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宇宙和生命-第8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要用心理学;所以心理治疗大家不要认为是无所谓的。气功大师给人治病也有心理的作用。 

  第六个方面是气功,气功治某些人的某些病很有效,但还未摸清规律。我们不能因此就不重视它。 

  第七个方面是特异功能,在座的许多同志都是搞特异功能研究的,特异功能在人体科学中的意义就不用我说了。 

  还有没有别的方面?随着我们认识的发展;也许还有。以上我讲的这七个方面,是大致按出现后受到重视的历史次序讲的。当然在座的同志们大概各有自己的排列次序,这我不会争论。但这七个方面都是直接处理人的,是对人体的实践,而我们研究人体科学,就不能简单化,要考虑到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而且人和人还不一样。所以临床医学对人体科学的研究来说是最丰富、最全面的信息来源,一定要充分重视。我们中国人体科学学会有个临床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他们的研究对人体科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根据本节所述,应该不局限于中医药,要包括所有七个方面的临床医学。例如:我曾建议用中医理论来分析大量的西医医案。 

  从人体科学的观点看,临床医学还可以有更大的发展。过去讲医学分第一医学,即治病的医学;第二医学是保健、防病的医学。关于第三医学的概念,我有些不同意见。第三医学的英文是rehabilitation medicine,我们翻译成“康复医学”是不恰当的。一个人病了要康复,那属第一医学的问题,而第三医学实际指的是残疾人功能的恢复, 是用机械的手段恢复。其实这种器件很多: 眼睛近视治不好了,戴上眼镜;耳朵聋了戴助听器;心脏功能不好戴起搏器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东西越来越多,有篇报道介绍“意识技术”, 其中有一段讲;“我们戴眼镜已经有几个世纪了。接着出现了隐形眼镜,现在我们进行眼科手术,帮助自己看得更清楚。我们还可以切除体内老化的骨;骼用不锈钢代替,塑料正在代替坏死的皮肤。我们正缓慢而实在地把更多的技术加到体内,我们正在变成受控的机器,我们是用加在体内和体外的技术发挥某些生命机能的人”。《光明日报》 1990年 5月 28日二版上有一篇“新型的多功能康复床投入使用”的新闻,就是讲用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的电子床帮助人做一些失去的功能。人体科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制造出更多的机械的电子的仪器,这些仪器可以帮助人恢复一些医疗的办法不能恢复的功能。所以我认为,第三医学不能叫康复医学,而应该叫“再造医学”,即人体器官的再造。 

  从人体科学着眼,我认为还应该有一个第四医学,就是开发一般人没有的功能,如特异功能。我把它叫做“超越医学”,英文可以翻作;‘Creation Medicine‘, 我们要超越自已,创造比“上帝”创生更优越的人,而且这是自觉地、能动地创造。这是我们人体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又可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用人体科学的方法,提高体育运动成绩。武汉体育学院的夏双全同志研究实验过用气功的办法提高运动成绩。第二是提高人的智力,安徽的吴一同志做过这方面的实验,他也是用气功的办法。但是,他把练气功治疗近视眼归在这里面是不对的,那是第一医学的问题。第三是诱发特异功能,发挥人潜在的、常人没有的功能。我认为,人休科学研究要考虑第四医学,即超越医学的问题。 

  人体科学要面向医学,而这里的临床医学包括四个医学,即第一医学,第二医学,第三医学和第四医学, 而且四个医学都要用中医、西医、中西医学结合、民间医学、心理治疗、气功、特异功能等等。我们当然也不能说特异功能仅属于第四医学,这个概念要明确。 

  上海有一位孙起元医生,他是研究白血病的,他提出医学把医和药分开是不对的,我认为有道理。一些人不找医生看病,按广告宣传买药吃,恐怕会出问题。因为,即使生同一种病,人和人也不一样,不管人的状态,即我们说的功能态如何,乱吃药是不行的。现在医疗事业的混乱状态实在令人担忧。 

