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风茶韵-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闻到茶香,习惯了。现在闻到茶香,就觉得好像回到家一样亲切。”
“那你为什么离开家,还进了王府?”
“因为……因为……我遇到人贩子,被拐的路上遇到官军杀反贼,趁乱逃出来,结果就进王府了。”虽然说了假话,但心因回忆勾起的伤痛却是真的。
“你想家了?”李玉的声音回来了,那温柔关切的语调,竟让她落下泪来。
他走过来,扯扯她的袖子,说:“走吧。”
“去哪儿?”
“去寺庙,我陪你。”
一听这话,她竟又落下泪来,这才是她熟悉的李玉呀。
与怀真的相见,开始还有些尴尬,一谈起茶来,渐渐也就自然了。
怀真作了一些指导,两人喝过一盏茶后,赵茗儿便告辞出来了。
跨出门,竟看到李玉倚在廊边等她。
一见她出来,他就笑着迎上来,和她一起走。
出了寺院,却并不往回府的方向。
“这要去哪里呢?”她问。
“去街上看看。”他随口答道。
“你不去大王跟前伺候着?”她疑惑了。
他笑着看看她,回答:“我找你的时候,自然是把大王交代的事情办好了才来的。别担心。”
他竟带她来到了集市。
“你说,煮茶都要写什么物件儿?”他问。
她扳着指头数了数,说:“好多,二十多件呢。”
他皱皱眉,:“这要花多少银子呢?这样,你先挑几件急着要的,我们先买了回去吧。”
“你要给我买茶器?”她几乎不相信自己听到的,李玉,你温和的时候总是这样体贴的呀。
“选吧,别太贵罗。”李玉笑着,目光暖暖的,快把她的心融掉了。
拣了最紧要的几件她捧回了府,一路笑得灿烂。
进了房,李玉帮她把东西摆好,又说:“大王那里好多茶叶,全是上等的,如果有机会,我还可以给你拿一点呢。”
“太好了!”她兴奋得两眼放光呢。
“以后就在房里自己练吧,别常去寺院了,老麻烦郑伯不好的。”
“你知道的呀?”她意外了。
“谁都猜得到的,被府里其他人知道了可了不得。”他用食指点点她。
她明了的点头。
果然,李玉言出必行,慢慢的,慢慢的,竟帮她将那二十多件儿东西置齐了。虽不是什么贵重的名器,但对她已经很有用了。
寺院去得更少,她有空就缩在房里,琢磨、摆弄茶叶、茶具,自得其乐。
她的房里开始弥漫茶香,每天就在这香氛中睡去,醒来,思乡的愁渐渐淡了。
附言:今天周末,感谢各位积极的点击和推荐,深受鼓舞,所以多加了更新,请继续支持我,推荐!谢谢!
清风茶韵 正文 第十三章 情动
章节字数:2070 更新时间:09…01…01 18:16
她把风炉、火荚、炭挝、纸囊等二十多件茶器一一摆开,心里默默记诵,开始煎茶。她要为郑伯煎一碗香茶。
碾茶,煎水,候汤,一沸下茶,二沸取沫,三沸茶水相融……好了,她熟练地将茶倒进茶碗,有清香逸出,她双手捧上茶碗,递给郑伯:“郑伯,请用茶。”
郑伯笑吟吟接过,啜一口,赞道:“好香。”
她高兴地上前,正待续水,一看茶碗,脸色一变:“咦?这茶汤刚刚还是青绿透亮,这一会就浑浊不清了呢?”
郑伯看着她,问:“茗儿,怎么了?”
她也不解,自言自语:“茶叶是王府里的上等紫笋茶,茶汤为何色泽含混,香味轻薄呢?”
莫非自己有什么疏漏?她望向桌面,再细细回想自己的每一个步骤,没有发现不妥之处。
还是去问问师傅吧。
来到寺院,进到禅房,怀真安静地坐在蒲团上闭眼做功课,赵茗儿不敢打搅,正待退出,怀真却睁眼说:“你来了。”
“师傅的耳朵好灵。”她心中暗自佩服。
“不是耳朵,你带来了茶香。我闻到了。”怀真温和地笑着,“坐吧。”
两人相对而坐,赵茗儿说道:“师傅,紫笋茶可是好茶?”
怀真说:“当然好茶。香味醇厚,汤色澄碧,是给皇上的贡茶呢。”
“可是我煎出来后,香味轻薄,不能持久,茶汤也有点浑,这是为什么呢?”
“煎茶当中的步骤可正确无差漏?”怀真稍向前欠身。
“茗儿仔细想过了,是按师傅所教做的,没有遗漏。”
怀真沉吟,佛珠在细长的指尖一一滑过。
少顷,他睁眼问:“那你用的什么水?”
