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香君听了,若有所思地说道:“秦王这是何意?您要把这巨鳖烹了吃吗?那怎么行,这鳖想是有灵性了,怎么能吃呢?”
  秦牧刚刚确实是想把这巨鳖宰了,办个千年鳖宴,请大臣来美餐一顿,李香君提出疑虑后,他也觉得宰了吃吧,不符合现在自己招安郑家的政治意图;
  “把它拿回秋露园的池子里养着吧,嗯,等回金陵后,再把它带回金陵去。”
  历代皇家其实都是有动物园的,不过豢养的都是些祥瑞的动物,象仙鹤、梅花鹿等等,嗯,咱也收集些珍奇动物,开个动物园,让百姓去参观,还能收点门票什么的,想看这巨憋,另外再交费,这可是成了精的,代表着郑芝龙呢。
  秦牧突然觉得,自己都快成奸商了。
  不过这“商”之一字,还真得关注一下了,郑家打下来后,宁波市舶司的设置有必要抓紧落实才行。
  这段时间,由于东海的战事,秦牧一直没顾得上市舶司的事。回到秋露园之后,把巨鳖往园中池塘一扔,秦牧独自思索起关税的事情来。
  通过上次曹卫君的介绍,秦牧得知宋代的关税大致征收办法,不过他认为,那是不够的,在后世,关税作为三大税种之一,各国都有比较完备的关税体系。
  秦牧找来纸笔,一边回想,一边逐条记录,后世的关税大致可分为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三种。
  其中进口税,不但可以增加国家的收入,还能对国内的同类商品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
  出口税侧刚好相反,如果税率太高,会增加出口货物的成本,不利于本国货物在海外的竞争力。
  不过现在中国的商品诸如最大宗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几乎不存在竞争对手,也就是说,出口税率高一点也没关系。
  商人自然会把高税额转嫁到境外的消费者身上,让更多的银子流入大秦。
  当然,也不能过高,税率过高,即便没有竞争,有能力消费的群体也会缩减,出口量就会相应减少。
  茶叶或许影响小点,但对纺织业和瓷器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尤其是纺织业,如果出口数量不能大幅度增加,商家就不会在意产量,也不会热心于改进生产技术,工业革命就无从谈起。
  嗯,纺织品有必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出口税率才行。
  关税的征收按不同的商品也有不同的征收办法,有的是按照商品的价格征税,有的是按商品的的数量征税。有的商品侧实行滑动关税。
  这滑动关税比较特别,是关税税率随着进口商品价格由高到低而由低到高设置的税。可以起到稳定进口商品价格的作用。这个也必须注意。
  秦牧一样样的写下来,随后又找来杨慎和曹卫君等人商议;
  对秦牧列举出来的条文,杨慎和曹卫君等人可谓是刮目相看,佩服不己。由此也看出,秦牧在这方面是多少的重视。
  秦牧暗道,我可不想成天在地里刨食,成天向那些穷苦百姓加税。
  将来的海关收入,将是大秦最大的税收来源;
  并争取五年内超过宋朝,让关税年收入过亿两,为了这个目标,能不上心吗?

  ps:各位看官,给些推荐票吧,推荐票一直很少,可怜可怜的,大家看书的时候,请把推荐顺手投下来支持一下吧。拜谢了。
  。(未完待续。。)


第531章 仙霞关


  仙霞古道的路面主要是麻石垒砌而成,历24曲,相传为唐末黄巢率军所辟。
  仙霞关上共有四道关门,东北和西南各两关,皆以条石砌成,均建在两山夹峙的危岩陡壁之隘口中,窄处仅容一马通过,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条古道是闽浙交通的咽喉要道,与之相连结的是两个码头,一个是浙西江山县的清湖大码头,一个是闽北浦城的大码头。
  往日古道上商客往来不绝于途,十分热闹,福建从海外输入的商品经过仙霞关向内陆输送,而浙、浙、赣等地的陶瓷、丝织品、茶叶则经过仙霞岭路输送于海外。
  清湖大码头作为钱塘江上游最南端的始点,是来自京杭大运河船舶的东南端终点,有装卸码头多达17个,造船厂14家,每日停泊清湖码头的船近千多条,商铺上百家,为万商云集的要地。
  只是自从秦军与郑军在仙霞岭对峙以来,仙霞古道被阻断,商旅不通,路上行人绝迹,显得十分凋零冷清。
  哀叹不绝的商人,日夜盼望着秦军能早点打通这条咽喉要道。
  东海大捷的消息传来,清湖码头上的商家就象打了鸡血一般,奔走相造,欣喜若狂,整整放了一天的鞭炮。
  果然,数天之后,一队快马飞驰而来,冲入江山县城,随后不久,军鼓轰隆,黑衣玄甲的秦军开始集结。
  第二天,以刘芳亮为帅,以廖士凡为都佥事的一万秦军开出江山,向仙霞岭进军,道路两边,百姓携壶提浆前来,欢送将士们出征。气氛极为热烈。
  这情景看在洪旭眼里,不禁暗叹,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郑家致隆武帝死于非命,民心尽失;
  加上大秦掌握了天下大势,民心皆向着大秦。洪旭相信就是福建的商人,也没有谁指望郑军能打通这些咽喉要道,为了尽快结束军事对峙给他们带来的损失,相信福建的商人也是支持秦军尽快入闽的。

