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昏君助我去宫斗 作者:翦花菱(晋江vip2014-11-27完结)-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路上只有马蹄声响。
  行至半路,一名锦衣卫同知追上御驾奏报:“启禀皇上,押送陆御医的人行动十分谨慎,还放出话来说只要发现有人跟踪,就要对皇后不利,以至于我等不敢跟紧,一时不好确认太后将人关在哪里。”
  濂祯点点头:“眼下自然是太后等人防范最严的时候,行事不可急躁。传令手下继续留意太后手下的行踪,但定要谨慎行事,决不可冒进打草惊蛇。”
  同知答应了退去。眼下最急的人莫过于濂祯,怀了孕的妻子和受了伤的兄弟都在别人手里,随便想想都是心若油烹,但他知道着急于事无补,这会儿身边连个能商量的人都没有了,要救他们出来,都要靠自己去冷静下来想办法。
  当夜太后与闻世忠并未回城,而是留宿在了行宫。闻世忠好好送走了那八名朝臣,并没多说什么,事情闹得这么大,无论舆论再怎么不利,想堵住别人的嘴也已经不可能了。
  闻世忠来在太后所在的寝殿,看看烛灯光芒之下面沉似水稳坐炕边的太后,很有一阵心力交瘁之感,“眼下这状况,你又待如何处置?”
  太后语气冷硬:“想不到那朱家老大如此强硬,被他这么一搅,咱们想要名正言顺地夺。权自是行不通了,只好来硬的。明日一早你便去传令调兵,趁着朝臣们还来不及作何反应,尽快将所有可以控制的都掌握在手,反正皇上不敢异动,谁还敢来阻拦?曹操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咱们自也可以。”
  闻世忠没有接话,曹操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是在乱世,如今是太平盛世,哪还能那么容易?
  太后朝他冷瞥过来:“你怕个什么?皇上手里不过捏着几千人的锦衣卫和羽林卫,还不敢动手,午倾方远在西北边境,等他能带兵赶回来,京城已经尽在你我掌握,真与他硬拼也无妨。难道你还怕朝堂上那群废物能用口水将我等淹死不成?”
  闻世忠也不辩解,到了这会儿辩解也是没用,只好道:“就依你说的办好了。”
  *
  朱芮晨苏醒过来的时候,见到面前一片昏暗,只有少许淡淡烛光,全身酸软无力,稍一动弹便引得胸前与左臂上的伤口作痛。
  守在一旁的陆贤平闻声连忙过来:“侯爷小心,别要牵动了伤口。”
  朱芮晨看清了面前昏黑的斗室,急切地抓住陆贤平手臂问道:“可知道皇上皇后他们怎样了?”
  陆贤平便将自己知道的情形都细细说给了他听。
  朱芮晨听说琇莹反而很冷静,还用他刚教的道理稳住皇上,倒有些意外,苦笑了一声道:“想不到她倒能看得开,其实她不知道,我这个教她那些大道理的人根本没那么豁达。这次让太后得了手说到底是我的疏忽,我简直悔青了肠子。”
  他全身泄了力气躺回到床上,“我倒也想不来自责,将心思放在筹划反击上,可惜,到了这步田地我还能做些什么?”
  陆贤平朝门口望了一眼,低声问道:“侯爷觉得,眼下皇上还有多少胜算?”
  朱芮晨沉默想了一阵,“太后想要直接兵变夺。权,胜算不大,可皇上想要反手,还救出咱们几个人全身而退,也决非易事。往日皇上亲政的每一步几乎都是由我筹划,也多是由我参与实施,皇上做的都是顶住风头吸引住敌方的注意。
  “而今我落到了这里,皇上树大招风,一举一动又必然被监视,不能冒着伤及皇后的风险直接规划指派,身边的文臣武将忠心的是有一些,却多是等听命令、自己没什么主意的人,没有我在,皇上又不便直接发号施令,他们就成了一盘散沙。这样的情形之下想要反击就很难了。”
  陆贤平听后也是忧虑不已。朱芮晨叹了口气,继续道:“说到底想要反手需要做到两件事:一是给皇上寻一个能人来为手下忠臣出谋划策,二是想办法通知皇上咱们与皇后被关在哪里。只可惜,这两件事想要做成,都难得很。尤其是前一件,眼下连菁晨都去了西北,远水难解近渴,还能指望谁呢?”
  朱侯爷的这番分析可谓精辟到位。
  次日之后,濂祯回到挚阳宫,并没有被限制自由,但确实受到严密监视。太后警告他,如被她发现锦衣卫或羽林卫有何异动,就别怪她对皇后“照顾不周”,濂祯自然只能回复她:好,你吩咐我照办,全听你的。
  闻氏扣押皇后为质要挟皇上的消息很快传遍朝纲,顿时引起一片哗然。但哗然归哗然,没人知道该怎么办。询问皇上的意见,皇上只能说:谁也不要轻举妄动,都听太后吩咐,不然连累了皇后,你们谁都吃罪不起。
  实则濂祯心急如焚,急盼这些忠臣也能有几分朱芮晨的心机,不等他吩咐也能去谋划对策。朕现在是老妖婆的重点监视对象,不能直接对你们发号施令,你们就不能发挥一下主观能动性么?其实很简单,文官们私下里商量出个主意,去跟武将们通个气,先对闻世忠的命令阳奉阴违,再等待人质的下落有了消息就伺机反扑不就行了?
