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641章 兰州的消息(求推荐票)


  秦牧给杨芷写完家书,起身走出乾清宫,一边散步,一边考虑征兵制的问题。
  在各朝各代,都会存在各种劳役,其中兵役也可以算是劳役的一种。花木兰代父从军,就是因为兵役逼出来的。
  杜甫在《石壕吏》中描写的,也是官方强征兵役的情景。
  明朝的军户制,一但成为军户,世世代代皆是军户。
  总之,各朝具体实行的办法虽然各有特点,但实际上都属于征兵制这个框架内。
  当然,各朝为了确保中央的统治,也都会存在一些募兵,其中宋朝的禁军基本上都是募兵,规模最大。
  宋代的军费开支也是最惊人的,高峰时年军费开支达到六七千万贯。是明初全国年税收的近二十倍。
  明朝的军制前后变化比较大,起初朱元璋制定的军户制,算是征兵制的一种变相存在。朱元璋曾豪地说自己养兵百万,而不花国库一文钱。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养活的,只是百万名集体农庄的农民而已。时间一长,卫所军队与普通农民无异,毫无战斗力。
  到永乐时期,京营二十万大军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募兵。
  由此可见,征兵制与募兵制是各有利弊;
  其中最大的矛盾就是,征兵制很难长久地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而募兵制先不说能否保证战斗力,光是庞大的军费开支,就足以把国家压得喘不过气来。
  为了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有征兵制和募兵制同时存在的现象。
  秦牧负着手,在巍峨的宫殿间漫步,他思考问题时,通常不会呆坐在房中,而是习惯于在一个清静的环境中一边散步。一边思考。
  了解了他这个习惯,每当这个时候,韩赞周就会让宫女太监拉开距离,落后二三十步,以免不小心发出声音打乱他的思绪。
  在秦牧看来,完全实行募兵制,是不现实的。中国这么大,需要养兵那么多,完全实行募兵制,以这个时候的经济总量。国家很快会被拖垮。
  有历代的征兵惯例在,实行征兵制倒是不成问题。问题就在于,实行征兵制的各个朝代,都未能解决军队战斗力严重下滑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实行征兵制也是自取灭亡。
  “兵器。。。。。。”秦牧喃喃自语一句,他突然想到兵器对军队所产生的革命性的影响。在冷兵器时代,军队更讲究整体协同以及力量、搏击能力。而这些都是比较难训练的,耗时很长。
  而热兵器军队则相对容易成军得多。只要严加训练几个月,体能跟得上,对枪支操作熟悉,基本上就能拉上战场、并拥有一定的战斗力了。
  如果大秦的军队能普遍装备经过军器监改良的来复枪。那么就基本可以象后世那样,实行三几年退役一批的征兵制。
  至于国库能否承担如此多的热兵器装备,这个想必不成问题。明代装备火铳的军队比例其实已经非常高,以明朝那点税收。都负担得起,大秦更不成问题。
  秦牧回到养心殿时,大玉儿赶忙端上茶来说道:“请秦王用茶。”
  因为雅图的叛乱。她这些天有些心神不定,生怕秦牧因此迁怒于她或是会对小福临不利。
  她写给雅图的信已经派人送去了,但草原那么大,现在各部战乱不休,雅图又被逐离了科尔沁左翼中旗,信使能不能把信送到,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
