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苍壁书 作者:慕时涵.千叶飞梦(晋江非v高积分2015-05-24完结)-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那日在白马寺中的谈话之后,两人总是刻意避开对方,即便再见,彼此之间的话语也是甚少。这几日虽说商之每晚皆来为夭绍治疗腿伤,但相处时仍是沉默寡言的时候居多,似是万事了然已无话可说,又似是各存戒备的难以开口。此刻虽携手相行,亦不曾给日渐疏离的二人之间添上一丝温度,相顾依旧默然,阁中能听闻的,除了沉重的步履声,便是扑簌的风雨声,沉寂如此,仿佛连空气也被凝结。
  门外栏杆旁的暖炉上正煮着汤药,夜风吹拂火焰簌簌飞动,清苦的药香弥漫四溢,掺合入室中的兰香,两味纠结并不突兀,反倒生出缕缕相依的缠绵,自成隽永妙曼。
  夭绍脚步停了一停,转过头见药壶上冒着的烟雾尚淡,放下心,继续提步前行。
  商之望着她艰难挪动的双腿,忽然道:“前几日接到少卿的信,他说七郎在江州战场上立了不少功劳,是难得的少年将才。”
  “是啊,七郎如今已是少卿帐下的右卫将军了。”提起谢粲,夭绍心中是满满的欢喜和骄傲,双眸因闪亮的光彩而璀璨如玉,烛火下的笑颜更是嫣然似画。
  商人从未见过她这般动人的笑靥,不由一怔。
  夭绍好不容易寻到两人之间可聊的话题,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不顾他再度的沉默,接着道:“不过七郎给我写信,倒是抱怨了少卿许多。”
  商之莞尔:“少卿对他是倾囊而授,他还抱怨什么?”
  夭绍微笑道:“七郎说,少卿教他最多的,不是别的,是军规。”想起七郎信上的诸多“饮恨”之词,夭绍若有所思,目光不再盯着脚下的步伐,扬起脸望着窗外的夜雨,微微出神一会,低声道:“不过七郎年少无忌,洒脱自在惯了,战场险恶之地,哪里是逞个人英雄的地方?这次若非是在少卿身边,我还当真是不放心。”
  商之道:“虽说如此,不过战场之上,若非将军的神勇无惧,其下士卒很难有所倚仗。听说七郎在邾城一役以一人之力所向披靡,横扫八百敌军,直夺对方大将的头颅,极是震慑荆州军。”
  夭绍唇边的笑意愈见欣然,扬眉道:“如此才不负他手上的狼牙剑。”话音一落,她忽觉哪里不对,倏然止步。
  背后空寥生风,全无依托。商之的声音不知何时悄然飘远,早已不是近在耳畔的清晰。
  她不敢置信地缓缓回首,望见商之负手站在室中央,此刻与她距离三丈之遥。黑袍静立,笑容清淡,明紫帷幔在烛火下生出温暖的光泽,深深映入他的眼眸。
  那双凤目间再非往日的冰寒,笑意溶溶,朗如月辉。
  “尚……”夭绍惊喜莫辩,一时结舌不能言语。
  “最后的几步,是你自己走的。”他望着她,轻柔的声音仿佛是替她诉说着心中的激动。
  门外暖炉上的药壶突地传出“噗噗”声响,夭绍自喜悦中醒悟,急道:“阿彦的药!”转过身便要疾步走去,却不知腿脚远非自己想象的灵活,长裙绊着脚步,一个趔趄便狼狈跌倒在地。
  商之忙上前扶起她,摇头苦笑:“刚学会走,便想要飞了?”
  “谁说不可以?”夭绍揉了揉摔疼的手腕,衣袖轻扬,紫玉鞭哗然而出,卷来书案上的青玉葫芦。随即挣脱开商之的手,长鞭再度飞出,勾住门外栏杆,纤影衣袂就此飘离,瞬间到了廊下,手忙脚乱地揭开药壶盖子,将青玉葫芦里的晶莹水汁倒入壶中,眼见那沸腾的药汁慢慢平缓了,方松了口气,重新覆上壶盖。
  “这雪莲要添水三次,如今这是第二次了。”夭绍漫不经心地盘算着,从袖中取出玉瓶,倒出两粒雪魂丸,放入药壶中。
  她转过身看着商之,轻声道:“阿彦的寒毒似乎越来越严重了,以前唯有每月十五方才发作,这个月却自十三就已全身冰寒无力。尚,医道之上真的没有别的方法了?”
