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有失国体(网络版) 作者:天如玉(晋江金推vip2014-01-03正文完结)-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幼帝连忙道:“可是舅舅有什么危险?你快说!”
  范一统一时着急,连咳好几声:“公子此番前去敌营,虽早已抱了必死之心,但原本也有计划可以搏一搏,只是没想到途中出了意外,南康王误以为他使诈,只怕会痛下杀手。但即使如此,公子还是拖住了南康军,让小人逃出,只为带出消息来给陛下。”
  幼帝听得心中紧紧揪作一团,忙问:“什么消息?”
  “大将军迟迟未归,原来是投靠南康王了。”
  幼帝的小脸霎时白了。
  朝堂上如今少了宁都侯和大将军,最能说得上话的就是老丞相了。
  第二日早朝,幼帝将此事公布,满朝哗然。周氏一门自然力保大将军,竭力劝说陛下明察秋毫。老丞相虽然与大将军有交情,但那是朝堂上的交情,彼此利益一致才算交情。如今大敌当前,他自然也顾不得许多,当下便提议幼帝和太后发布诏令,勒令南康王退兵。
  “宁都侯此举是舍身喂虎狼,南康王如今道理人情都不占,还不退兵,天下尽可诛之,举国王道之师当即便可挥向豫州。”
  珠帘后的太后微微颔首:“老丞相言之有理,宁都侯走之前也是这么说的,南康王毕竟是先帝胞弟,陛下嫡亲的叔叔,手上还扣着公主,如今他这般退让,南康王若再不识好歹,便是倾覆了豫州也该发兵围剿了。”
  比起她这不慌不忙的态度,幼帝倒是很积极:“诸位爱卿都说说该派何人出兵平叛吧。”
  有人出列询问:“敢问陛下、太后,那大将军之事……”
  幼帝没好气道:“他都反了,还有什么好问的!”
  “陛下!!!”周氏门人跪了一地。
  “哼!”幼帝冷哼一声。
  在他看来,在这险要关头,最早不顾性命冲出去的人只有他舅舅。亲叔叔要反,倚重的大将军也跟着反了,根本就担不起他的信任。
  荀绍刚收到应璟被捉的消息,好几日都紧皱着眉头,有好几次甚至还想过干脆带上西北军杀去豫州。但没有皇帝诏令,她也不能轻举妄动,只能干着急。
  竹秀提着裙摆跑进她房中,忽然拉起她就朝前院跑。她莫名其妙,到了前院,只见眼前站着个持令红袍的御前专使,连忙见礼。
  “荀绍接旨。”
  她掀了衣摆跪下:“臣荀绍听宣。”
  “南康王起兵北上,扰乱天威,周丰容罔顾圣恩,通敌叛君,已被革除大将军一职。令荀绍接掌大将军,率军平叛,匡正超纲。”
  荀绍愕然抬头。
  专使低头看她:“荀将军不接旨吗?”
  “是……臣接旨。”
  专使将圣旨放到她手中,急匆匆地上马就要走,她追上去问:“不知专使可知宁都侯如今情形。”
  他摇摇头:“无人知晓,荀将军……不,该改口叫大将军了,总之陛下的意思是请大将军做好准备,若有万一……”他没说完,抱拳道了声“告辞”就带着人走了。
  荀绍捏紧圣旨。
  作者有话要说:卡的我肝肠寸断,总算是写出来了,没有细看,可能有些瑕疵,下章更新前再修改吧,有劳大家久等了,虎摸~~~_(:з」∠)_


☆、第五十章

  晋兴、襄庸、淮南、武昌四郡沦陷南康军手中后;形成了对南康王极其有利的一条向北中纵行而上的路线;若要对付南康王,不能前后夹击,只能左右包抄。
  明朔二年秋;荀绍下令徐州、充州、荆州、巴东四郡共计四十万兵马向豫州推进。
  重兵推进,南康王紧闭豫州四处城门,拒不出降。荀绍碍于其手中扣着应璟;不能轻举妄动;一时便形成了对峙之势。
  荀绍在营中与众人商议对策,此次手下将领多为腹地军队将领;对荀绍的信服力自然也比不上西北军。加上她取代了周丰容的位置,有的甚至还心存不满,商议时多有分歧。
  磕磕绊绊了许久;荀绍不耐地解散了众人,独留下了军师霍江城。
  霍江城此次是主动要求跟来的,他方才就在观察诸位将领,此时忍不住对荀绍道:“我有些话不吐不快,还请少主莫要见怪。”
  荀绍道:“我正要问问你的意见,你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霍江城道:“说来奇怪,少主是女子虽然已被许多人接受,但要做大将军肯定还是有不少人眼红,何况如今少主与宁都侯又定了婚事,此战难免有为情所惑之时。虽然少主在对魏作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朝中还有不少资历深厚的老将,太后对少主又颇有几分不满,怎么会选择少主来取代大将军出战呢?如今眼下将领不服,朝中该有所预料才是啊。”
  荀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也觉得奇怪,难道是抱着‘哀兵必胜’的心思?”说完这话她又觉得很不吉利,摆了摆手,“应璟那么狡诈的人,我才不信他会束手就擒,何况大将军居然会反,本身也很奇怪。”
  霍江城连连点头:“我就是这个意思,少主想想,南康王在南康郡中口碑极佳,是个出了名的痴情人。可常人若想要报仇,为何不暗杀,何必大张旗鼓的发兵,落个反叛的罪名?而且以他如今的行径来看,分明是早有准备,也就是说反是势在必行的。”
  “你是说他找应璟麻烦只是借口?”
