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246-美国与伊朗:曾经的亲密-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伊朗的政策,并且在此后数年中逐步增加了对伊朗事务的卷入。虽然如此,美伊之间的密切关系还是直到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才建立起来。    
    美伊亲密关系源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全球新战略,它主要追求的是在增强对苏联扩张遏制力的同时降低美国的防御开支,为此改变了美国武装力量的行动方向:花费巨大的常规地面战争要被有限核打击和大规模报复战略所取代,这也是朝鲜战争给美国的一个教训。美国的新战略还要求要加大对处于苏联势力范围周边的国家的援助力度。Mark JGasiorowski,USForeign Policy and the Shah:Building a Client State in Iran,前引书;pp93~94虽然杜鲁门政府在1950年也提出了这一计划,但是被当时的欧洲重建和朝鲜战争所拖延。艾森豪威尔政府着手与苏中周边的国家建立密切关系,为此在这些国家广泛使用安全援助、经济援助、联盟和秘密行动等手段。    
    在艾森豪威尔的新战略中,伊朗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它不仅对防御中东地区非常关键,而且对地中海地区的安全、作为进攻苏联的空军和陆军基地也十分重要,波斯湾地区的石油也是西方重建和对苏作战的保障,而且伊朗还可作为对苏联侦察的据点。起初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伊朗政策主要集中在增强伊朗的政治稳定、降低人民党带来的威胁上,随着摩萨台的倒台和扎赫迪政府的巩固,上述任务基本完成。此后美国决策者在1955年初又有了新的打算,那就是把贫弱且历来在国际事务中保持中立的伊朗纳入反共产主义的阵营中,US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USPolicy toward Iran,NSC 5504,January 15;1955这个计划一直指导着随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伊政策,这就要求美国加强国王在伊朗的地位和权威,因此对伊朗的大规模援助就必不可少。美国在伊朗建立依附国家的决定事实上意味着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伊朗的国内政治,因为美国需要的是一个政治稳定的附庸国,这就注定美国必定要成为国王政权的支持者,而且为了国王政权的稳定,也必定会帮助国王镇压反对势力,于是,美国这种建立依附国家政策的运用就不可避免地会对伊朗国内不同的政治力量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些得到发展,而另一些则受到压制。


巴列维国王时期的美伊关系评论“二战”后美国的伊朗政策分析(2)