  商之不堪她眸光紧迫,又不忍谎言欺骗,只得移开视线,没有言语。
  夭绍目光黯淡下去,再度借着紫玉鞭的力道回了室内,坐在书案后,卷开面前的画轴,提笔沾墨,于画绢左下方慢慢题字。
  商之默然站在廊下,沉思深深,不觉时间流逝。等药汁再次沸腾,他添了第三次水,走入室中待要向夭绍告辞,望见她笔下的画卷,轻轻皱了皱眉。
  那卷画原本甚是简单,金羽灿烂的凤凰自天际游飞而至,翩然停歇于广道之上的梧桐树冠,自是“凤栖梧”的寓意。只是画中的梧桐绯红似火,倒是难得一见。商之看向夭绍落于画卷下的题字,心中了然,不禁微笑:“这是给子野和晋阳的贺礼?”
  “嗯,”夭绍收了笔道,“我别无所长,想不到送其他什么,不过阿彦却比我有心思多了。”
  她将画移到一旁让风吹干墨迹,又打开书案边的一个锦盒,自里面取出一对淡黄玉石,对商之道:“这是云氏商旅从西域带回的灵犀石,有传说道,若是由相爱的两人各执一枚,这对玉石便会绽放五彩光芒。阿彦在石头底下刻了子野和晋阳的名字,晋阳她素来喜欢稀奇古怪的小东西,若见了这对玉石,一定会高兴。”
  “是么?”商之扬了扬唇角,待要去拿玉石细细观赏,手指伸出,却顿了一顿,望了眼夭绍,慢慢将手臂收回。
  夭绍抬起头问他:“你要送子野什么?”
  “我――”商之噎了半晌,愧然道,“还没想好。”
  这些天朝事繁忙,西北烽烟初起,来往谍报数之不计,更何况还担忧着郗彦的病体、夭绍的双腿,至于三日后慕容子野的婚事,他倒的确没有细想。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即将要成亲――他似乎是到了此刻,才明白出此事的非同寻常。
  夭绍笑意盈盈道:“还需要想么?”她指着商之佩于腰侧的宋玉笛,扬扬眉:“这不是手到而来的事情么。”
  商之抚摸着玉笛,轻轻一笑,没有回答,只道了声“我明日再来”,转身便飘然出了阁楼。
  商之走后,夭绍一人坐在廊下看着炉火,派去找药的侍女迟迟而归,夭绍将药揉碎了放入壶中,再等了半个时辰,方将浓稠的药汁倒入翡翠碗中。
  微风斜雨,吹湿面庞,她撩开左臂衣袖,揭下包裹在腕上的纱布,洁白的肌肤上伤痕细长。夭绍咬了咬牙,狠心将刚刚愈合的伤口再度划破,鲜血蜿蜒而下,滴落药碗。
  侍女在一旁不忍相看,别开脸道:“郡主,这样有用么?”
  夭绍抿着唇不语,眼见原先的半碗药汁被血液不断充盈,即将满溢而出时,她才以碗盖遮住药汁的热气,自己拭去血迹,却不敷药,只用纱布再度绕裹伤痕,宽长飘逸的长袖一旦落下,不露半分痕迹。
  侍女推来轮椅,夭绍起身,忍住脑中一瞬的昏眩,道:“走吧,去书房。”
  钟晔守在书房的内室外,见夭绍到来,忙迎上去接过她手里的药碗。
  “阿彦怎么样?”