  “没错,南康王是迟早要反的,我猜是有些事情让他提前了而已。”
  荀绍忽然想到公主,皱了皱眉。公主若是有心鱼死网破,南康王也许会顺水而上,届时若是失败,就说是被公主唆使,不甘心送妹妹远嫁。
  好一个君子端方的南康王,真是连后路都算计好了,连自己亲妹妹也利用在内,何况是个死去的旧情人。
  荀绍想了想,又道:“且不管南康王,也不管朝中有何打算,目前我倒是有个了计划,刚好也能测一测哪些将领真心服我。”
  霍江城眼神一亮:“少主快说。”
  “我明日便下令派你去豫州城中游说,在将领中挑选二人乔装与你同行,让他们借机接近大将军或者应璟任何一人,只要有他们确切消息,我这里便可以做出应对了。”
  霍江城点头:“少主说的是,豫州不是西北,人口稠密,物产丰饶,开战之后损失太过惨重,对国对民都不是什么好事,若是南康王能收回野心,兵不血刃退兵,那再好不过了。”
  荀绍听了他这番分析,心中也就安定下来,因为既然如此,南康王是绝对不会拿应璟怎么样的,他本就是想借机发兵,不想应璟竟然亲自送上门来让他没了理由,如今若是真杀了他,那岂不是给了朝廷大举剿灭他的绝佳机会?
  第二日一早,所有将领齐聚大帐,荀绍将计划说了,在场的人神态各异。有的觉得太过儿戏,这种事都有专门的斥候可以去做,犯不着让军官假扮,若是出了差错被认出来,岂不是得不偿失?
  但荀绍也说了理由,只有军官前去才能让大将军和宁都侯信服,随便一个陌生人去,他们可能以为有诈,反而遮遮掩掩不会说真话。
  将领们有些迟疑,荀绍讥讽道:“大概中原腹地安宁太久,诸位将军都只知道书本上那些打仗的策略,一点也不知道变通了。若是怕死也没关系,本将可以从调西北守将过来。”
  许多人都面露不服之色,有个年轻军官出列道:“末将张骁,愿主动请往。”
  荀绍点点头:“张将军,襄庸郡被攻打时你是第一个率军抵抗,也是最早看清情势决定率军退入巴东郡的将领,本将觉得你能屈能伸,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张骁有些诧异:“大将军如何会知晓……”
  荀绍笑了一下:“本将新官上任,对诸位将军情况都不了解,少不得要下些功夫。同理,你们也可以打听打听本将为人,若是因为本将作战贪生怕死,胡乱指挥而不服,本将绝无二话,若是因为本将是女子而不服,那诸位还是先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再下论断吧!”
  这话说到后面分外严厉,众人竟不自觉地有些畏缩,原先看她生的秀气端雅,虽有英气却并不凌厉,此刻见她身披戎装,眉眼间肃杀一片,才意识到之前不过是假象。
  后来又有个叫黎尊的将领主动请缨,两个都是年轻人,这样也好,行动敏捷些,成功几率也大一些。
  荀绍留下几人嘱咐了些事情,便吩咐送三人出营。
  之后她自己便在帐中闭门不出,不见任何人,只有送饭送水的小兵能见上她一面。
  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她想弄清楚南康王的为人,他此举的目的显然不单纯,也不知还有没有后招。
  晋国出了这么大事,是纸包不住火的。原本兴高采烈举国准备欢迎上邦公主的曹国通过往来商旅,已经知道了晋国的事。
  曹敦来了几次信函,都是给应璟的,但他现在人在南康军中,自然也就石沉大海。
  很快他又听说了荀绍出任了大将军,忙又派人专门送来了信件。
  荀绍都快把这个人给忘了,此时紧要关头,收到他的信也就没怎么放在心上,拆看时也有些心不在焉。哪知看了没几句就移不开视线了。
  “来人!”
  外面小跑进来一个士兵:“大将军有何吩咐?”
  荀绍将写好的信函密封好递给他:“快马送入宫……”她话音一顿,忽然道:“还是不要送入宫了,送去丞相府。”
  “是。”
  士兵匆匆出去了,荀绍这才坐下,像是脱了力一般。
  若是曹敦所言属实,那天下真的是要烽烟四起了。
  帐外忽然传来马嘶,有急促的脚步声接近,荀绍抬头看去,霍江城并张骁、黎尊二将一起走了进来,皆作文士打扮。
  荀绍免了几人行礼,直接问:“事情办得如何?”
