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宇宙和生命-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 作者做了极大努力,对那些回忆起往世的儿童进行跟踪观察和持续性的研究,直到他们进入青春期甚至成年期。本书中的案例一般都经过了八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追踪观察。作者通常都至少有两次追踪访谈,而他在那些国家的助手还有更多的机会,并且是不经翻译直接和当事人对话; 

  3。 本书案例从发现到进入调查的时间一般都在两年之内(比以前缩短了)。由于记起前世的人(多为儿童)随时间推移而忘掉这种记忆的情况大不相同(有的忘得很快),因此及时介入调查就很重要。特别是在(今世和前世的)两个家庭还没有任何接触之前调查,还能防止因两家的交流而产生后天信息搀入的可能; 

  4。 比起《二十案例示轮回》来,对于那些与前世有关的言行、尤其是与前世生活中特殊言行相对应的言行,本书包含了更多这方面的资料。作者在每个案例中通常都要专设一小节介绍当事人反常言行方面的表现。 

  随着研究案例的增多,作者在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上都更趋成熟和完美。作者在本书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了那些因前世生活中的疾病或灾难性遭遇而导致的今世的胎记、畸形或疾病的案例的重要性,这主要表现在对其他众多轮回型案例的解释,以及对生物学和医学中一些重要问题的深入理解。虽然作者也在这几卷书中收入了一些具有这类特点的案例,但这类案例的大多数已集中到今后将要出版的专论中(即1997年出版的《轮回转世与生物学  胎记和先天缺陷的病因》)。 

  作者条分缕细地介绍了自己研究方法的细节:收集证据和证词,当面访谈,所得资料中可能有的错误的来源,访谈所得资料的可信度,分析资料发现错误等等。随着手中拥有的案例数目不断增加,作者正在通过大量的计算机分析来找出一些与文化背景有关的案例模式。 

  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案例的内容,作者在每一国家案例的前面都有一个背景方面的介绍,其中对该国宗教信仰情况的介绍尤为深入细致,充分显示了作者对自己研究对象的深刻理解和严谨的研究作风。其对东西方宗教的广博知识也间接增加了自己所研究案例的可信度。下面仅依原书次序,对每一国家案例特点作最简单的提要并从该书案例中选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撮其概要,使读者有一个具体的印象。其中提到的印度教、耆那教、小乘佛教(包括僧伽罗教派)和德鲁兹教派都是承认轮回转世这一事实的,只有阿拉维教派情况比较复杂。 

  印度:案例对象主要为印度教和耆那教徒。在1975年已有105个充分调查过的案例,其中60男,45女,6个性别改变。一些案例未能公开或流产的原因:从男人转为女人的不愿公开;从极高阶层转到很低阶层的不愿公开;宗教偏见,如一个前世为基督徒的今世成了佛教徒,便使调查流产;在家族内部转生的,也不愿公开。(比较:特灵吉人还专门希望在家族内部转生哪!) 下面是一个颇有教益的案例简介。 

  比申·;钱德·;卡普尔(Bishen Chand Kapoor) 生于1921年2月7日。才10个月时便喃喃呼出一个陌生城市的名字“皮尔维”,后来知道与其前世有关。能讲话后讲出许多前世生活的细节,经查证发现与1918年死去的拉赫米非常吻合。拉赫米是一个富豪地主的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17岁读小学六年级时退了学。其父死后留下大笔财产。他花天酒地、整日沉溺在衣食酒色之中,无所事事。其父生前慷慨好施,他也花钱如水。他与一个妓女帕德玛特别近乎。一天他见另一男人从她住处出来,便立即从自己仆人手中夺过一枝枪将其击毙。此事发生于1918年,他于同年12月死去,大约是32岁。比申从小抱怨家贫,对其父说,“我的仆人也不会吃这家里作的食物”。又怪他父亲没有修房子,并把披到他身上的棉衣扯坏,要穿丝绸衣服。家中其他人都吃素,他便偷着吃肉喝酒。1944年他23岁时已经有一收入不高的工作。一天他见了帕德玛(已经52岁),竟兴奋得当场晕倒。当晚因旧情复萌而提了一罐酒去帕德玛住的小山上与之相会。帕德玛一见大怒,“我都是你母亲的年龄了!你(过去)已经把什么都丢光了,你又想把什么都丢光?”摔破了他的酒罐,把他打发回去。从那以后,他逐渐反思,比较两次人生,渐有所悟,认识到前世所为、特别是杀人,造成了今世的贫穷逆境,并开始对自己一直夸耀的前世生活感到悔恨。 

