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第一,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以保持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和保证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顺利进行,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和内在要求。要达到这个目标,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社会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供求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等经济总量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
第二,宏观调控是克服市场失灵和弥补市场缺陷的内在要求。市场作为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局限性:一是市场是通过市场价格变化对局部经济利益进行调解,对未来供求关系的平衡带有较大程度的盲目性;二是市场发挥作用的优势范围主要是在微观经济领域,它不能自动地引导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三是市场不能保证收入的平等分配,以至为取得效率要以牺牲一定的公平为代价。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必然会导致市场失灵,只有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才能弥补市场机制的功能性缺陷,解决市场无力解决的问题,有效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第三,宏观调控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二者是统一的,缺一不可。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适应供求变化,体现竞争原则;又要努力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关系方面,我们完全有可能将市场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起来,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
8【答案要点】市场秩序是市场运行中各经济主体都必须遵循的一切规则和法律规范的总称。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它的基本秩序就是公平竞争,讲求诚信,依法行事。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既是社会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等各个环节得以顺利实现的必要保障,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没有健全和完善的市场规则,市场就难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
当前某些不法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谋取自身利益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通过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来提高市场主体的信用水平,通过完善市场规则和市场执法机制来规范市场行为。
加强信用建设,建立健全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由政府采取建立信用档案,借助媒体曝光等多种措施,严把市场准入关,强化法制作用、从严监管十分必要,政府为市场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政府干预与发挥市场作用并不矛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约束市场主体,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树立诚实守信的市场道德风尚,培育和发展有序的市场,恰恰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
9【答案要点】我国的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曾经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过重大作用。然而由于历史的和制度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缺乏活力,效率低下,必须进行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客观要求而建立的一种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使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控制的对象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1)产权清晰是指出资者拥有的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法人财产权具有明确的界定。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独立法人实体。
(2)责权明确是指所有者的权责和经营者的权责有明确的划分和规定。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当企业发生资不抵债而被宣告破产时,出资者仅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为限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
(3)政企分开是指政府作为行政组织和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职责分开。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并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从事社会行政管理和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4)管理科学是指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企业管理要以效率为中心,以发挥劳动者和科学技术的作用为重点,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完善和严格内部的经营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
10【答案要点】(1)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为社会成员特别是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及生活发生困难的个人或家庭给予物质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方面。
第一,社会保险是以国家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继续享有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险主要包括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失业保险、社会医疗保险三大法定保险项目及其社会工伤保险和社会生育保险等。
第二,社会救济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社会救济的内容一般可分为贫困救济和灾害救济两大类。
第三,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举办的福利事业和采取的福利措施。社会福利的内容包括未成年人福利、老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劳动者福利及女职工福利等多个方面。
此外,根据具体国情,我国还采取了其他一些社会保障形式,作为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的补充。我国政府明确地把优抚安置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设置专门机构负责伤残军人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的工作。
(2)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是伴随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形成建立起来的。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创造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良好环境,保证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机体的协调发展,促进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具体表现在:
第一,社会保障有利于化解个人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社会保障有利于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维护社会公平。
第三,社会保障有利于维持劳动力再生产,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四,社会保障有利于调节积累与消费关系,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3)当前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第一,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扩大个人账户试点。
第二,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在全国多数地区基本解决历史遗留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企业裁员今后将逐步依法直接纳入失业保险或城市“低保”。
第三,依法扩大养老、事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参保率,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办法。
第四,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逐步提高统筹层次。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第五,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六,搞好优待抚恤工作。
第七,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11【答案要点】(1)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依据,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2)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现代产权制度应具备四大基本特征:一是归属清晰,二是权责明确,三是保护严格,四是流转顺畅。前两个特征决定了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特征,后两个特征说明了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只有产权归属清晰,才能有效形成一个个明晰的财产所有者的企业法人财产权,从而使企业真正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企业也才能以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人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产权的顺畅流转,既有利于企业开展资本运营以提高经济效益,也有利于不同性质的资本之间进行收购、兼并、重组,有利于相互参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企业产权多元化,构建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营机制。
12【答案要点】(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进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已经确立。但也必须看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初步建立阶段,在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还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其重要原因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3)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导论第六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一、本章新增知识点权威解析
本章为2004年大纲新增的部分。与2005年大纲相比,2006年大纲未作调整。
二、本章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本章的核心概念: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国际经济新秩序对外开放自力更生利用外资
本章的基本原理:
(1)经济全球化就是在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把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开放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市场经济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区域经济集团化日益发展和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在不对等的国际经济关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