  仙霞岭上。此时已经是谣言四起。
  有的说郑芝龙全军覆没,本人也战死了。
  有的说秦军海军击败郑家水师后,已经南下攻打福州。
  有的说郑芝龙战败后,投降了秦国。
  总之,各种传言都有,但就是没有一样好的,说的都是郑芝龙战败。
  要知道,郑家最强的就是水师,现在连水师都战败了。郑家还有什么凭恃?
  郑军中开始不断有逃兵出现,驻守仙霞关的主将郑非为此大发雷霆,连斩了数名抓回的逃兵,但此举不但没能起到多大的震慑作用。反而让士兵更加惶恐不安。
  “大哥,你说国公他真的败了吗?”郑宏小声地问道,他是郑非的亲弟弟,也是郑芝龙的堂侄。
  郑非往帅椅上一坐。浑身象脱力了一般,他横了自家弟弟一眼哼道:“这消息一定是秦军奸细散布的谣言,你想想。东海上的事,普通人怎么可能这么快传到仙霞关来。”
  “可是大哥,常言道无风不起浪,就算这消息是秦军奸细散布的,如果不是真的,那很快就会被戳穿,秦军不会傻到散布这样的消息吧?”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这不是让咱们军心大乱了吗,他们已经达到目的了。”
  郑宏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但仙霞关处于闽西北,一时又没法向福州求证,恐怕就是福州未必知道这是真是假。
  “大哥,如果。。。。。。。。。我是说如果,万一国公真的战败了,咱们该怎么办?”郑宏小心翼翼地问道。
  郑非没好气地答道:“若是国公真的战败了,还由得咱们怎么样吗?到时秦军大可走海路,直扑福州、泉州,就算咱们死守这仙霞关,还有意义吗?”
  “这。。。。。。。。。”
  “你别瞎想了,当务之急是先稳住军心再说。”
  从郑非的口气中,郑宏明显感觉到他底气不足,很显然,自己哥哥心中恐怕也是疑虑重重吧。
  就在这时,一个哨兵跌跌撞撞地奔进来,慌张地说道:“将军,将军,不好了,秦军来了。”
  “秦军来了?来了多少人马?”郑非霍然起身,着急问道。
  “回将军,秦军见头不见尾,怕不得有几万人马,据说主帅是刘芳亮。”
  郑非、郑宏兄弟带着亲兵匆匆来到关墙上,居高临下望去,但见蜿蜒的山道上,飘扬着秦军的黑色旗帜,人马如蚁,确是见首不见尾。
  “备战,备战!”郑非不及多想,大声喝斥起来。
  仙霞关全部是用条石建成,设有双重大门,门为拱卷顶。关墙厚一丈米余,高近两丈,依峡而建,基石整齐牢固,中间是半圆顶的关门,上面似长城一样,很是雄伟,站在关上,下面的古道一目了然。
  郑非相信,凭借如此险关,定能教秦军有来无回。
  但郑军士兵却没他这样的信心,这世上的险关多了,有哪险关没有被攻破过?
  险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士兵的心防。
  如今郑军之中谣言肆起,人心惶惶,仗还没打,心防已经破了。
  在郑非的喝斥下,士兵们勉强站到城垛下,但多数眼神紧张,神色不安。
  秦军先头人马离关城还有一里多远,就停了下来,紧接着,但见几个人打起一面“郑”字大旗,向关城走来。
  此举让关城上的郑军疑惑万分,这秦军怎么打起了郑军的旗帜?嗡嗡的议论声响个不停。
  “二黑,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我哪儿知道。”
  “这几个人,怕是来谈判的。”
  “这还用你说,不然怎么只来几个人?”
  “怕是来劝降的吧。。。。。。。。。”
  郑非听了士兵的议论,大怒道:“谁再敢胡言乱语,看本将不斩下他的狗头。”
  郑宏问道:“大哥,要开炮吗?”
  郑非还没来得及作答,山道上就传来了大喊,在这山谷之中,声音被四面的山峰挡回,显得特别洪亮,远远传到关城上,大家听得清清楚楚。
  “关上的兄弟,我是洪旭,隆武帝钦封的忠振伯。我奉平国公之命前来,关上的兄弟请容我上前。”
  洪旭是郑芝龙最器重的手下部将之一,隆武元年由朱聿键晋封为忠振伯。郑军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的。
  他突然出现在关下,还是随秦军而来,这个事实瞬间让关上的郑军一片哗然。
  郑非、郑宏兄弟俩也惊得目瞪口呆。洪旭撑着旗子,迅速来到关下,向郑非喊道:“郑将军,平国公让我前来,让仙霞关的兄弟不必再作无谓的抵抗了,秦王是圣仁君主,大秦一统天下势不可当,平国公感秦王仁义,已经归附大秦。”
  郑非惊声问道:“你说什么?国公他已经归顺秦国了?”
  “不错,秦王不计前嫌,授平国公以官爵,平国公已是大秦之臣,郑将军,还有关上的兄弟万不可再与王师为敌,赶紧放弃抵抗,打开关门迎接王师,秦王有旨,只要大家归顺,秦王是不会亏待大家的。”
  郑非喃喃地说道:“这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国公怎么会突然归顺秦国。。。。。。。”
  洪旭拿一出封信说道:“郑将军,这是平国公给你的信,其中的前因后果信上说得明明白白,郑将军看完信就会一清二楚。”
  关上的郑军此时几乎炸了窝了,嗡嗡的议论声象成千上万的蜜蜂在飞舞。郑非脸色变幻,他让人将郑芝龙的书信用绳索吊上来。
  所有士兵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打开信来看,许多人已经紧张得心头呯呯直跳,郑非看完信会同意归顺吗?会吗?还要与秦军拼命吗?

