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099、[官场小说] 官气 作者:鸿蒙树(起点vip2011.11.6完结)-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泽荣说道:“罗书记,是这样的,大坊县由于农业的落各,再加上种地无法养活农民,许多农民都出外打工,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地荒了起来,这事非常不利于大坊县的发展,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并且与各相关部门探险讨之后,感到采用一种新的土地管理办法对于大坊县很有用处,土地流转可以把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可以把农民的收入增加,这对于大坊县脱贫致富很有好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王泽荣把材料交到罗忠华的手里,对罗忠华详细解说着自己的办法,经过修改后的材料更突出了如何让农民获得实惠的内容。

  不得不说,罗忠华对于这东西还是很感受兴趣的,认真听完了王泽荣的解说之后,罗忠华说道:“这事是好事,但是,上级没有要求这样做,并且,全国也没有开展这事,万一做错了怎么办?”他首先想的就是会不会犯错误的问题,他可没有王泽荣那样的冒险精神。

  王泽荣点头道:“这事我也想过,其实,这种土地的流转在我们的县也早已开始,只是大家都在暗中进行而已,有的人就把自己的土地暗中承包给了村民,每年从中收取一些钱而已,这是在村内自己流转,我们要做的是不仅村内流转,还要招商引资,把农业做成集约化。”

  说到这里,王泽荣接着道:“罗书记,实在不行,能不能拿一个乡镇来做试验。”

  看了看王泽荣,罗忠华心里就在想了,这事应该是对农民有好处的事情,再说了,就算错了也是王泽荣的行为,必须要把这事定在王泽荣的身上。

  罗忠华现在也说不清楚自己的想法,既想把这事做成,帮村民们提高一些收入,又不希望这事成了,让王泽荣得到政绩。

  “泽荣,这事关系到农民们的切身利益,我看还是开一个会,在会上确定较好。”

  只要罗忠华同意就行,王泽荣也知道罗忠华作为一名书记,他更多的是有一种求稳之心,这样说的目的就是要把事情确定在会议上。

  县委常委会就土地流转是否应该进行展开了讨论,会上,大家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等内容进行了争论,在这个事情上,大家都显得很是谨慎,就连一直支持王泽荣的政法委书记沐云顺也提出了一些担心之处,县委办主任卯文俊直接就表示不同意,他不同意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这事中央没有同意,这样搞不符合政策。

  在几个人相继保留意见之后,罗忠华也表示保留意见,最后的表决中,这事虽然通过了,但大家的积极性都不太高。

  官场中人最大的担心就是没能够与中央同步进行,这事虽然对农民有一些好处,但是,为了农民就不要头上的这顶帽子之事大家并不乐意去做。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一直保持中立的纪委书记邓力坤在这事上却表现得非常支持,认真听完王泽荣的那《办法》之后,他立即就表示了支持,并且认为这是一件对农民有利的事情。

  由于已经有了田怀柱、马戒烟、缪祥刚等人的支持,有几个又保留意见,毛孝礼也不想过份显示出王泽荣的实力,对此事采取了弃权的意见。

  通过了王泽荣开展土地流转试点的方案之后,王泽荣把王家坝镇列成了试点镇,这个镇除了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之外,土地资源也丰富,各种的陂地、耕地都不少,由于土地的收成不足以保障农民的生活,出外打工的人非常多。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这个镇新上任的镇党委书记晋祖义是王泽荣的人,在操作上比较方便。

  会上决定成立大坊县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王泽荣担心,副组长由田怀柱、马戒烟担任,办公室主任暂时由晋祖义担任。

  散了会之后,王泽荣立即打电话向晋祖义讲了会议的决定。

  晋祖义是土生土长的大坊县人,他的家乡就在王家坝镇的一个乡里,上次王泽荣为了调研土地流转之事跟他讲了操作的办法,他当时就感到这事是一件对王家坝村民有利的事,现在突然听到自己成了办公室主任,就感到这担子重了起来。

  晋祖义是一个聪明人,要不然也不会在王泽荣显示出一些实力之后就立即投向了王泽荣,他知道这办公室主任的重要性,假如这事操作成功了,自己就成了这土地流转的专家,以后的发展前途可就远大了,如果这事没成也没关系,只要听王泽荣的话,难道王泽荣还会不管自己?