  更大的问题在于,就算信使成功把信送到了,雅图还会不会听自己这个母亲的话,按自己说的去做,这也是未知数。
  本来前些天,在她的尽心侍奉下,秦牧的态度已经随和了一些,但雅图这一闹,一切又变回了原样。
  这几天她也变得小心翼翼的,生怕再惹秦牧不快。
  其实,这是她多心了,有关雅图的叛乱,虽然刚接到奏报时确实让秦牧有些不快,但很快他就想通了,这场叛乱其实有利有弊,并不见得那么糟糕,所以他并没太往心里去。
  他呷了一口茶,刚要开始批阅奏章,就见燕高飞匆匆而来。
  “秦王,刚刚接到后军大都督的消息,兰州拿下了。”燕高飞进殿施过礼,立即禀报。
  由于距离遥远,自从李定国出兵河西走廊后,就没有传回过什么确切的消息。
  乍闻已经拿下兰州,秦牧也不禁为之欣然。
  兰州是进出河西走廊和青藏高原的必经之地,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守住了兰州,河西走廊就容易控制得多了。
  “启禀秦王,兰州虽然拿下了,不过青藏的情况不太乐观,现在西宁还在瓦刺蒙古和硕特部的达延鄂齐尔汗占领着;
  世袭朵甘仓塘招讨司的阿布勒率部众越过小积石山,企图占领西宁一带,在日德所与达延鄂齐尔汗有过一战,被达延鄂齐尔汗击败之后,退守小积石山,未甘退去;
  后军大都督派使去西宁,希望说服达延鄂齐尔退回青海,把西宁交还给大秦,遭到达延鄂齐尔的拒绝,如今我军正在碾伯所与达延鄂齐尔对峙,战争一触即发。”
  对于青藏地区,之前的讯息比较少,秦牧那夜听大玉儿提到过一些。
  和硕特部首领本来是漠西瓦刺各部的盟长。但最近十多年,准噶尔部逐渐兴起,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乘势夺取了瓦刺各部盟长一职;
  此举引发各部不满,出现了西迁和内迁的现象,其中瓦刺四个万户中的土尔扈特部首领鄂尔勒克汗,带着部族西迁到了伏尔加河上流。
  本来担任瓦刺各部盟长的和硕特部的首领固始汗则率部内迁到了青海地区。
  从燕高飞的叙述中可以得知,占领了西宁并正与秦军对峙的正是内迁的瓦刺蒙古和硕特部,但这大汗的名字不对,其首领不是叫固始汗吗?怎么变成了达延鄂齐尔汗呢?
  刚好大玉儿在场,秦牧不满地扫了她一眼,沉声道:“上次听你说漠西蒙古,本以为你真心帮我,如今看来,你隐瞒的还不少啊。”
  大玉儿这几天心中本就七上八下的,突然听到秦牧责问,她心中暗惊,连忙拜道:“秦王,奴婢真没有刻意隐瞒什么,请秦王明鉴,那夜秦王着重询问漠西蒙古的情况,奴婢只顾着说统治漠西的准噶尔部,一时没顾得上说内迁的和硕特部,奴婢不是故意的,请秦王恕罪。”
  那夜在乾清宫,秦牧的重点确实是放在准噶尔部上,但大玉儿当时也不愿一次和盘托出,秦牧问到哪里,她就说哪里而已。
  秦牧大致能猜到她的心思,她显然是把蒙古事务当成了接近自己的筹码,筹码留得越多,对她自然越有利。
  以前无论是漠南还是漠北、漠西蒙古,都曾上表向满清称臣过,并有一些往来,大玉儿是蒙古人,又做了满清的圣母皇太后,为了儿子的皇位能坐稳,她对军政也非常关心,对蒙古各部的情况可谓是了如指掌。
  秦牧正要让她把和硕特部的情况细说一番,韩赞周躬身而来,轻声说道:“秦王,午膳时间到了,王后娘娘交待奴婢,要让秦王按时用膳,秦王还是先用过午膳,再处理国事吧。”
  杨芷在刚刚寄来的信中,也对此千叮万嘱过,想起妻子的一片好心,秦牧点点头道:“你直接把午膳送到养心殿来吧。”
  “喏!”韩赞周应了一声,连忙让人去传膳。
  “燕高飞,你先去通知一下内阁大臣,让他们午后来养心殿议事。”
  “喏!”
  秦牧最后对大玉儿说道:“本王边吃你边说和硕特部的事情,说不清楚,你就先饿着吧。”

