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6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亨儿,何事如此惊慌?”
  “祖母大人,出大事了,这回我大顺余部,恐怕一个也别想逃得性命。唯今之计,也只有联络大家起事了。。。。。。”
  啪的一声,高桂英手上的佛珠线断了,一颗颗檀木珠子散落一地,四处乱滚,她顾不得去理会这些,霍地站起来,急声问道:“你快说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什么起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1119章 大顺皇后


  高桂英的身份特殊,她不但是李自成的妻子,大顺朝的皇后,而且还是个巾帼英雄。上马能冲锋陷阵,下马能把军需后勤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原大顺军中有很高的威望。
  更重要的是,她的亲弟弟高一功很得今上信任,带着几万兵马坐镇青藏,正在配合喻上猷对青藏实行抽丁政策,并逐步改土紧流。
  目前而言,高一功是大顺军旧部中掌控军队数量最多的人,如果得高一功配合,几万军队从青藏俯冲而下,立即可以夺取关中,而关中,是大顺军的立基之地。
  因此,李来亨不顾暴露,也急着来找她。
  高桂英这几年来为了避嫌,一直不问世事,每天吃斋念佛。见玄武湖边清静,她还特意从城中大宅中搬到这里,闭门谢客,过着隐居的生活。
  她自是看透了,虽然只是短短几年时间,但如今的皇帝雄才伟略,不但平定了天下,开拓了万里疆域,而且善政不断,民生迅速恢复,四海晏然,无数老百姓主动为皇帝立长生牌,早晚焚香为皇帝祝福。
  大秦的统治已经逐渐深入人心,皇帝声誉直追三皇五帝,在这种情况下,高桂英一个女人,早就绝了非份之想。
  现在李来亨突然跑来对她说要起事,她大惊之后,突然一个巴掌扇了过去。啪!打得李来亨脸上火辣辣的。
  “你给我说清楚,为什么大顺军余部一个也活不了。为什么要起事?”
  “祖母大人,你。。。。。。。。。。你是不知道,有消息称皇帝病了。如今这京中,暗流汹涌,我们府外突然有大量夜不收的人在监视,杀机重重啊。
  牛丞相也来了,他细观天象,算出秦注定无二世,天下又将大乱。而且他还说了。这是我大顺最后翻盘的机会,错过了这次机会,咱们大顺余部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皇帝病重?皇帝病重。。。。。。。。”高桂英愣住了。心中顿时百味杂陈;
  如果秦牧无恙,以他的威望,高桂英绝对不相信这个时候有谁能造反成功。
  大秦现在实行了更戍法,定期换将。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拿大顺朝原来的将领来说,虽然很多人在军中为将,但他们根本没能在军中形成足以让士兵效死的威信。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秦军中的佥事官,他们掌握着功过赏罚,还负责政治宣传教育,说白了就是对士兵进行洗脑,宣传忠君爱国的思想。效果十分明显。
  而且秦牧是马上皇帝,自起兵以来。经常亲自冲锋陷阵,而且几乎是战无不胜,甚至很多先进的武器都是他发明出来的,不光是普通的士兵对他崇拜无比,就是那些高级将领,对秦牧也十分敬畏。
  但正因为这样,大秦的统治几乎是建立在皇帝一个人的威信上的,如果他真有个三长两短,强大的大秦也必然随之崩塌。
  “皇帝真的病重了?”
  高桂英紧紧地盯着李来亨,那眼神就像两把匕首直刺李来亨心房。这个问题是所有事情的关键。
  “回祖母,应该不会错,否则京中也不会突然风云骤起。”
  “什么叫应该?”高桂英不禁大怒,指着李来亨骂道,“牛金星那不忠不义的狗贼,你们还信他?”
  “祖母,你听我说。。。。。”李来亨捂着火辣辣的脸颊,急声道,“祖母,皇帝真的病重了,夜不收都指挥使已经暗中派人前往江阴接太子,皇宫已经开始加强了警戒,秦祚明提前换防,入卫大秦宫;
  李辰、刘猛等皇帝亲信将领也开始坐镇军营,并传下命令,若非有圣旨,任何人不得进出军营。夜不收的黑衣骑更是日夜出动。祖母你不问世事,哪里知道,现在京中的形势已经紧张成什么样子了。
  祖母,你想想,若非皇帝病重,何至于此?我们本来也不相信牛金星那厮,但现在种种迹象,无不印证了牛丞相的话。
  而且,我们大顺军旧部成了夜不收重点盯防的对象,可见这场风暴一起,我们必定首当其冲。祖母啊,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咱们再不加紧准备,将死无葬身之地啊!”
  “住口!你们这是在找死!”高桂英又惊又怒,冷声斥道,“常言说得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你们忘了今上是什么人了吗?就算他真的病重了,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你们也别想轻举妄动,否则那才真是死无葬身之地,愚蠢!真真是愚蠢!”
  “可是祖母,人家现在已经把刀架到咱们脖子上了呀!”
  高桂英气得脸色发紫,几乎又忍不住扇他一个巴掌:“既然知道人家已经把刀架到脖子上了,你还想妄动?你现在就回去,赶紧回去,让你义父把牛金星赶走,立即闭门谢客!你也一样,先老实在家蹲着,哪儿也别去。。。。。”
  高桂英刚说到这,外头就传来一阵异响,显然是有人闯进来了,高桂英和李来亨不禁大惊,一齐快步出了小佛堂。
  阴郁的细雨中,只见李来亨的随从蓝图冲撞着高桂英两个侍女的阻挡,拼命向这边冲来,一见高桂英和李来亨露面,蓝图就急声吼道:“老夫人,将军,出事了,出大事了!”
  “放他过来!”高桂英见蓝图如此惊慌,连忙向自己的两侍女喊道。
  本来就如惊弓之鸟一般的李来亨,忍不住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去头问道:“蓝图,快说,出了什么大事,是不是京中。。。。。”
  “将军,不是京中,是江阴出事了,太子遇刺。”
  这个消息虽然重大,但反而让李来亨暗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是京中出了大事,皇帝下令捉拿他们了呢。
  “还好,不是京中出事,太子遇刺,反而能减轻咱们的压力,这对咱们来说未尝不是好事。对了,太子怎么样了?是谁派人行刺太子的?”
  “将军,一点都不好,刺客当场自尽,但经夜不收密探辨认,刺客是经常给咱们府上送柴火的樵夫,就是那个叫林大的人。”
  “林大?什么林大?啊!你说刺客是经常给咱们府上供应柴火的樵夫?这。。。。。。。这怎么可能?”
  李来亨脸色刹时变得煞白,一个给国公府供应柴草的樵夫,虽然不是鄂国公府的人,凭此也不能证明行刺太子的事就是鄂国公府指使的,但这样的事,需要证明吗?
  完了,有人在嫁祸,而且手法十分高明,如果是明确刺客是鄂公府的人,还可以去辩解一下,但现在人家也没说是鄂公府的人,你去辩解,反而有做贼心虚之嫌。
  这樵夫经常给鄂国公府送柴火,如果没有行刺太子的事情,那么谁也不会认为这樵夫与鄂国公府有什么关联;可如今在这节骨眼上,太子遇刺了,就难免让人感觉这樵夫与鄂国公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京中正暗流汹涌,这个时候,要是自己是皇帝,只要还有一口气在,那也是宁可错杀一万,不放过一个啊!
  就连高桂英,此时也惊得嘴唇微张,轻轻颤抖着,完了,这下真完了,就算不想反,这下也被人逼着反了。
  可真要反,反得了吗?
  “蓝图,你这消息是何处得来的?”
  “禀老夫人,这消息是鄂国公派人传出来的,国公府随时可能被围困,老夫人快拿对策吧!”
  “祖母大人,现在咱们没有退路了呀!没有一丝退路呀!”
  “我这就给一功修书,你快回军营,快去,京城是万万不能回去了,你有什么别的办法和你义父联系?”


