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豪门医少-第5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小子倒是运气好,居然有这种好东西。”想到这里,林萧不由得感慨了一句道。



第892章 何洋带来的消息
    知道了李庄严手里面,居然还有红星章这种好东西之后,要说林萧心里面没有羡慕嫉妒恨,那也是不可能的。
    虽然这东西是李庄严他爷爷给他留下来,但这毕竟是红星章啊,放眼全国,满共也没有几枚了,尤其是这东西是在早期的国内战争年代颁发的,当时苏维埃政权还非常弱小,所以保存下来的也没有几枚。
    目前所能够看到的几枚,就是当年先总理等人捐献给军事博物馆,用于展出的那几枚,至于其他的,大多数已经流失不知去向了,只有少数几枚存世,也都珍藏在那些老将军们的后人或者相关人物手中。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这种东西不可能再面世了。
    所以林萧想到李庄严那种货色,居然都能握有这么一块儿传说中的免死金牌,心里面当然是很不舒服的,虽然这东西其实不是真正的免死金牌,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可以在关键时刻,保住李庄严的一条小命。
    政府虽然对于违法犯罪的打击是不遗余力的,但是也要看到,律法不外人情,有的时候,个人感情依然可以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至少是在量刑的时候,人情关系就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比如说李庄严本来犯罪当死,可是突然出现的红星章,就有可能影响到一些大人物的心情,让他们想起李庄严的爷爷来,那么在量刑当中施加一定的影响,选择较低一档标准来量刑,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总而言之,这东西确实能够给持有人带来许多好处。
    当然了,如果李庄严犯下的事情很多,每一条都够得上死罪的话,那么他就算是持有红星章,就算是有他爷爷的余荫在,也无法为他保住这条命。
    于是林萧在感慨了一阵子之后,就问何洋道,“你跟在李庄严身边儿也有一阵子了,有没有发现他有什么足以致命的问题?”
    林萧这么问,自然是有用意的。
    李庄严跑出来,想要谋夺超级电池项目,据为己有,这当然是林萧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虽然说这个项目表面上是挂在欧世明名下的,但这不过就是一个宣传的噱头而已,是为了让那些洋鬼子们入彀的诱饵,事实上这个项目还是掌控在林萧的手中,所以李庄严这个举动,当然会遭到林萧全力反击。
    既然李庄严选择了做敌人,那么林萧当然要摸清楚他的一切弱点和把柄,然后随时都能弄死他,唯有如此,林萧心里面才能够踏踏实实。
    不然的话,若是每一个对头都狡猾如狐狸一般,岂不是说林萧每天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
    “足以知名度问题?”何洋听了林萧这话,又看到他凝重的眼神儿,心里面顿时就明白林萧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换句话说,这是林萧在问他李庄严的底牌在哪里,有没有被一击致命的弱点,也就是在跟他讨要投名状。
    不然的话,人家拼什么相信他何洋,是真心投靠呢?
    特勤处可不是一般的国企单位,花点儿钱就能塞人进去,这可是特殊岗位公务员啊,每年的待遇、福利和补助,加起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在目前的形式下,也没有什么大的风险,这么好的工作岗位,他何洋不拿出点儿诚意来,岂是那么容易进得去的?
