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木石愿逢春 作者:倦袖女子(晋江2013.06.30完结)-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官员皆不敢出声,李也辰似乎并不意外,向赵珩行了一礼,便转身向大堂外而去。
堂内一片寂静,赵珩脸色莫测,众官员皆不语,堂外杖责声清晰地传入,有人下意识地数了起来,数到二十九的时候忽然声音停了,很快一位差役进来道:“禀皇上,李大人昏过去了。”
赵珩眉头一皱,李也辰是习武之人,三十廷杖不过略施惩戒,决不至于受不住昏厥。赵珩一言未发出了大堂,院中李也辰伏在刑凳上果然已经昏厥,背上血迹斑斑几乎浸红半身衣裳。
赵珩顿时明白了些,对身边太监道:“宣王太医过来。”说罢大步向衙外而去。
执事太监忙高声道:“起驾回宫!”
仪仗队浩荡而去。一干官员面面相觑,周置已被小太监关照过,当即令人将李也辰暂安置后衙,叫众人且都散了。
见人都散了,张简芝一时不解何意,悄悄问周置道:“周大人,你看……皇上是什么意思?”
周置摇了摇头道:“张大人,不要妄测圣意,请回吧。”
张简芝闻言不好再问,只得拱手道:“那么下官告辞了。”
太医来过不久,李也辰便醒过来了。他身上箭伤甚多,胸口的伤又颇重,没能好好调治,受了杖刑伤口裂开,内腑也有震伤,这一条入京面圣之路走得实在是伤痕累累。
第二日李也辰入宫,小太监引他到御书房门口,推门进去,赵珩正伏案看奏折,听见他进来,并不抬头。
李也辰行过礼,也不再说话,静静站了片刻,赵珩方抬头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坐吧。”
李也辰亦没有推辞,“谢皇上。”
“怎么回事?”赵珩扬了一下手里的奏折,那是张简芝入京前派人呈上的,“说吧。”
李也辰道:“皇上要听什么?”
“私放人犯,是不是真的?”
李也辰道:“自然是真的。”
赵珩道:“那朕也没打错你。”说罢,似是觉得这般饶过李也辰太过便宜了他,道,“用这种方法见朕,你胆子倒是不小。”
李也辰苦笑道:“情非得已。”
赵珩放下奏折,“说说吧,太医说你胸口的伤几乎致命,身上箭伤二十几处,难道你强闯军队了不成?”
李也辰淡淡一笑道:“差不多了。”
赵珩闻言一怔,脸色微变,道:“说吧。”
第17章 十七、休妻之罪
李也辰详细地把整个事情说完,赵珩听罢,一时没有言语,李也辰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半晌后,赵珩方开口道:“你费了这么多心思入京见朕,就为了告黄绅一个无故休妻之罪?”
李也辰淡淡笑道:“牢中刺客之事,臣没有证据;桥溪县外遇截杀之事,若张大人果真就是‘没看清’,臣自然也没有办法;似乎臣唯一有证据的,就是这一件了。”
赵珩皱眉,道:“你这个脾性,实在是叫人哭笑不得。较真起来雷打不动,随意起来又不把规矩放在心上,吃亏也是活该。”
李也辰道:“臣如何敢不把律法放在心上?臣对犯法之人不姑息,自己犯法亦甘愿受刑罚,明正典刑,臣从无偏颇。”
赵珩摇摇手道:“罢了。黄家确是放肆了些,刺杀朝廷命官,不是小事。那张简芝……没想到胆子这么大,算你命大了。”说完又是皱眉,“无故休妻,至多不过罚银罢了,至于这么拼命么?这古怪脾气。”
李也辰只是笑了笑。
“伤怎么样?”