  我们人体科学工作者中要看到临床医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很多的。不久前我见到 301医院神经科匡培根大夫,她给我讲疼痛问题,说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们不理解。世界上有个疼痛学会,参加的人很多,有搞医学的,也有搞心理学的,社舍学的等,因为痛的原因很复杂,许多疼痛也治不好,没办法。所以我们对人体,特别是神经系统的理解还差得很远。 

  三、人的意识问题的复杂性 

  1983年,我在“论思维科学”那篇文章里讲过这个问题,现在我想我们研究人体科学也要注意这个问题。因为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必须重视意识对人体其他部分的反馈作用,这就是心理学,一门人体科学的基础学科。古代研究心理,犯过唯心主义错误。后来建立了心理学,又遇到机械唯物论。典型代表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即所谓“黑箱论”。到目前,国外心理学研究中,派别林立,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有的问题,我认为是可以搞清楚的。例如,结合脑科学研究,对于感觉(sensation)问题,即人对外部信息的感受,接受到以后又怎么传输到大脑等,这样的问题是可以搞清楚的,这就是生理心理学。但感觉进一步上升,心理学中叫知觉( perception),那就复杂了,搞不太清了。因为知觉涉及到更复杂的问题,比如大脑是怎么处理接受到的信息的。国外有人研究羊的知觉,说如果人站着,羊就害怕,如果人趴着,羊就不怕,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最近看到一篇书评,评理查德E·;托维克(Richar E.Cytowic),写的一本叫共感觉(syneshthesta)的书,从书评的内容看,我认为不应翻译为共感觉,而应该叫感受。感受是比知觉更高级的东西,比知觉更复杂。比如人听到音乐,首先是从耳朵到听觉神经的感觉,然后大脑主管部位处理感觉信息达到知觉,知觉再同听音乐人的生活修养综合,最后达到听音乐的感受。人游风景区,读诗词,看文艺演出,其过程无不如此。但研究这种问题,我看心理学很困难,因为它现在还摆脱不了还原论的处理方法。这方面的书很多,这就是目前心理学所面临的困难。我们搞人体科学的更要注意这个问题,而且要跳出心理学的框框,使用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逐步从生理心理学上升到斯佩里(R。 Sperry)所讲的精神学的高度。明确人的感觉如何上升到精神的高层次活动,然后,这种高层次的活动又如何反馈过来,影响到人体其他部分。这就是真正建立起精神学。人体科学工作者如果不研究这个问题,许多问题,象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等,恐怕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过去讲过,今天结合“感受”这个新概念,再重申一下,即意识、心理在人体科学中的作用。 

  四、研究人体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人体科学的研究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对于人体科学来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联系的是人天观。人天观包括微观、宏观和宇观三个层次;中医理论在宏观方面有很大贡献。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我们千万不要犯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论的错误。在一些自然科学技术部门,不大容易犯唯心主义错误,但由于受西方科学的影响,很容易犯机械唯物论的错误,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太死心眼儿,看问题简单。人体科学的研究,不仅要警惕唯心论,而且要警惕机械唯物论。从前一些批评特异功能研究和反对我们的人,不外乎说我们是唯心主义或是机械唯物论。但如果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情辩证唯物主义,那说我们是唯心主义的,他自己必定是机械唯物论者;说我们是机械唯物论的,他自它必定是唯心主义者,所以我今天再重复强调,搞人体科学的人,一定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然, 我们不仅搞不好人体科学研究, 而且还会犯错误。中央领导同志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因为领导干部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在这一点上,和人体科学是有共性的,所地搞人体科学的人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最近看到四川叶峻同志编的《人天观初探》,我认为书中将一些似是而非的东阳也编进去了。因此要建立人体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桥梁。 

  这里我还要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但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和成就。这个经验的总结共提炼到哲学高度的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对错综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唯物辩证的范畴论,它也是研究人体科学的锐利武器,我们要学习并使用这一毛泽东哲学思想。 