    于是何洋就沉思起来,他跟在李庄严的身边儿,时日不长,所以一些核心的秘密,其实并没有接触到多少。
    但不管怎么样,他好歹也是异能者,所以在李庄严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而且之前也出过几次手,将李庄严的对头给坑得比较惨,所以李庄严最近越来越把他当回事儿了。
    前一阵子的时候,李庄严就带着他频繁出去过几次,跟一伙儿人碰面,当时的情形,何洋记忆犹新,所以此时想到,顿时眼前一亮。
    “林先生,我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知道是否能够有用处?”何洋抬起头来,对林萧说道。
    “你说。”林萧点了点头道。
    事实上,林萧对于何洋的消息,还是有点儿期待的,毕竟他好歹也是一个异能者,而且还是精神力异能者,这样的人物就算是放在特勤处,那也是要受重用的,更不要说李庄严一个京城的高等混混,他遇到何洋这样的人,肯定是要充分利用的。
    所以,林萧一开始就相信,从何洋的身上,一定可以得到关于李庄严的部分弱点。
    只要抓住了李庄严的把柄,那么解决他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不需要再担心什么了。
    于是,林萧的目光就很期待地看向了何洋,希望他能够给自己带来一个好消息。
    “最近一周,李庄严跟几个犹太人接触很频繁。”何洋认真地对林萧说道。
    “犹太人?那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嘛。”林萧听了,心中一动,不过脸上却没有什么太特别的表情,只是风轻云淡地说道,“如今在华夏国内做生意的犹太人也不少,李庄严自己有产业,跟犹太人接触,也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
    其实林萧这话,倒是也没有什么问题。
    确实如同林萧所言,如今华夏国内的犹太人很多,儿对于华夏人而言,除非你去翻看他们的证件什么的,否则的话,基本上很难分辨他们是不是犹太人。
    毕竟就像是西方人看华夏人,觉得华夏人都长得一个样儿,华夏人看西方人,也分不出他们究竟是具体是西方哪一国的人。
    事实上,华夏的犹太人很多。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就在黄河岸边的犹太人最终被同化之时,新的犹太移民又来到了华夏。
    此后一个世纪里,来华的犹太人形成一股持续不断的潮流,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在华夏境内的犹太人约有五万左右。
    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明珠的犹太社团已成为华夏境内各犹太社团和聚居地中最大、最活跃且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这不仅因为它由塞法迪犹太人、俄国犹太人和欧洲犹太难民三部分组成,而且还因为它开展了广泛而十分成功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而且与世界各地的犹太社团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当时在明珠的犹太人总数超过三万,形成了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社团。
    人丁兴旺的社团有着自己的办事处、会堂、学校、医院、俱乐部、公墓、商会、以及五十多种刊物、活跃的政治团体(从空想社会主义到锡安主义修正派)和一支小小的部队——上海万国商团犹太分队——这恐怕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一支合法的犹太部队。
    当时在华夏境内犹太人,善于经商办实业,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没有反犹主义的宽松氛围中开展活跃的政治活动,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他们积极办报出刊,热心文化教育事业,与华夏老百姓、华夏行政当局和华夏的民族民主力量之间,均能维系友好关系,同时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和犹太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
    这些特色,也就构成了现在所谈论的犹太民族离散史上的“明珠模式”。
    “明珠模式”成为一个热点,还因为明珠救助了数万犹太难民。
    当年纳粹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的时候,不少国家都对急需救助的犹太难民关上了大门,而明珠因为种种复杂的原因,成了全球唯一向犹太人敞开大门的城市。
    从1933年到1941年,明珠先后接纳了三万多名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
    这些人当中,除数千人经明珠去了第三国外,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发生时,仍有大约两万五千名犹太难民在此栖身,明珠一个城市所接纳的犹太难民,比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印度所接纳的犹太难民的总和还要多。
    所以,犹太人在华夏的活动,其实是很频繁的,即便是新朝建国之后,他们也很活跃,当然了,中间虽然沉寂了一阵子,但是当华夏重开国门,对外开放之后,犹太人们就像是闻到了血腥味儿的鲨鱼一样,第一时间就重返华夏了。
    事实上,华夏国内的很多商业金融机构,背后都少不了犹太人的影子。
    这些人在幕后掌控着许多关键的产业,甚至对于当地官方都形成了很重要的影响力。
    正因为如此,林萧才跟何洋说,这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若是李庄严不认识几个犹太人,那才是奇怪的事情呢。
    当然了,就林萧本人而言,他对于犹太人并没有什么好感,这伙儿人坑蒙拐骗偷,什么事儿都敢干,只要是有利润在前面,哪怕是蚊子腿上的肉,他们也不会嫌少的。
    所以林萧对于犹太人一直保持着非常警惕的心态,而正如他所反感的那样,犹太人每年从华夏搜刮走的利润,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何洋听了林萧的话,却摇了摇头道,“如果只是随便聊聊天,谈谈生意什么的,倒是也罢了,他们所谈论的事情当中,我听到了一鳞半爪,好像是什么河豚计划的事情。”
    “你说是,河豚计划?!”旁边的韩雅听了,却是眼神一敛,神光四溢地坐直了身子。


第893章 豚鱼计划
    “什么河豚计划?”林萧看到韩雅这么大的反应,倒是有些惊讶。
    韩雅平时一直是很沉着的,毕竟她以前搞过情报工作,后来又成了特勤处的少将主任,所以因为职业方面的关系,沉稳两个字,是必修的内容。
    而且加上老韩家的家学渊源,她老爹韩圣贤本身就算是一员儒将,这方面的修养还是很充足的,所以就养成了遇事不慌,沉稳有度的性格。
    所以,能够让韩雅突然有所反应的事情,显然不是什么小事儿。
    听到林萧这么一问,韩雅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反应,确实有点儿过度了,于是她就重新恢复了原装,然后询问何洋道,“你确定,他们是犹太人,不是日本人?”
