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苍壁书 作者:慕时涵.千叶飞梦(晋江非v高积分2015-05-24完结)-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独郗彦镇定无比,一面看着沈伊带来的圣谕,一面头也不抬道:“她是我的未婚妻子,你今后离她三丈,不可妄近一步。”
  沈伊闻言愣住,夭绍也从未听郗彦对旁人说过这样的话,怔了一怔,面庞微红,忍不住悄然一笑。偃真低头看着自家少主,脸上满满地都是佩服,眼中满满地都是宽慰--终是再无后顾之忧了。
  沈伊自叹弗如,从目瞪口呆的状态中缓过来,叹了口气,朝郗彦揖手:“你厉害!难怪人人都说是独步江左,横行无忌了。”转过头,却望着夭绍微微一笑,柔声道:“丫头,这小子如今改头换面了,也不枉你这一年随他到处奔波,憔悴了这么多。”
  夭绍心中本有些难为情,却又不愿露出羞赧,只得转开话锋道:“你好歹也是朝中大臣了,举止还这般毛毛躁躁的,怕是不好。”
  沈伊哭笑不得:“连你也来教训我?”虽是质问,却也不生气,收敛眉梢眼角的轻狂笑意,正了正衣襟,道貌岸然状在案后落座。
  夭绍微笑,这才给他送过茶去,说道:“朝中常有臣子携旨来军中,只是我却想不到这次你能来荆州。”
  沈伊道:“我一人在邺都实在无聊,尚书省每日要处理的文书堆积如山,旁边还有我父亲盯着,要么就是更为不苟言笑的赵括,平时与我说话的人都没有。若再不出来走走,我该在尚书省抑郁而亡了……”他夸张地叹息,说到最后,又破了一脸肃容,忍不住挤眉弄眼起来,笑道,“不过好在阿憬和阿彦频送捷报至朝中,陛下犒军总要派遣大臣,我便借个缘由出来透口气。”
  夭绍如何不知他的心性,由衷道:“的确是难为你了。不过常听憬哥哥和阿彦说,这次战事从不曾为兵饷发愁,却是你在邺都灵活周转之故。”
  沈伊被她一夸,有些飘飘然,咳咳嗓子,勉强从容道:“过奖,这是我份内之事。”
  夭绍笑了笑,又道:“只是有一事我想不明白,伊哥哥这次若只是为犒军,来去路程不能多耽搁,断不该犯险孤身深入荆州腹地。”她话语顿了顿,瞥一眼对面仍在看着谕旨的郗彦,低声问道:“你其实是来找我的吧?是婆婆让你带我回去,对不对?”
  “这……”沈伊笑容褪去,看着夭绍,喟叹,“你心思愈发缜密了。”他点点头道:“是,我奉懿旨带你回邺都。”
  夭绍垂眸,轻声道:“婆婆,如今身体如何?”
  沈伊抿住唇,默然一刻,才慢慢吐出两个字:“不妥。”
  夭绍身子一僵,忙扬起脸望向他,目光慌乱。沈伊心中不忍,却又不得不避开她的视线,道:“若你不愿回也行,我自会在太后面前解释……”
  “不,明日一早,你带她回邺都。”郗彦忽然出声,打断沈伊。
  夭绍和沈伊都转过头看着郗彦。夭绍神色只微微有些疑惑,沈伊的吃惊却更为明显,瞪着郗彦道:“你明知道……”话刚出口,想到一旁的夭绍,又生生止住。
  夭绍并不言语,与郗彦目光对望片刻,缓缓道:“好,我回。”她低下头,默默地想:荆州战事至此,殷桓败局已定,想来不会再生大的变动。自己此时离开,也不必太过牵挂担忧。虽只是再留一晚,但在这样烽火遍地的乱时,已是奢侈,她还有何求?何况他方才也说,若无意外,一个月后必回邺都,离别也不是很长,自己回去,除能侍奉婆婆膝下,也正好能寻个清静的地方,琢磨尚教的针灸之法,好让他以后戒除药散时少受几分痛苦。
  尚--
  她猛然想到什么,面容一僵,双手在长袖下慢慢握紧。
  .