“园中井水。”
他眼中一亮,说:“那便是了。这井水是万万不可煎茶的。”
“噢?”赵茗儿以手托腮,仔细聆听。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水质欠佳,茶叶中的各种养分会受到污染,以致闻不到茶的清香,尝不到茶的甘醇,看不到茶的晶莹。择水先择源,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之分,但只有符合“源、活、甘、清、轻”五个标准的水才算得上是好水。前人都说,泉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赵茗儿恍然大悟,说:“那师傅平时煎茶,用的是哪里的水呢?”
怀真轻抬手臂,指向窗外,轻轻说道:“我香积寺南临镐河,北接风景秀丽的樊川,濠河与?河汇流萦绕于西边,引入寺旁,成香积堰水一直流入长安城内。这煎茶的水就从那里取来。”
赵茗儿点头,说:“这就是香积寺的寺名由来了。”
怀真点头,又笑道:“我这里也有紫笋茶,要不要尝尝我煮的?”
“好,好,好!”赵茗儿乐得竟拍起手来。
隆冬时节,长安城降下大雪,尽管天寒地冻,但对赵茗儿这个蜀中女子,如此大雪还是极少见到。她和小翠在园中玩雪嬉戏,真正的“乐不思蜀。”
搓搓冻红的手,忽然又想起什么,进到房里翻来找去,抱出个瓷瓶,对小翠说:“应该去收那梅花上的雪,那可是煎茶的上上之水。”
“梅花在前院呢。”小翠说。
两人相对,一笑:“只有麻烦郑伯了。”
郑伯去了前院,两人就在廊下站着,一边跺脚,一边看漫天雪花飞舞,心绪也随之飞扬。
郑伯来了,后面还跟着李玉,他抱着那个瓷瓶,跨步走过来,直冲进房内,放下瓷瓶,就搓手哈气,直喊:“好冷!好冷!”
这边,赵茗儿已生起炭火,说:“忍一忍,马上给你煎碗热茶来喝。”并扯扯李玉袖子,让他站到风炉前烤手。
屋外飞雪漫天,屋内暖意融融。
水沸了,白色的水汽缓缓旋转上升,弥漫在赵茗儿身畔,她在其中轻抬木勺,徐徐添加茶叶……轻抹茶沫,白烟又绕过她的腕边,……竹?有节奏叩击茶釜,以振荡茶汤相融,发出好听的“铮铮”声……轻轻抬起釜,稍一倾斜,那碧绿的茶汤就如细细丝绦飘进了碗中……三人看得呆了,小翠不禁出声:“茗儿的手在跳舞。”
赵茗儿将茶碗一一送给郑伯、小翠、李玉,李玉接过的时候,悄悄地以指尖轻拂过她的手,凉凉的,却让她又觉得痒痒的,她抬眼看他,明亮的眼睛此刻温情脉脉,清澈得可以见到眼内似有浪潮,一排排汹涌上来。她一时有点心神恍惚。
只听得郑伯说:“茗儿,这一次茶汤真是清澈明亮。”
心思暗藏的两人赶快回神,又见小翠吸一口气,半眯了眼说:“这香可不同我那胭脂花粉,暗香悠长,极纯粹呢。。”
“那我来品味道吧。”李玉笑着浅尝一口,吁一口气,说:“雪水煎茶,果真滋味清香甘纯,没有那种过火的老熟之气了。”
“好茶!”三人异口同声,赵茗儿笑得舒心。
“多亏师傅指点,看来好茶必得好水呢。我改天要告诉师傅……”话没说完,李玉已经将自己饮过的茶碗递到了赵茗儿唇边,堵住她的话,说:“茶仙辛苦了,请用茶。”
他一手暗扶住赵茗儿的腰,姿态亲昵,却背对另外两人,眼中有柔情万千,也有赵茗儿才看得见的深藏的不悦。
她乖乖自他手中饮下一口茶,郑伯笑了,小翠似有所悟,牵动嘴角,笑得勉强。
清风茶韵 正文 第十四章 上元
章节字数:2799 更新时间:08…08…03 20:19
这天上午,李玉又从后院经过,看见赵茗儿正蹲在井边细细地擦拭她的茶器,虽是些普普通通的东西,可是在她手里竟宛如握着珍宝,眼里手上都流露着爱惜。李玉悄悄倚在圆门边看着,一时竟忘了离开。
她毫无心机,善待她,她会高兴;吓唬她,她会害怕;逗弄她,她会含羞……所有情绪都在脸上,心里绝不隐藏和保留,简单到就像一碗水,干净透明。一览无余的女人,总是少了神秘和风情,激不起人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他李玉当初就是这样想的,扔过那个装有裙子的包袱给她时,也就抛却了一段一面之缘。
可是却又让他一次次撞上她受罚的时候,看尽她的可怜。他也不喜欢可怜之人,以他与身边女子的周旋来看,可怜更像是迂回包藏的激情中发出的邀请和献媚,显得矫揉造作了。