  “王县长,我一定认真工作,把您的所有意图变成现实。”晋祖义立即进行了表态。

  “你现在立即到县里面来,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工作如何开展。”王泽荣立即投入到了这事当中。

  晋祖义到了县里之后,王泽荣把田怀柱、马戒烟也叫了过来。

  几个人就成了这事的具体操作者。

  现在领导小组成立了,全县所有人都在看着,王泽荣的压力也大了起来,这事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样的情况他心里也没底。

  田怀柱严肃说道:“王县长,这事千头万绪的,每一步都要慎之又慎才行。”

  马戒烟说道:“有那么几个问题,这事需要招商引资,招商引资能向外面突破,这个怎么就不能突破呢,可是,要怎么样才能做好这事的招商工作?人们会来投资吗?大规模承包所产生的风险,将由谁来承担?”这的确是问题,大家都知道,这事不能够解决,这工作要想真正做出成效就非常的困难。

  晋祖义是从最基层来的,他也说道:“土地流转问题背后还涉及到农村很多其他问题,比如建立合作组织、增强谈判能力、如何保护好失地农民利益。同时,农民们能够放弃土地吗?”

  王泽荣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之后说道:“大家提的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东西,土地流转工作是一个新的事物,我们没有可借鉴的东西,一切都要摸索前进,我认为首先还是要把宣传工作做到位,土地流转并不是要把农民的土地变没了,而是要让他们的土地变闲置为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至于招商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的形式进行,不要局限于大坊县,市里、省里、甚至于国外,只要有投资意愿的都可以请他们来投资。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干部们真正的把心放在为农民办实事上。”

  说到这里,王泽荣对晋祖义说道:“你们王家坝镇要抽出最强人员进入办公室,要把土地流转办公室建成能够高效运转的办公室,到时我会亲自来主持工作。”

  晋祖义笑道:“有县长坐镇,我们一定认真工作。”

  正文 第二百四十章 市里的态度

  第二百四十章  市里的态度

  对于大坊县要搞土地流转之事,罗忠华也不敢隐瞒,直接就向市里进行了汇报,特别是向市长伍梭德进行了说详细报告,更是把自己持保留态度之事进行了说明。

  听了罗忠华的汇报,伍梭德不置可否,仅说了一句“知道了”就挂了电话。

  伍梭德也多少听到了中央对土地有新的政策,只是这政策没出来之前,他也不好过多的说话,万一自己说错了,这可就跟自己的领导水平有关了。对于王泽荣要搞土地流转之事,伍梭德并不相信是王泽荣想出来的事情,联想到项南之后,由于项南现在是农业部长,他很快就有了新的想法,也许王泽荣就是从项南那里听到了什么消息,所以才搞出了这事。不过,这事在中央没有出台政策之前,自己还是不要掺合进去为好,无论对错,先保护好自己才是首要的事情。

  钱奕材是分别得到了王泽荣和罗忠华的汇报的,作为支持自己的后台之一,王泽荣还是首先给钱奕材打了电话。

  作为项南的亲信手下,钱奕材也接到了项南的电话,项南在电话中要求钱奕材在这事上先不要表态,让王泽荣试一下再说,所以,钱奕材也采取了不过问的态度。

  由于市里的两个主要领导。都没过份关心这事,王泽荣搞土地流转之事并没有在市时引起什么样的反应。

  想到张毕祥在省里面一支支持。自己,王泽荣专门就此事向张毕祥进行了汇报。

  张毕祥现在已经靠上了项南,。他明显就成了项南一系的人,加上省里还有项南一系的章乔刚副书记,张毕祥大有接手省委组织部长的可能。

  接到了王泽荣的电话,张毕祥详细询问了王泽荣。土地流转的具体情况之后说道:“泽荣,这事我已经跟项部长联系过了,由于这事中央也拿不准,所以,试点是必然的,项部长的意思就是你先行一步,看看能不能走出一条路来,如果真能走出一条路子,这对你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你就放手去做吧,需要省里什么支持的,你也会帮你的。”

  一听这话,王泽荣算是明白了,项南就是要自己去。闯出一条路子来。

  在王泽荣开始操作之后,无论是伍梭德还是钱。奕材都关注起大坊县的情况,除了不时在电话中询问之外,更是要求大坊县要搞出一个简报,把每周的情况报一份到市里去。

  王泽荣每隔一。两天都要跑王家坝镇一趟,在晋祖义的具体操作下,镇里从各部门抽了一批人到了办公室里面负责此事。

  现在的王家坝镇已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能够进入办公室参与这事成了许多人渴求之事,先不要说这事成与不成,只要能够进入办公室就能够更多的与王泽荣为首的县领导直接沟通,这可是以前镇里的干部们想都不会去想的事情,万一进了王县长的法眼,那可就真的一步登天了!

