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业 清朝开国史-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千有奇。又令章京①杜敏等攻解州,破其渠边王张五,党自成等。荣河、猗氏、解州皆下。杜敏等歼余寇。根特等又破所置都督郭中杰于侯马驿。九月,光瑞等进克运城,斩允、昭宣。瓖之徒内犯者皆尽诛。②
其他清兵在肃清太原和平阳之间的通道。太谷、平遥两县拒不受抚,清军遂严惩不贷,破城杀戮。③东部,在沿河北、河南边界附近的太行山区,义军封锁潞安城,占领了南北通道上潞安与平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1649年11月底,满达海率满汉两路官兵,从汾河流域出发。他们遇到了比预计的要激烈得多的抵抗,反清义军无论步骑都器械精良。然而,清军且战且前,一个县一个县地向前推进,一直打到了已经弃守的潞安城,潞州“匪徒”已经逃走。后来当清朝大军撤走去警戒北京地区时,这些“盗匪”对于山西行政官员来说显然仍将是一个问题。不过潞安的攻陷,已意味着山西的正式“平定”。此后,控制地方、镇压罪犯或反清义军,就得依靠正规的民政 当局了。姜瓖兵变遂正式平息。①
② 关于1648—1649年冬大同附近宣化地区饥民的报告,见《明清史料》甲编第三册。引自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第73页。还有春季及初夏严重水灾的报告,见《世祖实录》第四十五卷,第526页。
③ 曾国荃监修:《山西通志》第十八卷,第20页;第七十八卷,第16页。
① 《世祖实录》第四十一卷,第487页;《明史》(国防研究院),第4118—4119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5页。大同城头上当初为抵挡蒙古铁骑而建的架设大炮的城垛,对于想要袭击这座城的所有军队来说,都几乎是坚不可摧的。詹姆斯·彼得·吉斯:《明代的北京》,第130页。最早为大清尽忠的事迹出现在这里。大同兵备道徐一范(1629年江南进士)被困于城内。此人为江南缙绅,曾任礼部员外郎,1644年决心降清。起义开始时,徐一范试图说服一些居民为新朝尽忠,但是,当他向民众发表激昂演说的时候,被叛军砍死。《贰臣传》第一卷,第24页。
② 《山西通志》第七十八卷,第16—17页。
③ 《世祖实录》第四十一卷,第489页。姜瓖还送信给刘泽清,邀他参加起义。这一消息走漏,成为导致刘泽清因榆国军阴谋而被处死的原因之一。马导源:《吴梅村年谱》,第47页。
④ 《贰臣传·祝世昌传》。转引自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第252页。
⑤ 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起士卒的叛乱。明朝军官与他们先前麾下的低级军官以及军士联系,这些人遂转而反对自己的将领,或杀死县官,占领他们驻扎的城池。这类事情是很多的。其中典型的例子是蒲州起义。《山西通志》第十八卷,第19—20、28页。在另外的情形下,则是由当地复明党人占领城外的楼堡,同时与山寨盗匪联合,推翻城内的官府。
① 《明清史料》丙编第三册。见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第255页。
② 《明清史料》丙编第八册。见谢国桢编同上书,第253页。
③ 《明清史料》丙编第三册。见谢国桢编同上书,第256页。
④ 《山西通志》第七十八卷,第17页。
⑤ 《世祖实录》第四十五卷,第534页。
⑥ 《明清史料》丙编第八册。见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第253页。
⑦ 《山西通志》第十八卷,第28页。
① 温睿临:《南疆绎史》,第421—422页。
② 《明清史料》丙编第八册。见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第253页。
③ 《世祖实录》第四十一卷,第484页。
④ 《世祖实录》第四十一卷,第485—486页。
⑤ 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591页。
⑥ 《贰臣传·祝世昌传》。转引自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第252页。
① 《世祖实录》第四十二卷,第491—492页;杨国泰等编:《太原县志》第十六卷,第3页。
② 《贰臣传·祝世昌传》。转引自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第252页。
