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6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对得起他们的养育之恩吗?”
  “所谓忠孝不能两全,我等为儒家正名,为孔圣。。。。。。。。”
  “为个屁,嘁!”尉迟刚大嗓门打断了吴道延的话,然后肆意的讽刺道,“得了吧,少把自己说得那么高尚,你们这些所谓的读书人,不就是怕朝廷轻儒重法,绝了你们的前程吗?”
  那弟弟尉迟铮立即接着嚷道:“就是,我可听说了,这次的风波,是圣上要改革司法,让司法更公正,使百姓有事的时候到衙门里不至于再受蒙冤不白之苦,哪怕儿错了,你们非要绝食抗争,这是何道理?”
  “二弟,你这就不知道了吧,圣上改革司法,除了要让百姓不至于再蒙冤受苦之外,还要用来监督那些官员,让他们不能贪赃枉法,残害百姓。你想啊,这些人以后都是要做官的,圣上这么一改革,岂不是绝了他们将来搜刮民脂民膏的路子?明白人家为什么假惺惺的来此绝食抗争了吧?”
  “哈哈哈,大哥不说,小弟还真没想到这一茬,你这么一说,这事情可不就清楚了嘛。”
  “你们胡说八道!”
  “这是妖言惑众!颠倒黑白,其心可诛”
  “简直是欺人太甚,咱们和他拼了!”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何况他们未必多有理。一群读书人被彻底激怒了,本来静坐地上,此刻全跳了起来,可谓是群情鼎沸。
  而外头围观的普通老百姓,听了尉迟刚兄弟俩的话,不少人有顿悟之感,一时话锋大变。
  那些原来同情里面的士子,此时醒悟过来,不免有种被欺骗的感觉,纷纷大嚷起来,跟着谴责里面的士子。
  当然,还有一部分了是相信读书人的,双方争执起来,场面很乱,一些商家掌柜,能说会道,纷纷顺着尉迟刚兄弟俩的思路,对里面的士子大肆抨击。
  细说起来,如今皇帝在民间的声望是非常高的,施行的很多德政,使百姓受益匪浅,整个大秦的社会民生在迅速的发展,处处生机勃勃。
  皇帝甚至还自掏腰包,大办蒙学,让很多贫穷人家的孩子可以免费就读;
  军队开疆拓士,扬威四海,不但没有向百姓加税,相反,还不断地给下层百姓减税。
  更甚者,还在吴县试点医疗保险,企图帮助天下的百姓抗御重疾破家。
  只要稍稍一想,就不难想到,皇帝这些年都做为百姓做了些什么,这样的皇帝,改革司法说是为了让百姓免受冤屈,说是为了监督贪官污吏,百姓信,真的信。
  那么问题来了,皇帝改革司法,是为了百姓好,读书人为什么要反对呢?他们目的何在?
  难道不是象尉迟刚兄弟说的那样,是出于私心吗?
  什么儒家法家之争,普通老百姓不太懂,他们关心的只是怎样对自己有利的。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声讨里面的士子的声音也越来越多,甚嚣尘上。
  吴道延等人万万没想到,事情会成这个样子,真与尉迟刚两兄弟拼命,他们还真没几个敢,围上来就是做做样子,再加上外头指责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大,千夫所指,形势大变,让他们里外不是人,这气势更是大弱。
  尉迟刚大乐,哈哈大笑道:“我说错了吗,没有吧?哪朝没有律法?你见哪朝没有律法了?圣上只是改革一下,让律法更公正,以便天下出现更多的包青天那样的好官,让天下百姓少受点害,这哪里错了?你们非要去扯出什么重法轻儒,这根本就是私心作崇、掩耳盗铃。
  孟圣人说了,民为贵,社稷次之。那也就是说谁为百姓好,他就是对的,咱们这天下百姓,受皇恩何其多,岂能为了一已之私,昧着良心与圣上作对?”
  “如今这天下的百姓,日子过得好好的,我看呀,有些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乱,才来此绝食。”
  “对对对,你说,他们若是行得正,站得直,就算圣上要改革司法,监督那些贪官污吏,他们若是不想做贪官污吏,怕什么监督呢?”
  “就是这个理,你为官清正,再多的监督,也只能证明你是清白的,对你们有什么影响呢?你们来这里抗争,不是心怀鬼胎是什么?”
  “对对对,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要是怕监督,那一定不是什么好路数!”
  “就是,就是,我原来还道这些人是好的,却原来包藏这样的祸心,真是人不可冒相啊。”
  “瞧瞧他们一个个文质彬彬的,还真没想到呢,你说,前朝遍地贪官污吏是怎么来的,这下我总算明白了。”
  “哼,一群卑鄙的东西,骗人!”
  “骗子!”
  “打骗子。。。。。。。”

  ps:求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1036章 舆论导向


  “林员外,你是没看到,那情景,哎哎哎,别提多狼狈了!”
  “刘掌柜的快说说,最后怎么了?”