  旁人并不知她正心思百转,此事议定,室中已另起话题。偃真将带来的两封帛书递给郗彦,说道:“一封是洛都云阁的密信;一封是殷夫人方才派人送到城外军营的,说韩瑞是荆州军叛徒,本必死无疑,但如今事出无奈,暂留他一命,想与少主交换一人。”
  郗彦看过殷夫人的信函,一笑:“以韩瑞交换殷湘?”
  “是,”偃真道,“阮公子说,这未必是殷夫人的主意,怕是韩瑞的主意。昨日夺江陵城的计划隐秘,韩瑞并无可疑之处,除非是他自己向殷夫人坦诚。而促成此事只有一个原因,韩瑞对殷湘,确实是有深厚的夫妻之情。”
  郗彦并不曾犹豫,道:“不管是谁的主意,回信殷夫人说我答应。约明日午时,北城门外交还殷湘。”
  偃真应下:“是。”
  郗彦这才翻开另一封洛都密信,目光掠过其上字迹,先是一怔,而后微微拧眉。
  沈伊见状惦记到一事,忙问道:“洛都云阁有没有子野的消息?”
  郗彦摇摇头:“还没有。”他将密信凑近烛台,又细细从头再看,说道:“不过洛都日前却发生了一件奇事。五月十三深夜,紫辰宫骤然起火,火势绵延至邙山,至次日傍晚,惊扰洛都一夜一日的火光才被完全扑灭。”
  “起火?”沈伊思绪停留此处,抚着下颚想了想,道,“以子野对北帝的恨意,纵火之事倒像是他的作为,何况他曾为禁军统领,对北朝宫廷了如指掌。只不过火势这么大,绝非一人能成。而且虔伯父写过信给我父亲,只道子野是孤身离开,洛都鲜卑族人又都尽入囹圄,想来他不会有帮手。”
  郗彦颔首,合起密函:“说得很对。”
  沈伊又道:“但若纵火的人是子野,云阁密报既未提有人落网,想来他也侥幸逃脱了。”
  郗彦继续表示赞同:“有这个可能。”
  沈伊于是下定结论:“如此说来,暂时没有子野的消息,就是好消息。但问题是,他何时竟有了这等通天的本事和细密的心思,竟能逃出云阁万千细作眼线?此事最为怪异。”
  “不怪异,”郗彦唇角微扬,笑意却并不明朗,说道,“当今能明目张胆潜入北朝皇宫,在后宫纵火,且没有留下蛛丝马迹的,唯有一人有此能耐。”
  沈伊看他一眼,慢慢道:“你是说裴行的幽剑使?他为何要这么做?”
  郗彦目色沉了沉,揣度须臾,索然一笑:“个中缘由,我也想不清楚。”
  “裴行……”一旁沉默已久的夭绍忽喃喃出声。沈伊和郗彦都朝她看去,却见她目光恍惚,看着屋外绵延无尽的漆黑夜色,怔怔不语地,似陷入了深思。
  .
  算算时辰已晚,偃真想到夭绍明日便回邺都,那今夜与少主一起的时间着实宝贵,便忍不住以眼色频频示意沈伊离去。沈伊却视若无睹,只推了推犹自发呆的夭绍,腆颜求道:“丫头,为我找些酒来。”
  夭绍显然有些魂不守舍,随口说道:“这么晚了,这里又是废弃之地,我去哪里找酒?”
  郗彦正在灯下书写回呈东帝恩旨的折书,闻言抬起头,看了眼沈伊,明白出他的意图,便朝偃真道:“我方才见地窖那边不曾有损,你领郡主去窖中挑坛好酒来。”
  真有好酒?沈伊喜形于色,抚掌道:“妙极。”眯起眼,含笑看着夭绍与偃真出门,又装模作样地喊一句:“慢慢挑,一定要好酒啊。”
  郗彦瞥他一眼,淡淡道:“故意支开她,你想说何事?”