  斯里兰卡:案例对象都是小乘佛教中僧伽罗教派教徒。在1977年已有80个充分调查过的案例,其中38男,42女,6个性别改变。这些案例中前后两世的生活环境相差比较大;出生前的预兆性托梦常以动物形式出现,如大象、蛇和鹦鹉等;暴死的比率较高;与缅甸和泰国不同,这里的案例对象一般不记得“中阴期”(前世死后、今世未生)时的事情。下面是一个罕见的能记得前面某一世为动物的例子。 

  瓦尔纳西里·;阿迪卡里(Warnasiri Adikari) 生于1957年11月9日。四岁多时开始讲他的前世,找到前世亲人(母亲、妹妹等)后,给出许多令人信服的证据。1962年 6月28日“锡兰日报”有报道(斯里兰卡旧称“锡兰”)。1973年3月他准备正式进庙当和尚。在他出家的仪式上,来看的人特别多,讲话的人也提到他记得前世的事情。他的前世叫阿难达,生于1926年10月26日,其父为小学校长,其母为小学教师。他一直没有一个正式的工作,主要靠父母养着。他用一枝枪打乌鸦。其母(佛教徒)不承认他打过更大的生物,但他一个妹妹说他确实打死过一些野兔。刚好他三十岁那天,午饭后突然发病,失去知觉,进医院不一会儿就死了。除了前世以外,他还记起另外三世的一些生活片断:阿难达的前一世,其父是个陶瓷工人。他不想再作陶瓷工人,便在一个中国店里找了个牙科技术员工作。他说他的手指被磨牙齿的轮子弄伤过。他喜欢划船,有一次船翻后被淹死。这些说法部份地得到了证实;在阿难达于1956年10月26日急病死去后,他曾转生为一只野兔,生活在今世父母的房子附近,并记得自己吃植物叶子和被人用枪打死;那以后他曾转生为今世父母的一个儿子,但生下来一小时后便死了,其母证实那是她的第一个儿子,只怀了七个月。瓦尔纳西里认识到之所以变为野兔被人枪杀,是因为自己前世枪杀野兔的原因。对多次前世的记忆和反省,或许促成了他最后出家为僧的决定。 

  黎巴嫩:案例对象都是穆斯林中德鲁兹教派教徒。1980年在黎巴嫩和叙利亚已有77个案例经过研究,其中57男,20女。德鲁兹人相信德鲁兹人总是转生为德鲁兹人;相信灵魂总是倾向于转生为同一性别的人,因此不承认“转生为异性”的可能性;相信“立即转生”(即没有“中阴期”,此点与耆那教相同);他们声称自己对前世的记忆不因年龄增长而淡忘(这在其他群体中非常罕见)。下面是一个“冤家变母子”的案例简介。 

  史蒂文森教授1961年去斯里兰卡和阿拉斯加调查过三个与胎记和先天缺陷有关的案例。几年后,他便计划从收集到的众多案例中编写一本研究这类案例的专著。这一想法是基于他对这类案例特殊重要性的逐渐认识:首先,比起轮回案例研究中的任何其他证据来,胎记和先天缺陷是更直观、更客观、任何假设都抹煞不了、甚至时间都洗不掉的有力证明。证人的证词可因记忆不牢而出错或者几位证人说法不一而失效,但胎记和先天缺陷没有这些问题;其次,已经离开前世身体的灵魂可以把前世身体上的极其特殊的伤残缺陷带到今生的身体上,并在完全相同的部位明白无误地显现出来。而且这类例子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堆,反对者有何话说?再者,这类案例为当代医学中一类疑难问题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解释。观察发现,成年人平均每人有15个胎记。除了家族史可解释同一位置的遗传性胎记外,对于为什么一个人会在身体某一特定部位有胎记,至今没有任何合理解释。现代医学为先天缺陷确认了三个原因:基因的因素,某些病毒性感染,以及某些化学药品(如萨立多胺和酒精)的影响。但这些再加上其他可能的原因,也只包括了不到一半的先天缺陷。至于为什么这人有而其他人没有,为什么偏偏在那个部位有,也和胎记一样没法解释。轮回转世的基本原理加上本书案例研究的特殊结果,为这一类疑难问题提供了唯一合理的解释。 

  另外,作者还指出了记得前世的小孩普遍共有的四个特点以及与胎记和先天缺陷有关的案例中经常伴随的特殊现象。一些在轮回案例研究中普遍视为常识的现象,在现代科学中却是无法解决的难题:恐惧症,怪僻,性反转,无端的恨与爱,直到小孩子在游戏中任何一种与众不同的表现。比如一小孩在游戏中总把一根绳子拴在颈上,那是因为他前世上吊自杀的原因;一小孩经常把其他孩子叫做自己的学生,因为她前世的职业是教师。这些简单的结论不但解释了现代心理学,特别是儿童心理学中许多常见而又难以解释的现象,而且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捷径。 