  “这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苏州知府劝也劝不住的事,结果被苏州的百姓一通乱拳,打得那个闹事的读书人抱头鼠窜,连鞋都跑掉了,有的躲进茅厕里,掉下去。。。。。不说了,不说了,有辱斯文啊!”
  “出了这么大的事,苏州知府也不管?”
  “民心所向,苏州知府还能派兵镇压百姓不成?再说了,他就是有这份心,也没这个能力调兵呀。”
  “。。。。。。。。。。”
  苏州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遍整个江南,湖州衙门西街的胜德茶楼上,一时议论纷纷,刚刚从苏州回来的刘掌柜,被大家围在中间,成了焦点人物。
  湖州同在太湖边上,同是江南鱼米之乡,自古便是文风鼎盛,如今湖州的读书人,闹得也不轻,从这胜德茶楼望去,便可望到州衙前的喧嚣的场面。
  “林员外,还是赶紧去劝劝令郎吧,赶紧回家,别看现在各地闹得凶,又逢圣君在位,不至于用兵镇压,但如今读书人这么无理取闹,已经激起多地的民愤了;
  我听说除了苏州之外,嘉定、常熟、松江等多年州县,闹事的读书人都被百姓驱散了,尤其是江阴,那就更不用说了。
  江阴百姓忠义之名,天下皆闻,鞑虏下江南时,尸山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天子派三百壮士过江救援,血战一夜,杀敌无数,最后三百壮士全部战死;
  那元必武将军身上插满了箭矢。数不出有多少支,在战死那一刻,他仰天大喊一声,用尽力气将那面黑色的旌旗深深插入大地。
  元必武将军那魁梧的身躯依着旗杆,屹立不倒,凌角分明的脸上,带着一抹由衷的微笑,半睁着双目,坦然地望着前面再也无法到达的江阴城。
  诸位请想,元必武将军虽然未能到达江阴城。但江阴的百姓不会忘记啊,往事犹历历在目,好不容易盼来大秦盛世,这才几年时间啊!
  这次江阴出来闹事的读书人也就那么十个八个,结果刚一冒头,就被江阴老少打得鼻青脸肿,还要将这些人驱逐出城,如今这些人就象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啊。”
  “这。。。。。。这也太过激了吧。这读书人也是为了维护圣人学说,何止于此?”
  “是啊,是啊!”
  “。。。。。。。。。。”
  刘掌握柜摇头道:“这事在我看来,还真是读书人的不对。这次的风波。实因天子有意改革司法,使之更为公正而引起。天子有言:刑罚的震慑力不于在它的严酷性,而在于它的不可避免性。
  君无戏言,从这句话。便不能看出,天子实在是没有重拾先秦酷法的意思,改革司法。只是为了让执法的官员更加公正廉明,尽可能杜绝官员贪赃枉法、残害百姓。
  天子一心为民,改革司法实为仁政,善莫大焉。然而现在却被人硬说是重法轻儒,这理由明眼人一听就知道是牵强附会。”
  “刘掌柜,你这话不对,既然这理由明眼人一听就知道是牵强,那什么天下这么多读书人起来反对呢?”
  “诸位别急,你们先想想,若是天子的司法改革真的实行下去了,这得利者是谁?受害者又为谁?”
  “哦哦,照刘掌柜这么说,得利的无疑是普通老百姓,受害的则是那些存心不良的官吏。”
  “对了嘛,天子这一改革,等于是断了他们贪赃枉法的门路,这天下的官吏何其多,如今事情闹得这么大,少不了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刻意鼓动。很多读书人只是被人当枪使罢了。”
  那林员外听到这,悄悄退出人群,匆匆下楼而去。。。。。。。
  江南富裕,商贸繁荣,各州府多有商会。而这些商会,只要夜不收打声招呼,就会有无数的象刘掌柜这样能说会道的掌柜和伙计,一同展开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
  这次秦牧不动用兵队和官府的力量去镇压读书人,却是发动普通老百姓,对读书人的抗争行为加以谴责,效果十分显著。
  自从赣南开始,秦牧就在大力扶植工商业,并鼓励各地商人成立自己的商会组织,毫无疑问秦牧是想把资本阶层扶植起来,以对抗传统的士绅阶层。
  这场浩大的宣传反击战,效果如此显著,各地的商会组织当居首功,夜不收平时就与这些商会有很密切的联系,很多信息都是通过商会收集而来的。
  这次两者配合默契,使得这场舆论反击战得以迅速铺开,并成功引领了民间的舆论导向。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可以算是资本阶层与传统的士绅阶层的第一战。
  在南京这个帝都,这场舆论战打得更加激烈,明年三月,礼部将举行春闱大考,全天下取得了参加礼部试资格的士子几乎都云集到了南京城。