③ 臧励禾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第704页。
④ 《太原县志》第十六卷,第3页。
⑤ 《明清史料》丙编第三册。见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第255页。
① 《贰臣传·祝世昌传》。见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第252页。
② 《世祖实录》第四十二卷,第492页。
① 《世祖实录》第四十二卷,第492页。
② 同上书第四十二卷,第492—495页。
③ 同上书第四十二卷,第497页。参见郝爱礼:《多尔衮》,第41—42页。
④ 《世祖实录》第四十三卷,第502页。
⑤ 《世祖实录》第四十三卷,第502—503页。
① 《世祖实录》第四十三卷,第506页。
② 同上书第四十三卷,第510页;《清史稿·博洛传》。见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第255页。
③ 《太原县志》第十六卷,第3页;《世祖实录》第四十六卷,第538页。
① 《清史稿·博洛传》。见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第255页;《世祖实录》第四十四卷,第520页。想使这支征伐大军不掠夺抢劫,肯定很不容易。1649年6月23日敕谕:“今后行军……粮豆草束悉照部定之数支用,不得分外多取。其锅蓆铡刀马槽等物,须委干员亲自看验,酌量取用……仍约束兵丁,民间之物,毋许秋毫侵犯,不时遣官稽察。如有抢夺害民者,即时察出,治以重罪,该管者连坐……今后有抢汉人一物者,即行处斩。家奴有犯,罪及家长。”《世祖实录》第四十四卷,第512页。
② 《世祖实录》第四十四卷,第520页。李虞夔的寨子在清军抵达平陆时被夷平。他的儿子被杀,但李虞夔却逃入了陕西,最后在陕西被捕杀。温睿临:《南疆绎史》,第422页。
③ 《清史稿·博洛传》。见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第255页。
④ 《世祖实录》第四十五卷,第527、529页。
⑤ 《清史稿·博洛传》。见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第255页。西北清军统帅满达海得到他弟弟瓦克达的援助。这俩人都是满洲贵族(均系皇族代善之子),他们一起与刘伟率领的大批反清正规军交锋。
① 《世祖实录》第四十四卷,第523页。
② 《山西通志》第十八卷,第25页。
③ 《世祖实录》第四十六卷,第535页。奏章于1649年10月7日抵京。
④ 《山西通志》第十八卷,第26页;《世祖实录》第四十六卷,第535页;温睿临:《南疆绎史》,第42页。
⑤ 王辅臣是这类人的范例。王辅臣起初反清,在姜瓖手下任参将。降清后,隶汉军正白旗,为御前侍卫。1653年,在洪承畴麾下平定西南,战功卓著,升任总兵,后为云南东部清军统帅。1674年参加吴三桂反叛,占领陕西及甘肃大部,使清廷险些在内战中失败。最后,王辅臣于1681年在西安上吊自杀。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816—817页。
① 《世祖实录》第四十五卷,第534页。
② 《世祖实录》第四十五卷,第9页;《明清史料》丙编第八册,见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第256—257页。平垣营游击声称杀死了复明军领袖韩昭宣和虞胤。但韩昭宣和虞胤,或者说是他们的同名同姓者,后来是在运城被杀的。参见下文。
① “章京”是满洲八旗军官的一种职衔。
② 《清史稿·孟乔芳传》。见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第268页;参见《世祖实录》第四十五卷,第528—529、533—534页,以及第四十六卷,第543页。
③ 《世祖实录》第四十六卷,第544页。
① 《世祖实录》第四十六卷,第545页;《清史稿·梁化凤传》,见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第255页。

 
征服西部
当孟乔芳军队前去援助博洛和满达海的时候,他们背后的陕西省与南明的复兴及姜瓖兵变相呼应,新的叛乱四起,这是可以预见的。在陕南——多尔衮将这一地区划给了“平西王”吴三桂——有个名叫朱森釜的人声称是明朝宗室,自封为秦王。他的主要支持者、反清分子赵荣贵,有兵1万,在解州建立了总部,保卫秦王。解州距四川边境不远。吴三桂在侍卫李国翰与总兵许占魁的帮助下,攻打解州,斩杀7000余人。后来在碎石中发现一堆尸体,赵荣贵与秦王均在其中。②
