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5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玛丽卡。莎曼纱想了想说道:“这件事情关系到包括我们奥特萨在内的各国的存亡,你现在就赶回普尔巴尼,把情况向我父王说明,然后让我父王招集各邦首领商议,咱们不妨先答应向秦国称臣纳供,并给秦国一定的好处,换取他们出兵帮我们抵抗莫卧儿大军。
  你要告诉我父王,如果不能抵抗住莫卧儿大军,咱们就什么也没有了,各国迟早都得亡国,因此让大家作些取舍,不管如何,这可能是我们唯一的生存机会了,一定不能轻易错过。”
  “公主,你为什么不亲自回去?你留在这里,万一。。。。。。。”
  “你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我要留在这里,多打听一些消息,把秦国人的底细再了解清楚一些,为将来的谈判创造一些有利的条件。”
  “可是,公主,万一秦国人对公主你。。。。。。”(未完待续。。)


第953章 医保


  在长相上,明月更多地传承了她母亲卞玉京的美丽。碧瑶则是秦牧、宋美人两者各接一半,而且良好的融合,粉嘟嘟的小脸蛋总让人忍不住想掐一下。
  由于明月和碧瑶的年龄都还小,还没有正式的册封,宫里的嫔妃美人便习惯叫她们明月公主,碧瑶公主。
  此刻的坤宁宫里,碧瑶正乖乖地坐在软椅上,手里拿着一块根糖甜甜地含着,在她前面,懂事的明月把自己心爱的玩具一样一样摆出来,逗着妹妹。
  站在偏殿门口看着了宋美人,已经紧张得手足无措,来回地绞着手上的帕子,把手绞得手指都发白了。
  皇后杨芷含笑安慰道:“妹妹不用担心,一会儿就好,破虏已经接上了,你也看到了的,没事的。”
  “皇后娘娘,你说真的会没事吗?”宋美人还是有些不放心。
  “你呀,也不想想,太医院也果没有把握,敢给破虏他们接种吗?这事是陛下吩咐的,陛下总不会害了自己的孩子。”
  “不是。。。。。。。皇后娘娘言重了,妾身不是那个意思。”
  “妹妹的心情我理解,说实话,昨天给破虏接种时,我心里也紧张,今天破虏不是好了嘛,没事的,妹妹安心看着吧。”
  侧殿里,太医院的女太医李紫萱带着两个女护士,在细心地准备着,先是用新研制出来的酒精,仔细地给手术刀反复消毒,两个护卫则把准备接种的牛痘疫苗小心地拿出来备用。
  她们接种牛痘疫苗已经不知接种了多少,但这回不一样,接种的对象可是碧瑶公主,岂能有丝毫差错。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李紫萱走出来,微笑着对明月说道:“明月公主。好了,请公主出去一下好吗,让我来跟你妹妹玩一下吧。”
  明月乖巧地说道:“那好吧,但是。。。。。。”明月歪着小脑袋想了想说道,“但是你不让妹妹哭哦。”
  “明月公主放心,我会的。”
  “这是我最喜欢的狗狗,妹妹也喜欢,她要是哭了,你就拿这个给她,她就不哭了。记得哦。”
  见明月如此乖巧懂事。李紫萱真想抱她亲一下,但现在不行,她微笑着让明月回到皇后杨芷那边后,才上去哄碧瑶:“来,碧瑶公主乖啦,让我看看你的手臂好吗?”
  小碧瑶只是看了看她,没吭声,继续吃着自己的糖果,李紫萱让两个护士出来。一边哄着小碧瑶,一边卷起她的衣袖,露出白嫩的手臂来。
  三人配合默契,由一个女护士抱起小碧瑶。一个拿酒精在她小手臂上消毒,然后用布条扎住碧瑶的手臂,还没等小碧瑶挣扎,站在背后的李紫萱。就用手术刀迅速而娴熟地在小碧瑶的手臂上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然后把准备好的牛痘疫苗挑进伤口里。
  这个过程虽快,但多少有些痛。碧瑶张嘴大哭,外头的宋美人听得心房都收紧了,明月也想跑进去哄自己的妹妹,幸好杨芷把她拉住了。
  秦业、秦靖、明月都接种痘苗过,按说是不怕再被感染的,但这个时候总不能让明月进去的。
  幸好里面的碧瑶只是哭了几声,就被李紫萱又逗笑了,伤口很小,不是很痛,李紫萱用的法宝就是明月的那只木狗,木狗摇头摆脑,发出真的小狗一样的叫声,逗得小碧瑶咯咯直笑。
  接种的当夜,李紫萱带着两个女护士,留在宫里观察,碧瑶只是微微有些不适,身体有轻微的低烧,这是接种牛痘后的的正常现象。
  这一夜,碧瑶公主因为身体不适,微微有些低烧,但只哭闹了一盏茶功夫,哭累了便睡了。
