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4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巧儿在秦牧心中的特殊性,是任何人都难以代替的。
  曾有御史上表,针对巧儿不时出宫的行为说三道四,立即被贬到辽东去了。
  巧儿是天子心头的一块肉,谁针对巧儿,那是自讨苦吃,便是她这个皇后也讨不到好去。
  莫莫想了想说道:“娘娘,不如找湘妃来商议一下吧,她呀,看似没心没肺的,其实鬼精得很,说不定会有办法呢。”
  当初巧儿还小,秦牧征战在外,巧儿一直是跟在杨芷身边,杨芷把她当妹妹一样照顾,俩人之间的情义不可谓不深。
  这次的事太过敏感,如果天子真的震怒,若说这天下还有谁能救得了杨家,或许就真的只有巧儿了。
  杨芷点头道:“莫莫你快去把巧儿请过来吧。”
  “是,娘娘。”

  停轩观福殿,游目眺皇畿。
  法轮含日转,花盖接云飞。
  翠烟香绮阁,丹霞光宝衣。
  幡虹遥合彩,空外迥分辉。
  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秦牧负手立于石碑前,朗声徐吟,跟随在后的法清禅师等大慈恩寺僧侣皆躬身合什,低诵佛号。
  这首诗为唐高宗李治所作,题为《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奘法师是唐高宗对玄奘和尚的尊称。寺中僧人将诗刻碑建亭留存。
  今日天子说是来参禅,但实际上却不是坐在禅房里与法清老和尚打机枢。游过唐朝进士们科举及第之后便来题名的大雁塔,便移驾来到这碑亭之中。
  皇帝从未接见过任何僧人,甚至没有按惯例设置皇家寺庙,可以说对佛家非常冷谈,这给佛门弟子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感。
  这次皇帝突然要来大慈恩寺,作为住持,法清老和尚认为这是一个天赐的良机。
  然而他作好的种种准备,都没有用得上。
  皇帝来到大慈恩寺后,没有接受他的好意安排,不管他说什么,只是微笑听着,没有什么表示。
  这让法清和尚和顾君恩一样,有些糊涂了,猜不透皇帝此行用意何在。
  天空之中,茫茫的雪花还在纷飞着,沾在各人身上,秦牧回过头来对左右吩咐道:“法清大师年事已高,不必拘于俗礼,快取把伞来帮法清大师挡雪。”
  “阿弥陀佛,多谢陛下美意。”须眉皆白的法清禅师宝相庄严,合什诵了声佛号,然后自嘲地说道,“只是贫僧打伞,传出去总是惹人闲话。”
  “哈哈哈。。。。。。。。。”秦牧忍俊不禁,真没相到这宝相庄严的老和尚还有幽默的一面。
  自嘲是一种交流的艺术,它能很快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法清禅师人老成精,巧妙地借用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的歇后语加以自嘲,同时间接表达了佛家循规蹈矩的态度,希望能赢取皇帝的信赖。
  秦牧倒不好坚持让他打伞了,转而含笑说道:“在这佛门净地走一走,朕这心里果然平和多了。”
  “阿弥陀佛,印宗法师讲经之时,有风吹幡动,一僧说风动,一僧说幡动。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的心动。”法清禅师合什作礼,天上雪花纷纷飘落,沾于其身,让他看上去仿佛与这风雪融为了一体,“陛下,这世间之事皆如此,无所谓风、无所谓幡,亦无所谓何者主动,何者被动。一切法唯心所造。”
  秦牧听了,若有感悟。作为皇帝,主宰着天下人的生死,要时刻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切不可为风所动,为幡所动,为外界所迷惑。
  而此时,跟随在左右的顾君恩,一颗心稍稍放了下来,从秦牧刚才那句话,特别是“果然”二字,他敏锐地悟出了皇帝此行的用意。
  现在唯一还让人担心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时秦牧感怀地说道:“子欲养而亲不在。老禅师,朕这一生,亏欠先严先慈多矣,朕想请老禅师做场法事,为先严先慈祈福。”
  “陛下有旨,贫僧自不敢推托。”法清老和尚如闻仙音,即便修为高深,也难抑心中之激动,连连合什,“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顾君恩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到了实处,皇帝做法事为先皇考祈福,这应该不会有谁不长眼,在这个时候再掀风鼓浪了吧。

  ps:还是求点推荐票,期待着推荐票数能到达10万,作为小妖级作者,俺对自己书的每一项数据都很在意,眼看快到10万张推荐票了,颇有点近乡情更怯的感觉,亲们能理解咩,把你手上的推荐票给俺吧。(未完待续。。)