  霍江城道:“南康王也有顾虑,说要考虑一下。至于周大将军和宁都侯,却是十分奇怪。”
  荀绍有些不耐烦:“究竟怎么了,直接说。”
  张骁拱手,接过话道:“大将军好好的在营中,并不知道自己被定罪一事,十分惊诧,而宁都侯,根本不在营中。”
  “什么?”


☆、第五一章

  谁也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
  如果周丰容没有反;那为什么至今还留在南康军中?
  如果应璟不在营中,那现在人又在何处?
  荀绍和应璟的关系如今天下皆知;张骁看荀绍神色就知道她是担心;忙又补充道:“大将军千万别误会,末将说宁都侯不在营中是因为末将没亲眼见着他人,后来伺机打探了一番;也询问了大……周丰容,他也说并未见过宁都侯,看来不像说谎;所以才有了这结论。”
  霍江城也道:“时间紧迫,在南康王眼皮子底下也有诸多不便,所以有关宁都侯的下落可能不准确,少主不必太过担心。依我看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当时南康王根本没有捉到宁都侯,但宁都侯一直没有现身,他为了虚张声势就故意声称已经捉到了人;还有一个可能便是宁都侯被捉到了,他是南康王的筹码,有可能会被关押在十分严密的场所,无法被我们得知,周丰容也被南康王防范,自然也不知晓。”
  荀绍抿紧唇,许久才点了点头:“军师说的有道理,那周丰容又是怎么回事?”
  霍江城便将他们当时见到周丰容的场景细细说了一遍。
  其实周丰容一切如常。他当时为示诚意,去见南康王时如旧友会面一般,并没有带多少随从。
  南康王对他也以礼相待,但每到他劝降时便找托词拖延时间。这样一来,周丰容只好继续留下劝说他,却不知自己早已被封锁了消息。
  他和荀绍一样,还以为南康王是正人君子,念在往日相交一场,一心希望能拉他回头,如何想得到他会这样阴自己。
  不过最让他吃惊的是朝中反应,竟然二话不说就革了他的职,将他定成了个叛逆。
  霍江城说到此处甚为感慨,周家军权强盛,底下将领也曾仗着周丰容大将军的职位作威作福,甚至屡次发生越俎代庖,侵吞别家兵权的事,大有一家独大的意思。他有时甚至希望周丰容真被拉下马了才好。
  但周丰容本人又的确耿直,是周家之中难得一见的正派人物,如今落得这般处境,实在叫人唏嘘。
  荀绍先叫张骁和黎尊去休息,帐中只剩下霍江城后,才将曹敦寄来信函上的事情说了。
  霍江城叹息道:“早知如此,倒该留着段宗青一命,兴许还能问出些事情来。”
  荀绍听得一声冷哼,说起这个她便不忿,段宗青虽然在与魏国和谈之后就被斩了首,但这结果与当初荀鸣所经受的想比简直是挠痒痒一般轻巧。
  “段氏鲜卑的首领不是由朝廷扶持坐回原位了吗?我马上便修书送回都城,让朝廷出面询问他。”
  霍江城道:“少主能不惊动太后就不要惊动太后了,不知为何,我总觉得她此次启用少主可能另有深意。”
  “这倒不用你提醒,我先前的信函便是寄去给了丞相府,老丞相是明白人,知道什么叫大局为重。另外我也嘱咐了龙亭,让他代我部署西北防御,免得魏国有机可趁。”
  霍江城听的连连点头。
  等全部商议完毕,霍江城出了大帐,荀绍一个人待着,才开始显露担心。
  应璟究竟在不在营中,此时究竟是何处境?
  两方大军对峙,最紧张的还是百姓。豫州虽然封了城,还是不断有百姓从其中逃出来。
  为了命,多的是办法。
  南康王迟迟没有派来特使回复,荀绍知道他又在拖延时间,每日在营中来回踱步,有好几次都忘了用饭。等士兵进来收拾碗筷时,发现桌上的饭菜根本就没动过。
  霍江城的话她一向都会认真听取,但这次他劝了好几次,她也好好答应了,回头还是照范。
  在此之前,荀绍从未这般深刻地体会到自己对应璟的牵挂。上一次还是他遇刺之时,大约真的非要到这种生死关头她才会意识到彼此的存在有多珍贵,哪怕在一起时只是不断的拌嘴和斗气。
  两日后的深夜,斥候忽然送来消息——豫州西城门刚刚开了一次,有队人马趁着夜色悄悄出了城,直往北去,似乎押送着什么人。
  荀绍一听,立即下了命令,点拨轻骑,自己亲自披甲前去追截。
  月明星稀,南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