  作者根据案例特点把全书案例分成了许多类。下面的故事梗概是“先天缺陷的极端情形”中的一个。 

  马茗芯1956年10月12日生于缅甸的一个乡村。其母怀她之前,其父披庭梦见一个熟人辛孟,说想转生到他家里来,当时他还不知辛孟已死。辛孟长期在外用卡车跑生意并缠上一个女人,其妻知道后于绝望中喝了电池酸液而死。四、五年后,辛孟于一桩拦劫凶杀案中丧命。据见过尸体的人说,辛孟双手的手指都被砍下来了。马茗芯五岁时开始谈到她前世的生活,回忆起前世曾被四个男人中的三个用刀杀死。当那些人向辛孟砍第一刀时,他用手去挡,手指被砍下。马茗芯确信辛孟的岳母雇人杀了辛孟为女儿报仇,因此与她关系一直不好。马茗芯年轻时曾在服装上表现男性化,有时在说话中使用阳性动词形式,并对自己是个女子表示抱怨。

  伊安·;史蒂文森:《不学自会的语言-对特异外语能力的新研究》

  根据几次盖洛普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现代西方人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相信轮回转世,并且相信这一事实的人数还在不断地回升。这要归功于半个世纪以来许多科学家和医学家在轮回转世研究中的不懈努力。而在这些科学家中,史蒂文森教授是一个公认的杰出代表。自1961年以来,史蒂文森教授便不知疲倦地奔波于世界各地,收集、整理和验证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轮回案例,迄今已有40个年头,收集到的案例已有2600个。 

  所谓特异外语能力(xenoglossy),就是没有经过常规方法的学习而具有的使用一种外语的能力。在轮回转世的研究中,有的孩子回忆起自己前世曾在另一个国家生活,并能在不同程度上记起前世使用过的外国语言。如能证明这个孩子在今世不可能通过常规方法学习这种语言,则这种案例就能为轮回转世的真实性提供一个有力的证据。 

  在史蒂文森教授1966年出的《二十案例示轮回》'1'中,他就已经在一些案例中提到了这种现象,并在该书引论的一条脚注里宣称他要出一本这方面的专著。但直到1974年,才出版了他在这一领域的第一本专著《特异外语能力--一个案例的回顾与报道》'2',记录了一个名叫詹森(Jensen)的美国人记起了前世曾在瑞典生活,并能在催眠状态下使用瑞典文。《不学自会的语言--对特异外语能力的新研究》'3'是他在这方面的第二本专著,由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全书223页,包含两个案例。这两本书中的三个案例是迄今为止史蒂文森教授在这一专门领域里仅有的可以单独立案的案例,由此可见这类完整的案例是何等的希少。(特别是考虑到他手上有二千多个案例!) 

  这类案例极其希少的原因:首先,虽然每一个人都在转世中不断地轮回,但转生到另一个国家去的人却相对地要少得多。因为每一世的轮回都由前面生生世世的所作所为(业力)而定。转生到哪里,与哪些人产生社会关系,都是围绕业力的平衡来安排的。如果你从来没有和外国人有过瓜葛,你转生到那里去干什么?只有那些卷入了“涉外事件”的人才有这种麻烦。尽管随着各个地区和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多,卷入“涉外事件”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比起世界总人口来,仍然是少数或极少数;其次,当一个小孩的父母听到这个小孩说到自己前世的生活时,他们至少知道他说话的内容。如果他们相信轮回,就会把他当作一个案例来对待。但如果这个小孩是用一种他们完全不懂的语言在讲前世的事,他们不管信不信轮回都无法把这个案例发现出来;再其次,即使小孩说的单词和句子被父母发现是一种外语,要留下足够多的语言记录和证明也是很难的。小孩记起前世,多数在五岁以下。那个时候连自己的母语都还在发展中,要同时用好另一种语言谈何容易。其实,史蒂文森教授目前两本书中的三个案例都是成年人的偶然发现。成年人中能记起前世的人本来就少之又少,还要刚好是转生到外国去的,这种机会就太小了。 

  本书两个案例中的第一个是美国人,前世的名字叫格雷琴(Gretchen)。其夫是基督教循道公会的一个牧师,也是一个懂得一点“往世疗法”的业余催眠医生。1970年5月她背痛,其夫用催眠法给她治疗。进入催眠状态后,其夫问她,“你的背痛吗?”她竟出乎意料地用德语回答道“不”。从那以后,她便在催眠状态下越来越多地记起前世在德国某地的生活,并用德语讲述出来。她的德语不太流利,有些语法错误,但确实描述了许多往世的事情,特别是关系到宗教和家庭生活的细节。1973年本书作者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