什么好事儿。
    很有可能,这事儿就会成为引发青山省高层官场上冲突的一个导火索。
    “表面上看,应该是省城的事情,但是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影响的是整个青山省中部的经济发展”李贵原对于林萧的意思,倒也能够领会,只是作为一省之长,他自然也有自己的一番考虑,“青山省中部的四个地市,彼此之间的交通,都因为大河而阻隔,虽然说公路桥和铁路桥都有,但是面对日益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势,这些交通渠道,已经渐渐有不敷使用的迹象了。如果现在不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过两年之后,问题会更加严重。”
    林萧听了,点了点头,然后就沉思起来。
    李贵原的话不错,作为省长,他要关心的问题很多,从全省经济发展的大局来看,就能够看得出来,他的意见很关键,省城虽然对于这个问题有直接插手的权力,但是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就会成为整个青山省要头疼的问题。
    李贵原作为一省之长,当然有理由关心这个问题。
    “其实,我们在经过的时候,也讨论过这个问题。”林萧想了一下,终究还是将自己的想法,跟李贵原说了说,“架桥这种事情,毕竟不可能弄得太多,而且通过的车流量也确实有限,与其这样的话,倒不如从另外一方面来考虑,比如说,河底隧道?”
    “河底隧道?”李贵原听了之后,不由得看了曹天成一眼,然后才对林萧说道,“这么说来,你的意见,倒是跟曹董事长不谋而合了。他的看法,也是打通一到两条河底隧道,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林萧看了看曹天成,心说这世上并不缺聪明人,也不缺明白人,可是聪明人和明白人,未必就能够掌握足够的权力,所以这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和不痛快。
    当然了,即便是聪明人和明白人掌了权,这个世界也未必就会变得那么如人意。
    毕竟,聪明人和明白人的私心,或者会更重一些。
    这事儿,本来就是一个无解的命题,谁也解决不了,永远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曹天成却来了兴趣,就将自己的意见,又跟林萧讲了讲。
    按照他的想法,这个河底隧道自然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不修桥呢?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有些多余,但是仔细研究起来,就会觉得完全是有必要认真分析的。
    “最近这几年,桥梁建设方面出的问题很多啊”曹天成有些感慨地说道,“建筑行业都说,金桥银路草建筑,建桥的利润自然是最高的,就连设计院都能赚个盆满钵满的,但是桥梁的建筑质量,确实是很难适应目前的形势发展。”
    李贵原和林萧两人听了,都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对于曹天成的话,他们还是比较赞同的,最近这几年来,桥梁建筑方面发生的事故,可以说屡见不鲜,而且屡屡进入公众视野。
    近年来,华夏多地发生的新建大桥坍塌事故,大型桥梁“非正常死亡”的现象,可以说是愈演愈烈。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五年间,华夏全国已经有至少二十座大型桥梁发生垮塌事故,造成近三百人死亡、上百人受伤、数十人失踪的严重后果。
    但是对于这些大型桥梁垮塌事故,公布的调查结沦中,却没有一起明确表示,事故的发生与桥梁本身的质量有必然联系。
    超限、超载、洪水、暴雨多被指为罪魁祸首。
    基本上,各种大桥事故最初发布的调查结论中,都会将车辆超载推向前台,甚至也有结论说某座大桥是被鞭炮给炸塌的。
    这些调查结论,显然与公众的判断有很大出入,也与部分业界专家的判断相左。
    悲剧频频发生,这究竟是天灾还是?确实很难说得清楚。
    基本上,每一起桥梁垮塌事件,都会牵扯出一个窝案来,从地方政府官员,到承包商、参与建设的施工单位,甚至是设计院方面,都有无法推卸的责任。
    桥梁一跨,不管事故大小,都会扯出一大群的涉案干部来,这已经是官场常态了。
    如果没有十分过硬的背景支撑,还真没有多少人愿意在自己的辖区内建桥,赚钱固然重要,但是谁敢保证,这桥造好之后,就能撑到自己离任呢?