第1120章 我本善良


  京城之中,黄道周、刘宗周及一众读书人还在大肆声讨着对学官实行数理化考核的举措。
  春闱刚刚结束,数以万计的读书人多数还滞留在京城。
  下第之人,心中正抑郁,一经被人鼓动,很多人在潜意识里就想跟着闹一闹;
  何况对学官实行数理化考核,这很明显在颠覆儒家独尊的地位,危及了天下的根本,特别是那些年纪稍大的人,他们在儒学上浸淫半辈子,全指望这个了;
  现在一看儒学有被颠覆之危,再有黄道周、刘宗周这样的当年大儒出来疾声高呼,自是一呼百应,反对的的声浪越来越高。
  这天秦祚明突然带五百人马入卫大秦宫,卫国公刘猛、永嘉侯李辰坐镇京畿大营的举动,让城中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就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这京畿重地,军队换防自有定例,就连皇帝也不能乱来,否则会向天下传递出一个错误的信号:朝中将有大变。
  人们开始议论纷纷,各种流言四起,往日繁华的南京城,突然变得冷清了不少,很多人开始放弃生意,开始提前躲回家中,惶惶不可终日。
  本来有些参与聚会的读书人,不知道为何形势一下子变得如此紧张,也想悄悄退走,暂避风头。
  偏在这个时候,有人拿出了的“证据”,对黄道周、刘宗周说,皇帝如此大动干戈。是要以武力镇压反对考核数理化的人。
  年过年旬的刘宗周一听这话,勃然大怒,一甩大袖。对在场的读书人高声疾呼道:“老朽年过七旬,唯欠一死耳!今日能以此残躯殉道,何其幸哉!”
  “不错,人生自古谁无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以身殉道,实重于泰山也!”
  “今日若不奋起卫道。来日焚书坑儒恐将不远矣!”
  “。。。。。。。。。。”
  读书人一张脸面比什么都重要,这个时候,即便有人不愿意闹事。也拉不下脸离开了,否则今后有何面目见人?
  江南贡院前,数千读书人你吼我嚷,情绪越来越激动。面对皇帝要调动武力镇压他们的传言。很多人义愤填膺,不断地大声疾呼要以身卫道。
  有人冲入西侧的太学,捧下孔圣先师牌位,然后簇拥着刘宗周等人向皇宫而去。