  “少主运功调息了一日,还未出来。”
  夭绍自轮椅中站起,推开门扇,扶着墙壁缓步走入内室。内室不曾燃灯烛,一片黑暗,夭绍只隐约瞧见静坐榻上的身影,摸索着向前,靠近他身边的刹那,只觉有冰雪寒气扑面而至,让她不禁一个冷战。
  钟晔跟随而入,将药碗放在书案上,望了一眼郗彦,依旧蹑步关门,退出房外。
  夭绍在榻上坐下,燃了火折点亮灯烛。
  郗彦在光亮下睁眼,冷似冰封的双眸、雪白无色的面容,竟让夭绍一霎想起塞北绵延无垠的雪地,那里处处苍冷,处处萧瑟,冰雪消融的声响,从来是那般地悄寂安然。夭绍目中酸涩,低头捧了药碗,递给郗彦,柔声微笑:“喝药。”
  郗彦接过药碗,抿唇饮了一口,如昨日一般,再度皱起双眉。
  “还苦吗?”夭绍心中惴惴,不安道,“我今日是用花露煮的药。”
  郗彦不语,神色有些怔忡,垂眸之际有意无意看了眼夭绍的双手。夭绍的左手指尖轻轻而颤,忙拢于袖中,郗彦伸手,紧紧握住她的指尖。他的掌心寒似冷冰,她的手指竟也凉似如夜水,郗彦声色不动盯着她的面庞,夭绍似是被看得羞怯,赧然低头:“药快凉了,还不喝?我费心煮了三个时辰。”
  “我喝。”郗彦声音淡柔,慢慢将碗中的药汁饮尽。翡翠碗落下,他松开夭绍的手,将身旁一件狐裘披在她的身上。
  “你在发抖。”他轻声道,话语似水,不辨什么语气。
  夭绍裹着狐裘,靠入他怀中,眨眼而笑:“如此就不冷了。”
  郗彦微微一笑,灯烛映照下的容颜似乎有了几分暖色。
  榻侧的书案上卷帛堆积如山,郗彦拿了左侧几卷机密紧急的谍报看过,又默不作声地放下。夭绍在旁瞥了几眼密函上的消息,却是惊疑难定,正想开口询问,不料书房外一阵脚步声仓促响起,偃真的声音在外传来,禀道:“少主,苻公子领着迟空和柔然郡主到访云阁。”
  “苻子徵?”夭绍有些奇怪,思索道,“密信上说迟空和柔然的郡主南逃北朝,凭云氏玉令一路皆由云阁的人照应,只是自安邑过了济水后便再无消息,怎么如今竟是和苻子徵一起?”
  郗彦静静想了片刻,唇边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起身下了榻,刚走一步,身体却忽然僵滞。夭绍忙扶住他,郗彦捂着胸口,一记猛咳,唇间倏然涌出夺目血色,悉数洒落夭绍的深紫衣袖。
  “阿彦!”夭绍的声音中有克制不住的颤抖,两人望着灯烛下那片被血渍侵染发黑的衣袂,一时俱是怔怔发愣。
  长久的静默下,风吹窗扇,夜雨飘摇,满室悄然流动着的,唯有支离破碎、沉沉死寂的幽光。
作者有话要说:  

  ☆、不速之行

  
  夜色已深透,前庭堂中灯烛悠晃。苻子徵临窗静坐,慢条斯理品着云阁侍女递上的茶汤。
  堂中一侧素青纱幔环拢净玉屏风,里间有少年焦切问道:“云公子,阿姐怎么样?”
  短促的沉寂后,有人缓缓出声:“无大碍,左肋的剑伤并不深,只是落水久了,寒气入体,所以昏迷至今未醒。”
  那少年没再说话,纱幔后脚步声响起,白袍包裹下的孤瘦身姿被烛光投照出修长的阴翳,慢慢来到堂中。
  郗彦雪白的面庞上神色淡静,揖手道:“今晚有劳苻兄了。”
  “举手之劳而已,”苻子徵意态清闲,搁下茶盏起身还礼,笑道,“那姑娘既是无什么大碍,我便放心了。早知这对姐弟是你的熟人,我昨夜就该将他们送来云阁,险些误了人命大事。”
  郗彦一笑抿唇,唤道:“迟空。”
  少年应声走出屏风,俊秀的面庞毫无表情,站到郗彦身侧。
  郗彦道:“昨日幸亏有苻兄路过援手,救了你们的性命,恩情弥天,可曾谢过?”