    肯尼迪政府是在第三世界发生一系列危机诸如1958年的伊拉克革命和黎巴嫩内战,50年代的古巴革命和危地马拉的动荡,以及越南、老挝、刚果(利)等地爆发的反对美国及其依附人的武装斗争等,这些事件都危及到美国的利益或战略目标。后执政的,因此与前任政府相比,它对第三世界的外交政策就有了新的色彩。肯尼迪政府的被称为“灵活反应”(flexible response)的新战略,倡导运用广泛的外交政策手段来遏制苏联的扩张。在肯尼迪政府看来,前任政府依靠核武器而不是常规军事力量,在第三世界强调安全援助和秘密行动以建立依附国家,以及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等措施已经使得美国难以应付一些第三世界的危机,如纳赛尔主义的传播、东南亚的冲突、卡斯特罗的崛起等。为了推进第三世界平稳的政治和社会转型,美国新政府提高了对经济、文化援助和外交手段的重视程度。    
    肯尼迪政府的新战略连同伊朗日益严峻的国内形势,催生了60年代初美国对伊政策的重大变化。肯尼迪上台后不久,新政府就设立了一个由助理国务卿菲力普斯·塔尔伯特领导的伊朗特别工作组。1961年5月,工作组发布了一个报告,主要内容是建议美国给予伊朗刚上台的阿里·阿米尼改革主义政府强大的支持,包括立即增加对伊朗的经济援助,阻止任何反对他的政变等。工作组报告还建议美国政府要鼓励伊朗领导人进行社会、经济和政治改革,Mark JGasiorowski,USForeign Policy and the Shah:Building a Client State in Iran; 前引书,p98这一建议构成了以后两年美国对伊政策的基础,美国驻伊大使爱德华·威尔斯(Weiles)及其继任者赫尔姆斯都对阿米尼和他的改革计划表示大力支持。虽然美国官方没有威胁说要降低援助,但是的确坚持要巴列维拓宽统治基础,给温和的反对派一些机会。阿米尼出任首相标志着伊朗大规模改革的开始,虽然不能断定美国的压力在伊朗改革一事上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但是卷入其中的美国高官相信美国在这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Washington Post,October 23,1977不过应该注意的是,肯尼迪政府向巴列维施加改革压力的出发点在于增强一个友邦的实力,即使它对巴列维的统治有些微词,那也是出于对自己附庸国的担忧而不是反对巴列维。    
    约翰逊政府的全球战略与前任大同小异,它的主要关注点是越南战争和其后的阿以冲突,因此进一步降低了周边防御战略。因为出现了上述重大事件,也由于美国对巴列维政权维持稳定的信心的增强,使得美国在60年代中期大大降低了依附关系的范围,美国军事和经济援助因此呈递减之势,这也相应地降低了美国决策者向国王施压以深入改革的能力。从60年代中晚期始,美国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在伊朗的活动能力也下降了,驻德黑兰大使馆的政治处从1963年的21人减少到1969年的10人、1972年的6人。中央情报局同样也减少了大量的伊朗代理人,包括所有在人民党中的代理人。Mark JGasiorowski,USForeign Policy and the Shah:Building a Client State in Iran;前引书,p99美国的情报收集重点也转到了地区关系、伊朗的石油和核电站工业以及伊朗的武装力量吸收先进的军事装备的能力,对于伊朗的内部政治的信息,美国则依赖伊朗自己的情报机构。    
    在约翰逊政府时期,随着国内地位的巩固和石油收入的激增,巴列维的独立意识开始抬头,地区称霸的念头也油然而生,尼克松政府的上台则为他的上述构想提供了便利的国际环境。    
    尼克松政府的美国全球战略充分反映了越战因素。在基辛格的指导下,这届政府制订了几个遏制苏联的战略,而且每个战略都力图避免再次陷入像越战那样的困境。这届政府的全球战略集中体现在尼克松主义上,这个战略主张避免直接卷入与苏联进行的代理人战争,认为在必要的时候采取向第三世界的附庸国提供武装、支持它们与苏联的附庸国家战斗的策略。因为其战略位置以及在阿以冲突中持中立立场,伊朗自然成为尼克松主义的重要实施对象。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美国向伊朗出售了大量的先进武器,并鼓励巴列维在本地区美国和苏联的盟国间发生冲突时扮演警察角色。巴列维对非洲事务和阿以冲突的介入也越来越多,而且,随着伊朗在伊美关系中地位的提升,美国决策者对巴列维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因此对他要求美国减少在伊朗的情报收集活动的呼吁也不得不持默许态度。    
    继尼克松出任美国总统的福特在对伊朗政策方面基本上采取了“萧规曹随”的做法,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之后的卡特政府也没有形成一套可以被称之为全球战略的外交政策原则,虽然这个政府非常注重推进第三世界的人权发展,但是这项政策本身并不能构成一个战略,而且具体到伊朗,卡特的人权外交政策也大打折扣。卡特政府起初的对伊政策和尼克松及福特时期的对伊政策很相似:同意向伊朗出售大量的高性能武器,阻止国务院和国会中的人权倡导者要求国王实施政治自由主义的努力等,在卡特政府形成一套全球战略或对伊政策前,伊朗革命的迹象就开始显现,对伊政策的应急性就不可避免,因此也就难以形成一套完整的针对伊朗的策略了。另外,在1978年的大部分时间内,卡特和他的大多数高级外交政策顾问都专注于埃以间的戴维营谈判,伊朗受到卡特政府的关注有限,这也直接导致了在伊朗动荡和伊斯兰革命期间美国对伊政策的混乱以及美伊关系灾难性的结果。