她够可怜,可是她并不觉得,不不,更像浑然不知。饿肚子的时候,蹲着就是了;罚她举木瓢,还知道用瓢挡住炙人的阳光,悄悄享受一下几乎难以察觉的阴凉;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时候,还想赶去干活……她不反抗,也没抱怨,就这样顺其自然的活着,就像园中那些石头底下的草芽,狂风中的小树,石块压住了就斜着生长;狂风吹来了就随风摆动,直到有一天,这种压力压断了最后的生机,吹折了最后的枝干,她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消失。
他不忍心看她这样的消失,就像他同样不忍心看着那些丫头白着一张小脸,而愿意为她们捎带胭脂水粉一样,他想帮帮她,想在帮助她以后,看到她注定会产生的微笑。
一次又一次,他想看那张脸出现不同的表情的时候,只需稍稍使些伎俩,就不会落空;更多的时候是一次又一次帮她,一次又一次在她感激的笑里得到满足,渐渐竟成了习惯。习惯了她固守在园中,习惯了她缩在房里,习惯了她总是等他到来。他从来都可以很轻松的找到她,因为她一直等在原地。跟她在一起的时候,李玉就是觉得简单、轻松,而且他清楚地看见,他就是赵茗儿唯一的全心的依赖。
茶改变了她。
她倾慕的眼睛不再望向他一个人,多了那个和尚,只因那和尚要教她茶艺;她会跟他怄气,只因他不许她常去寺院;她慢慢习得乖巧,只因他偶尔带来的茶叶。
茶给了她魂魄,平凡的她在氤氲缭绕的水汽中煮茶时,竟美若不沾凡尘的仙子。
他也变了,为博得她能多看他一眼,他愿意挖空心思、委屈自己,他不能输给那个和尚,她的眼里只能有他,只要他看上的东西,或者是人,只能属于他。那就使出手腕去争取吧。
看着赵茗儿专注地洗茶器,一直没有发现他在旁,他摇摇头,离开了。
转眼年关过去,上元节即将来到。
小翠整天忙进忙出,为那一天的到来做着准备。最要紧的当然是准备节日的衣裳了,那一天对女孩子尤其重要。圣上甚至要戴上许多宫女出宫与万民同乐,所以平常家的女儿也可以借此机会遇到自己心仪的男子。
小翠一边飞针走线的绣着领口的团花,一边吟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看她一脸的神往,赵茗儿掩嘴笑了,说:“好啊,那天我就跟你一道,去帮你寻个如意郎君。”
小翠嗔怪的斜她一眼,说:“你就不用跟着了,有李玉死心塌地跟着你呢。”
赵茗儿脸上腾的飞起两朵红云。
回到房中,见李玉正在桌边等她,想起小翠的话,她忽然有点不好意思,埋下头说:“你来了。”
李玉把一个包袱递到她手上:“打开看看。”
她依言打开,是一套襦裙。浅红的衫子,月青的长裙,“真漂亮。”她低声说道。
李玉不若平时的爽朗,竟有些迟疑地说:“那天,圣上也要出宫,我必须得陪在大王身边,你……和小翠一起去玩吧。”
她听出了话里的惋惜,笑着说:“没事的。我还是第一次在皇城里过上元节呢,真的盼着那天快点来呢。”
“好,那我先走了。”李玉起身到门口,又回头,“别去人太多的地方,小心被挤倒。”
“嗯。”她柔顺的点点头。
又看向桌上的衣裙,比起自己出嫁前所穿的,实在逊色不少。那时的她,身着杏黄襦、丝缎石榴裙,衣服上绣着层层金银花饰,外披轻帛罗纱,十足显出小女儿的苗条轻盈。而那场变故……她摇摇头,让自己不去想它,面前这套衣裙,起码可以让她重回闺中的时光。轻轻拿起衣服,将脸贴上那软软的布料,轻轻唤道:“李玉,李玉。”
宏大的长安城在上元“放夜”这天,被灯火映照得无比辉煌庄严。街上挂满玲珑剔透的各色彩灯,镜灯、凤灯、琉璃灯形态各异,还有高大的灯楼、灯树,看得她啧啧称奇。天上一轮圆月,地上车马塞路,人潮汹涌,热闹非凡。
灯下最吸引人的要算歌舞百戏了。人群集中在一个一个的戏台前,欣赏着歌伎的表演。小翠指指台上头戴花冠,身穿霞帔的歌伎说:“茗儿,你知道吗,这一个歌伎身上所穿的衣裳即要花费三百贯钱呢!”赵茗儿听了,望台上看去,那舞蹈着的有十多人,心想这样一场演出的花费可真不少呀!
她和小翠正入神地看那表演,忽然有人扯她袖子,转头一看,竟是李玉。
正待唤他,他却瞟了一眼入神的小翠,做了个噤声的姿势,轻轻拉过她。
“你不是陪着大王么?”她在他耳边小声说。
“现在起风了,有点寒意,大王就先回去了。”说完,他指着不远处让赵茗儿看,她看过去,只见一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