  而另一方面,南京城也是秦牧控制力最强的地方,也是他扶植的资本阶层的大本营,读书人集体叩阙上书,市井间无数掌柜、伙计在猛喷口水,他们散于人群之中,大肆宣传,大街小巷,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总是少不了这些人的身影。
  以前,天下的话语权几乎都掌握在读书人手中,他们说什么,普通老百姓就信什么,一个读书人足以影响十里八乡的普通民众看待事事的角度和取向。
  这次却大是为不同,那些能说会道的掌柜和伙计,开口就先打出维护天子的旗口,如果秦牧是一个无能的君主,百姓一定不会吃他们这一套。
  但恰恰相反,秦牧这个皇帝在民间的威望非常高,很多百姓主动在家给他立长生牌,早晚焚香供奉。
  在无数掌柜和伙计的口中,读书人是在故意与皇帝作对,这样一来,很容易就赢得那些对皇帝感恩在心的百姓的支持。
  夜不收又在其中散布很多阴谋论,说读书人是被那些贪官污吏煸动,而那些贪官污吏是担心皇帝改革司法后,没法再搜刮民脂民膏,因此鼓动了这场风潮,想让皇帝知难而退。
  无论在什么时候,阴谋论总是更有市场。
  不管士子们如何慷慨陈词,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阴谋论面前,都只能甘败下风。
  天下的老百姓对贪官污吏,总是深恶痛绝的,只要把它们定为始作俑者,百姓总是宁可信其有。
  更何况,这场风潮,背后确实有不少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煽风点火,还真没太冤枉他们。
  宽阔的大秦门外,出现了从未见过的过幕,数以千计的士子在叩阙上书,外头则围着数万百姓,纷纷对里头的士子大声指责,说他们不明是非,助纣为虐,声浪如潮,场面几乎失控。
  朝廷赶紧调兵维护秩序,将外围的民众与里面的士子隔开来。但是,民众并未因此罢休,千夫所指,责备之声甚嚣尘上。
  有些激进的,甚至开始往里头扔烂菜头臭鸡蛋,弄得里头跑地请愿的士子跟游街示众的犯人似的。
  这下子所有士子里外不是人,跪也不是,走也不是,他们来大秦门前,多少有点“为生民立命”的意思。
  结果“生民”们却将他们的行为看成了不明是非,助纣为虐。那些烂菜头、臭鸡蛋一阵阵的扔进来,砸得士子们狼狈不堪。
  为生民立什么命?
  这只是你自作多情。
  从来没有哪个朝代的读书人集体请命时,遇到下层百姓如此激烈的反对,这真是有史以来,最奇怪,最诡异的一幕。(未完待续。。)


第1037章 过犹不及


  从来没有哪个朝代的读书人集体请命时,遇到下层百姓如此反对,这真是有史以来,最奇怪,最诡异的一幕。
  大秦门前,数千士子被不断飞来的烂菜叶,臭鸡蛋砸得狼狈不堪。秦牧发誓,这真不是他让百姓这么干的。
  到了黄昏时分,数千士子在数万百姓的指责下,趁着暮色纷纷离开大秦门,百姓这才跟着散去;
  原本水泄不通的大秦门外,只留下一地的烂菜叶。
  蒹葭殿里,云巧儿绘声绘色地把大秦门外发生的一切告诉秦牧,描述的过程中,她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兴奋得脸蛋红扑扑的。
  “陛下,你是没看见,有个家伙正要大喊着,也不知是谁那么损,一个臭蛋啪的一声,刚好扔到那家伙嘴里,这下那家伙也不叫什么为生民立命了,他叫不出来呀,捂着脖子吐个不停。。。。。。嘻嘻。。。。。。。哈哈。。。。。。。。”
  “丫头,人那么多,你还真挤进去了?”
  “才没有呢,人家躲在大秦门上,用望远镜看到的。”
  “哈哈哈。。。。。。。这就好。”
  巧儿在他面前,就象是没长骨头似的,就喜欢腻在他身上,秦牧搂着她那柔软的腰肢,任她在怀里婉转扭动,象只缠人的波斯猫。
  “皇后娘娘驾到!”
  外头传来宫女的声音,秦牧拍拍巧儿,亲自起身走到殿门,杨芷正要让人入殿通传,便看到秦牧迎到了门边。
  “陛下以后莫要如此,臣妾如何当得起。”杨芷连忙敛衽作礼,“臣妾拜见。。。。。”
  秦牧不等她下拜,就上前挽住她的手臂。牵着她的手进行殿,“娘子,来,坐为夫身边来。”
  杨芷一身金凤雀翎大袖宫服,水影红密织金线合欢花长裙,鬓插白玉凤纹钗,手戴翠玉石榴镯子,端庄而高贵,又满带着花信少妇的风韵。
  她刚坐到秦牧身边,云巧儿就象只猫儿。一下子就偎进她怀里,高兴地说道:“姐姐,咱们赢了,那些闹事的读书人退走了,嘻嘻。。。。。。我正在跟陛下说这事呢,姐姐可就来了,姐姐,我告诉你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