  根据王泽荣的安排,晋祖义把全镇干部划分成了几个宣传组,印了大量土地流转的宣传资料一边散发,一边向农民们讲解。

  第一阶段的工作一做就是半个月,其他的事情一样没做,就搞这宣传。王泽荣知道一件事情只有深到人心之后才能够避免在运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出现因农民的不理解而闹事的情况。

  半个月的工作,成效也显示了出来,农民们靠地吃饭本来是天经地义之事,可是,现在的地里大多无法养活农民,出外打工的人太多,看着土地在那里,又没有能力去耕作,许多只剩下老人、女人的家庭早就在头痛这事,听说只需把地暂时租出去就能够得到一笔钱时,许多农民都笑了起来,按县里的办法,地分许多的等级,以这种划分出来的等级,租出地去的收入比自己耕土地还要多,早就有人愿意做这事了。

  土地流转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相反,是将分散的土地流转集中起来,统一经营。

  流转办进行的第二项工作就是在农民自愿意的基础上对土地进行归类规划,按各种的使用用途进行划分,计算出每一块土地的费用,以备到时进行统一的招商。

  与此相配套,在王家坝镇各村成立了许多互助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吸收社员的存款,并向社员提供借贷,同时提供技术和销售渠道。这是一种对缺少资金,又希望通过发展致富之人的一个补充,当然了,王泽荣并没有把主要的工作放在这个上面,他主要的还是希望通过对外的招商获取大量的发展资金。

  第三步是制定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只要是国家允许范围之内,凡到王家坝镇来投资的人都给予了尽可能的优惠。

  大坊县的果农郑四毛自从种植果树致富之后,他就感到自己的发展出现了瓶颈,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都在想着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的办法,眼看着大坊到贯河的公路就要通行,只要这路一通,到贯河将会变得非常好走,大坊的经济也会飞速发展,本来他还想在大坊城郊再包一座山种果树,但是,现在的人都精明了,那地价一天一个样,涨得他迟迟没有动手。

  昨天吃饭时听了县里一个官员闲聊的王家坝镇土地流转的试验之事,他就立即上了心了,听说是王泽荣亲自主持时,他对王泽荣是相信的,这新县长可不同一般,来了就把路搞起来了,现在又搞出了这种新的方式,至少对于自己这样的果农是有利的,开着自己的那辆越野车,郑四毛一大早就朝着王家坝镇开去,他想亲自去看看情况。

  郑四毛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到了王家坝镇一了解了情况之后,心中立即就兴奋了起来,当场就选定了一处五百亩的山地表示要租60年。

  这可是王家坝镇的第一个前来表示要投资的商人,晋祖义也非常重视,立即把这事报告了王泽荣,王泽荣也刚好快到镇里了,在车上听了这情况之后也感到振奋,立即亲自接待了郑四毛。

  郑四毛要的那片山地并不是好的地段,农民在那山地上根本没有什么样的收成,经过与郑四毛商谈之后,划了五百亩山地按每年每亩65元的价格租给了郑四毛,租期为50年,另外,租金每年根据当地的发展情况逐年增加,郑四毛还要负责为所租土地的农民交纳农业税。经过双方的协商,郑四毛需要的工人也优先从被租土地的农民中选择。

  这事王泽荣也测算了一下,山地以前基本上就没有任何的收成,这样租出去之后,农民每户差不多都有十亩这样的山地,仅这项收入,每年就有650元的收入,加上果园中需要的农活之人,每户每月又有两三百元的补贴,拥有山地的这些农户靠着这些收入基本上就能够有饭吃,加上他们其它的耕地,靠救济的日子也就结束了。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山地都能够有这样的效果,许多观望的农民再也忍不住了,纷纷跑去要求加入到这种统一的招商当中。

  大坊县的一些水产养殖户、花木养殖户、畜牧养殖户也逐渐有人跑到这里来租用着土地。

  虽然这些都是大户,但王泽荣并不满足,他认为这些都是小打小闹的投资,好的地段他一直留着,他准备搞大一些,节后直接到省里去进行招商,他希望能够招来几家大的投资商。

  看到王家坝镇的发展情况良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