李也辰道:“无碍。谢皇上关心。”
赵珩点点头,“你先回大理寺吧,待朕着人查清楚了,再办你的事。”
李也辰私放犯人的事如何处置,现在还没有论定,看来赵珩还不想简单处理了这件事。
“臣告退。”李也辰站起来,一开口嘴角涌出一口血来,他内腑震伤,吐血也是正常的事,随手擦了擦,他行了个礼,转身而去。
柔绯被休之事查起来并不难,找到当时为柔绯诊断怀孕的大夫,又有休书在手,黄绅当初以不育休妻的理由便不成立。黄家是皇亲,虽是远房,与娴妃的关系却还比较亲密,这些须小事原本不值得劳师动众,然而本朝后妃与官员结交营私之风甚重,这娴妃敢于指使人多次谋杀朝廷命官,胆子着实不小,娴妃之子与其他两位皇子暗有太子之争,这些事须得防患于未然,这次的事情就算一个警告,也好令娴妃等人收敛些。
案子移交大理寺,黄绅无故休妻,判罚银三百两,为柔绯正名;前桥溪县令草菅人命,查现已升任知府,当即革职,三年不得叙用;张简芝谋划杀李也辰之事既无证据,便定了个断案不明、玩忽职守之罪,连降三级,出任外县知府。
这件事情完了,李也辰戴罪立功,革职不用三年改为罚俸一年,仍复原职。赵珩知李也辰这回把自己也算计进去了,着实心有不甘,想要再打他一顿,想想他还有伤在身,只得罢了。
出京之时正遇张简芝,李也辰看见他的时候他也看了过来,李也辰向他一拱手,“张大人。”
张简芝冷笑道:“连自己都算计在内,李大人,你果然够胆色。”
李也辰含笑道:“张大人知在下会武,可惜不知在下还通医道。多谢张大人请了大夫来,否则在下此时大约不能站在这里了。”
张简芝脸色剧变。
李也辰微笑道:“张大人也不必找了,那位大夫大约已经远走他乡,否则张大人此刻大约也不会站在这里了。”说罢他一拱手,道,“张大人,后会有期。”
张简芝脸色发青,几乎是咬牙切齿一字字地说:“后会有期。”
李也辰道:“张大人可是要报一箭之仇么?不知在下这几十箭之仇可该怎么报?”
张简芝一怔,旋即省悟:李也辰可是会武的,倘若他真要找自己麻烦……想想那天那般阵势都没能射死他,张简芝不由一阵发冷。
李也辰却是一笑而去。
李也辰此番无事,回桥溪便不急,一路走一路养伤,走了将近一个月才回到县衙。
旨意却是一早便传回了桥溪。
明绯接到消息的时候,怔了许久。他入京果然是另有打算,这案子胡乱结了,他到底是不甘心的,竟不惜冒这么大的险来让真相大白。她不知这是帮她,还是只是他对扶公正义的一种执念。然而有一件事却是肯定的:她又能见柔绯了,柔绯——可以回家了。不知道柔绯和莫为知道这消息了没有,倘若知道,想必是会回来看看她的。
只是,她还不能回家。纵然如今已经证明她是清白的,然而一个入过牢狱的女儿,福老先生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认的。今后的日子该怎样过,她一时也有些茫然。住在徐大姐这里终究不是个长远之法。或者,她其实已有了决断,只是还在等着什么。
一个月后,李也辰回到桥溪。来的时候依然和上次一样,一身布衣,独自走进县衙大门。在院里他居然又碰上了那个书吏王温时,李也辰含笑对他点点头,“王书吏,这是要去哪?”
王书吏看见他愣了一下道:“大人?大人回来了?”
“回来了。”李也辰微笑道,“怎么?”
王书吏呆呆看了他一会儿,忽然拱手正色道:“大人,小人佩服。”
李也辰一笑,拍了拍他的肩,没说什么,慢慢走回后衙。
后衙内一切如旧,甚至桌上还放着没看完的一叠案卷,也不知为何打扫屋子的时候没有把它们收走。李也辰坐在桌前,随手翻了翻,却没有看。
随手拿起另一叠不知是什么的卷宗来,翻开来便见一行字道:桥溪县寡妇金福氏贞节事录。
这是……请赐贞节牌额的奏书。这是备份,那一份已上报朝廷,还未批复。
李也辰轻轻合上卷宗,靠在椅上,闭上眼睛,那女子的影像依然清晰。想起她闭上双目淡然却隐隐透着一分傲然地说:“我早已如木石之人,人生有何宝贵?不要也罢。何况……我此生早已是一无所有,所余唯有一身傲骨而已,又何必去求人下气,若我果真如此,便真正是一无所有了。”
想起她负气似地说:“这些又与大人何干。”
想起她轻轻地说:“大人并非为官之人,还是不要为官的好。”
想起她在公堂上与他四目相对,那一瞬间的交集,她选择了信他……
只是那一瞬间的交集。
如今他与她自然再没有关系。他是县官她是寡妇,自然是不能再见的。
自然……是不能再见的。
第18章 十八、归处
“自然是不能再见的。”明绯含笑低声道。
徐大姐叹了口气。她自然也明白,只是听说李也辰回衙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来告诉了明绯。如今想想,告诉她又有什么用呢,寡妇门前是非多,他又是知县大人,自然是不能再见的。
明绯微微笑了笑,唤道:“徐大姐。”
徐大姐看着她,觉得她似乎有话要说。
“徐大姐,在这里叨扰了不少日子,如今我也该走了。”
徐大姐道:“走?你要回家?”
明绯微笑摇了摇头,“我自有我的归宿。徐大姐,这些日子承蒙照顾,明绯无以为报,请受明绯一拜。”
徐大姐连忙扶起她,道:“你要去哪里?”