  沈伊霎时正了颜色,望着他道:“你难道不知道符子徵正在邺都遍访大臣、到处游说?符子徵虽还未正式入朝觐见,但以太后的耳目,此事必早已传入了承庆宫。”
  郗彦笔下不停,说道:“那又如何?”
  “那又如何?”沈伊皱眉,“夭绍是太后最宠的孙辈,谢氏从来都是朝中的中流砥柱,郗氏一门当年的消陨不得不说与沈氏有莫大干系,如今即便你不想追究,只怕太后还是不愿见到郗氏复兴,且再与谢氏联姻。若我猜测不错,先前你中毒未解,求雪魂花未得,确让沈太后松了口气,因此敬公公虽三番五次请夭绍回邺都而不得,她虽生气,却也不曾雷霆震怒。可时到如今她又再传夭绍东归,难道你一点也不心疑?”
  他说这么一大段话的时候,郗彦已写罢呈书,落下笔道:“你说这么多,无非是想提醒我,沈太后这次让你带回夭绍,是与符子徵此行有关?”
  “难道不是?”沈伊似笑非笑,“符子徵南下求援,满朝文武在此事上的观点皆是一致。独你怕是例外,想也可知,在尚和北朝之间,你会倾向谁。”
  郗彦饮了一口茶,不慌不忙道:“你途径江夏应见过阿憬吧,他可知道你来此的真实意图?”
  “我未说,但他必然知道,”沈伊一字一字道,“他未阻拦。”
  郗彦并不意外,点了点头,轻轻一笑:“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如今握着北府军权,若朝廷要出兵援助北朝,必然是豫州的铁甲军和徐州的北府军北上最为便利。太后招回夭绍,想必是要以她为筹码‘规劝’我。”
  沈伊笑而不语,郗彦看着他,目中难得一见的粲然霁朗,微笑道:“不过适才你怕是有句话说得不对。朝中文武若在北援的意见上都是一致,你为何又要来劝阻我让夭绍回邺都?”
  沈伊沉默着饮茶,依然一言不发。
  郗彦卷起案上墨迹已干的折书,低声叹道:“还有一个人,只怕也未曾明确表态吧。”
  沈伊轻轻启唇,吐字明晰:“谢、太、傅。”
  “阿公才是能扭转乾坤的人,”郗彦说道,“但可惜像他这样的人,夭绍却不是掣肘他的理由。”他话语顿了顿,淡淡一笑:“带夭绍回去吧,若她不回,就这样总是愧疚自责地陪着我,我也不好受。更何况--”他眉梢微扬,话语意味深长,“符子徵南下求援的目的,只怕不是表面看起来的这般简单。”
  沈伊心中一动,正要再问,门外却传来夭绍二人的脚步声,只得将话收住。
  “汾酒!”偃真入室,将一坛酒砰地放在沈伊身前的案上,“沈公子慢用。”
  “有劳偃叔。”沈伊揭开木塞,闻着酒香一脸垂涎。偃真冷眼看着他,慢慢道:“不知沈公子准备何时去驿站?”