  第二天起来,小碧瑶一切恢复如常,和哥哥姐姐玩乐,咯咯笑个不停,丝毫没再有不适感。至此,李紫萱和两个护士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其实接种牛痘疫苗对她们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只是因为这次接种的对象特殊,才会如此紧张,仿佛是自己去鬼门关走了一趟。
  这下好了,宫里的几个皇子、公主都接种完了,至少今年不用再这么担惊受怕了。
  皇后杨芷自然免不了赐下许多东西,说来当初杨芷还准备把她接入宫来给秦牧做嫔妃呢,只是秦牧没有那个意思,杨芷才作罢。
  如今的李紫萱身份非同一般,她不但常常出入皇宫给嫔妃看病,深得皇后喜欢。
  在医科学院里,院长秦良玉也喜欢这个医术高明,美丽贤惠的女子,并干脆收她做了干女儿。
  如今南京城里的高官显贵之家,托媒向李家提亲的不知有多少,只是最后不知道谁家有幸娶到这个好媳妇了。
  如今的大秦,接种天花疫苗的工作正在全面铺开,各州各县的官立医院,负责走村串户,一家一家地接种,并且都是免费接种,此举自然是得到了万千百姓赞颂。
  由此事,秦牧想到了医保制度。
  华盖殿里,秦牧招集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以及太医院的吴有性等人,就实行医保的可行性进行讨论。
  秦牧说道:“很多普通百姓之家,本来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可一但家里有人染病,尤其是染上一些重病之后,往往就是倾家荡产,苦不堪言。
  有鉴于此,朕有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个医疗保险制度,大致是这样,普通的百姓之家每年上缴一些保险费用,朝廷将这些款项列为专款,并发给缴费的百姓一本医疗证。
  百姓若是病了,就可以凭借官府发的医疗证到医院免费冶病。这样的话,百姓之家就算有人不幸患上了重症,也不至于倾家荡产。”
  在场的内阁大臣与六部尚书受历史的局限,不可能想出这样的政策,但一经秦牧提出,他们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
  大理寺卿杨慎点头道:“陛下所言,实为良策,只是具体操作起来,涉及面大,其中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比如每人一年具体缴费多少,缴多了,百姓不情愿,少了这笔专款恐怕又不够用于医疗;
  如果需要国库大额补贴,国库能否承担得起。还有缴医疗保险费后,是不是大病小病都一律免费。如果一律免费,是否合适?”
  吴有性接口道:“这还涉及到所有民间药铺、医馆,如果人人都缴了医疗保险,人人都到官立医院免费治疗,一来,现有的官立医院肯定应付不过来;二来,民间的药铺和医馆将面临无人买药,无人就医,全部倒闭的可能。”
  吴有性之后,李源、邵华、杨超等人也纷纷提出自己的顾虑,众人殿开了热烈的讨论。
  总体而言,大家都不否认秦牧提出的医疗保险制度是一个创举,是一个为百姓好的政策。但直要实施起来,难题却是不少,而且有些问题一时还很难解决。
  司马安沉吟道:“臣以为,此策可放到朝堂上,群策群力加以讨论,把存在的问题逐一加以解决,然后找一些州县加以试点,最后再看看有无全国铺开的条件。”
  秦牧也知道此事涉及面广,关系重大,急不来。政策提出了,问题找出来的,这是好事,只要群策群力,总能找到办法把存在的问题解决掉的。
  他想了想对吴有性说道:“吴卿,就由你把各位大臣提到的实施难点整理一下,明天交到朝会上去讨论。各位大臣回去之后,也多想想解决的办法,朕之心意,本是为了给万千百姓之家一个保障,可别最后反成了害民之政才好。”
  “臣等遵旨。”
  大臣们散去之后,秦牧想了想又单独召见翰林学士王夫之,让他把医保的政策和实施难点刊登到大秦时报上,让举国有识之士一起加以探讨,以便找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来。

  ps:今天的月票突然很疲软啊,兄弟姐妹们,还差十来票就满百了,满百加更,满百加更,各位亲请踊跃投票,求月票喽!(未完待续。。)