    林萧听了,又是愣了一下,显然不明白何洋在说犹太人,而韩雅为什么突然提到了日本人,这事儿确实是有些奇怪了。
    果然,何洋也有点儿好奇,他看着韩雅认真的目光,仔细思索了一下,然后才开始回忆当时的情形,最后终于点头道,“是有犹太人不假,但是韩主任这么一说,好像,当时确实是有日本人在场的,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所以我没有太注意吧。”
    只是何洋的心中就有点儿奇怪,为什么韩雅并不在场,却能够猜到有日本人出现在当时的交谈中呢?这事儿确实有些诡异了。
    “我就知道,这件事情绝对不会单纯。”韩雅听到了何洋的准确答复,心情倒是平静了许多,只是淡淡地说了这么一句。
    林萧听得迷迷糊糊,这事儿他一点儿都没有听说过。
    虽然说林萧的见识也比较广博,但是他毕竟不是万事通,有些情况他没有接触过,自然就不清楚其中的内幕。
    就像是韩雅知道的这个河豚计划,林萧确实就是一无所知。
    接着韩雅又问了何洋几句,都是关于这件事情的,谈了十几分钟,直到何洋讲不出什么新鲜事儿之后,这才作罢。
    “你先下去休息吧。”韩雅吩咐了一声儿,然后打发人跟着何洋下去,这才跟林萧一块儿回到了房间里面。
    林萧见韩雅似乎有什么心事,在考虑什么问题,于是就起身给她倒了杯水,然后递了过去。
    韩雅低头喝了水之后,才对林萧说道,“看起来,这些犹太人又跟日本人混到一起了,这不是什么好事儿。”
    “那个河豚计划,究竟是什么意思?”此时,林萧才问起这件事情的缘由。
    对于自己不清楚的事情,林萧的兴趣还是很大的。
    “准确地说,这叫作豚鱼计划,差不多是近百年前的一场阴谋事件了,现在知道的人并不多。”韩雅想了一下,就对林萧解释道。
    听韩雅讲了一阵子之后,林萧才明白了其中的过程,果然是有些惊人。
    据韩雅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犹太复国主义者和日本军国主义者,曾经计划在华夏东北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
    然而,这个被称做豚鱼的计划,最后因为美国的阻挠,以及华夏人民持续顽强的抗争,犹太人对东北的占领,最终宣告流产了。
    “豚鱼计划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河豚是日本的美食,但有巨毒,如果处理不好,食客就会中毒而死。日本人借河豚计划,比喻犹太人移民这件事情,一方面有利可图,一方面又很危险,好比吃河豚一样。日本人把犹太人比作河豚,认为要去其毒素后,才能够食其美味。”韩雅对林萧说道。
    “原来如此。”林萧点了点头道。
    当时,日本占领华夏东北三省,此时全世界范围内的反犹太浪潮,持续不断,世界范围内愿意接纳犹太人的,只有英国的阿拉伯殖民地和华夏。
    而华夏之所以不反对接收犹太人,不过是因为华夏人对于犹太人也好,对于纳粹也罢,都没有什么认知,当时华夏在忙着打内战、打鬼子呢,怎么可能有心情关心犹太人和希特勒之间的烂帐?
    所以,华夏政府方面在接收犹太人方面,并没有什么立场,这就导致很多犹太人将华夏当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
    最初华夏东北的犹太人大部分来自俄罗斯,迫使他们离开家园的是苏联的大规模排犹运动。
    来到华夏东北后,比俄罗斯更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他们大部分人都愿意在此定居下来,他们将带来的巨大财富,投资于日本人在东北的军事和工业建设中,使得当时日本在东北军民工业飞快发展。
    这种情况,也引起了日本的注意。
    于是日本人经过讨论,认为可以利用犹太人的巨大财富和在美国的巨大影响力,既可以大大的增加东北的开发进程,又可以影响美国政权对日本侵华采取默认态度。
    而犹太人这时候正在全球遭受迫害,急于寻找一块环境优越的土地建国,如果日本人愿意提供这个条件的话,华夏东北正是最佳的选择。
    “于是,豚鱼计划就应运而生,日本许诺对犹太人不采取歧视政策,并给予他们一块土地复兴犹太国,犹太人则用他们的财富帮助日本人在东北和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