第829章 玄奘和鉴真


  秦牧以在法清禅师的引领下,参观了大慈恩寺,并依俗到正殿佛像前上了香。
  大秦定鼎才一年时间,之前四境不靖,战争频繁,秦牧的精力大多用在战争方面。但着外部的敌人逐渐被消灭,他的精力自然更多的转移的内部。
  除了办新式的启蒙教育,办数理化学院,发展民生、科技、商贸、调整军队体制等诸多方面外,对宗教的问题采取何种态度,如何管理引导,也越来越不容忽视了。
  如果只看到了佛教僧人不事生产,而占有大量资财,无偿享受信众供养这一面,那对佛教的认识无疑是比较肤浅的。
  与道家相比,佛家在整个亚洲地区有着更广泛的信众,影响力大很多,尤其是经过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佛学,对朝鲜、日本等国的影响非常巨大。
  西方的殖民,并非是单纯的武力殖民,历史也证明,那样是难以长久的。象英国那种比较成功的殖民方式,其实是以武力为前导,以宗教信仰、经济文化为后盾,是一种全体方位的殖民。
  严格来说,中国儒学的输出,只是一种纯粹的文化输出,与信仰没有多少关系。
  而且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佛学,与儒学之间其实有许多相辅相成之处。
  所以在历史上,象苏东坡等很多学者,与佛家都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很多高僧,在儒学修为方面,也达到了非常的高度,他们所作的诗词文章,不但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透着佛家的禅意。
  中国的佛学已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外来文化,它实际上已经本土化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大秦的扩张。肯定不能光靠军事的扩张来完成,如果能让儒释道三家结合起来,作为军事扩张的后继力量,以一种文明而温和的方式,来消化掉军事扩张的对立和矛盾,那是再好不过。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军事扩张只是把东西吃进肚子里,但却不能真正消化吃进肚子的东西,所以需要用宗教信仰、经济文化的手段来帮助消化。
  如果没有这些手段辅助,吃进肚子里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造成身体不适。
  回到禅房,秦牧享用过大慈恩寺精心为他准备的斋饭,然后与法清禅师坐在禅房窗下品茶下棋。
  窗外白雪飘飞,两只白头翁缩在被雪压弯的枝头;禅房里檀香袅袅,几个莆团,一杯香茗,梵心清净。
  棋盘上,秦牧持黑,法清禅师持白。顾君恩于一侧观棋。
  嗒!一子轻轻落下。
  秦牧端起茶来轻呷了一口,随意说道:“据朕所知唐朝时期,西域的百姓都是信佛的,到了五代十国。中原军阀割据,烽火满地,民不聊生。再也无力顾及西域,西域沦落到了回鹘人手里。回鹘大汗强令西域二十万帐百姓舍弃佛教,改信天方教,乃有今日之格局。”
  法清禅师那庄严的宝相表面波澜不惊。也随手在棋盘上落了一子,然后轻抚白须答道:“陛下所言极是,由此可见,佛家的命运其实是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贫僧以为,佛家弟子,虽是方外之人,却不能不爱国,实则,爱国即为爱教。”
  法清这番话,一改之前的禅意,说得很直白,甚至不象是从他口中的。但毫无疑问,这是在投天子所好。
  “朕今日之所以选择来大慈恩寺,实因玄奘高僧。不瞒老禅师,朕以前并不礼佛,在朕的记忆中,只有两位高僧让朕印象深刻。
  玄奘万里西行,历尽千辛万苦取回真经,为中土的佛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鉴真东渡,开日本千年佛基,传扬我华夏文化,亦是令人无限景仰。”
  秦牧提起玄奘和鉴真,法清禅师自然是肃然起敬,连声附和。
  “在朕看来,不管儒释道哪家都一样,你嘴上说得再怎么天花乱坠,都不如付诸于行,朕之所以记住了玄奘和鉴真两位高僧,不在于他们佛法有多高深,而在于他们身体力行的精神。
  这大慈恩寺壮丽恢弘,但你说是大慈寺成就了玄奘高僧呢,还是玄奘高僧成就了大慈恩寺?老禅师,从二位高僧的事迹不难看出,佛学的弘扬,个人的修为。都不在于把寺庙建得多恢弘壮丽,拥有多少寺产。
  然则自唐朝之后,佛教就失去了原有的开拓精神,变得琐碎,变得拘泥,流于形式。迷失在了恢弘的寺庙、清闲的香烟之间,千年以降,再没有出现过象玄奘和鉴真那样的高僧。
  朕每每想到这些,便不禁自问,这样的佛教,还值得朕去信奉吗?遥叹千年之前玄奘与鉴真两位高僧的壮举,朕真的希望,我泱泱大秦,也能出现一些象二位高僧那样的人物,只有那样的人物,才值得朕去供奉,去敬仰。”
  皇帝这番说完,须眉皆白的法清禅师,手指竟微微颤抖个不停,手上那枚白子再也捏不紧,嗒的一声掉到了棋盘上。
  他想说话,却一句也说不出,银白的长胡也跟着微微颤抖着。
  秦牧随即站起身,走出禅房,带动的轻风让禅房内袅袅的香烟乱成一团。
  顾君恩跟着秦牧离开,心中也是感慨万千,望着秦牧的背影,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脑子有些恍恍惚惚。
  原来天子此行,远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一个宏大的国家战略,在天子看似轻散的言行中,一点一点地浮现出来。
  相信天子方才那番话,很快就会在整个佛教界传得人尽皆知,进而会让所有的僧人寝食难安,那翻话透露出了太多的信息。
  天子已经明确表明了自己不信佛,你们不必试图耍嘴皮子,说个天花乱坠来改变。同时天子对寺庙占据大量寺产显然是不满的,惹毛了他,谁也不敢保证大秦不会出现一个全国性的灭佛行动。
  然而,在给佛家如山重压的同时,天子又留出了余地,甚至可以说指明了出路,如果做好了,也不难得到天子认同,以及皇家供奉。
  曲江边的大慈恩寺,隐隐传来了一阵钟声,在飘飘的雪花中回荡,有些仓促,有些忙乱。
  而天子的车驾,已经在风雪中去远,飘落的雪花,很快把车辙留下的痕迹覆盖,看不到一丝余痕。
  秦牧从大慈恩寺出来后,并没有立即回宫,而是往城外走,到了南门,他将李式叫到车边问道:“司农寺的官吏出来了吗?”
  李式在马上抱拳答道:“回陛下,他们已经在城南的大棚恭候陛下了。”
  “嗯。”
  秦牧放下车帘,把手放到鎏银百花香炉掐丝珐琅的手炉边烤了烤,搓了两搓,对顾君恩说道:“司农寺与民间富户合作建冬季蔬菜大棚之事,顾卿之前可曾闻知。”
  顾君恩答道:“臣稍有所闻,还以为这是陛下让司农寺这么做的,便没太关注,陛下,您。。。。。”顾君恩是兵部侍郎,不管农业方面的事,他一时想不明白,皇帝大冷天的亲自跑来看什么冬季蔬菜大棚,这蔬菜大棚真的值得投以这么大的关注度吗?
  秦牧哈哈一笑道:“朕要来看看,司农寺的官吏有没有官商勾结的行为。”
  顾君恩也轻松地笑了笑道:“臣听说这蔬菜大棚似乎挺赚钱的,如果陛下查出了赃款,过年的时候,可要多赐件冬衣给臣。”
  “哈哈,顾卿是得多穿点,今年冬天恐怕会特别冷啊。”
  顾君恩心头咯噔一下,一颗心又悬了起来。