  有了指导思想,接着便是方法论的问题。处理人体这个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方法,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它不是那种老的、还原论的方法。还原论是把事物分割开来,进行实验,然后再综合起来。这是三百年前形成的培根法,几百年来人们一直沿用这种“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工作。但是,这套方法不能用来解决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因为这个系统非常复杂,不知道怎么分割,切开来的小系统已不是原来的系统了,对个系统的点滴研究也无法进行综合。刚才我讲到搞医学研究的人与临床医生有些观点不一致,而临床医生每天所面对的病人,都是一个一个完整的人,而人是一个整体。面对人这样一个开放的复杂任系统,我们必须进行综合研究,不能停留在点滴研究的水平上,我们要把各种局部研究综合起来,医学界每年要发出许多论文,但不解决问题,为什么?因为那些研究都是点滴的、局部的,没有综合。人体科学研究,必须把各种信息综合起来,那就要用认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 

  对这个方法我们在第一节中已经说是中国人的创造,外国人还没有。当然,他们也在实际中遇到复杂性的困难,知道老培根方法已行不通,从而近年来在国外出现了风行一时的所谓复杂性的研究,但议来议会,不见解决困难的可行办法。还是我们走在前面了,这是我们中国人体科学工作者可以庆幸的 

  五、当前我们的困难和挑战 

  另一方面,在实际运用上述研究方法时,因为涉及到我国的社会情况,有许多困难待克服,有大量的信息要综合,靠手工劳动不行了。所以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将信息技术作为人思维的辅助工具,来完成认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搞人体科学研究的人要参与这个工作,掌握这个方法。就我所知,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梅磊在脑电的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而南京军区总医院的卢侃和卢火又在做分维的脑电研究。这些关于脑电的工作难道不能综合?最近看到河南体育科学研究院的邵紫花研究皮纹,说皮纹代表了人的遗传信息,看皮纹可以选拔体育人才。我想这太一得之见了。皮纹即使代表遗传,也不能说遗传决定一切,后天环境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嘛!总之,人体的功能状态恐怕需要几百个参数来描述,不能简单化。最近看到《自然杂志》上张绍光、张绍明关于人体经络的理论,说经络的物质基础是一种液晶体在人体组织某些间隙通道中的运动。这也太简单了,而且也仅是一种设想,并未做深入研究。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了一本张士舜写的中医现代化研究的书,还引用了我的话,说人体是一个系统。但他的系统太简单了,他又把武汉吴学谋那一套泛系理论搬来了。南京市江浦县医院邹伟俊写的一本中医多学刊研究的书,开阔了中医理论,把可以借鉴的东西都引入进来了。这是一个良好开端。但也仅仅是个开端。因为人体太复杂了,我们现在千万不能再简单化了。 

  从前西医常常犯简单化的毛病,哪里有病灶,就治哪里。最近在《科学美国人》1990年第5期上看到斯蒂文A·;罗森堡(Stiven A。 Rosenberg)写的一篇文章,讲如何提高人的免疫能力,让免疫系统去战胜损变,这是一个进步。文章讲,1968年,他当波士顿医院住院医生,接收了一位腹部疼痛的病人,经检查患胆结石,他用手术取出了结石。仅查病历,发现此人在12年前曾患过胃癌,当时打开腹腔。发现转移到肝脏,已无法做手术了。医生认为至多能活三个月,但奇怪的是三个月后,他的体力越来越好,12年后在作结石手术时,发现癌已消失了。罗森堡认为是免疫系统起的作用,这就是一种系统的观点,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我又想到中医治病,往往用一种滋补办法。什么叫滋补?大概就是西医说的增强免疫力。然而,中医说的滋补比西医的增强免疫力更全面些。西医现在也用一些滋补药,如枸杞子,黄芪等,但西医不知道吃补药是讲究时令的,有些药只能冬天吃,不能夏天吃。中医就比较辩证。 

  这些例子无非说明,定要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观点来看人体问题,要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天观来指导我们的研究,千万不能只抓一点,不及其余。人体科学研究要取得成果,一定要克服机械唯物论的毛病。但目前,分散是一个严重问题,而分散是人体科学研究的大敌。在人体科学学会里有不少有威望的老专家,他们已退出科研第一线,就不要再做那些点滴的工作,超脱一点,不要都去搞什么“实体”经营,能不能把各种点滴的研究综合起来,搞点“虚体”工作?这对人体科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人体科学研究是有成绩的,前途大有希望!这不只因为我们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来指导代们的工作,而且中国的人体科学研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