明绯道:“徐大姐不必操心了,明绯自有去处,这就别过了。”
她的微笑温婉安静,竟隐隐有一分解脱与彻悟似的味道。就似一朵开在空谷的兰花,经了风霜之后,越发的空灵。一朵孤芳,却并不寂寞,因为她有自己的清孤。
她就这么走了。什么都没带走,依然安静,却似与来时不一样了。
她早就想好了自己的去处。这一个月里究竟在等什么,在今天她已经明白了——她在等李也辰回来。
为什么要等他,她却并不知道。只是明白了自己这份心意以后,她便不再茫然。既已不能再见,等到了又如何,她终究要给自己找一个归处。
慢慢从街上繁华的人群中走过,有认识她的人看到她都有些诧异,轻轻叫她一声,她微笑着回应,依然一路向前。
夏天正是叶密草青的时候。她一个人静静走在路上,从街口走向城门,慢慢向城郊走去。
郊外人烟渐少,鸟声蝉鸣越响越清脆,她静静地想了一路,从初识到分开到等待,到……结束。
抬头时眼前静立着一面古朴的石门,门楹上两句韵文,她轻轻地念出来:“回望人寰处,不记身后名。”
门额上三个风蚀的大字——望寰庵。
她微微一笑,仰望良久。然后,含笑回身,最后一次回望人间。
转身的刹那天地俱青,一片青翠中,映入眼中最清晰的,却是……一袭青衫。
“夫人?”
她怔了怔,方开口道:“大人?”
站在面前的,正是一身青衫的李也辰。他抬头看了一眼明绯身后的庙宇,立即明白了她的打算,微微皱眉道:“夫人这是……”
明绯微微笑了笑,能再见一面,也算是心中无憾了。她道:“此地便是明绯归处。”说罢她向李也辰作了一礼,认真地道:“大人救我姐妹二人,此情明绯无以为报。”
李也辰摇了摇头,道:“事情并非没有转机,夫人又为何作此决定。青灯古佛,寺院清苦,夫人,未到绝地,何必如此。”
明绯含笑道:“大人未免小看了明绯。”她回头仰望着清静古刹,道:“世人只知万念俱灰之时,便来求佛得解脱,却不知心魔不除,佛又如何能渡人。明绯心中既已通透,身居何处,又有什么区别,不过是孤身女子找个最安静的去处罢了。”
李也辰望着她,一时无言。
明绯回身来看着他,微笑道:“明绯还有个不情之请。”说完她也不待李也辰应承,便道:“柔妹已走,三妹四妹不知下落,家中老父无人照应,还请大人能照应一二。若能得知我三妹四妹消息,请大人……亦能代明绯略加照应。明绯谢过了。”
说罢,她便转身,举步叩门。
“等等。”李也辰忽然道。
明绯转身,有些诧异地望着他。
李也辰道:“夫人……就如此信任在下?”
明绯心中,亲人最重。而今她竟能放心将最记挂之人托与他,怎能令他不心中震动。
明绯淡淡一笑,轻轻地说:“那日在公堂上,明绯便已决定信了。”
李也辰默然。
明绯静立了片刻,再度转身。
“夫人既欲寻安身之处,不如回家。如此家中老父也有人照应,岂不两全其美?”
明绯回头笑了笑,道:“大人不知道么?明绯已经不能回去了。”
李也辰道:“在下自然知道。不过还有一线希望。”
“怎么?”明绯不解。
李也辰道:“夫人可还记得,令尊曾为夫人求赐贞节牌额么?”
明绯定定地看了他半晌,慢慢地道:“大人的意思是……”
李也辰看着她,她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似是一时不该作何反应。他觉得心中似是有些微凉,却仍是说了下去,“此事若是能成,想必夫人自然可以回家了。”
明绯的神色很奇异,声音也有些奇异地清晰,她说道:“不错。大人可是要帮我?”
李也辰微微皱眉,他只觉得似乎哪里有些不妙,却察觉不出,只好点了点头。
两人相对,一时静默无声。明绯静静地望着李也辰,李也辰却垂下了眼睛,没有看她。半晌后,她才轻轻一笑,道:“如此,便麻烦大人了。”
她向李也辰作了一礼,径直向来时的路走去。李也辰望着她的背景默默不语,心似乎在一点一点的沉下去,他却始终不明白,究竟是出了什么错。
他只是想帮她而已,似乎这样,便是帮她最好的办法了。除此之外,他真的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明绯去而复返,徐大姐也是意外了一下,问明原委后,徐大姐亦是默默无语,不知该说什么。静静抱着她的肩,徐大姐竟有了想要掉眼泪的感觉。许久后,终究只是叹了口气,“命苦的孩子啊……”
明绯摇了摇头,柔声道:“这便是我的归宿吧。”
这般终结这段注定没有结果的感情,也许……很好。
徐大姐深深地一声叹息,说不出话来。她明白明绯的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