    对于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儿,也不敢试。
    任何一个有志于走得更高更远的大人物,轻易是不愿意搞这种事情的。
    这也是为什么省城的交通已经这么成问题了,省里面也有建桥的打算,但是省城这边儿却有些无动于衷的真正原因。
    解决不解决交通问题,总不会影响到某些人的官帽子,但若是建了桥,可是桥又塌了的话,这事儿就真的要人命了。
    毕竟,这桥不像是某些东西,可以遮住掩住,它就矗立在那里,是不是塌了,一眼就能够看得到,也没有人能够大言不惭地表示,就一定能够将这事儿给压下来。
    现在通讯手段的发展,网络传媒的壮大,自媒体的兴起,让这个社会,确实已经不是十年前二十年前那么封闭了。
    至于说在省城是否能够造起结构合理,坚固结实的桥梁,这话就算是省长李贵原,也不敢打包票的,毕竟他不可能一直盯着这是事儿。
    就算是他能一直盯着这事儿,也不代表就能够保证底下人不做手脚,毕竟这种事情实在是太专业了,不是内行的话,过去看看也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跟睁眼瞎没有多少分别。
    退而求其次的话,修建河底隧道的主意,似乎就是比较靠谱儿了。
    至少,这个隧道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就垮塌的。
    “修建隧道的预算,可能要比建造桥梁大一些,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比较合算的。”提到了这事儿,曹天成就向两人解释道,“比如说,桥梁毕竟有一个承载容量问题,不可能通过大吨位的车辆,但是河底隧道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还有就是,河底隧道的维护维修问题,相对也比较简单一些,但是桥梁就不同了,各方面的修护费用,每年算下来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何况若干年之后,可能就必须推倒重建了。”
    林萧听了,也颇为赞同曹天成的意见。
    虽然说这世界上有很多桥梁,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依然能够发挥作用,但是那是因为观赏作用更重要一些,事实上作为交通渠道来看待的话,可能就发挥不了多少实际作用了,一辆上百吨的载重卡车,就能把它给压趴了。
    即便是现代存在的一些著名桥梁,也是需要时时维护维修的,不然的话,也不可能支持那么久,很有可能在若干年之后,你看到的桥梁虽然还在,但是它上面所有的材料,都已经被换过很多次了。
    “修建隧道的事情,还是比较值得肯定的,问题就在于,所需要的资金问题,要从什么地方来解决?”李贵原说道,“毕竟,修建隧道所需成本,可是不好控制的。”
    林萧点了点头,知道这事儿确实很难说清楚。
    他看过欧盟的一项调查,里面说,西班牙的道路建设费用,几乎是德国道路建设费用的两倍。
    如此高昂的建设费用,自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界人士要求有关方面做出解释,并对各项采购过程进行调查。
    为此,欧盟审计委员会专门做了一项调查,研究了同样由欧盟共筹基金实施的德国、希腊、波兰的道路工程。
    结果该报告揭示,不同成员国之间的道路建设成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德国的道路建设成本最低,每一千平米的建设成本,不到三十万欧元,而在西班牙却达到了五十万欧元。
    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的劳动力成本比德国还要低。
    按照年每日平均交通流量来计算,德国每公里的道路损耗是西班牙的四倍,而波兰和希腊居于中间水平。
    西班牙的道路建设中,建造总成本和路面建设成本之间,之所以会存在巨大差距,主要就是因为在西班牙建设道路,需要建设大量的桥梁和隧道,这个成本是很不好控制的。
    在隧道没有打通之前,谁也不敢说,就能够非常精确地做出一个预算,毕竟地底下的事情,会遇到什么情况,在没有遇到之前谁也不知道。
    “若是引入私人资本,来运作这件事情,就不会存在什么问题了,可惜的是,几十亿上百亿的投入,也不是什么人都拿得出的,而且也没有什么人愿意拿出这么多钱来,投入到这种建设当中去。”曹天成有些遗憾地表示道。
    “那也未必。”林萧忽然说道。
    

第六百四十三章 河西市的麻烦
    第二天一大早,林萧就接到了一个未知号码的来电。
    铃声一直在响着,弄得林萧有些疑惑,不知道是谁居然将电话打到了他这里?
    接通了之后,才听对方自报家门,说是河西市的张成林。
    “原来是张书记,你好你好。”林萧倒是没想到,居然是河西市的一把手,市委书记张成林给他打的电话,却不知道张成林突然打电话过来给他,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
    按道理说,现在林萧还没有正式上任呢,张成林这么打过电话来,确实会让人感到非常突兀,有点儿猝不及防的感觉。
    “对不住了,林萧同志。”电话里面的声音带着一些杂音,听得出来,张成林似乎是有些疲惫的感觉,“市里面出了些意外,今天我到不了省城了,刘部长那里我报备了一下,知道他的安排,所以就跟你打个招呼,免得你心里面有什么误会。”
    “哦,这没有什么。”林萧点头回答道,“市里面出什么事情了?”
    作为河西市的新任纪委书记,林萧自然也是有理由关心一下,看看河西市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导致市委书记张成林都不得不留下来处理事情?
    按照一般的情况来推测的话,不是出了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就是突然出现了意外情况,或者是张成林本人的一些原因。
    “这件事情告诉你也没有什么,毕竟你也是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成林倒是没有隐瞒,对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