紧接着解州事变,在延安又爆发了一场大叛乱。延安巡抚是王正志(1628年北直隶进士),曾任明户部侍郎,入清后继任旧职。1645年,除兵部右侍郎,充延安巡抚。姜瓖起义爆发之初,王正志就令其大将王永强整饬防务,而王永强却早就与姜瓖有了秘密联系,遂即时起兵叛变。根据巡抚黄尔性报告,1649年4月19日,叛军攻占了延安及延安周围的19个县,还杀了巡抚王正志和道台。③处在延安与长城之间的榆林守将刘登楼也决定起兵造反。他本是刘芳名部将,清廷集结兵力进攻四川之时,留刘芳名任都督副 将,驻守宁夏。刘登楼在1647年对马德作战时战绩卓著,被擢为榆林守将。此刻,听到姜瓖起义的消息后,他“易衣服”,自署“大明招抚总督”,杀靖边道夏时芳,送信给刘芳名,请求支援。这时已对清朝忠贞不渝的刘芳名给宁夏巡抚李鉴看了此信,发誓粉碎反叛。①
陕西省的清朝要员刚刚收到延安和榆林这两个军事重镇公开造反的惊人消息,巡抚黄尔性就在1649年4月23日接到报告,说王永强又占领了几座县城;蒙古头领扎穆素在贺兰山区起兵反清;刘登楼与扎穆素结盟,赢得定边城民众的支持,煽动驻军兵变。②显而易见,姜瓖起义在整个宁夏引起反应,许多原已归顺清廷的职业军人也贰心陡起,其中有些人如今正在陕北一心反清。③
吴三桂军队很快解决了王永强叛军。1649年5月8日吴三桂报告,他的人马与王永强军接战,一举将其击溃,斩首7000余级。④接着他又向北挺进,捕杀了一些王永强任命的县官。7月2日,据报告,吴三桂、墨尔根、李国翰指挥了对延安府的第一次进攻,多数叛军望风而逃。⑤收复延安决不是镇压叛乱的结束,必须将西安西北的盗匪也平息下去。整个8月间,陕西清军一直在与一支支的反清武装作战,诸如由赵铁棍领导的2000人马。⑥所有这些交战都是小规模的,然而肃清小股孤立的反清力量,比与大股叛军作战更加要紧。还有,叛军的伤亡远不是微不足道的。在这几个星期内,吴三桂和李国翰部下至少杀了4600名“贼”。9月5日,他 们得以声称完全控制了延安和绥德两个州府。①大约在同一时间,榆林也被占领了。在李国翰和李鉴的部队与蒙古人札穆素作战的同时,刘芳名沿长城进军,去攻打他以前的副将刘登楼。在榆林附近一个被称为官团庄的地方,双方开仗交战。这一仗是本次战役中最为激烈的一场战斗。刘登楼士卒箭如雨发,刘芳名的部将一度确曾险些溃退,但经刘芳名大声斥骂,又重新投入力战,终于大胜刘登楼,并将其斩首。②
清军在陕西中部和宁夏的胜利,与孟乔芳经山西南部征服姜瓖反清联军的胜利正相一致。到吴三桂、李国翰和刘芳名结束战斗的时候,孟乔芳就快要回到陕西了。孟乔芳回陕西后,迅速率兵穿过省境,来到肃州城下,在围攻丁国栋叛军的清军中打头阵。现在,由于后方安定,麾下兵员充足,孟乔芳觉得肃州唾手可得,以致对攻占这座回民义军的据点似乎有点兴致不足了。11月,总督孟乔芳简洁地向多尔衮报告:“勇、宁克肃州,诛国栋、伦泰及其党黑承印等,斩5000余级。河西平。”③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孟乔芳收复城镇100多座。1650年后,孟乔芳出任兵部尚书,成为所有效劳清朝的汉人中官爵最高的一个。1652年,累进三等思哈尼哈番,后被康熙皇帝说成是征服中国的两个最得其用的汉族将领之一。然而,为他赢得了这种荣誉的军功,是以可怕的死亡为代价的。在任陕西总督期间,孟乔芳共杀死或捕获17。6万多人。④
肃州陷落和丁国栋与土伦泰之死决定性地结束了1648—1649年甘肃西部的回民起义。然而,为了维持这一地区的安定,继续对它的控制,还必须实施抚民政策,以使回民部族心平气和,消除抵触情绪。这在根本上意味着采取可靠的措施,即采取增进社会福利、改进吏治的传统方法。新任巡抚张中元于1650年3月29日赴任,将这些措施具体付诸实施。5月2日当他到巩昌时,“目击残黎”,感到自己首要的责任是抚慰“百姓”。于是这位循吏着手医治参战双方留下的战争创伤,他亲自到周围村落进行调查,很快弄清了甘肃士民受贪官污吏渔侵的情况,其中武将为害尤烈。巡抚张中允因此鼓励士民向官府申诉,并许诺立刻惩处贪官污吏。不过,他对河西地区和再往前的甘肃走廊的形势也深为担心。他乘船横渡黄河,对荒凉境地感到畏惧,甚至受到前后呼拥的“番人”的惊吓。
职宣扬我朝德威以弹压,又捐备烟茶银牌以犒赏之,令其且畏而且喜。①
1650年6月27日,张中元到达甘州,他在那里的首要问题是决定分给甘州戍军多少赏物。张中元恪守规章,虽然他认为以前极低的定额是不适当的,但是他不敢自作主张,按自己认为所需颁发的数额开支官物,遂以私人财产根据官兵等级赏给钱物。为赢得沿边戍军之心,他预先就有所准备,随身带着这些钱物。他感到自己的政策取得了很大成功。不久,他在给朝廷的报告中就特别提到,官兵在领受赏物时欢呼:“皇帝万岁!”并吹吹打打地欢送他。这一经历使他相信,士卒们是忠于朝廷的,未来的兵变可以防止:
甘肃一带,不特回变一事,往往鼓譟为常事,杀官为奇货,虽边俗之薄恶如此,亦皆抚镇之不得其人也。幸今抚臣,一尘不染; 镇臣爱惜士卒,抚镇和衷,皆实心任事,以致各郡道将大小文武,无不奉公守法。职始而为地方虑,转而为地方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