  可惜这些忠臣们都没脱出朱侯爷的设想,不但如愿以偿地成了一盘散沙,还是一群热锅上焦虑崩溃的蚂蚁。一些人哭天抢地地喊着诸如“天哪,乱臣当道,黄天不公!”之类的口号,对闻氏贼子发泄了一通控诉之后,就不等闻世忠下令整治他们,自行选择了一种自以为高大上的方式报效皇上——自尽。
  第一天就死了四个,三个文臣和一个武将,濂祯彻底被惊呆了:这些人是怎么想的!你们连死都不怕,就不会想个更有意义一点的办法来报效朕么?朕还没死呢,谁用得着你们以死殉主啊!
  听闻羽林卫统领卓冬琴也险些自裁,好在被手下发现及时按倒在地给制止了。濂祯无奈至极,卓大人你女儿明明看着挺聪明的啊,你怎么一点也不随她呢?
  濂祯当即召集群臣训话,告诉他们,社稷百姓还需要各位继续工作贡献力量,一死了之可不是什么尽忠之举,朕还指望着各位为国效力呢。
  当着闻家的探子,他又不能公然号召大臣积蓄力量意图反击,濂祯觉得自己也算是将这层意思吐露出来了。而堂下群臣却没表现出一点反击斗志,而是一齐哭了,全然一副面临亡国的哀戚景象。
  濂祯扶额,他曾让琇莹为他讲过不少她那个时空的历史故事,知道在那个叫做明朝的时代,有位朱允炆皇帝在他叔叔朱棣谋反打到京城脚下的时候,面对的就是一个类似这样的群臣绝望场面。可是濂祯很想说,朕还没到那么穷途末路的地步呢,你们这么急着绝望是为哪般啊?
  原先朱芮晨做总管家,事无巨细什么都管,濂祯还曾疑心是他天生权力欲旺盛,这么看来自己可是冤枉他了,朱侯爷不在,这些人里就没一个能有点主心骨的。
  闻家的底气就来源于对兵权的控制,兵部尚书与左侍郎以及京城三大营主力部队的大部分统帅还是他们的亲信。眼睁睁看着闻家调动手下所有力量逐步控制三大营剩余军队,把持了京城,濂祯一筹莫展:菁晨和午姥爷你们啥时候能回来啊!
  虽说那两人即便回来,得知亲哥哥和女儿外孙女被扣为人质,也没办法强攻,但至少濂祯能指望他们给出点主意,也去替他出手整理一下下面这些乱作一团的文臣武将,现在他什么都做不成,只能任由锦衣卫在外面畏首畏尾地探查消息,一时间也见不到效果。正如朱芮晨分析的那样,皇帝急需一个得力帮手。
  时间就在这样的混乱与焦躁之中过了好几天,濂祯是越来越焦急,越来越愤懑,也越来越无奈。却在这一天的夜间,一封密函通过锦衣卫特务们的手,七拧八拐地绕过太后手下的重重审查,送到了濂祯手上。
  濂祯一看到密函内容,顿时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心里只想问:这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
  又是数日过去,闻世忠发现,原先吵闹的文臣们都安静了,乖乖听他们的话该回家时回家,该工作时继续工作,军队里这些天来此起彼伏的小规模哗变也止息了,甚至被他们视作威胁而关进监狱的几个武将也不骂街了。
  闻世忠觉得这很不正常,去和太后商议对策。太后也觉得这事反常,但又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把精力都放在看守好人质上。她始终坚信,只要皇后还好好攥在手里,就足够以静制动,不怕对方耍什么花招。
  京城北郊隆德寺有座七层高塔,此刻时至傍晚,夕阳余晖照进最高层一个房间朝西的小窗里,为房间内映上了一层橘色光芒。
  一名宫女走进房门,福了一礼道:“皇后娘娘,奴婢来取给皇上的信函。”
  琇莹背对着她站在小窗前,望着窗外天空,没有回头:“就在桌上,拿去吧。”
  宫女答应着,取走了桌上一张写着“臣妾安好”四个字的纸。这是太后为向濂祯显示皇后无碍所想的办法,让下人隔三差五就取一张琇莹亲笔写的字条给濂祯过目,为了避免来往送信的人被锦衣卫盯上,还不敢送得太频繁,每章字条也都经过严格检验,决不能有任何透露地点的痕迹。
  等宫女走了,琇莹才回过身来,忍不住苦笑暗叹,这已经是送去的第四张字条了,也不知皇上能不能发觉她留下的暗号。自己身边这些人,朱侯爷是个细心人,天枢也心细的很,老公却显然不是,眼下也只能祈祷,他能与自己有这个默契。
  当晚濂祯看过了字条,将其丢到桌上,烦躁地踱了几步道:“外面筹划得再好,只要寻不到关押他们的所在,还是于事无补。”
  此时已是夜深时分,跟前只有两个太监打扮的人守着,其中一个是愁眉不展的唐汉,另一个走来桌前看了一眼那字条,说道:“她不会安心只做个人质等待救护,一定会想办法与我等互通信息的。除了这字条,还有没有其余什么从那边传出来的东西?”