  天空中的雨幕越来越密,阴霾密布,低悬于头顶般笼罩着整个大秦宫,往日远远看上去金碧辉煌的宫殿群,此刻在雨中变得淡漠而凄迷。
  汉白玉雕栏的外五龙桥下涨满了雨水。流势也变得湍急起来;宫城的城头上,一队队禁卫军士居高临下。刀枪森然;承天门外宽阔如广场的御街上人烟愈见稀少。
  刚刚被皇帝劈头盖脸骂了一顿的黄连山,急步出了承天门,正要翻身上马,突然东华门方向有数名黑衣骑冲破重重雨幕,狂奔而来,铿锵的铁蹄密集地敲击着柏油路面,溅起水花飞射。
  承天门前是禁止纵马狂奔的,所以这数名黑衣骑得一边狂奔,一边高举着夜不收的特制腰牌,以免被城上的禁卫军开枪射杀。
  而若非十万火急,夜不收的黑衣骑也不敢冒此大不韪,在宫门外如此纵马狂奔。等到看清雨幕中急奔而来的人,正是自己派往江阴的张吉等人,而且个个身上带着伤,伤口未及包扎,血水随着雨水沥沥地滴着,黄连山心头不禁咯噔一下,一股寒气从尾椎直冲上头,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充斥着心头。
  张吉远远看到他,立即大喊:“大人!大人!”
  “张吉!快说出了何事?!”
  张吉猛勒战马,飞快地翻身下来,动作过猛几乎跌倒。他踉跄了几步顺势单膝跪倒在地,血红着双眼说道:“大人,太子遇刺,太子在江阴遇刺了!”
  “啊!”黄连山顿时亡魂直冒,冲上前去攥住张吉的衣领喝道,“你说什么?!太子遇刺?!太子现在怎么样了,快说!”
  “幸得韩公公当时在太子身边,把太子撞下车来,避过了刺客的匕首。太子摔伤,但无性命之虞,有四名刺客眼看逃不掉,当场自尽。。。。。。。。”
  “太子遇刺。。。。。刺客当场自尽。。。。”这惊天的消息把黄连山震得心神大乱,攥紧张吉衣领的双手在微微发着抖,“刺客的身份查到没有?查到没有?!”
  “大人,这是一场巨大的阴谋,咱们夜不收有内鬼,一定有内鬼。江阴和燕子矶的信鸽站同时被人袭击,小的回程时也遭到阻击,死了三名兄弟,小的几人拼死突围回来报信。。。。。。”
  “太子呢,现在太子在何处?”
  “由秦佐明将军和李指挥使护入江阴城了,大人,军方急报估计也马上就到。。。。。”
  “宁子芳,你立即回衙门禀报都佥事,快!”黄连山不敢多想,对着另外几个手下大喝一声,拎着张吉回身就要往宫中狂奔,就在此时,西街上传来阵阵人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但见大群的人,冒着雨幕行来,黄连山只看了一眼,就几乎忍不住破口大骂。这些腐儒,这个时候了还来搅局,真是该杀!通通该杀!
  黄连山暂时顾不得雨中汹涌而来的读书人了,太子遇刺,这是捅破天的大事,而且在这次事件中,受皇帝倚重的夜不收几乎可以断定,出了内奸了。
  这个时候,黄连山除了第一时间顶着脑袋去见皇帝,再无其他选择。

  此刻的华盖殿里,秦牧膝前横着御用宝剑,他手上拿着一块丝绢,正细心地擦拭着剑身。
  在下首,司马安、路振飞、李源、杨廷麟、刘伯全、何亮、顾君恩、蒙轲、马永贞、狄中行、阎应元等人静静地看着,大殿内流动着一股沉重的气息,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从殿门望出去,阴雨绵绵,天光暗淡,铅云低压。。。。。。。。
  “陛下。。。。。。。。”
  秦牧抬了抬眼,李源不禁把余下的话又咽了回去。皇帝太冷静了,冷静得让人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秦牧再次低下头,仔细地擦拭着那寒光闪闪的宝剑,嘴里悠悠地说道:“在历代帝王之中,朕最佩服唐太宗的胸襟,他实无愧于天可汗的称号。朕,自登基以来,一直告诫自己,要戒骄戒躁,要象唐太宗那样,做个胸襟开阔的皇帝,莫要像某些开国之君那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