  ps:先给大家鞠躬,再求月票,还有两天,双倍月票就要结束了,兄弟们,双倍快结束了啊!这两三天却明显的有些冷清,嗯,希望接下来会些,需要大家的鼓励,求月票!
  (关于兵制,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未完待续。。)


第642章 青藏局势

  今天先说个事,各位兄弟姐妹,今天《明扬天下》进入精品频道了。日前历史类收录进精品频道的书是130部,平均下来,每年也就收录十部左右。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成绩。兄弟姐妹们,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什么也不是,更别说进精品频道了,在此给大家鞠躬致谢了!
  大喜之日,大家准备红包没有?月票、推荐票、收藏订阅。。。。。。。。。咳咳,精品盟主,你值得拥有!
  兄弟姐妹们,请大家一起来庆贺一下吧!反正艰难地爬了几年的我,靠方便面度日的我,在大家的支持下有这份成绩,是很激动的。再次郑重给每一个支持过明扬天下的朋友致谢,谢谢你们!再叩首。

  韩赞周很快让宫女把午膳端上来,一个宫廷荷花鸭,一个锅烧鲇鱼、一个蜜丝山药,一个烀皮甲鱼,外加一个滋补汤。
  秦牧一个人用餐时,通常都只有几个菜,这已经成了常例,这和他一向的节俭有关,同时在自己在家里摆那个排场,秦牧觉得其在没那个必要。
  达哲负责在一边帮他布菜,大玉儿则赶紧把自己知道的有关瓦刺蒙古和硕特部的情况,细细向他道来。
  “瓦刺在元太祖时期有四个万户,蒙元被逐出中原后,这四个万户便成了瓦刺四部,分别是准噶尔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另有辉特等小部;
  瓦刺被迫西迁后,一直是由和硕特部首领担任漠西蒙古的盟长一职。十三年前,巴图尔珲台吉成了唯噶尔的首领;巴图尔珲是个很有才略的人,准噶尔部在他的统治下,在对周边的外族战争中接连获胜。使得准噶尔部迅速壮大过来,并任借实力,夺取了漠西蒙古的盟长一职。
  这导致各部不满,四个万户部中土尔扈特部西迁,和硕特部内迁到清海一带。和硕特部现在的大汗叫固始汗,崇祯九年,固始汗遣使至盛京贡进马匹、方物,称臣。
  同年,因与准噶尔部巴图尔珲台吉争取盟长一职关系进一步恶化,为避免内部冲突及另寻新牧地、应西藏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第巴索南饶丹之请。固始汗进军青海,击败却图汗,占据清海一带。
  崇祯十一年,固始汗至拉萨会见五世和班禅四世,获顾实。丹增曲结,也就是国师、持教法王的意思。
  崇祯十三年,固始汗发兵攻灭康区白利土司顿丹多吉。同年前往漠西参加巴图尔珲台吉主持的蒙古首领大会,参加制定《蒙古卫拉特法典》。
  翌年,固始汗兴兵入后藏。并于崇祯十五年灭藏巴汗。掌握西藏地方政权,命长子达延鄂齐尔驻守拉萨。
  在这期间,固始汗大力扶持黄教,以前后藏之税收奉献五世作为寺院费用。除日常政务由其控制的第巴索南饶丹料理外。西藏官员均由固始汗委任,并制定“十三法律”,新添噶伦达本等官职,进一部健全西藏地方行政机构。直接控制西藏军队,牢固掌握青、藏地方政权,大大改善了西藏政教合一的局面。
  为了取得西藏民众的支持。固始汗一直以黄教护法王自居。并任命其子达延鄂齐尔为汗王,镇守清海一带。”
  这些年,整个中原山河破碎,所有汉人都忙于内战或对抗满清的入侵,根本无暇顾及西域、青藏这些地方发生了些什么。秦牧先前还以为青藏还处在明朝册封的那些部族首领、班禅、这些宗教领袖的控制之下呢。
  “照你这么说,现在整青藏,实际上是处在和硕特部固始汗的统治之下喽?”秦牧停下筷子,诧异地问道。
  大玉儿连忙答道:“可以这么说,现在五世在西藏虽然仍拥有很大的号召力,但实际上是被固始汗高高架起来,各地主官员的任命,日常的政务,确实已经是由固始汗在控制。”
  秦牧有些瞠目结舌,对于西藏,看来从他这个国君到手下的大臣,了解的确实太少了,之前还让礼部派使者去青藏,招以前明廷册封的那些首领来接受大秦的册封,却不知西藏已经变了天,这不免有些惹人笑话。

  养心殿,明代嘉靖年建,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名字出自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就是: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减少”。现在已经成了秦牧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读书的地方。
  午膳过后,司马安与李源、杨慎三人被召到养心殿中。
  雕红漆戏婴博古架上,一个青铜鼎式花盆里,一丛兰花散发着淡淡的青香。
  红漆描金海棠花的托盘内,菊瓣翡翠茶盅里沏好了几杯雨前龙井茶。紫檀座掐丝珐琅兽耳炉中,一缕龙涎香在袅袅的飘散。
  这一切,本是知己闲聊,闲暇读书的好所在。但司马安、李源、杨慎三人此刻的神情却有些凝重。
  “一个统一的,强大的西藏,对我大秦来说,将是一个可怕的敌人。诸位想必对唐朝时期的吐蕃都还记忆犹新,从以前的事实可以看到,一个统一的西藏不但会影响到西域、河西走廊的归属,对陇右乃至四川、云南都会造成重大的威胁。不管如何,本王绝不允许一个统一的西藏游离于大秦的掌控之外。”
  秦牧说完,李源脸有忧色地答道:“秦王,然而青藏之气候,较蒙古高原更为恶劣,而现在中原初定,百姓急需休养生息,再者漠南各部战火绵延,也需要迅速控制住局面。此时实在是无法顾及西藏啊!”
  战争的耗费是巨大的,即便大秦北伐之战势如破竹,数月之间便消灭了满清,但前后出动了三十万大军,所耗费的钱粮,数以百万计,这已经让户部大吐苦水了。
  现在再要出兵西藏,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司马安说道:“固始汗入主西藏,对大秦来说,有利有弊端。有利的一面是他削弱了教派的统治,有利于今后大秦对西藏的控制。
  当然不利的一面要大得多,其际上,西藏黄教、红教、白教等各教派之间有难以调和的教派利益。教派的统治使西藏很难形成一个整体,也就难以对中原造成重大的威胁。
  一但固始汗统治西藏时间长了,让他把西藏民众整合在世俗的一统之下后,会否形成唐朝时期的吐蕃那样强盛,那就难说了。”
  这些正是秦牧最担心的,他耐着性子说道:“诸位大臣可有对策?”
  杨慎比较年轻,进取心也比较强,他说道:“无论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