巴列维国王时期的美伊关系评论冷战是美伊建立亲密关系的根本因素

    在1941~1979年的美伊关系发展过程中,尽管二战和石油都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但是把双方连在一起的最重要的纽带还是冷战。美国大规模卷入伊朗正值冷战爆发高涨之际,因此,美伊关系必定会具有冷战的色彩。冷战使得美国和伊朗都有和对方接近的意愿;美国是战后世界上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伊朗则处于遏制苏联最佳的地缘战略地带,对伊朗来说,美国是抗衡苏联向自己施压的最得力的武器,是维护自己安全的最有力的外部保障;对美国来说,伊朗是牵制苏联向南扩张的天然屏障,是抵抗苏联向中东及印度洋地区进攻的桥头堡。    
    伊朗是受冷战影响比较早、比较大的国家之一,正如巴列维国王本人所言:“我认为,世界各国的历史学家将会论证这一点:冷战实际上是从伊朗开始的。虽然冷战的迹象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存在,但是冷战的形式及其影响却首先在伊朗清晰地展现出来。”〔伊朗〕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我对祖国的责任》(中译本),前引书,第147页。巴列维之所以怀有这样的观点,主要是因为二战结束之际发生的阿塞拜疆事件所致,也正是通过这一事件,使巴列维欣喜地意识到,“美国政府初露头角,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中东地区显示了自己的领导力量”。〔伊朗〕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我对祖国的责任》(中译本),前引书,第147页。这大大强化了他与美国建立亲密关系的决心。    
    美国虽然把自己的战后使命定义为“保护美国博爱的外交使节行动和保证正常的商品交易”,但1947年国家安全委员会宣称中东对美国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独立的对美国友好的伊朗是阻止苏联扩张的一个重要屏障FRUS;1947;Vol5;p509。其实早在1944年,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专家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就曾警告过美国决策者,要削弱苏联、英国在伊朗的传统影响是不明智的,他推测若美国、苏联“在对方阵营中找盟友”,时下保证地区和平的体系将崩溃。为了说明他的观点他写道,“没人怀疑我们与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联盟,但是如果墨西哥与苏联结盟,每个人都知道和平要遇到麻烦。如果我们与伊朗或罗马尼亚结盟,全世界都有权利向最坏处思考我们的意图。”Walter Lippmann;USWar Aims; Boston,1944,pp136~137    
    尽管有专家学者的提醒,但当时冷战的爆发已是大势所趋。在冷战思想的指导下,二战后美国加大了对伊朗的支持力度。二战后苏联、英国在伊朗的相继受挫虽然主要是因为伊朗人的坚决抵抗所致,但是正如前所述,美国在其中的作用也不能低估。战后初期美国在伊朗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把苏联、英国等外部势力排挤出去,建立自己在那里的突出地位,这样不仅可以直接打击主要的竞争对手苏联,而且还可以使伊朗成为更便利的遏制苏联的基地,正是基于这一考虑,美国在1953年策划并实施了推翻伊朗摩萨台政府的政变。1953年政变的成功一举奠定了美国在伊朗的超强地位,使得其他国家无力与它在那里展开竞争,此后美伊就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亲密关系。    
    1953年政变后,美国对巴列维政权提供了经济、军事、安全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支持和援助,其最终目的是使巴列维政权成为遏制苏联的更为强大的力量,而不是使伊朗获得更快的发展,使伊朗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些仅仅是美国终极目标的附带成分而已。再则,肯尼迪政府时期的美国对伊政策看似多有压力,但这也并非是肯尼迪不注重双边关系,而是希望伊朗通过改革,变得更为强大,因为伊朗的相对强大是美国抗衡苏联的所需。这样看来,不管是美国巩固巴列维政权的措施、美国对伊朗的大量军售,还是肯尼迪向巴列维施加的改革压力,其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使伊朗成为更有效的遏制苏联、遏制共产主义的工具。    
    另一方面,冷战也是巴列维本人向美国不断寻求援助和支持的一个非常便利的借口。从加入巴格达条约组织的时机、美国军事援助的规模、向美国购买武器的数量,到巴列维雄心勃勃地称霸波斯湾乃至印度洋的计划等这些问题上,美伊两国当时都存在一些意见分歧,但是在这些问题上,作为势力较弱的伊朗并没有输给美国,这主要是因为巴列维牢牢掌握了美国需要他对抗苏联的命脉,因此,当美国向他施加压力或表达不同意见时,巴列维经常使用的一招就是向苏联靠拢,以此来要挟美国对自己做出妥协,这一点在双方的武器交易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虽然冷战把美伊连在一起,使得它们因此建立了密切的双边关系,但冷战终归是一个历史现象,它有其自身的缘起、发展及消退轨迹。再者,当初美国之所以那么倚重伊朗,原因之一是那时波斯湾各阿拉伯国家还没有获得足够的稳定或独立,它们还不堪重任。但是到了70年代中后期,国际和地区形势都发生了对伊朗不利的变化:一是美苏的全球竞争呈现出趋缓的走向,冷战的烈度降低;二是中东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已经获得足够的稳定,它们也能起到先前美国希望伊朗起到的作用,这两个因素使得伊朗相对于美国利益而言其价值显然下降了。另一方面,随着巴列维地区称霸欲望的日益强烈,他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立倾向也逐步增强,因此他也不希望美国对伊朗施加太多的影响。这样,美伊两国一个对对方的重视程度下降,一个对对方的离心力增强,双方关系的热度降低是在所难免的,这一因素也是美国听任巴列维政权在1979年倒台的原因之一。


巴列维国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