  “我今晚不歇此处么?”沈伊眼巴巴地看着站在门边的夭绍,一脸祈求,“我要与你们彻夜长谈。”
  夭绍不说话,只微微一笑。郗彦站起身,至门边握住夭绍的手,言词利落:“我们送你一程。”
  沈伊抱着酒坛起身,欲哭无泪道:“世态炎凉,皆是忘恩负义之辈啊……”眼看那二人在夜色中相视一笑,对自己仍毫无挽留之意,他只得独自哀怨凄凄地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先更六千字。
  这一章实在写得太长了,因此分成上下两章。
  对不起各位,新的一年一开始,我说的话就没有兑现,又是迟到一个星期的更文,无颜请大家原谅,请尽管责怪我吧。(不过我这个人有屡教不改的恶习,汗……)
  至于本章为什么会破例分成上下章,从标题可以看出此章的重要性来……
  下章可能会有点伤感。
  各位周末愉快。

  ☆、孤月独照英魂(下)

  
  江陵城这一夜频生事端,或喜或悲,波澜仅存各人心中,难成风浪。不同江州夏口,此夜却是战火如荼,烈焰飞腾,怒江风浪湮没在飞石箭雨间,江心通红,帆樯森耸,愈发显出涛卷烟云、吞灭天地的凌厉疯狂。
  且说北府军攻云陵、破洞庭,并深入荆州腹地的战报传到怒江,殷桓怒不可遏,欲掩军回防,不料未及行动,此日午后阮朝又率北府水军攻袭乌林。荆州军为雪前耻,北府军深怀大恨,两军俱是殊死奋战,各不退让,一战势同水火,迅速蔓延。攻入石阳的荆州军望见对岸狼烟,难忍憋居此地不得辗转的恶气,亦发起攻势,与凌泽滩外的豫州铁甲军厮杀一团。
  敌已攻来,殷桓避无可避,亲自领军杀退阮朝,乘胜追击,荆州军倾巢而出,乌泱泱似墨云飞坠,直压夏口而来。萧少卿早令各处水门布署妥当,只等殷桓攻来,两军一旦交锋,却是海枯江竭、日月无色的架势。由此,江夏城外怒江百里水岸皆成箭石飞纵的战场,相峙半年的决战在此夜骤然爆发。
  直到子夜,前线仍在艰辛鏖战中,双方咬紧牙关寸土必争,绝无退却。夏口营寨,萧少卿巡视过把守西山各峰岭隘口的人马,略微松了一口气,回到中军,登上哨台观望江中战局。
  此刻正是争战到最为紧要的关头,水上风送火势,焰飞千丈,箭光走石密布天罗,漫江血流滚滚。萧少卿触目所及,或暗或明,或浓或烈,无一不是深深浅浅的红色,望得久了,只觉眼底刺痛,胸间蒸腾的杀气直欲化作一柄锐光四溅的长剑,破鞘而出。
  还不是时候--
  他背负身后的双手死死握住,竭力按耐心绪,冷看风云变幻。震耳欲聋的搏杀嘶吼声中,腰间长剑忽轻轻颤吟,下一刻,便在临近的阴诡风声夺然而出,流光横劈夜空,挡住迎面而至的劲烈掌力,冷冷指向哨台上的不速之客。
  “这等情势下还如此警觉,郡王当真好身手!”来人由衷赞道。他着一件暗灰斗篷,身形十分高大,临风而立时,腰系的蓝色玉带轻轻飘曳出幽谧华光。
  “孟道?”萧少卿凛然一惊。映天彻地的红光下,清楚可见来人清癯的面容,皓白的须髯,以及掩藏在斗篷阴翳之下,一双淡远苍老的眼眸。
  萧少卿还剑入鞘,悠悠笑道:“孟老倒是稀客,如此乱世却弃裴相南下,想来不只是找我切磋武艺这般无聊。”
  “郡王说笑了,”孟道揖手,“我受主公所托,领二人来投靠郡王。”
  萧少卿回顾江中战火,淡淡道:“你也看到了,今夜不论何事,我都走不开。”
  “那二人正在营寨前,见一面不会耽搁郡王太多时间,”孟道话语低浅平和,“且郡王今夜不见,只怕会累一人丧了性命。”
  “性命?”萧少卿冷冷一笑,望着战火中飞溅弥天的血雾,懒得与他纠缠不休,下了哨台往帅帐走去,“本王即将上阵杀敌,却也不知多少性命会丧于我手。此刻无空与你周旋。孟老请便。”
  孟道紧随其后,不紧不慢道:“那二人是郡王故人,姓慕容。”
  “子野?”萧少卿脚步一滞,转过身,再望一眼孟道,身影当即飘飞出去,急急赶往营寨外。
  西山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