  ps:求订阅,求推荐!
  。(未完待续。。)


第831章 蔬菜大棚


  大秦天子的一番话,给法清禅师造成了巨大的震动。天子离开大慈恩寺之后,他立即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
  禅房外的雪花还在纷纷地飘着,禅房里寂寂无声,法清禅师仿佛入定一般,不言不动,任炉上的檀香袅袅缠绕。
  大慈恩寺作为法相宗的发源地,高僧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还亲自督造了大雁塔,据说大雁塔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万余粒。
  归于种种原因,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能成为大慈恩寺的住持,必是佛法高深,德高望隆的高僧,法清禅师也不例外。
  但今天大秦天子一番话,却如当头棒喝,让他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漩涡之中。唐朝以前的佛教,充满了开拓精神,经历了一次次浩劫,却总能很快浴火重生,不断拓展。
  试问为什么?
  难道不是象玄奘、鉴真那样的高僧,不顾生死,百折不挠地传播的结果吗?
  而自唐朝之后,佛教确实如当今天子所言,渐趋于琐碎,缺少了开拓性,不但没有进一步扩展,反而不断的萎缩。
  佛教象玄奘、鉴真那样的高僧少之又少了。
  相反,人们看到了天方教不断东侵,不断吞食着佛教的地盘,都传播到河套来了;
  看到的是一个个西方传教士,不惜万里艰险,飘洋过海前来传教,为了传教,他们可以忍饥挨饿,可以忍受无数白眼,可以献出生命。。。。。。。
  佛教失去了玄奘和鉴真,而人家却出现了无数个玄奘和鉴真。
  此消彼长。一至于斯。
  现在再加上大秦天子对佛家的固步自封,日渐流于奢烂的现象大为不满,继续这么下去,佛教连生存都堪忧啊。
  法清禅师一字一句地咀嚼着天子的话,他在提到鉴真东渡时,肯定了鉴真传播华夏文化的功劳,从中,可以看出天子对佛家还是有所寄望的。
  同时,他也听说当今天子对不断漫延的伊斯兰化,有很强的戒心。之前不管战事如何紧张,都没有停止在河套推行汉化。
  这次天子突然驾临大慈恩寺,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显然是希望佛教能协助朝廷,在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的。
  一番深刻反思之后,法清禅师感觉现在对佛教来说,是巨大的危机,也是巨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