  “没有了。”濂祯回身又将那字条拿起看了看,忽地一愣,随即从一旁几案上取过另外三张同样的字条摆在一处,指了其中一张的角落道:“这个墨渍,我原先以为只是无意间沾污所致,可眼下四张字条都有,莫非是她有意留下的什么暗示?”
  旁边两人都凑过来细看,果然见到四张字条都在不同位置的角落里有着一点墨渍,单独哪张看起来都只会令人觉得是个污点,而四张都有,才显得特异。
  那个太监穿戴的人取了一张字条,对着灯烛仔细查检了一下那个墨渍,说道:“这里可有琉璃镜?”
  “琉璃镜?”濂祯登时恍然大悟,吩咐唐汉:“快取琉璃镜来。”
  从前有了琇莹用琉璃配火烧冯小仪的那个渊源,琉璃镜也成了她与濂祯熟知的玩具之一,濂祯也知道琇莹在那之后时常将那块放大镜状的琉璃配带在身边,用她的话说就是:“好歹是个不引人注目的防身武器。”
  等到一枚琉璃透镜被放在那墨渍之上,便可清晰看出镜中被放大的根本不是什么墨渍,而是写得极小的墨字,四张字条上的四个字连起来正是:“隆德寺塔”……
  琇莹睡在高塔房间里,一下下颠着手里的法宝琉璃配,心里默念着:用头发丝蘸墨在放大镜下写微雕字容易么我?皇上您可一定得发现啊。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全面反攻,后天正式完结!╮(╯▽╰)╭

☆、118、决胜

  转眼间行宫兵变的事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消息已从京城扩散得越来越远。各地纷纷声讨闻氏祸乱朝纲,甚至有些地方驻兵已经大张旗鼓地打起勤王旗号,准备向京城起兵。
  闻世忠以皇帝的口吻传令各处,声称是皇上自己不喜朝政,情愿将朝政交予重臣掌管。这话要是放在几个月前,还算有人信,而今经历了皇上亲政的一段时期,谁都看得出皇上是想要亲政,而且也有能力亲政的,再加上有着皇后被拘禁的消息,再去信这鬼话的人只能是傻子。
  各地声讨之声愈演愈烈,午倾方一路也有消息说已经回返奔京城而来。太后与闻世忠虽然手里握着国家主力部队三大营的兵权,却仍然无法心安。这二十万大军看似尽在掌握,实则被他们掌握的只是大部分的高级军官,手下那二十万可不是温驯听话的牲口,而是一群活人,个个耳聪目明有自己的主见,真要调动他们去打仗,又能保证其中有多少人会真去为他们奋力拼杀?
  相比较外面的乱象,京城倒是一片宁静,太后兄妹却在这不正常的宁静之中愈发坐立不安。按照太后原来的设想,到了局面不好控制的时候就实施高压政策,杀鸡儆猴,挑几个出头鸟来砍头凌迟,震慑立威。只可惜身边没人跟他们这个下手的机会,皇帝与大臣们看起来都乖顺老实的很。
  濂祯一见到太后目露凶光杀机四起了,就“善意”地提醒她:大家都这么听话,你可不要轻举妄动哦,不然让大家看到听话还落不得好,都来和你玩命,对你可是大大的不利。
  搞得太后有气没处撒。
  四个人质之中,只有秦夫人一个是濂祯他们早就知道下落的,太后将她带到了慈清宫,就放在自己眼皮底下,大概也是出于对这女人的好奇心。这位秦夫人确实很令太后看不懂,被软禁这半个多月,她没显露出任何慌张和焦虑,对身边的人也丝毫不显怨怒,倒像只是来做客的一般。
  关了秦夫人这些天,太后只是偶尔来看看她,两个人有问有答,倒像是寻常朋友交谈,此外太后也没怎么理她。这一天实在心神不宁,太后又想起了秦夫人,也说不清是出于什么心态,就差下人带了她过来,陪自己下了盘棋。
  下棋这种事,更能看得出谁的镇定自若是真的,谁又是强装的。棋下到一半,太后就明确感觉到,对方是真的比自己更加心平气和。她又为什么会心平气和?难道她一点也不为女儿担心?
  太后抬眼看看秦夫人,说道:“听闻皇后自去年病愈之后没了记忆,就不记得夫人了,想必夫人与她的母女之情也因此淡了许多吧?”
  秦夫人浅浅一笑:“母女之情骨肉相连,怎会淡呢?太后没生育过儿女,怕是想象不出。”
  太后对心理压力几乎不堪重负,早没了往日的涵养,当即震怒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