  ps:已经是十三号了,兄弟们,求月票!
  。(未完待续。。)


第532章 葡萄牙使者


  仙霞关上,所有士兵目不转睛地看着郑非,许多人已经紧张得心头呯呯直跳,郑非看完信后会同意归顺秦国吗?
  大家还要与秦军拼命吗?
  仙霞关上的郑军愿意继续与秦军开战的,找不出几个来,虽然仙霞关易守难攻,但他们的心防早被攻破了。
  连郑芝龙都归顺秦国了,谁还愿继续与秦军作战?
  看完郑芝龙的信,郑非抬起头来,看到周围的士兵那忐忑不安的眼睛,他黯然叹息一声。郑家水师战败了,郑芝龙归顺大秦了,秦军大可以走海路进入福建,再在仙霞关拼死抵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到不如干脆点。他对弟弟郑宏说道:“让大家放下武器,打开关城大门吧。”
  此言一出,仙霞关上的郑军士兵竟然抑制不住欢呼起来,人人如释重负,同袍之间相拥欢庆,那场面,象是过节一般。
  出现这样的场景,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秦军同样是喜气洋洋,包括刘芳亮在内,无不暗松了一口气,仙霞关太达险要,如果郑非坚持抵抗,就算郑军士气不高,要攻下仙霞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后秦军一定会付出惨重的伤亡。
  能够和平解决,自然是再好不过。
  刘芳亮大军顺利通过仙霞关后,以洪旭、郑非为先锋,迅速向八闽腹地推进,从浦城到建城、建安、瓯宁、延平,所过之处,皆没有再遇到抵抗。
  温州南面的分水关,由郑彩去劝降,分水关滨海,提前得到郑家水师战败的消息,再经郑彩一劝,守关的郑军同样放弃了抵抗。
  顾君恩为巡抚。加上主将袁宗第率领的一万大军,也迅速向福州挺进。
  两关皆下的消息传回到宁波,秦牧大喜过望。现在正是春耕时节,如果战火绵延,福建百姓因战争误了农时,那今年不知要多出多少灾民。能和平接收福建,这对大秦朝廷,对于福建百姓来说,都是大幸。
  另一方面,京城的内阁、六部大臣借鉴了宋代市舶司的经验。再参考了秦牧罗列的条款,很快制定出了大秦市舶司的管理细侧。
  秦二年三月初一,宁波市舶司正式成立。
  与宋代不同,市舶司不再归地方管理,而是直接隶属于户部。
  第一任宁波市舶司大使由秦牧钦点曹卫君出任。
  市舶司挂牌成立的当天,一艘葡萄牙人的商船驶进了三江口,除了带来了海外商品,船上还走下一个通使和一个葡萄牙军官,名字分别叫马士度和费狄尔。
  二人走入市舶司衙门。声称是受澳门总督瓦希基所派遣,前来觐见大秦国君。
  曹卫君将此事并报上来,秦牧没有立即接见,而是先找人把葡萄牙的情况了解了一番。第二天才在秋露园正厅接见二人。
  马士度一身黑色的礼服,四十岁上下,费狄尔则是一身笔挺的军官服,脚穿长靴。腰间本有配剑,进门时被李式卸下了。
  “马士度、费狄尔拜见伟大的大秦国王陛下。”
  二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还刻意在称呼前面加了一个“伟大”以表示敬重。二人口音虽然怪异,但总算能让人听得懂。
  秦牧抬了抬那黑色的大袖,平淡地说道:“免礼。你们求见本王,所为何事?”
  秦牧的年轻让马士度和费狄尔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