  少年望了苻子徵一眼,二话不说伏地叩首,在苻子徵弯腰想要搀扶时,他又迅速抽袖起身,避到郗彦身后,双眸清寒似月,竟是拒人千里的冷漠。
  昨夜南渡济水时无意救起这对只凭借一根浮木随浪漂流“姐弟”,不想两人身上皆受了伤,又曾受长河寒潮侵体,因此一直昏迷,直到今晚这少年才苏醒过来,张口便是说“云阁”,苻子徵难得一次善心大发、送佛到西,只是不知为何这少年对自己总是冰冷难亲的疏离,举止言行间更是透着说不出地古怪,仿佛他不是救他们的恩人,而是追杀他们的仇人。
  如此不识好歹的人苻子徵生平还是第一次遇到,奈何对方只是一个十三四岁少年,他想计较也难以下手。一时意兴阑珊,辞别郗彦,寥然离去。
  郗彦支撑到此时已极是疲累,靠着软毡在案后坐下,凝神调息片刻,才在案上写过药方,交给钟晔:“去把药煎了,找人收拾一处清静的庭院,长孙姑娘需要静养。”
  “是。”
  见钟晔捧着药方离去,迟空慢慢挪步至郗彦面前,低着头道:“多谢公子收留。”
  “应该的,”郗彦望着他,“你和长孙姑娘为何会南逃北朝?”
  迟空迟疑片刻,问道:“师父曾说云阁眼线遍及天下,想必公子已听说了柔然的动乱?”
  郗彦道:“此事我是听说,只是不太明白内里情由。长孙将军既然是柔然长公主的驸马,身居要位,又素来受女帝恩宠,为何要起兵包围柔然王城、软禁女帝?”
  迟空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也知之不详,那日王城突然大乱,师父被长孙将军从宫中接到公主府,匆匆忙忙地,便让我陪着郡主南下。师父给了我一枚云氏玉令,说凭此令沿途可得云阁照应,一路本是无事,不想渡济水南下时,遇到了长靖公主。郡主见到她很是高兴,邀她同舟,未想公主却是剑刺无情,我一人不敌诸多高手,只能趁夜色迷蒙、水浪高涨,以柔然武士不通水性之故,毁了轻舟,拖着郡主飘浮孤木上,方才保得性命。”
  “长靖?”郗彦目光微动,“她也来了北朝?”
  “是,以我揣测,公主应该只是想带郡主回柔然,以此挟持长孙将军,所以并未有杀意,也不曾对我们下狠手。”
  郗彦静默不语,迟空想起什么,伸手从怀中取出两卷锦帛,低声道:“师父本有两封书信让我交给公子和鲜卑主公,不过……我们在济水上漂流那么久,等我醒来后……信帛就成这样了。”
  他话语愧疚,面容间的冷傲神色也淡却了几分,郗彦叹了口气,接过帛书打开,只见上面的墨迹果然浸水湿透,早已模糊不辨。
  “你不必太自责,”郗彦淡淡道,“信上写了什么,我大致能猜到。”
  迟空眼眸一亮,稍觉释然,又道:“不过有一件事,长孙将军倒是曾亲口嘱咐过我。他让我问公子:是否还记得当初的承诺?”
  郗彦怔了怔,微微移转面庞。
  窗外细雨拂动,夜色寂寂,依稀可闻风声笼着浓郁的树影悄然飘散。
  迟空道:“长孙将军说,若公子还记得当初的承诺,那么请代他照顾好那个人,此生不要让她再受伤害。”
  郗彦没有言语,只是皱紧了双眉。
  灯火融照着那抹白衣秀影,沉静深泓,宛若是化成了一尊玉石雕塑。
  .
  雨后晴日,春风和暖。宫城墙下柳荫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