第954章 还是先试点吧


  南京城包含外廓,共分为两个县,北边是江宁县,南边是上元县。
  城中百姓习惯上把上元县的外郭称为南乡。
  这一天秦牧带着侍卫,微服走仿了南乡一些生活相对贫困的人家。然后从首牛山顺着秦淮河的柳堤回城。
  自从他提出医疗保险制度,并在《大秦时报》刊出向民间广求意见后,引起巨大的反响,民众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民间初具雏形的智库和有识之士为此献计献策,当然,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认为这是好高骛远的大有人在。
  但而实际情况是,下层百姓的声音在什么时代都是最弱的。
  而秦牧提出医疗保险制度的初衷,更多的恰恰是想保护中下层的百姓之家。
  因为他们经济基础差,抵抗风险的能力最弱。家中一但有人患病,或是听天由命,或是因病反贫,甚至因此倾家荡产。
  以前的秦牧家就是这样,他父亲本来是个七品小官,生活过得不错,但病重时把家中积蓄全部花光了,最后落得个无药可吃地步,父亲撒手离世后,是他的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的。
  在这件事上,秦牧深感不能只在朝堂上讨论,也不能只听民间智库或有识之士的声音。因为这些社会精英人士,通常家里都是比较富裕的。
  是以秦牧特意抽了一天时间,带着侍卫,骑马走访下层民众,听听他们对此有什么看法有顾虑。
  牛万山和李式等人跟在后面,默不作声。因为秦牧的神色有些凝重,一通走访下来,秦牧发现,支持实施医疗保险制度的多是那些中、上户。
  而秦牧最想保护的属于弱势群体的下户。支持医疗保险的却少之又少。
  出现这种反差,原因也很简单,中、上户生活相对富裕,对于他们来说,拿出一点钱来缴医疗保险费,就可以享受免费医疗很合算。
  而下户因为生活比较困难,把一文钱都看得很重。尽管现在朝廷的公信力很高,但一涉及到钱,这些生活贫困的百姓还是顾虑重重。
  那些家中有病人的当然是巴不得早点实施这项政策。多数家中没有病人的,则舍不得掏这份钱。说难听点叫不见棺材不满泪,不见兔子不撒鹰。
  试想,平时有病,他们往往是硬挨过去,不舍得花钱寻医问药,现在还没病,就想让他们先掏钱交医疗保险,他们乐意吗?
  多数穷困的百姓都存在侥幸心里,认为自己不会病。病了挨一挨也能过去,要消除他们这种侥幸的心里,很难,很难。你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一让他们掏钱就会心大心小。
  现在大秦还不到六千万人口,就算把蒙古和青藏各部一起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内,总人数也不过六千出头。
  相对于后世十几亿人而言,现在只是零头而已。从这一点上来说。似乎事情容易解决得多。
  但实际不然,一来是医疗资源相对缺乏,二来人们的意识还相对保守。三来地广人稀,很多地方还非常封闭,就医困难。。。。。。。。。总之,一一列举的话,问题可谓是一大堆。
  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真要实行下去,却是困难重重。这让秦牧眉头不展,回城的路上,连秦淮河边美丽的景色也懒得多看一眼。
  回宫后,他立即把大臣们招集到华盖殿,开门见山地问户部官员道:“许卿,杨卿,以大秦现在的财力,有没有能力免除所在下户的医疗保险费?”
  许英杰与杨超对视了一看,许英杰出来答道:“启奏陛下,这首先要看每个人一年要缴纳多少医疗保险费,如果缴费数目较多,国库恐怕很难长期承担这笔开支。”
  秦牧立即转头问吴有性道:“又可,太医院调查清楚了吗,普通老百姓一人一年要缴多少医疗保险,才够维持这项制度运行?”
  “回陛下,目前只来得及在江北的县和天长县作初步统计,以这两个县去年就医人数,以及药品销售量、除以两县的总人口,统计出的初步结果是至少每人每年要缴纳十四文钱的保险费,才足勉强够运转。
  另外,臣要提醒陛下和诸位大臣的是,现在统计出来的数字,只是粗糙的数据,如果真的推行医疗保险政策,每人十四文的保险费肯定是不够的。
  因为现在很多普通人家患病后并不就医,有些病重的,干脆就放弃了医治,任由患者自生自灭。病症轻的,往往也不就医,而是硬挨过去。
  一但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下去,这部分病人也来就医的话,那么所须的经费有可能会加倍,甚至更多,才足以维持正常运转。”
  “二十八文一个人?”许英杰是商人出身,心算能力惊人,他迅速计算了一下大秦的下户人数,最后无奈地说道:“陛下,根据户部在册数字,目前大秦下户的人数是三千万左右,以每人每年二十八文计,每年国库要额外负担的医疗费是八十四万龙币。
  陛下,相对于国库每年近亿龙币的岁入,这笔钱听起来似乎不多,但这只是医药本身的花费。如果要推行医疗保险制度,现在的官立医疗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光是要完善这些,恐怕就是一个数以百万计的庞大支出。
  今后,还要负担大量行医人员的薪俸,这又是一笔数以百万计的开支。陛下,如此大的开支,国库强撑一时可以,但绝非长远之策。”
  听许英杰这么一算,秦牧也有些头大,他想了想说道:“那么诸位大臣,这样行不行,朝廷只负担一些重症病人的医治,以避免这些家庭因病返贫,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